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出山海
作者:大枸杞      更新:2021-05-19 05:10      字数:2022
  应天三十四年,有少年至白玉京。算得上筚路蓝缕,山海到白玉京,那是很远的一段距离。
  说来送一封信的。
  这天下总有一些人不停的奔波为他人送信,比如从前的江海湖,而今的胡瓜。
  江海湖带了几句口信,改变了许多自以为是的大人物笃定的现实;胡瓜送的几封信自然不能比拟了,因为不管从内容而言还是实际意义上来说,都没有什么特殊的,只是一些寻常的叙旧而已。
  譬如“一甲子不见,别来无恙”,落款人只有一个董字。
  白玉京的守卫起初是不屑着这一位穿着打扮都如同乡下人一般的少年,浑身散发着土味的胡瓜代表着没什么油水,甚至守卫直言不讳“拉低白玉京形象水平”。
  少年也不多说什么,在出门之前,家中长辈早已经交代了会是这种情况,默默的拿出一把剑,剑出瞬间,白玉京起了四道冲天的气,气冲云霄引得狂风大作。
  在转瞬之后,一切平静了下来,不久,有一个一袭青衣的中年人走了出来。这青衣质地极好,看上去如碧玉一般透亮,行家一眼就可以看出是出自江南道的名家之手。以寒蚕每年吐出来最精细的那第一道丝为料子,其贵重仅仅这一件,可换得一座城!
  李元一,白玉京实际上的管理者,好事者以权力为论,能入天下前五。
  他是一个很特殊的人,虽然姓李,但是并不是唐朝人,来自于一个早已经灭亡的国度——巴蜀。非要去深究他的身份,可以叫一声太子。
  盛唐的剑客在巴蜀的皇宫肆掠后,青莲将仅有几岁的李元一带了回去,并且为他取了自己的姓氏,还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教了他许多东西,诗词曲赋,琴棋书画,甚至教他走马遛鸟,但有一个事实永远改变不了,他不许修炼。
  李元一的天赋很高,高到青莲从来不让他离开白玉京。
  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亡国太子,却是白玉京中第二号人物,足以见青莲的自傲;而不许修炼,足以见其天赋之高。
  “大概只有这样,才能让那一位放心吧。”周庸知道李元一的时候,引以为未谋面的知己,评语直下一个“可恨,可怜,可惜”,三可之后,如此感叹。
  守城的小兵和路上的行人不知道什么时候消失不见了,仅有两个人相对。一个衣着破落的少年郎身上带着天不怕地不怕的架势,一个华贵极致的中年人则是有三分好奇、七分欣赏的看着少年。
  胡瓜将信绑在剑上,丢向了李元一,像丢垃圾一般的将天下有数的名剑丢给了他。
  李元一也不嫌脏,俯身从地上捡了起来,衣摆在白玉京的地面上摊开了一些,能让无数的匠师心疼至死!拆开信看了一眼,便淡淡的回了一句:“知道了。”
  再起身打量少年渐行渐远的背影,喃喃自语着一些话。
  应天三十四年,白玉京城门口的地上插着一把剑,剑名天人。
  有无数的人想要拿走这一把剑,在靠近的时候却莫名的被伤,甚至逞强的剑客因此失去了赖以为生的双手。
  天人就这样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安静的斜插在白玉京的城门口,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过往的行人没有谁知道这一把剑叫什么名字,从何而来。有说是从天而降的,有说是白玉城主留下选徒的。众说纷纭。
  也是这一年,周庸第一次离开了从小熟悉的山海,出发前往盛唐最盛的城市,长安。
  孟先生当年陪孙先生入长安,曾经感叹过:天下城之极致者,无过长安,走夫贩卒皆是卧虎藏龙。雄伟的城楼在孙先生的书中塌下一角,守城的将军以身殉城,多少高手尽折在长安的走道上,皆不能让孙先生放缓脚步,唯有一个卖茶点的老头,一杯茶止住了孙先生。
  长安有三傲,城傲,人傲,帝傲。城傲,是指长安的雄伟冠绝天下;人傲,是因为盛唐国力举世无双带来的自信;帝傲,是因为大唐的皇帝,自称千古一帝。
  至于其中真假,引人多思。
  “到了唐都以后,你想我做什么?”周庸无数次问过董先生,正如董先生无数次问过他“你得到了什么”一般,都没有答案。
  两个人都不愿意或者说,都不能告诉对方,到底为什么要这么做。
  周庸不想去,他想在山海呆着,继续做他的小财神,等着弟弟修炼归来,光大家门。
  从帝陵出来,周庸开始相信有鬼这个说法,因为圣天子告诉他,自己已经死了,但是终有一天还会相见。这让他惶恐。没过多久,董先生和山海城主就来了,然后告诉他:“你要去长安。”用不可辩驳的语气告诉他。于是两个人便启程了。
  第一站对周庸来说并不陌生,曾几何时也在这里有过一些荒唐事。还记得那个说要温酒请他吃风肝龙肉的落魄少年,是何等的大气而可笑。
  “有朝一日登仙台,凤肝龙肉入瓮来!”
  也不知道他怎么样了,是否真的寻得了绝世秘诀或者世外高人收了徒。周庸每每想到这便晒然一笑,即便是他,也能看出那个夸下海口的落魄少年,资质并不如何。
  世间修仙者,有八境,却有九品。多出来的这第九品,大概就是为了周庸这样的凡人存在的,而落魄少年,也不过是第八品罢了,如无变故,这一生怕是连洗髓都难跨入。
  “带一把剑很简单,但是要拿起一把剑却很难!”落魄少年用这种口吻去掩饰自己买不起剑的事实,信誓旦旦非天下十大名剑不用。每每路过武器店门口那垂涎欲滴的神色,却总能出卖他。
  周庸默默的看着手中的蝉翼,缓缓抚摸着,念叨到:“天下八境九品。”
  董先生回头看了马车,若有所悟。
  山海的轮廓渐行渐远,天门的城墙越来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