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弑天
作者:大枸杞      更新:2021-05-19 05:10      字数:3879
  读书这一回事,在天下来说,大概是属于最天才的和最愚蠢的两种人才会做的。绝大多数普通人是不会去选择这个道路的。
  它比修剑,修符都难,甚至做和尚都比读书有趣多了。
  当然,每一个读书人都会得到应有的尊重,因为书山这个地方,有天下最极致的一些人。
  天下修剑以青莲为极致,败尽三千年所有人,但就是这样一个人,到书山里解了剑,开始写一本剑谱;修符以明阳先生为极致,划尽天下所有道,这样一个人,在书山里看了两年的门。至于那些和尚虽然不说,但是谁也知道,他们的经书都已经给书山搬空了——做这一件事的是书山里叫做愚的书呆子,仅从实力上而言只排第三,虽然不见得是因为他本人,但是也不是什么人都能去搬空经书而不被发现。
  书山的事迹昭显着读书的力量可以到什么境界,但是书山里更多的是一群到了六七十就给自己准备好棺材的老头子。普通的修行者随便都能活个一百五六十岁,一群读书人却只有六七十,主要就是读书太费心神了。想想,开蒙的书籍便有数十上百本,加起来近六七万的字,再看看那些经典,更是数以千万计,更不说还有阐述修行的书了。有那功夫,去修一个剑,指不定都能修到白玉京去了。
  当然了,也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到书山里修行,书山取人,谁也说不准标准,但是有一条捷径是众所周知的,那就是唐宋的状元必会到书山修行一段时间,尽管不是每一个状元都会留下来。
  长安来了一个唇红齿白的读书人,虽然皮囊好看,但是行为举止像是一个地痞流氓,如果不是身上的儒衣,和装满书的背笈,谁还能知道他是个读书人?他风尘仆仆,从遥远的南地而来,历经千山万水,想要到这长安考一个状元。然后入那传说中的书山,接着给那不知多老的老人家看上,入了学海,然后成为书山的老四。当然,这只是想想而已。更多的是想,看看长安的山,长安的人,长安的事。
  考生姓高,天高地厚的高。当然而今,他叫江海湖。他的老师告诉他,高山终究会落为海湖。于是他落为了海湖。
  刚进长安就说了一句:这么雄伟的城,要怎么打下来啊!
  旁边听到的人哄笑了起来。
  “打下长安很简单啊,用你的书啊!”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典故,说的是书山的孙先生问夫子,夫子回了这一句,带了他回书山。世间从此多了一个能用书打下来长安的人;更多了无数到长安来就要问这一句话的书生。
  “借大家吉言。”书生嬉皮笑脸的拱手到,毫无读书人的风范,倒是像一个市井的流氓。众人也不把这当一回事,姑且不说多少人说过这话,就这天下就十五年休战,谁还会把这当真?退一万步讲,白玉京在立在唐国边境,宋没那么容易就能进得来的。长安的人们,多的是醉生梦死,少的是忧国忧民。
  书生很穷,于是找地方住,挑来挑去,选了一个好地方。
  “没人住的地方才是好地方,殊不知无限风光在险峰。今就该咱享这大将军的福。”他笑嘻嘻的走向李府,全然不顾他人的劝阻。
  李家的大门早已经给人拆了,虽然平日里没有人敢乱来,但是夜里还是有一些胆子大的鸡鸣狗盗之辈,把里面翻了个遍,顺便把门也拆走了。王侯将相随风去,门口的狮子也已经消失了,过往的种种消散后,门前的阶梯唯有布满的青苔告示着许久不见人来,蔓藤从墙里蜿蜒而出,整个大院散发着破败的寂寥。
  不知出于什么原因,官家并没有说怎么处理李家的大院。据说这一年来住进去过几个修行者,没多久就毙命了。有说是妖魔作祟,也有说是一剑毙命。自此就没人敢再住进去了。不论是妖魔还是两个姓李的,这世上没人愿意为了一栋房子去沾惹。
  但是书生选了这里。
  很快就有了一队巡城的士兵来到这里,他们围起了李家的门,像是得了什么命令,只是逡巡着在李家的四围。直到有白马从远处倏忽而来。
  白马跑在长安的青石砖铺就的道上,随后而来的士兵身上金黄的铠甲显示这是一支天子近军。马上的人到了李家门口,勒马驻足,稍作调息,等到呼吸均匀了才下马。
  入门前他把手一举,士兵们得了命令,四散而开。
  “神策军办事,闲人滚开!”领头的几个小将,更是毫不客气的驱赶着围观的人,被驱赶的群众也不敢多说。巡城的士兵也想帮忙,却被毫不客气的训斥了一番,灰溜溜的退开了。
  “听闻有一个书生进城,说了孙先生那一句话,只当笑话,还训斥手下人什么鸡毛蒜皮的小事也往我这里报;而后又听守城人告诉他的上司,书生有点像前些年唐国闹得极凶的那一位才子;我便上了观城楼,刚一上楼,李家这里有一道符意直指玄武大道。你说,是谁那么大胆,敢在我长安布符?”将军一进大门,沿着记忆中的主路急速行走,声音却是不急不慢,一件事娓娓道来,直到最后一问,如雷霆诛心,话音刚落李家破落的院子似乎都有刀割的风将起。
  “天见犹怜,秦将军你可别血口喷人啊!”书生却是像市井被抓住的小贼,先大声撇清一切再图后事。
