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两面
作者:大枸杞      更新:2021-05-19 05:11      字数:1870
  程不识在大多数人的眼里,是一个很简单的人。简单到连续数十年到同一家面馆里吃面;又或者总是站在长安的城门上巡视着每一处角落。简单到从来没有人见过他霸气的一面。就算是当年入唐宫殿的时候,守门人百般折辱他都没有发过一次怒。就算是统领着无数的长安近卫的时候,数十万大军之前,也从来是不急不慢的说话。如果不认识,只会觉得这是一位普通人。那种放在路边你都不会多看一样的人。
  有人说,这是促就他成为天下第一守将的根本,因为他太不像一个大将军了。
  只是今夜,一个人战一个帝国,又太不像程不识了。当他喊出这一话的时候,甚至有一些聚在一起的文官开玩笑说是不是听错了,出了幻觉?
  然而当他喊出“魂来”的那一刻,长安多出百万带甲的瞬间,无数人慌乱。一只只沉默的军队慢慢的聚集在一起,没有说话,只有踏步声。
  读书人惊呼真正的百鬼夜行,道家默念无量天尊,剑客不由自主的拔出了剑,佛家的和尚们诵念经书。大唐的军队和汉带甲对峙,双方都没有向对方发起进攻的意思。
  周庸和红杏望着春水外无数的军队,相对无言。
  这些军队从虚空中踏出,接连不断,然后集结在一起,不说话,像极了一头沉默的巨兽。
  于是长安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里。
  “鬼吗?”周庸问红杏。红杏没有回答他,只是怔怔的看着这数千年难得一见的景况。周庸见他发呆,以为被这景况惊住了,便伸出手去触碰他。
  没想到的是,让他的手碰到红杏的时候,却直接穿了过去!
  刹时间,二人望着对方,空气像凝住了一般。
  一阵风起,把杏花吹落了满地。然后是漫天的大雪开始飘落,雪花穿过周庸定格在半空中的手。一切把今夜的长安衬托格外的寒冷。
  黄公公感觉到多年不曾有的害怕。他想起很多年前李皇帝在皇位争夺中处于下风的时候,自己曾有过算不上背叛、只能算是留一条后路的通敌之举,在皇帝胜利后大火烧掉一切文书之前那一种情绪。连他这个阴人都感觉到格外的寒冷,那长安又有多少人会被冻死?
  他忍不住出声:“陛下。”音色颤抖表现出他的恐惧。
  李皇帝望着从虚空中而来的军队,回头安慰这位跟从自己多年的老伙计:“怎么?杀的人多了怕冤魂索命?”
  黄公公不再言语。
  武皇后是极其惊恐的,惊恐到发不出任何声音来;更不用说李良女了。
  没有见过战争的人,在面对战争的时候很难谈笑自如,更不要说,面对着程不识身后不停从虚空之中踏出来的带甲。
  一步一步像是踏在她的心脏上,令她心脏都窒息了。直到黄公公出声之后,她才回过神来,暗自痛骂自己,而后悄然的向皇帝更靠近了一些。
  李皇帝安慰完老伙计之后,对程不识道:“天下第一守将,原来如此。昔日汉朝皇帝败亡,长安无数的军士死后不见尸体,我原以为是你们早已经焚烧了,没想到,传说是真的存在。”
  程不识拢手道:“不全是战死在长安的袍泽。有的是在山海外牺牲的,有的是灭八国的时候战死的。但是最后都要魂归故里,不是么?”
  身后的人和马踏出一阵响声。
  雪花下得更大了。
  李皇帝感叹:“传说中有三千世界,亦有三千地狱,三千冥王。没想到,是真的存在。只是朕很好奇,阴间的王为什么要臣服于人间的皇帝?”
  程不识一笑:“你错了。没有三千世界,三千地狱,三千冥王。有的只是一个世界的两个面。”
  李皇帝道:“洗耳恭听。”
  于是程不识为他解释:“凡世间万物皆有两面。譬如武后,平日里何其高高在上,母仪天下;而今日,不过是一胆小妇人罢了。”他的话中带着讥讽。
  武后心知是因为和魔族的联合让他对自己耿耿于怀,但李皇帝没有发话,所以她不敢多说,只得默默的受着。
  “又或者陛下富有天下,于大唐何其尊贵,但对夫子而言,也不过是一个凡夫俗子而已。”
  李皇帝没有反驳。这世间有谁对于夫子而言不是凡夫俗子?哪怕是天才如青莲阳明佛主这等人物,都要对其保持莫大的敬意。
  昔日青莲求剑之后归来,只叹一句“高山仰止”;阳明这等痴人,敢去求青莲最强剑,却从不妄想画下夫子一道符。
  程不识接着说:“长安人私下里议论,说我程不识不像将军的样子,倒像是一个小兵。这些,都是对的。高高在上的武后和一般妇人的武后都是武后;在世人眼中尊贵无比的陛下和在夫子眼中凡人一个的陛下,也都是陛下。不像大将军的程不识和做了大将军的程不识,都是我程不识。”
  然后又道:“如那月亮一般,世间万物皆有不为人知的一面。只是未曾向世人展开而已。”
  像是感叹一般,他自嘲:“有时候,我宁可不做这大将军;相信陛下也有不想做皇帝的时候。”
  李皇帝赞赏:“好一个程不识!过了今夜,朕为你浮一大白!”
  程不识拱手:“如何过今夜?”
  李皇帝便道:“大丈夫生平快事,唯战场取,战场去!”
  “好一句唯战场取,战场去!来战!”
  长安无数兵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