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元静寺(7)
作者:飞叶子的瓜      更新:2021-05-23 08:04      字数:2632
  刘招手弟兄三人退至墙下爬到寺外,躲在一石碑后悄声细雨,发出会心的一声奸笑,点亮随身带来的火把抢先一步离开寺院急不可耐疾步小跑着去了。
  时辰不大弟兄三人在西山菩提洞外,抬头只见洞中而幽暗,冥晦中不时有滴水之声叮咚回响,像是一个凡人在惊惧中妄想驱散挥之不去的梦魇。
  刘三等人在洞门探听了一会里面无异,小心翼翼仗着色胆摸进洞去,一步一步去向深处,往前走不多远拨开洞顶垂挂的古藤隐约听到一个女子痛苦的呻吟,低低的传入耳中。刘寻声上前四处观察,看见冰凉的地上倒着一个绑着手脚的绿衣女子,昏昏欲睡,早已经是遍体鳞伤,体无完肤,三人围着看到那女人已经被折磨的不成人样,却仍然掩饰不住他那莫名言表的凄美的面容。弟兄几人大喜过旺,受益匪浅,不懂得怜香惜玉,如狼似虎般的要把人抬走,只怕那头陀不知何时从哪里闯出,惹出一场争斗落得一个两败俱伤,早一步脱离是非之地,一走了之。
  玲儿昏昏沉沉,只感觉有人抬着走,出了洞穴睁眼恍惚间看到模模糊糊三个陌生男人的身影,艰难中轻声问:“你们是何人?要带我去哪里?”无人回应,只顾前去。玲儿心中一沉,想应该不是救人的,可是苦于绳索束缚,又加浑身伤痛哪里还有力挣脱,只好随波逐流,任人宰割,三人急的像个丧家犬,急急忙忙往前走约半个时辰来到一座牌坊下,才将人放在青石山道上,坐在地上东倒西歪累的直喘气。
  刘歪脖解开衣服用袖子擦了一把脸上的汗水,扇着风,借着火把的亮光一眼看见玲儿那楚楚动人的长相,于是兽性大发,将手中的火把交给关斜脸,扑上前去猥琐的笑着说:“美人!也是该我们弟兄的艳福,沾了老刘家祖宗的光,今个交上了桃花运,美人我来也!”说着便骑在玲儿身上粗暴的去撕衣服。
  玲儿泪如雨下,连声央求,怎奈刘已经被欲望冲昏了头脑,哪里肯听。她想:刚出虎穴又入狼窝,早知今日还不如一死了之。才对的起夫君。
  树林之中突然平地卷起一阵风声,草木作响,惊动了两个无赖,转头看去,发现黑暗中有两只明亮的眼睛闪着凶狠的目光,正虎视眈眈的注视着他们,二人失声惊呼从地上一跃而起喊到:“大哥!你看那是啥玩意?”
  刘歪脖已经陷入欲望的泥沼中不可自拔,只当弟兄的提醒是耳旁风,说笑而已,却猛的一下听到身后传出一声咆哮,势如惊雷振动山野,一只猛虎跃出了草丛扑向了他们。两个无赖早就吓得魂飞魄散丢掉了火把,没命的惊呼着逃去。刘吓的辫子几乎要从后脑竖起,提起裤子顾不上回头细看,连滚带爬的跟在后面抱头鼠窜。
  天黑林暗,山高路险,看不清脚下的地势所以慌不择路,忽然觉得脚下踩空,三人这才察觉眼前是百丈深谷,回头已晚,几声惨叫过后弟兄三人便再也没了踪影,摔了个七零八落。
  恶到应时后悔迟,善念还当渡人桥。
  一本引着小虎抄一条近路赶往西山,路经半途看见路旁伫立一座雕梁画栋的凉亭,名曰:风雨厅,在萧萧的竹影中不经意间,小虎看见凉亭里停放着一口棺材,惊骇不已的指着告诉一本。小和尚反而不以为然,摆出一副司空见惯临场不乱的架势,说到:“怕什么,这事主就是前天夜里我们去做法的那家,里面躺着的是钱家的儿媳,大前天喝了砒霜,钱家因为忌讳所以将棺材抬上山,说是选个吉时入土。”说着扯着小虎的手说:“你要是想去的话咱们看看去?”