  “江海湖,果然是你这个混账东西!”话音到了最后,两人相见,互相确认了对方的身份。江海湖大概是天下最有天赋的几个修行者了,传说中他十岁那一年,有一天看着天空发呆,突然就灵魂出窍了,魂魄先天之强大史所罕见。如果好好修行下去,必定是名动天下的好才俊;然而江海湖在十五岁的时候开始了所有读书人都要经历的事——赶考。一路披荆斩棘,最后在京城被人发现,原来这厮考试的时候从来都是灵魂出窍,回去翻书倒柜,才能一路过来,肚子里的墨水反而没有多少。若不是那一届长安的监考官刚好是一位修炼者当任,可能就被蒙混过关了。当然,他自是不服,天赋所在,怎么能怪他?他又从来没修炼过。
  此事闹得天下皆知,直到最后江海湖突然销声匿迹,今日方才重现人前。
  “秦将军别来无恙。”赖皮书生挥挥手算是打了个招呼。他的身上满是灰尘,看来整理出这一块可供歇息的地方,已费了不少力气;累得连礼仪都懒得周全,只是侧卧一根朱红色的圆木上,半倚着身子,睥睨而视。
  “江海湖,今天你不给我一个交代,我想你是走不出这个大门了!”姓秦的将军毫不在意书生的举动。对于他这种人来说,只要尽了职责,便是可以。
  “你且只是看看这符!”书生双手一划拉,李家大堂里的一切都没什么改变,而玄武大道似乎颤抖了起来。秦将军似乎感受到了什么,瞪大双眼看着书生。
  “这是,孟……”秦将军还未说完,便双手捂住自己的嘴,怕自己念出剩下的名字。整个长安似乎都压抑了起来,有什么庞然巨兽在苏醒。玄武大道似乎颤抖得更厉害了一些,朱雀门上的一道符发出清脆的响声。但只是一瞬,一切又消失不见。害的长安的百姓错以为集体幻觉了。
  江海湖把双手藏进自己的袖中,把天地的力量又关进了笼子里。
  “江先生,这是?”秦将军前所未有的恭敬,怕言语稍有错误,便会引起长安的灾难。
  “哎,跟我没什么关系,你对我尊敬一些也没用,因为我也不知道什么一回事。大师兄让我把这个东西带到李家,说是丢进去,划拉两下,那个妖女……哦不,皇后娘娘就会知道应该怎么做了。我就是一传信的,顺便来考一个状元看看。”书生说话依旧带着痞气,连提及当今皇后都差点用上妖女——谁又知道他不是这样故意的转折一下呢?然而言语中透漏的信息足够秦将军慎重。
  “请先生稍等,容在下禀告一番!”秦将军弯身行礼,准备告退,忽听得身后传来一句:“想必先生还有话要你带来,你且先说说。”都是先生,只是此先生和彼先生不同。从不同人口中出来的尊称,自是不同的先生了。
  声音是李良女的声音,在经年之后,她重入李府,不知心境如何。
  秦将军侧过身,立在一旁,眉目低垂看着地面,不敢直视来人。书生倒是一个打挺跃了起来,双手拍打着身上的灰尘,又整理了一下衣裳,还把头发捋顺了,做足了姿态后,行了一揖。
  “李姑娘来了。自接了这破差事,舟车劳累,觉都睡不好!早上起来的时候,神清气爽,恰好窗外枝头喜鹊在叫,今天必是有好事发生。天见犹怜,没想到是姑娘来了。以前没资格和您说话,今天多絮叨几句,见怪不怪。但是我还想再多叨唠几句,不知,今夜良宵,肯赏脸否?!”
  “大胆!”秦将军脱口而出,手上的剑“叮”一声脆响,已出了鞘,只等一声令下,便可上前搏命,先前的尊敬此刻倒是消失殆尽。李良女一笑:“好一个十岁灵动的江海湖!你是先生派来的信差,我是娘娘手下的行走。这资格倒是恰好。今天确实是个好日子,陪你等上一等又何妨!”说完,她侧过身对秦将军吩咐道:“把你的剑收回去,没见人家已经接星了?丢人现眼的东西,去把这院子打扫一下。”
  “是。”秦将军收了剑,领命退去,心中一片赫然:“竟已接星!这才几年啊!”随即便只剩下更浓的敬重。
  门外的士兵很快就进来,先是行了礼,然后开始打扫大院,很快便干净了许多,有了一些以前的模样。
  院里的三个人都不发一言,书生窝在地上,也许是真的疲惫了,似乎入了睡;秦将军只敢立在一边,恭敬如一个仆从;李良女则是坐在李家的门槛上,望着书生,不知在想些什么。
  这样的场景持续到月上柳梢头。
  书生醒转开来,脸上不同白天的轻浮,此刻神色颇为凝重对着李良女说到:“大师兄跟我说,让你们看看,你们到底做了怎么样的蠢事情。”说完,他的双手再一划拉,整个李家的院里开始开花,有桃有莲。这些李家大院里本没有本不该有的花却突兀的出现了。
  花印在李良女的面庞上,和着她的红衣衬出她此刻面色的苍白。
  “怎么会!这不是真的!”她惊呼。
  “真是累死我了。大师兄的符果真不是那么好操控的,不愧是我江海湖的大师兄啊!对了,大师兄还有几句话送给你们。其实我真的很好奇你们到底做了什么,因为大师兄第二句是这样说的:你们以为天是那么好杀的?当然了,最后送你们一句:蠢女人就是蠢女人。”
  风中已没有人影,只有余音在李家院子里,伴着一院盛放的花,在夜色里显得有些妖艳。
  “把这里封起来!”
  说完她也消失在茫茫夜色中。秦将军此刻内心惶恐,恨不得抽自己一耳光把自己抽死了!
  “弑天!我他妈的凑个什么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