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丹心报国
作者:江南虹      更新:2021-06-03 17:28      字数:6035
  辛铁丹和高怜怜随高云衣到了蓬莱三仙岛,二人住下来静养了一些日子,每天在岛上走走,说着一些有趣的事,也回忆着这一年来的遭遇,都是感慨很多。
  二人在岛上住了些时日,天气已经进入寒冬,好在高怜怜自小也是在北方长大,对寒冷的冬天也不怕,只是这海边的冬天感觉得格外冷一些。
  辛铁丹住了久了,看到临近年底,边关之战随时都会打起来,心里也是很着急,每天在房里都坐立不安,白日里也是走到三仙岛的最北端,向北遥望大海那边的宁远一线边关。
  怜怜看在眼里,也是无奈,毕竟她和辛铁丹的逃犯身份还没有澄清。
  这一日,二人又沿着岛边上的小路走了很久,看到怜怜有些累了,辛铁丹扶着怜怜坐在海边的一块巨石上面柔声道:“我们也是苦尽甘来,住在高前辈这里,我俩快成神仙眷侣了,真的希望国泰民安,我们就长此以往在这里隐居下去。”
  怜怜白了一眼铁丹道:“叫大姨,笨家伙,我俩都这样了你还整天高前辈的叫着,我听着都不舒服。”
  辛铁丹抓了抓头皮,尴尬的笑道:“知道了,都是我人笨,我改正就是。”
  这时远处海面忽然来了一艘船,辛铁丹看着旗帜像是莱州府的官船,心里猜测,难道是义弟到了京师,把我和怜怜的事情启奏给了皇上,朝廷那边有好消息来了。
  果不其然,官船靠岸后,下来几个锦衣卫官兵,仔细看到辛铁丹和怜怜一会,为首一个锦衣卫官员道:“你们二人就是辛铁丹辛公子和高怜怜吧。”
  辛铁丹和怜怜喜道:“正是我二人,请问官爷,朝廷可有喜讯来吗?”
  锦衣卫官员道:“万大人和流风公子已经在皇上面前,把你们的情况说给了皇上,还有高云衣老前辈的义举,皇上听说了也甚是高兴,这次万大人也给你们做了担保,确定你们和陕北三十六营没有牵扯,三十六营的反叛行为和二位无关,不过你们的案子还要等下次到京师,再由你们自己签字画押,才算彻底销案了。”
  怜怜听到喜讯,知道自己和辛铁丹终于有了清白之身,高兴地手舞足蹈,但是一想到从此以后和爹娘还有师兄柳星月这些亲人,永远不可能再像一家人走到一起了,心里不禁黯然,站在那里,又呆呆的望着大海那边的大陆,不再言语。
  锦衣卫官员说完,又把一封书信递给了辛铁丹道:“这是流风公子去宁远之前,写给辛公子您的,流风公子嘱托小人要当面交给您,上面有一些机密,还请辛公子私下拆阅。”辛铁丹听锦衣卫官员这么一说,忙把书信塞到怀里内衣处。
  这时锦衣卫官兵们也上了船,往陆地上的莱州府方向驶去。
  辛铁丹看到怜怜还是呆呆的望着大陆出神,知道怜怜是在牵挂着西北的爹娘和亲人们,过来搂着怜怜的肩膀道:“事已至此,也别想那么多了,大家先同心协力先把边关之战打好,以后陕北那边说不上会有什么转机呢。”
  怜怜点了点头,擦了擦脸上的泪水随辛铁丹往回走去。
  二人走了一会,进了在三仙岛的住处。
  高云衣在三仙岛的住所,是一个五重院落,当年来岛上时候,带了几十号家人和下人,这么多人也要一个地方来住,后来就修建了这座大院落,她和怀眉住在最里面的房子,外面的几个房子都是给其他家人和下人们住。
  二人进了大院,穿过两重院落,进了房间,辛铁丹迫不及待的拆开了书信,只看上面写到:
  “铁丹吾兄!收到这封信的时候,小弟已经到了边关一线,你和怜怜的事情,大师兄在皇上面前,已为你们做了担保,请不必担心再有纠结。
  当前国家有事,吾辈当以死命抗金,尽忠报国,方才不失华夏男儿本色,边关大战在即,金人来势汹汹,势不可挡。我当守在宁远前线和十万关宁铁骑同生共死,人在宁远城在,宁远城失人也不会独存。
