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金兵
作者:宇文不吉格      更新:2021-05-18 22:56      字数:2259
  开封城外十里的一处平原,金兵驻地,满是车弩齐备,粮草充盈。若登高放眼望去,营帐无边无际,时刻有种蓄势待发的模样。
  金人其实原本并不擅这种长时间的消耗战,但此时辽已屈服其淫威,乖乖归顺,做起了粮草补给的后备军角色,辽的反抗军逐渐势微,皆因其本身地域就并非适合农耕,战期一旦拉长,其所剩势力不攻自破。
  能在供给上略胜一筹的宋,也不过是饿死的骆驼比马大了些,蝗灾虽苦百姓,但军用还是足够的。
  此时就在大金帐中,一个风韵尚存的少妇,望向帐外正在着手擂台搭建的工程进度,神色迷离,不知心中是在想着什么。
  门外来一将士,锦帽貂裘,气宇轩昂,至帐前先拜了那妇人。
  “光懿天后,辽国来了队人马,好像是来献殷的使节。”
  被唤作光懿天后之人,正是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的妻子——裴满莫欣。
  她与帐中一位居高座的男子交换了下眼神,后者微微点头道:“使节是一人前来?”
  那人再施一礼,“回可汗,还带了四位壮士,应该是日后天下第一勇士比武所用。”
  可汗案前置着沙盘,手中握着一石块迟迟未落下,似是这种情况超出了他的构想,就像是孩童忘记了自己背过的诗词。。
  光懿天后走去,将一石块塞入其手中,上刻一“梁”字。后者翻掌一看,终于恍然大悟,道:“梁将军何在?让他去接待那使节等人。”
  将士面露难色,“回可汗,梁将军这个时辰应该是在二里外的河滩钓鱼,叫他回来可能需要点时间。”
  可汗闻言脸色闪过一阵怒意,摆摆手说:“抓紧去把他给我叫回来。”
  将士应上一声便退了下去,待营帐中仅剩两人,那可汗似是长舒了口气,对光懿天后说:“嫂子,唐既有天后武氏,你为何又拘泥于这种细枝末节的问题。以你的能力,做我大金的可汗又有何难?”
  光懿天后在一旁的位置坐下,他身上也穿着战士的铠甲,所以行动之时亦有铿锵之声。
  “首先,你应当叫我天后,其次,如今已经是天会三年,你至今都没有放正你可汗的位子,该如何率兵打仗?”
  天后训斥的态度,似乎是根本不把那人当做可汗对待。
  “你和大哥也留有子嗣,何不让宗干继位?这样也好还我个逍遥快活。”
  天后微微摇头,“宗干生性暴躁,过于肤浅,不适合作为我大金可汗。而圣穆天后那儿子,整日只知花前月下,更不能做一国之君,倒是……”
  可汗接道:“倒是如何?”
  “倒是宗峻的儿子,我们那可爱的干孙,亶儿,年仅七岁即通史实,又擅角力,有着我们大金的骁勇,以及不逊于宋人的诗书文才。可惜啊,他年纪尚小,你这可汗还得多当几年。”
  可汗闻言如同泄了气的皮球,瘫坐在位子上,很没个坐相,脸色阴沉苦闷。
  “唉,等梁将军回来,我可得好好收拾收拾他,竟敢背着我私自玩乐。”
  “你这翻迁怒,也很没个君王的样子。”
  “……嘁。”
  …………
  金营东北方向约两里的地方,有一小小的湖泊,此时正值晌午,太阳暖洋洋的,没有一月本该有的寒冷。
  湖心有条小船,一根简易的鱼竿支在船上,钓鱼的那人仰面躺着,哼着小曲,惹得鱼鹰若干来来往往。
  而此时本不是渔季,那渔翁的收获倒是不少,满满当当的箩筐看着生羡,或有鸟儿偷食,他也不生阻拦。
  此时虽闻见那岸边马蹄急躁,他却依旧慵懒舞竿纶,闲戏来往的鹭鸶。
  “梁将军,可汗有请。”
  将士在岸边呼唤得紧,马儿也气喘不止,直恨那人叼着麻杆,不以为然。
  “之前找他下棋他没空,现在倒想起我了,叫那小子自己过来请我!”
  这个梁将军,好是大胆,同样不给可汗面子,而那前来的将士看着也是熟络了这将军的脾性,并不见怪,倒是说:“将军,是辽国派使节谈判来了,需要您出面解决一下。”
  那梁将军听见这个“辽”字,似乎状态就变了个模样,眉头一拧,就吐掉了口中的麻杆。
  且见湖心小船一阵摇曳,梁将军一手持竿一手提篓便踏水而来。
  将军轻功了得,水面仅留下淡淡涟漪,他便到了岸上。
  随手就将鱼篓抛给了那将士,语调微沉,“想不到,我离开了大宋,仍旧要三番五次和这帮辽贼接触。”
  这位将军不是别人,是那熟悉的身影,略显沧桑的中年男子,一双鹰目犀利依旧。
  数年前,他被流放至金国之时,凭借一身豪气与绝人的武艺,如今已是大金第一勇士。
  “看来我梁镛与这宋辽之地,算是留下不解之缘了。”
  边上的将士并未回答,而是将自己牵着的马绳交到他手中,“可汗要您速回。”
  梁镛摆了摆手,“马匹太慢,你记得把我的鱼给带回来。”
  言毕,将士只觉一阵劲风拂面迷了双眼,再看来时路,梁将军已化作豆粒大小,空余烟尘滚滚而去。
  心中不禁感慨,“将军可真不愧是大金,不,是天下第一勇士。”
  来去踏风,如鹰袭长空,平这一路草木参差。
  金甲着身,似九天战神,伐那一众魍魉魑魅。
  金有梁镛,有韩信之勇,其武能平四海,有左思之智,其文足赋三都。
  再说大辽,家国已破,唯有残存势力三两其心未泯。使者之行明以献殷,实则是为探这擂台虚实,望能以此作上三分文章,再换大辽几日喘息,其心可怜。
  最后且道大宋,空有广袤宜人之水土,文武齐全之志士,然逢庸皇治国,民间竟无一人愿请缨赴会。
  最终只能由七圣指派人手出战,然而这肩负国家使命的一战,即便武艺再怎么高强的能人异士,恐怕都无法轻松应对。
  真圣教、三步寮、梅花坞,作为新武派的领秀,三派宗主齐出,由现任的武林盟主率领出征,算是被逼上了梁山。
  这般,大宋的危机就如此简单的化解了吗?
  当然不可能。
  旧武派顽狮宗、武恒派、秀兰坊纷纷出手阻挠,就说一句,“新武派何德何能,胆敢代表大宋?”
  你以为他们愿意?
  两方争执不断,自然而然就会牵连那第三方势力——暗器世家。
  闻那金兵战鼓磊磊,军心一条,而宋则要先自己人分个高下,再挑四人出征,着实可笑。
  此时于那天下第一勇士之约,还余四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