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合盟
作者:凋谢的提阿莫      更新:2021-05-23 16:58      字数:2362
  这一次初考,对王胤来说开始是一波三折,有过闪光的表现,也有不足为外人所道的风险,但到了最后,却又归于平静,就好像这才是最正确的通关方式一样,没有任何激动的情绪,反倒有些许迷惘。
  当他被黑暗中一团耀眼的光刺痛,下意识闭上双眼并抬手遮住眼睛之后,好像过去了很久,又好像只是一会儿工夫,感觉到光弱了他立刻放下手来再睁开眼睛,就发现自己已经重新站在了谋士学堂的那个大庭院中,还是在自己曾经站着的位置,好像从来没有移动过一样。
  在他身周,是陆续睁开眼睛的主父偃、陈群、张汤等人,同时还有迷迷糊糊眨着眼睛的汲黯。
  “诶,你怎么……”主父偃回头看到汲黯,也跟着诧异地眨眨眼睛,随即就若有所思起来。
  回过神来的王胤看了一圈周围,很快便意识到仍然留在这场中央的,应该就是通关成功地人,除了他们这些人之外,他有过印象的大部分人都还在,不过相比于周围围着的人,这中央的人占着这么大地方却因为比较分散,而显得要少的多了。
  此时同样有其他人注意到汲黯,对于谋士而言,短时间内记住陪在身边的几百个面孔不是什么大问题,何况汲黯最初就是跟着王胤、主父偃他们身边的,但从那宫殿处开始,就始终没有出现过,想也想得到是滞留在前面了。
  这并不奇怪,但现在却又出现在这里,就不得不让人质疑了。
  只是当有人提出这一质疑的时候,黄琬却笑出声来:“吾何时曾说过,不能分批通关地了。”
  大部分人保持沉默,而感到不忿的那几个,也只是相顾愕然。
  这,还真是叫人无法反驳啊。
  至于分批之后标准是否一致,这个问题没有意义,继续穷追猛打,反倒容易惹人不快——说到底,规则都是黄琬自己制定地,他都可以到最后临时改变添加一关,所以这似乎也没什么奇怪地。
  但很明显,似乎是受到了“关照”的汲黯,取代了曾经的王胤,成为了许多人的扎眼人物。
  只不过黄琬是不会在意这些地,他虽然不抗拒这种让谋士能够扩大一些无形影响力的竞赛之类活动,但因为其主持与推动者是董卓等人,因而也谈不上有太多热情,何况在这件事情上,他也算是有礼有节,最终目的仍是为了竞赛更好更合理地进行,谈不上无理取闹,所以在一句话轻轻抹过这些之后,就不再管这些事情,转而又道:“既而诸位都已醒来,那便无甚可虑,淘汰者早已在外,尔等还能留在阵中,便说明是通过初考。”
  这话好歹是让刚刚苏醒的众人脸色都好看了起来,他们大多神情疲惫,哪怕是陈群、张汤、司马懿等人,眉角也有丝丝倦色,此时却不由自主的咧开嘴来。
  脸色一直如常的,也就是那董朗、徐庶、荀攸和主父偃寥寥数位,似乎并没有受到影响和消耗。
  当然了,此刻的主父偃同样受到了不少人的敌视,主要就是那十几个被他“坑”出来的人,而且相对于汲黯和苏武二人只是稍稍被抵触,他却真有断人前程的大仇恨,只是这胖子一脸笑眯眯,完全没有注意到周围人神色变化的样子,让人也不得不感叹他的心理素质。
  其实此刻还在阵中、也就是最终通过了初考地,加上后面“递补”过来地汲黯与那苏武,也不过百来人,在最后一关竟然生生淘汰了超半数人,这里除了实力的问题,更主要却还是作战经验的缺乏,以及对于战场情况的不了解,至少如果能够早知道那幻境世界中两方的将士都不过是些普通人,他们也不至于那般狼狈,能够存下来的人也会多一些,这其中也还包括类似于那十几个这样被主父偃坑了地。
  不过黄琬本意便没想让他们留下太多人来,何况考验的目的,本身就有突发性和对随机应变运用能力的要求,从这点来说,这结果就更有说服力了,最主要是满足他对于人数的基本准线,可以直接交差给李儒,让他再去安排擂台竞技的事情。
  至于外围那些还留着的被淘汰者,这时候大多是又失落、又不甘、又羡慕、又嫉妒,他是不会去在意地。
  事已至此,他们有什么样的情绪都于事无补,而未来发展如何,实际上仍然要看他们自身,毕竟有不少也是限于年纪实力不足,潜力未能完全挖掘出来,若能够知耻而后勇,后发制人犹未可知;若是就此沉沦,那也更不值当为他们多花上看一眼的功夫。
  沉吟了下,黄琬又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诸位应当切记,此次青年谋士竞赛,报名、初考,不过都是餐前点心,说起来其实不值一提,决定诸位接下来能否杀入前十、列为朝廷增进递补参谋,乃至于夺得魁首,成为‘第七谋’者,还在于接下来,决赛圈擂台竞决表现。
  “稍后诸位再去自领号牌,留下各自住址,三日后便会收到竞赛日程安排。
  “擂台竞赛地点已经定下,将在濯龙园内进行,到时候自然会有军士前去尔等住址通知安排,以及牵引……”
  既然董卓有意要招揽能为自己所用的年轻谋士培养,那么光光一个“第七谋”自然是不足够,故而不仅最终决赛圈的前十名能够成为朝廷增进递补的“参谋者”,在拥有朝廷津贴之外,还享有在有空缺官位时优先补上的机会。
  不是每个修炼谋士之道的谋士都能够顺利地在修炼之路上一帆风顺、高歌猛进,也不是每个谋修都有着充足的资源,谋士之道的修炼不似武道那么直观,只要吃得好练得多,总会有些进步,在这里也不存在所谓“穷文富武”的概念,修炼除了时间的叠加、前驱者的引导以及自身的努力,资源条件等也相当之重要,尤其是精神力的增强,若是缓慢提升,那就很容易被别的拥有更好资源可以吸收的人比下去了,掌握的资源越多,若是能够坚守本心,那么这些外力的积累,只会增加个人的进步,甚至在这过程中,若是换个角度来想,同样也能起到锤炼心性的作用。
  故而,自然有许多年轻谋士在自身所拥有条件不足的情况下,选择先接受朝廷的职位,一方面可以在职位上历练个人,谋士修身更修心,在俗务的磨砺中,只要能够把握好分寸,不要沉沦于、或者被这些俗务磨平了那颗进取之心;另一方面,拥有朝廷的职位,也就有了自己独立靠谱的经济来源,同时朝廷丰富的资源也会为其敞开,这也可以算是朝廷能够吸引到诸多谋士武将的重要原因。
  在你弱小时施以恩德、相伴成长,强大后,自然而然就结成了利益休戚的合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