第173章 天命之子
作者:织云女士      更新:2021-05-16 22:37      字数:4596
  西域,昆吾国。
  “报,李将军,外面有一吴人求见。”
  李凌合上书本,一挑眉,“吴国人?”也是,如果不是西域难见的吴国人,也没有资格将求见的消息送到他面前。
  “请进来吧,不是说他乡遇故知乃是人生四大喜事之一吗?”
  来汇报的小兵也是吴国人,自然对自家将军的作风有所了解。大约是来西域诸国做生意的吴人,知道了昆吾国乃是吴人所建,是有事相求也好,是拉拢关系也罢,见一见也不耽误什么,谁让这段时间他们长山军上下心情都不错呢!
  对一位将军而言,胜利才是一生最高的追求和最好的奖励。
  一位青衣高冠男子迈步进了大殿,拱手道:“益州长史灰衣,见过李将军。”
  “益州?”李凌瞳孔一缩,脸上忍不住露出几分表情,“你说的是敢收留长山军旧部的益州?”玉衡来昆吾国的事不是秘密,昆吾国是长山军所建也不是秘密。在聪明人面前,还是不要自作聪明为好。
  因为你不知道,是你的心机耍了对方,还是对方的将计就计看了你的笑话。
  “是你们的祭酒大人派你来说服长山军归国的?”李凌现在的心情很复杂,非常复杂。既希望是他猜测的这般,又希望不是。
  长山军一直是吴国的军队,以前是,现在是,将来也是。如果能回到吴国,谁不想落叶归根?可吴国欢迎长山军这群乱臣贼子吗?
  灰衣笑的坦荡,“当然,不是!”
  “你敢耍我?”李凌笑的极为灿烂,敢当着他李凌的面开玩笑还活着的人,时至今日已经不多了,他可不觉得灰衣有这个面子。
  “李将军稍安勿躁,若我今日没有带着足够的诚意,怎敢登门?现在来的是我,也许下一次来的就是我家祭酒大人,益州谁人不知,我是祭酒大人的第一心腹。”灰衣笑的坦荡,“虽然我现在给出了否定的答案,但谁能保证这个答案一辈子都不会过期。别忘了,我是‘奇迹的使者’。难道李将军不想衣锦还乡?我记得李将军是益州人吧,难道将军不想见见被誉为‘小洛阳’的益州府?”
  奇迹指的是益州乔灵,灰衣自然是奇迹的使者。
  灰衣忍不住感叹,洛阳乃吴国国都,曾经积贫积弱的益州,也发展到了那样的高度了吗?真不愧是祭酒大人啊!可惜,我们聪明的祭酒大人到底有没有发现,她正在刀尖上跳舞?益州祭酒的福德越高,益州牧的存在感就越低,她就越危险。
  可‘算无遗漏’的祭酒大人,真的没有注意到来自身边的杀机吗?
  “哈哈哈……不愧是益州的长史,这言辞够犀利的啊!是,我想念益州,想念小时候吃过的糍粑,想念那一片片曾经疯跑过的竹林,还有过年时才能吃到的腊肉。可,我身不由己。”李凌苦涩的微笑,沉重的话语都在向灰衣透露一个信号,他心动了,他想家了!落叶归根啊,也只有吴国人,才会对故乡有这么浓烈的感情。
  灰衣对这么快掌握谈判的主动权感到惊讶,但想着异乡游子的不易和自己吴人身份轻易就见到李凌将军的经历,悟了。
  灰衣提出了一个更有诱惑的未来,“李将军想独自回到益州,还是想带着你的弟兄们一起回到益州?”
  “当然是一起回去!”李凌将军好像发觉了自己的失态,假装咳嗽几声,恢复平静,可惜,发生过的事不会风过无痕。
  灰衣笑了,“现在,一个极好的机会摆在将军面前,就看将军你愿不愿意把握了?”
  李凌身子前倾,做出感兴趣的模样,“愿闻其详?”
  “我们祭酒大人,心忧天下,想让吴国各个州府都过上益州人现在的好日子,所以,祭酒大人启动了‘农业兴国’计划第二阶段,而这第二阶段的目标,便是让吴国各州府都吃上益州的粮食,让这天下再无饿殍,让这世间再无饥荒。”
  李凌左手附上右手,挡住被自己攥进肉中的指甲,“祭酒大人居然……这,这太让人惊讶了?这样宏伟的计划,以前是从未有人敢想一想的?益州的今日,连我都感到震惊,就像是,是神迹。可现在,你告诉我,这只是祭酒大人的第一步?”奇迹已经不能形容野心如此庞大的益州祭酒大人了!用神迹似乎在这一刻非常恰当。
  灰衣注意到李凌下意识的称呼,‘祭酒大人’吗?真不愧是祭酒大人!
