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兵临城下(五)大明必胜
作者:星夜驰垠      更新:2021-05-24 17:42      字数:4427
  一名身穿红色硬帆布v形领军礼服,头戴罩耳镂空花边插雀翎银头盔,脚蹬黑面白底马靴的大内护卫兵小心翼翼地端着个白玉盘子,身边跟着一位小太监和锦衣卫,盘子里面放的是御医刚熬好的汤药。
  三人院落回廊里七拐八拐,路上遇到的却都不是皇帝后宫里常见的太监和婢女,而是行色匆匆的军人和文官们,其中文官的数量还要少许多,大多都是身穿绿色正装的陆军士官,当然其中也有部分文职人员。这些人神情严肃步履匆忙,互相之间碰上了,甚至都来不及打声招呼,不少人走路时还在低头思考问题,只有些许职位较低的士官见到军衔比自己大的士官会立正行个礼。不过虽然他们之间都来不及互相瞅上一眼,但是遇到端着药的三人都会自行左右避让。
  皇上的病是没好的,只是不太影响他处理军政大事而已。自从皇帝决定到克拉玛依这里来前线督战,西部各大省份的政府处理工作便以克拉玛依为中心,这颗西北的明珠愈发重要了起来。
  克拉玛依目前是整个明帝国在大明洲西部地区的政治和工业中心,同时也是经济中心。在皇帝来这里之前就已经是这样了,这得益于20多年前在这里的地下发现的石油。从那以后克拉玛依的工业建设就开始不断增长。伴随石油的开采,这里的机械生产加工、石油化工、金属冶炼等产业蓬勃发展。对于西北方面军来说,这里是最大最重要的后勤补给基地,不管是燃油还是火药,不管是枪弹还是车炮,这座城市都可以源源不断地提供,包括坦克装甲车和各种重型武器装备的维修工作都集中在这里完成。
  面对从西面和北面攻过来的侵略者,克拉玛依市具有天生的优势,因为它的北面和西面都被山峦所保护。虽然说这些山并不高,但也正好方便明军在这一连片山脉当中修建大量的防御工事。万万不要小看这些堡垒群,它足以让敌人的步兵坠入阴曹地府,而且几乎来多少都是一样。
  老太监陈立从门外将白玉盘子端了进来,站在皇上的座椅后边,弯腰轻声提醒道:“陛下,喝汤的时间到啦!”
  这“喝汤”自然就是“吃药”的皇家说法了。
  “嗯。”朱简煊鼻子里头轻哼了一声。
  见皇上没有多余的动作,陈立的腰弯得更深了一些:“陛下,太医叮嘱,要及时喝汤才是啊!”
  “嗯,放案上吧,朕知道了。”朱简煊一边说着一边翻了一页纸。
  “是。”陈立知道皇帝在专心看文件,便也不再多说,躬身将盘子放到了右边的檀木案桌上,然后退到了门边。
  行宫书房里凉意沁人,这里有非常完善的冷却系统,所以即使是夏天,室内温度仍然维持在27度左右,正是最令人舒服的温度。这种冷却系统可不是吹冷气的空调,皇帝有权利享用更为舒适的服务,那就是依靠埋设在墙壁支柱和天花板的管道冷水降温。
  书房里又一次安静了下来,只有皇帝翻阅文件纸张的声音。这安静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就在老太监觉得自己要不要再提醒一下陛下该吃药了不然凉了的时候,陈立听到皇帝重重的吐了一口气,然后双手扶膝缓缓从座椅上站了起来,这时候老太监甚至能听到皇帝的膝盖骨摩擦声。老太监立刻跟上去随侍左右。
  朱简煊转身来到案桌边,端起白玉盘子上的药碗,手指碰了碰感受了下温度,然后揭开瓷盖一口气喝了下去。也不知是因为药水太苦还是怎么的,老皇帝重重地“呃嗯”了两声,然后开口说道:“老陈,吩咐一下,通知最高统帅部所有人半个时辰后到议政厅开会,包括西平省两司(都指挥使已经不设),另外通知的时候多加一句,‘193号指令’。”
  “是,陛下!”
