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宫变(5)
作者:墨武      更新:2021-06-04 05:41      字数:2689
  赵祯端着酒杯,却不喝酒,今夜他还有事,当然不会先行喝醉。众侍卫也是不敢多喝,都吃着饭菜,等着赵祯的一声吩咐。
  有几人心中已想,“圣上神色慎重,难道真的要对付太后?”
  狄青心中却想,“圣上以孝义为先,平日不肯说刘太后一句坏话,眼下还不知道刘太后非他亲生母亲,不会冒着被天下人唾骂的危险对太后不利。可若不是对付太后,他留侍卫在宫中,究竟要做什么呢?”
  不知过了多久,宫内的烛火明了暗,暗了灭,赵祯见天空浓云密布,雷声反倒稀少了,眼中有股焦急,突然道:“朕有一生母,有一养母,你们想必都已知道?”
  众人都是点头,却不解皇上要说什么。
  赵祯道:“朕生母大娘娘,养母小娘娘,都对朕恩重如山,朕感激两位母后的恩德,终此一生,不会对她们有半分不敬。你们若是以后碰到两位太后的人,定要多加照顾,万勿得罪。”
  众侍卫都是一愕,却齐声道:“遵旨。”
  赵祯点点头,不等再说什么,有一太监匆忙赶到,急声道:“圣上,不好了,皇后在后宫闹脾气,竟然点燃了寝宫帘幕,起了大火。”
  众人一惊,霍然起身,只等赵祯一声令下,赶去救火。赵祯淡淡道:“让他们救火就是,随皇后去闹,不要妨碍我们喝酒。”
  那太监有些犹豫,赵祯喝道:“还不退下?”太监不敢再说,急忙退下。赵祯端起酒杯,只是道:“来……喝酒。”
  众侍卫只好端起酒杯做个样子,暗想圣上对郭皇后可真没有半点夫妻之情,皇后的宫中起火,按理说也该问候一下呀。可这些都埋在心底,谁又敢多说一句?
  赵祯突然问道:“你们可都曾娶妻了吗?”
  众侍卫有的说娶了,有的说没有,一时间闹哄哄的一片。赵祯笑道,“娶妻的若有儿子的,以后记得把名字报上来。没娶妻的,明天都去内库领五十两银子,权当朕的贺礼了。”
  众侍卫大喜,已娶妻的人都知道报名上去,自己的儿子无论多大,就能领俸禄过活。那些未娶妻的却想,五十两银子数目虽说不少,但关键是圣上所赐,那真是有着说不出的荣耀。
  赵祯极力拉拢这些人手,却是另有深意,见王珪一直不语,问道:“王散直,你呢?可有意中人了吗?”
  王珪道:“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众人沉默下来,只觉得这平淡的话中有着说不出的激昂之意。原来这句话本来是霍去病对汉武帝所言,当年汉武帝之时,匈奴为患,霍去病数击匈奴,功劳赫赫,霍去病回转后,汉武帝要为霍去病修建府邸,霍去病回了这句话。大宋时匈奴虽已势微,但北疆又有契丹兴起,西北党项人频起战事,王珪的意思就是要铲除这些势力后才成亲。
  赵祯心中激荡,笑道:“难得王卿家有这般雄心壮志,朕若掌政,定会重用尔等,痛击逆贼!”转头望向狄青道:“狄青,你呢……有意中人了吗?”
  狄青笑道:“臣倒没有王散直那种野心,已有了意中人。”
  赵祯笑道:“不成亲也好,成亲也不错。若真的灭不了番邦,难道一辈子不娶吗?你意中人是谁,朕可认识?”