  “李将军感到震惊吗?这只是我们祭酒大人计划的一小部分,只要跟紧大人的步伐,你会看到更多更震惊的未来。现在,灰衣问李将军一句,李将军愿意给自己的故乡添砖添瓦,助其一臂之力吗?”
  “为故乡?我,我能做什么,或者说,我该怎么做?”
  直至此刻,所有谈判的节奏尽在灰衣掌握。
  “灰衣不敢要求太多,只要李将军能与我们益州军守望相助,那我们不但会想办法让长山军的身份在吴国合法化,还会给昆吾国送来不少国人。李将军现在不也在为长山军军源的问题头疼吗?而吴国的军队最多的不应该是吴国人吗?如果长山军上下都是西域诸国的胡人,想必也不是将军想看见的吧?”
  李凌右手拇指蹭着左手虎口,仿佛在压制自己一口答应的冲动,“既然灰衣长史来了我昆吾国,我长山军怎么能不尽地主之谊?不如灰衣长史暂住两天,两天后,李凌必给将军一个满意的答复。”
  灰衣淡定微笑,“那灰衣就静候佳音了。”既然是满意的答复,自然不会是否定的答案。如果李凌拒绝了合作,他灰衣又如何满意呢?
  灰衣走后,张昭张恒两兄弟从后殿走了出来。
  “李凌,你还犹豫什么,只要灰衣能给长山军合法的身份,那他们益州想要在西域干什么,我们都鼎力相助,反正不是我们的地盘,昆吾国虽然是我们打下来的,但和回家相比,这些算什么?你不是也动心了吗?”张昭是个急性子,干脆挑明了说,如果灰衣见的是他,他早就和灰衣歃血为盟,准备让长山军回吴国了。家啊,那个可爱的地方,他宁愿回家吃糠咽菜,不愿意在西域锦衣玉食。
  “我动心了?我什么时候动心了?”李凌脸上激动的红晕早就消散了,好像刚才无比动心的李凌根本不存在一般。“灰衣的提议极为诱人,给出的报酬也是长山军无法抵挡的。如果益州军只是想要进攻西域,他凭什么给出这么优厚的待遇?”原来刚刚李凌的心动,居然都是演出来的。
  “什么凭什么?”张昭听的一头雾水,这不就是一场交易吗?长山军护佑益州军,益州给长山军回家的路。
  “益州对西域到底有怎样的图谋,居然敢提出用让长山军光明正大回国作为交换的报酬?长山军早就自绝于天下,连三州的气运都不会允许我们回国。益州凭什么帮我们,西域有什么是可以打动益州祭酒的?只要不能弄清楚益州的目的,我就不敢轻易答应,这位益州祭酒,是连我都要忌惮三分的人物,我看不清她的底牌,也不知自己是不是她的对手,在这样的前提下,一动不如一静。否则,也许我们被对方卖了,还对这位忧国忧民的祭酒大人感恩戴德呢?”
  张恒突然开口,“你对益州祭酒有成见?”
  李凌被犀利的张恒逼得有些狼狈,“是,我是对这种‘忧国忧民’的人有阴影,这样的人为了自己的理想,可以豁出去一切,哪怕是自己的性命,万千人的命运,她们冷血的将一切都放在天平上称量,那一端重,就舍弃另一端,哪怕另一端上还有她自己!我没有为天下舍身的勇气,也最害怕面对这样的人,而在我看来,益州乔灵就是这样的人。所以,不到万不得已,我绝不想和她有任何交集。”
  “嘿嘿!”张昭笑的猥琐,“还有你李凌怕的人啊!真是一物降一物啊!我倒是对这位乔灵大人更感兴趣了。”
  “别闹,你们来找我,不会就是来看我笑话的吧,说吧,有什么事?”
  “我的线人送来一条很有趣的消息。”开口的是张恒,看来果然是很重要的事,起码,张恒可不是张昭胡闹的性子。“益州儒生乔灵最早出现在岳麓书院,当时她入学院的引荐人是李家家主,虽然她有李家旁支的身份户碟,但对世家而言,这样的东西就是一张纸,证明不了什么。而乔灵大人的第一部作品《倩巫女》于三年前问世,正好是她初至洛阳时。而同时,她还写了一部《丝绸之路》,也就是说,乔灵大人的手速比一般人快的多,既然能同时完成两部作品,为何不能同时完成三部?重崖居士第一部作品也是出现在三年前,但发行的书社只是一个小小的海棠书社,后第二部也是他的作品卡牌的作品,却被长安书社发行。而乔灵大人今年十三岁。”
  难得张恒说了这么多,可张昭是完全听不懂了,“乔灵大人的作品什么时候问世,好像和我们没有什么关系吧,如果是对她的作品卡牌的详细分析,还有研究的价值,可你的重点好像不是这个?张恒你小子到底想说什么,你能不能痛快点?”