  联军于昨夜突破了阿拉山口防线,那是距离克拉玛依市中心以西约400公里的地方,它的东面再也没有连绵高大的山脉天堑提供防守了。那条沿着阿拉套山和阿拉湖中间线修建的铁路被联军所夺取,虽然铁路后端已经被撤退的明军炸毁,但是修复它也不会花太多的时间,联军将沿着这条铁路线向东进攻已经成为了必然的事实。而昨天上午,伊犁防线也被突破,再加上十几天前,联军就已经沿着阿尔泰山打到瀚海沙漠,坏消息一个接着一个,这下不管是谁来当皇帝都得愁眉不展了。
  朱简煊有种不祥的预感,这里的形势越来越险峻了,即使政府和军方付出了如此之大的努力,明军仍然处于下风,比之几个月前他们只是能迟滞联军更长的时间而已,还是不能阻挡他们进攻的脚步。
  朱简煊知道很多国家都在关注着这里,关注着帝国的大西北。16年前的世界大战使得明帝国天威犹在,哪怕这个国家之前在西伯利亚重大失利也还是没有人敢轻捋它的虎须。大家心里都明白,这个庞然大物所丢掉的不过是它在上一场世界大战中所夺取的土地而已,天山-阿尔泰山以东才是大明帝国的本土地区,只要这道防线不被攻破就说明这个帝国仍然没有真正虚弱。
  自从开战以来,除了大西北以外,明帝国其他地方的边境防线并没有发生大规模战斗,十几年的时间也没有让土耳其缓过气来,毕竟丢掉了那么多的土地。土耳其至今没有出动大兵团攻击,只是在边境不断集结重兵而已。其他的地中海沿岸国家海军实力不足,没有办法对北非发动登陆进攻,自然北非的威胁也就没那么严重。南阳洲西葡两国殖民地倒是出动了不少军队发动了对大明帝国属地的进攻,不过那种弱不拉叽的军队有这样的勇气也挺值得肯定的,因为他们现在正隔着一条南阳江(亚马逊河)和大明帝国的军队对峙呢!
  但这不是朱简煊可以笑出来的理由!一旦大西北防线被攻破,汉地北七省(北直隶、山西、陕西、甘肃、辽宁、辽北、察哈尔)将直面敌军的威胁,而这七省生活的大明帝国百姓数量超过1.5亿,乃是明帝国的命脉之土!
  更糟糕的是,那些围观在大明帝国周围迟迟不敢下嘴的魑魅魍魉也终将鼓起勇气露出獠牙,其中最令人担心的就是英土两国。如果土耳其发动进攻,则北非和波斯两地的交通路线必将受到极大的干扰,甚至有可能被切断,而精锐的北非方面军绝对是大明帝国损失不起的。要是英国正式进攻,先不谈英属印度对明帝国西南地区的威胁,单是英帝国的海军便足以倾斜战争的天平。有了世界第二海军的加入,地中海的海洋防线能不能守住便会成一个大问题。就连北阳洲也会受到威胁,那里已经承平太久,心怀异志的藩王若是得到欧洲海军相助,他们一定会给北洋洲的百姓带来巨大的灾难。
  这些东西朱简煊都知道,所以这一次,他是真的有点害怕了。明帝国内部一直都有很多股分裂势力,因为它太大太富有了!虽然本土已经多年不曾发生过百姓起义,但是非本土地区那些被征服的异民族从来没有停止过独立的想法。一旦明帝国遭遇生死存亡的危机,这些家伙难道还会坐视良好的机会溜走吗?朱简煊无法想象在自己手里祖宗世世代代打下来的江山变得分崩离析的可怕后果——那简直比要了他的命还难受!
  老皇帝在书房里踱着步子,手里揪着下巴的白胡子,一双老眼里能看出的尽是忡忡忧心。不管是他的参谋长还是他的那些将军们给他的保证都不能使他剔除心中那种不祥的预感。但是朱简煊也绝对不相信他所掌管的偌大的帝国会轰然倒塌,老皇帝觉得自己必须得做点什么。
  想来想去,朱简煊还是下定了决心,从书桌最底下的柜子里抽出了一张漆黑的信封,信封的中央凹刻着一只由血红色花纹组成的龙眼,下方还有两个字“禁密”。
  提起朱砂笔,老皇帝在另一张信纸上写下了:执行皇家预令,甲壹004号。随即塞进了信封中。
  朱简煊喊来了门口的卫兵:“召锦衣卫指挥使曹振!”