  小虎心中害怕又唯恐小和尚笑话他,于是硬着头皮逞强说到:“我又不是孩子,吓不了我,走看看去。”
  两人走近棺材前高举火把望见棺材中有一个女子平躺,穿着绸缎脸上罩着一个绣着牡丹花的丝帕,并无其他,从里到外全身散发着一股优雅的胭脂香。清风袭来将丝帕吹在一旁,吓得两人倒退了几步惊出一身冷汗,片刻过后仍是如常只有亭子周围的竹叶在虚无的气流中,瑟瑟作响。二人方才长出了一口气,一本笑到:“咱们多事,非要看人家的长相,定是惹毛了她所以怪罪咱俩,快道歉!”说着两人跪在地上磕了三个响头,算是自我安慰。
  退出凉亭,来到了菩提洞前,冒冒失失的闯进洞里四处寻找,发现什么也没有,只有一堆枯骨散落触摸惊心。
  寻找无果后,悄悄跑出洞外,小和尚看着无精打采的小虎说着:“小哥,不如改天再来,或许是那恶人带着玲儿串亲戚去了,之后再来或许会有线索,要是什么都没有,或者真的是梦,就完全没必要放在心上了。”小虎点头转身跟在一本后面走着,途经亭子忽然听到一个女子啼哭的声音传出亭外。二人抬头看见有一个女人的身影坐在石凳上,掩面抽泣。二人吓得直发毛,以为是诈尸转身就跑,跑出老远躲在一棵树后,失魂落魄低声议论,不知到底是人是鬼?半天也不见有人跟来,仍然听得到哭声,内心稍微安定了一下,一本说,就这么回寺也不太妥当,难知因果也不得安心,索性仗着胆量再去看个缘由,小虎也随之应和。
  两人步步惊心迂回到凉亭的不远处,隐隐在林中扒开树叶望见那女人依旧如初,觉得安稳这才接近凉亭。那女人听到有脚步声,惊起回头,见两个少年手拿火把立在眼前,一时无语。
  看那女人发髻凌乱,面容秀丽,一本问到:“施主是人是鬼?”女子听闻说着:“你这小和尚,怎么这样说话,我若是鬼怎么会和你说人话!”小虎见状急忙说到:“姐姐,我俩看你一个人大晚上在棺材旁边哭,自然会害怕,姐姐不要生气,我们没有恶意。”女子说到:“一个落魄的人,只求一个能够借宿的场所,深山夜静好不容易遇见你们两个搭话的人,怎么会再有猜疑。”
  一本说:“姐姐是哪里人?为什么一个人守着亡人哭泣,你是她的家属?”
  女子一脸茫然说:“我与她素不相识,我是外县的人,被坏人拐来买我到风月场所,幸亏我逃脱跑到这山中躲藏,想在凉亭中栖身,偶遇逝者,触景生情觉得一个人如今流落他乡,也随之落泪。”
  两人听了甚是同情,一本说到:“施主若是不介意,去我们寺院住一晚,姐姐看如何?”小虎也附和着问到。
  女子听了面露微笑千恩万谢,跟着两人就要走。
  小虎走出亭外惊讶的发现,棺材中多出一张芦席,将女尸裹的严严实实,虽然觉得奇怪也并未理会。
  回到南院,一本和小虎商议之后将东殿后面的“从经阁”打扫后,从别的房间搬来一张床让女子赞住,一本又去端来一些水果,女子谢过后互通姓名,得知女子名叫“青莹”,安抚几句两人便离去,由小和尚接替值守庙宇。
  次日无话,到了当天晚间在北院中,一妥和一过轮到今夜守护香火,在寺院四处巡视,一圈下来已经是腰酸背痛,此刻已经到了夜深人静,万念俱灰的时候。二人一肚子的牢骚躲到了大殿坐在蒲团上长吁短叹,怨天尤人,要是往常恐怕这时早就在床上舒舒服服的睡着了,师父死脑筋偏要订个什么规矩祭祖师那一把成灰的老枯骨,真是多此一举徒有虚表。说了一会一妥要去方便,对一过打了声招呼自己就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