  狄青道:“她乃一介民女,想圣上多半不识。”
  赵祯微笑道:“那有机会,倒要带到宫中让朕瞧瞧。朕想看看,你小子骗得哪家的好姑娘。”
  众人皆笑,宫中紧张的气氛一时间缓和了许多。
  狄青也跟着傻笑,心中满是甜蜜。
  赵祯嘴角虽笑,眼中却没有半分笑意,心道这天底下只要是个女人,恐怕都比郭皇后强一些。忍不住向长**的方向望过去,赵祯心道,“已经过去了这么久,郭遵那面如何了?”伸手摸摸怀中的天书,赵祯神色中有丝紧张之意。
  就在这时,有宫人入内禀告道:“启禀圣上,八王爷求见。”
  刘太后听说五龙有了下落,动容道:“五龙在哪里?”
  叶知秋不望郭遵,沉声道:“据臣所知,当初损坏大相国寺佛像的人叫做夜月飞天……此人本是西平王元昊的手下,也是八部中天夜叉的第一好手。”
  刘太后皱眉道:“我不管他是谁,我只问你五龙在哪里?”她并没有避讳,因为她知道郭遵也知道五龙的事情。
  叶知秋神色不动,说道:“夜月飞天在永定陵袭驾,郭指挥杀了他。我从夜月飞天身上,并没有搜到五龙。”
  郭遵突然觉得叶知秋说的很巧妙,叶知秋没有对刘太后撒谎,他说的和刘太后想问的,完全是两个事情。
  刘太后已道:“这么说……五龙到了元昊手中?元昊为何也一定要五龙呢?”她本来对五龙没什么兴趣,可唃厮啰派不空明求五龙,元昊派人暗取,这就说明五龙中肯定还有玄机。
  刘太后自言自语之际,叶知秋静静的等候。半晌后,刘太后才道:“叶知秋,吾今日找你来,还有他事。”
  叶知秋恭敬道:“太后请吩咐。”
  郭遵皱了下眉头,他来这里,本也为一件极重要的事情,可一直难以进谏。他只怕赵祯等不及消息,若冒昧前来,只怕会引发刘太后的反感。突然见叶知秋身形不动,拇指指指自身,郭遵舒了口气,已明白叶知秋的用意。
  叶知秋当然知道郭遵要说什么,他劝郭遵莫要急,他也会想办法处理。
  刘太后帘后道:“最近宫中出了些古怪……”话未说完,有宫人再禀,“太后,开封府捕头邱明毫请见。”
  郭遵、叶知秋一怔,不知邱明毫为何深夜前来?
  刘太后道:“召他进来。”不知为何,她声音中隐约有些颤抖。
  邱明毫走进来之时,如铁的脸上,竟然有分仓惶之色。郭遵见了,大为奇怪。要知道京城中,“一叶知秋、明察秋毫”二人,均是历经大风大浪的捕头,邱明毫或许不如叶知秋的名气大,但这些年来,也着实破获了不少大案,还有什么事情能让他惶惑?
  邱明毫本是太后的人,太后召邱明毫入内,又做什么打算?
  邱明毫不待施礼,太后已道:“免礼平身。邱明毫,你一直在宫中行事,可查到什么了吗?”
  邱明毫牙关竟有些打颤,谁都看出他眼中已有惊怖之意。
  “太后,臣什么也没有查到。可是……”
  “可是什么?”
  “臣查案之际,宫中又死了两个宫女。”邱明毫颤声道。
  帘后的刘太后霍然站起,失声道:“又死了两人,怎么可能?”她声音中也有些惊惧。
  叶知秋亦是脸上变色,他回汴京没有几日,对宫中的事情并不知情。从方才的几句话他可知道,宫中在死人,因此太后要邱明毫来查案,邱明毫查案的过程中,宫中又死了两人。
  谁有胆子在邱明毫查案的时候,对宫中人下手?为什么有人要杀宫女,所为何来?
  死人虽不是好事,但邱明毫绝不会因为死人而惊怖,那他怕的是什么?太后也是个镇定的人,就算死了宫女,她本也不该这么慌张的。
  叶知秋和郭遵互望一眼,都已看出彼此的惊疑之意。
  雷声竟然停了,可浓云早就布满了夜空,本是金碧辉煌的皇宫,在漆黑的夜色中,变得灰蒙蒙的,雨仍没有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