  过了一会儿,老皇帝又写了一封同样的信件交给了皇卫队特务组,让他们秘密坐车回到京师将信件交给皇宫内的负责人,该密令旨在召回被隐瞒身份的四皇子预备接替皇位。
  半个时辰很快就过去了,老皇帝来到了议政厅。到场的高级将领有:现西北方面军总司令靳桓志,总参谋部参谋长费广恩,最高指挥部陆军元帅毛英义,陆军后勤部部长于正恩,当然,最高统帅部元首就是皇帝朱简煊自己了。
  “诸位将军,形势有多危急,想必不必朕提醒你们了。开这个会,是先要问大家对于现在的形势走向有什么看法,诸位不妨说说……记住!朕要听实话!”到场人员都正襟危坐后,老皇帝率先开口了。
  坐在前面的几位互相望了几眼,毛英义作为军衔最高的在场人员,接下了这个重任。这个63岁的老头示意旁边的助手将地图移到他和皇帝之间,随后用手指着地图上的西平省说道:“陛下,截至今日中午12点,敌军在我军南端多处突破,其中最重要的两处地方是伊犁防线和阿拉山口,其次是特克斯防线。第128师、129师、131师、132师还有第140师至第152师都遭到了非常猛烈的攻击,目前128师、129师和142师已经被击溃,残余兵力正在撤退收拢中,129师的部分残余兵力出现在克拉玛依西南,已经接受整编。”
  随后毛英义将手指向克拉玛依以西说道:“相对而言比较乐观的是,虽然多处防线遭到突破,但我军并不只有一层防线,后备补充兵力和武器装备仍然充足,尚可一战。”讲到这里的时候,毛英义看了看后勤部部长于正恩,这个老头也很及时地点了点头。
  “但是……也有不太乐观的地方,为了接应第一道防线的我军部队,同时阻挠敌军装甲部队的追击,我军将刚开赴到前线的第二、第三装甲师派上了战场,只是,虽然达到了初期定下的目标,但是……装甲师损失非常惨重。目前不仅是人员缺额还是坦克装甲车缺额都非常严重,下一阶段的防御当中,我军的装甲部队很有可能应付不过来敌军的进攻。”毛英义说到这里的时候,底下有一位将领微微低下了头去扯了扯胸口的纽扣。
  朱简煊微微点了点头:“今天晚上的时候,把装甲部队的战斗报告写详细点交上来(是!陛下!)那么现在的问题就是我军的装甲部队跟不上消耗了是吗?”
  毛英义点头道:“是的,陛下!我们的装甲部队虽然装备性能已经提了上来,但是人员的素质和数量还是与敌军差了一点!参谋部给出的办法是……”
  未等毛英义说完,朱简煊摆了摆手示意他暂停,随后转头问装备与人员训练部部长:“沈阳的新装甲部队训练得怎么样了?”
  装备与人员训练部部长站起来回答道:“报告陛下,若要形成初级战斗力,则至少要……再训练两个月!”其实他本来打算说三个月的,但一看到老皇帝危险的眼神,瞬间便缩短了日期。
  议政厅里沉默了一会儿,其他人被老皇帝刚才散发出的气场震慑得不轻。老皇帝的右手搭在桌面上,四个手指轮流敲着桌子,发出清脆的响声。过了一会儿老皇帝开口道:“马上给沈阳下达命令,让新组建的装甲部队立刻全部奔赴前线。”
  在场人都吃了一惊,装备与训练部部长连忙道:“可,陛下!那些部队还没有训练完……”
  “现在是战争时期,是非常时期!非常时期有非常时期的做法!”老皇帝转头面向陆军元帅道,“毛元帅以为如何呢?”
  毛英义当即回答道:“我支持陛下的命令,我军现在可能等不及那些部队训练完毕了。”
  其他人你望望我我望望你,既然两位最高决策者都下了同样的命令,看来那些菜鸡部队开赴前线是确定无疑了。方才扯纽扣的那一名将领盯着眼前的计划书,目光变得复杂起来。
  “请毛元帅继续!”老皇帝吩咐道。
  “是,陛下!目前,我们的炮兵部队……阻挠……”
  这场统帅部会议开了有一个小时多,无论与会者是抱着什么样的心情参加会议的,在他们散会之时都忘不了大明帝国皇帝陛下的眼神和他所说的那一句话:
  “我大明国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无论如何,诸位将军是大明国的军人,所以一定要记住:大明必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