  我现在有一想法,宁远城东南大海五十里处,有一岛为觉华岛,岛上为我大明边关将士的辎重粮食储存之地,岛上也有一万余人,但多数为老弱之流,我担心宁远大战起,觉华岛恐为金人所乘,粮食辎重损失掉了,则十万关宁铁骑容易动摇。我想兄可和高前辈商量一下,如果高前辈那里有些人手和海船可以帮助我们,你可以带一些人和几艘海船,到时候停泊在觉华岛附近,以做防备和接应。
  余事不言,惟愿兄配合岛上兵民守好觉华岛,弟流风拜托。”
  辛铁丹读完,走到北面窗户,向北望去,但觉浑身热血沸腾,一片报国丹心,今日终于有了用武之地,不禁大声吟唱道:“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辛铁丹唱完,有人推门而入,拍手赞道:“好诗!好男儿!好气魄!”辛铁丹看到正是高云衣和怀眉走进了房间。
  怜怜急忙起身扶着高云衣坐了下来,铁丹帮高云衣和怀眉倒了茶,把流风的书信交给了高云衣。
  高云衣看完,大声道:“保家卫国,我一百个支持,铁丹!你要多少人,几艘船,尽管说就是,我这几天就帮你准备好,这些人我也养十几年了,也到了他们为国效忠杀敌的时候了,国仇家恨到了雪耻的时候了,你去了也帮我多杀几个贼人。”高云衣说完哈哈大笑,笑声凄厉苍凉,又有说不出来的痛快。
  看到高云衣这么爽快就答应了,辛铁丹和高怜怜急忙站起身给高云衣作揖道:“谢谢大姨鼎力支持。”
  几天时间,精选出来了五十个大汉,这些大汉都是好手,听到去边关杀敌,也都是摩拳擦掌,高云衣带他们到岛上隐居了这些年,他们也早就待不住了,两艘海船,一大一小,大的就是高云衣自己那艘楼船,考虑到大海之上航行安全,高云衣也是把这艘大船都舍出来了,可以说大部分的家底都被辛铁丹带到觉华岛去了。
  想到此次说不上就会和金人真刀真枪的打,怕怜怜在战场上有个闪失,高云衣本来打算把怜怜留在蓬莱三仙岛,怜怜不肯,非要和辛铁丹在一起,高云衣也只好作罢。
  辛铁丹看到一切准备就绪,腊月初七,就带着众人分乘两艘海船就往觉华岛进发了。
  从蓬莱三仙岛向西北航行七百余里,几乎横跨了整个渤海,辛铁丹众人的船走了六七天,才算到了觉华岛,辛铁丹让小船靠在觉华岛南边停泊着,自己乘坐的大船则沿着觉华岛从东面再到北面,绕着大半圈,先看看觉华岛周围的形势,这样也是心中有数。
  已是寒冬腊月,觉华岛这一块的海域都已经有了零星的浮冰,使船的经验丰富,看到这种情况,就和辛铁丹道:“辛公子!看今年的天气,觉华岛靠近岸边这一块十有八九会冻起来,我们还要选择往深海里面停泊,别到时船冻上了也麻烦啊。”
  辛铁丹闻言,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这时大船已经到了觉华岛和宁远城之间的水域,辛铁丹吩咐让大船再往宁远城那边方向走一走。
  大船向西又航行了半个来时辰,辛铁丹站在甲板上,已经看到了岸上陆地的影子和宁远城的城墙了,辛铁丹有些兴奋,心想义弟流风这时就在宁远城里面,这样的和他遥相呼应,虽然看不到他,但是都是为了国家守护边关,却也是人生一件快事。
  怜怜也从船舱出来,走到甲板上向宁远城那边张望着。
  这时一阵惊天动地的炮声从宁远城北面传了过来,辛铁丹大惊,急忙转过身向陆地上宁远城的北面看去,炮声响后,宁远城墙上就有几处火光和烟雾弥漫开来,辛铁丹知道应该是金人的炮打过来,落在了城墙上,不禁焦急起来,看到金人的炮火,怜怜也吓得躲在辛铁丹身后。
  一会功夫,宁远城北面几里的山脚下,从树林里面冲出几千金人骑兵,向宁远城冲去,骑兵后面是几十辆大车,大车拖着攻城用的云梯等工具,最后面还有上千步兵跟着。
  金人几千骑兵瞬间就到了离宁远城快一里远的地方,金兵在马上都是挥舞着马刀,喊着女真人特有的口号,一边向前冲着。
