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元静寺(4)
作者:飞叶子的瓜      更新:2021-05-23 08:04      字数:2539
  他们两个就连脸上每一根眉毛几乎都要抖动起来,心想回到寺中少不了向众僧人炫耀一番,好再表现一下所谓的领导力,想着笑着仿佛眼里闪现出被吹捧的画面,想着忽然听到腹中饥饿的肠鸣回到了现实。抬头看着天将晌午便指示一本和小虎去找一家饭馆订一些素饭,实则是有意支开二人,见财起意好私吞几个铜元。
  一本和小虎在人流中就像是在汪洋大海里的两片树叶,被拥来挤去,顺着大街半天找了几家饭馆,却全部都是座无虚席,一直快到镇口之时在一处街角偏僻处才找到一家十分冷落的小饭馆,正在发呆的小伙计看见又客人进来,慌忙从板凳,站起来殷勤相迎,一本讲说来意,小伙计自然是满口答应,那绽放笑容的脸就像是如同白捡了钱一样,小跑进屋向大师傅报菜不提。
  两人交代完事,走到门外。小虎偶然发现街对面的小胡同里有一家不起眼的小药铺,门上高挑蓝底黄字的“白氏药铺,”忽然灵机一动装作是尿急的模样,说要去方便为由让一本在原处等候,自己则挤进人群先去别处绕了一圈,趁一本不留意悄悄溜进胡同里的药铺,买了一个巴豆粉包好放在衣服口袋里,又回到街对面与一本结伴返回摊前,领着早已饿得双眼直发昏的两位师兄收拾扁担和绳子往镇口的那家饭馆走去。
  在饭馆之中,大师傅早已把饭做好,小虎装着帮小伙计端菜的时候,悄悄把巴豆粉暗自混进饭菜里,特意毕恭毕敬摆在二位师兄面前。一妥和一过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其中会做手脚,自以为是千载难逢打牙祭的好机会,急不可耐的抄起筷子如狼似虎的往嘴里夹菜,虽不丰盛但是比起寺中素斋的清淡来说,可是强胜百倍。
  只是看此时的吃相,就好像是饿死鬼投胎似的,只有小虎心里清楚,眼看着两个家伙中了自己的圈套,高兴的就像过年了似的,强忍着没蹦起来,可是表面依旧假装如往常一样。
  吃过了中午饭,四人启程回转山上分头而归,且只讲一妥和一过,今天心情相当舒坦,就连走起路来都比往日的气势要足,等他二人向师父交上十多个大洋,少不了表露一下功勋,如愿以偿得到了方丈的大加赞赏之后,二人走在寺中美得忘乎所以,骄傲的几乎要上天。
  日头西斜之时忽然又一富贾携妻女家小一行十几人,上山前来上香还愿,元尘闻报忙率众僧身披袈裟盛情迎入山门,寒暄几句,引入大殿焚香拜佛,众僧在旁诵经作陪。
  木鱼声声,烟雾缭绕,庄严祥和的气氛充满了教堂。下午的阳光横斜着投入大门在东边端坐在蒲团上念经的一妥和一过脑瓜头顶,闪闪发光,神似两个油葫芦,刚不久从油缸里拎出来似的。
  一妥和一过正儿八经的专注念佛,才坐下不到片刻忽然觉得肚子空空,有一股气在肚子里兴风作浪,来回窜动,而且越来越强,声如鼓鸣,渐有一发不可收拾之势。可把这两位给急得直发毛,心想:这是怎么回事?肚子这么不争气,赶巧到这种场合,岂不伤大雅,别人要是听到那多失颜面,往后还怎么能在师兄弟面前混!二人如同被火烧着,脑门上不由得浸出冷汗,禁咬着牙强憋着,且故意干咳以引开他人注意。