  “重崖居士作品最早出现在北地,他很有可能本身就是北地之人。而乔灵大人对北地的熟悉更加重了这份怀疑,你有决定性证据?”李凌瞬间就领会了张恒的意思,她怀疑重崖居士和松山客都是乔灵的笔名,时间就是最好的证据。
  张恒勾唇,“我的一个兵曾经是吴国的逃兵,他的父亲有一位战友,这位战友有一子,名张英。张英曾见过军师,还曾将军师的骨灰送回家。”
  噼里啪啦,李凌手中的茶盅掉了,张昭将口中的茶叶喷出来了。
  以前就知道张恒这人的实力被严重低估了,没想到他居然能轻描淡写的说出军师的死讯。
  “军师……”张昭眼眶中有泪光浮现,突然听到了这个不好的消息,他有些承受不住。
  “军师真的不在了?”李凌虽然在军师失踪超过十年后,便心中隐隐有了猜测,但猜测仅仅是猜测,万一呢,万一军师吉人天相,活下来了呢?
  他不来西域和他们汇合,也许是受伤了失忆了,或者不方便过来,又或者是其他别的原因。
  李凌为军师活着找了无数的借口,但打破这个幻觉只需要一个轻飘飘的死讯。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军师是怎么,怎么死的?”张昭不可置信的看着张恒,他没有想到张恒居然会连他都瞒着,奉天神将军不在了,军师也不在了,他们长山军还有存在的意义吗?
  张恒头疼的捏捏眉头,“我就知道,你们一旦知道军师的死讯,都会变成这个死样子,尤其是将军,若是让将军知道军师不在了,他怕是会直接放弃昆吾国,解散长山军。”
  “这是你瞒着这个消息的借口吗?既然你觉得军师‘下落不明’更好,为何又在今日将这个秘密说了出来?”李凌不是张昭,既不会对军师的生死保有不切实际的幻想,也不会对张恒的话全盘接受。
  “哎,”张恒就知道,这一天早晚会来,但没想到来的这么快,“我得知消息的第一时间,不但没有告诉你们,还封锁了消息,只是因为当时长山军立足未稳,突闻噩耗,怕动摇军心。我现在说出来,是将军去了益州,想必他很快也会知道这一切,我的隐瞒已经没有了意义。退一步说,乔灵,乔晋,还有军师?你们就没有怀疑什么?还记得当年军师说,若有一子,便为昆吾,若有一女……”
  李凌喃喃,“便谓之灵。”
  “将军为摸清玉衡军师底细,去了益州,想必也有这方面的考量,只要军师的血脉尚存,那大日之力便不会衰竭。将军会想办法带乔灵大人回昆吾国,我们只需要替军师,替将军守好长山军,守好他的女儿。”
  张恒的话让李凌张昭陷入沉思,虽然两人的想法南辕北辙,但却达成了一个共识。
  没有了军师和奉天神将军的长山军,虽然已经不是那个长山军了,但只要长山军存在一日,那他们的英魂便不会消失。哪怕是为了让这个世上还有人会记得他们,长山军也不能倒下。
  “你说,对将军而言,是军师重要,还是西域的长山军重要?”也只有张昭才会问出这样的问题,直率到伤人。
  张恒很是体谅张昭的智商,“无论在将军心中,哪个更重要,长山军已经是将军身上的背负,只要将军一日是长山军的将军,他就不会放弃长山军,放弃昆吾国。”
  “那,那我们还要和那个吴国益州长史合作吗?”
  面对张昭的疑问,李凌和张恒相视一笑,已经达成了共识,“当然答应。”
  若昆吾国能得到吴国人补充血液,那他们就可以保持长山军最高战力,哪怕乔灵大人放弃成为长山军军师,他们也有保命的底牌。当然,能继续拥有大日之力的加持,更好。
  其实西域昆吾国长山军的战力从来都没有下降过,不过是混入的胡人越多,大日之力的关照便越稀薄。
  也许,吴人真是天命之子,否则,上天怎么会这么厚待他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