  刚又不过一会气直奔下走,势如万马齐军齐攻要塞。二人实在是把持不住,气出关卡声如闷雷连环不绝于耳,人是痛快至极,可是却吓得六神无主,慌忙间起劲的敲着木鱼,高声诵经借此掩人耳目。那声音是听不到了,可是气味却始终无法消除,刹那间臭气弥漫在大殿之中久而不散,闻者无不作呕,无不皱眉捂住口鼻,三心二意无心礼佛,相互对视怀疑是对方所指之罪人。
  那富贾正跪在佛前双手合十,默默许愿,突然感觉有一阵臭气扑面而来,大有来势汹汹,势不可挡之状,当即只觉得心烦气躁心中大为不悦心想:诚心来此,却遭到这等待遇,真是颇为扫兴,他有意起身携家眷拂袖离去,但是心诚则灵善字当头,也只好强忍着装作若无其事。
  但却惊动了他的妻女一阵骚动,富贾急忙干咳一声这才平息了众怒。
  方丈元尘也察觉到空气中有一股异味,在蒲团上睁开眼心中很是气恼,暗恨这是哪一位吃了不洁之物,在此净土乱放一气,真是无法无天,这可还行!他站起身环视左右,一眼就发现一妥和一过这两个宝贝徒弟神情和往日相比,显得极不自然,而且发慌般的敲着木鱼,并且语无伦次起劲高声诵经,似有意在掩饰什么,不得不让人生疑。
  方丈悄悄绕到两人背后,果不其然正是这晦气之源,两徒弟洋洋洒洒,肆无忌惮大放厥词。元尘正欲发怒不曾想这两位变本加厉“噗嗤!”一声各自拉了一裤裆,这味道差点没把方丈给顶一个跟头,还敢添油加醋!主持气急败坏挥手照着二人的脑袋发狠打了两巴掌,低声怒斥到:“还不快去厕所,在这里害人,快滚!”二人正乐在其中突然遭遇当头一棒,猛的惊醒,没想到师父站在身后吓得慌张离座,灰溜溜的夹着尾巴,丑态百出的逃出了大殿,只觉得羞愧难当,面红耳赤,去到厕所之中搞了个天翻地覆,恐怕前几天吃的饭都被放到厕所里了。等二人出来的时候几乎虚了要爬着回去,心中好不窝火,回屋洗澡换衣服,左思右想怀疑是小虎从中作祟,但是苦于一时抓不住半点把柄,也只好作罢。
  日出日落,转眼间又过了三两日,这天傍晚吃过了斋饭之后,方丈将一本留在北院,说是晚间要带他和几个师弟下山去梁府做法事,正逢梁世老父三年大祭,吩咐小虎先回南院。
  一本唯恐小虎一人烦闷,叮嘱不妨与不行师兄消磨一下时光,不醒和尚有时也会讲些有趣的俗事。
  小虎不舍的与一本告别后,一个人孤零零回转南院,不闻不醒醉生梦死的酒吟,东寻西枕找不见一丝人影,满院尽是萧条清冷,想或许不醒和尚大概是去山下找酒去了,不知又混迹到何时才能回来,索性早早的将山门关了,一个人守着孤灯在屋中闲坐,耳闻山林里传来的鸟鸣兽啼倍感寂寥,手切,心绪烦躁,去到院中散心。
  暮色苍凉,塔影孤寂,勾起心中遐想,也许玲儿会回来,便信步走到塔前,望见里面漆黑一片,似乎有虫子飞鸣的声音,再也听不到有其他任何的声响,只觉得很是沮丧,返回院中坐在一块卧虎石上仰望星空,寒星闪烁,空旷幽远,想着心事,不觉得夜色渐浓,睡意困扰,仍不见二僧的身影,便回屋独自梦游玉虚去了。
  睡至夜半,天色骤变,阴云密布,雷电交加,不消一刻大雨如注。雷声将小虎惊醒,他此刻也再无困意索性坐起,忽隐忽现听到雨声中响起一阵叩门之声,隐约传来。小虎心中一想是不醒和尚,或是一本回来。小虎急急忙忙在墙角找了一顶斗笠,戴在头上,兴冲冲的冒着雨穿过院子来到门前,“吱吱呀呀”的将山门打开,却看见一个身形单薄的陌生人站在门前,顿时小虎刚才的高兴一晃而过烟消云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