  大船上的怜怜和大汉们哪看过这种阵势,脸上都是煞白,吓得不轻。
  辛铁丹看到宁远城墙上的垛口空无一人,甚至连旗帜都撤了下去,心里焦躁起来,不知道守城的军兵们在搞什么名堂。
  金兵跑到离宁远城又近了差不多半里,忽然间城墙上鼓声大作,宁远城墙垛口处现出六七尊黑黝黝的炮口,一阵阵惊天动地的炮声响起来,比刚才金人打过来的炮火响声高过几倍都不止,冲在前面的金兵骑兵被宁远城打下来的炮火,一下子炸的人仰马翻,跟在后面的拉着云梯的十几辆大车,有几辆也是都着了火,没有被炮火炸到的金兵仍然还在向前冲锋着,辛铁丹暗暗赞叹金人如此骁勇,难怪能够纵横关外。
  冲在最前面的金人骑兵有几百骑,已经到了宁远城护城河边上了,这时城墙上出现无数明军兵士,弯弓搭箭射向了下面的金人骑兵,金人骑兵纷纷中箭倒落马下,看到几千人损失了大半,后面金人的将官指示传令官鸣金收兵,也打起了旗语,剩下的金兵们抢了一些伤员陆续后退。
  金兵退回去不到半里,宁远城护城河的吊桥先放了下来,北面城门大开,一队骑兵风驰电掣般冲过护城河,为首一个大汉,手舞者熟铜棍喊道:“狗日的别跑,你常爷爷来了。”正是常有火带着两千精骑杀出城来,追向了往回奔逃的金兵,金兵看到追兵又调转头回来,和明军骑兵厮杀到一处。
  辛铁丹在大船上看的如醉如痴,心想要是义弟流风不让我守在觉华岛,我也上岸去杀金人,那有多痛快啊。
  看这场面,铁丹兴致来了,喊着下人拿了酒出来,站在船头一边饮酒,一边观战,看到兴头时候,也是纵声长啸,给厮杀的自己人助威。
  常有火带着的两千精骑,已经把金兵逼退到城北的山脚下了,他也是杀得兴起,忘记了出城之前,袁崇焕嘱咐他杀上一阵就回城,杀多少不重要,主要是先灭一下金人的锐气。
  宁远城上的袁崇焕都催了几遍让常有火收兵回城,看到常有火依然在高呼酣斗,气的袁崇焕在城墙上来回踱步。
  常有火杀得兴起,已经追到了山脚下,这时树林里面忽然冲出来十几骑,为首一个金人年轻军官,弯弓搭箭连续射过来十几箭,跑在最前面的常有火骑兵,被他瞬间射杀了一二十人。
  年轻金人军官一边射箭,一边催马冲向了常有火,常有火大怒,舞者熟铜棍也冲向了来人,跑近了一看射箭的年轻军官,正是金兵两万精骑先锋部队的头领铁木辛克。
  铁木辛克看到常有火也是目呲欲裂,喊得牙根直咬,冲过来就大下杀手,二人在马上你来我往,厮杀到一处,一百多招过后,常有火渐渐不敌,这时看到树林里面冲出来金兵越来越多,自己带的两千人马已经死伤一多半了,常有火运足气力,连续打出两棍,逼退了铁木辛克,调转马头喊道:“兄弟们,金人势大,大家先随我撤回城去。”
  剩下的军兵们也都调转马头,向宁远城奔去,常有火带着几十个亲兵跑在最后面,边打边退,众人已经快退到了护城河了,这时铁木辛克带着上千骑兵也追的越来越近。
  常有火看着前面的大部分骑兵,都过了护城河吊桥进了宁远城,于是领着身边的几十个亲兵调转马头,回身又向铁木辛克和追兵冲了过去。
  常有火一边冲向铁木辛克,一边向宁远城头上喊道:“袁大帅,快关城门,拉上吊桥,别管我们。”
  袁崇焕在城楼上看到大部分军兵进了城,也听到了常有火的喊话,怕金兵跟着也进了宁远城,急忙吩咐关了城门,拉起了护城河上的吊桥。
  这时铁木辛克和一千多精骑已经冲到了近前,把常有火几十人,围在了中间厮杀起来。
  常有火等人被围在中间,一会功夫就死伤大半,就剩下十来个人了还在殊死拼斗,常有火和铁木辛克二人单打独斗也是越来越是守得多,攻的少。
  敌我双方混在一起,怕伤了自己人又不能打炮和放箭,袁崇焕急的在城墙上走来走去,这时松骨道人也急道:“不行我带人出去冲一下,怎么也不能看着常大侠这么就死在金人手上啊。”
  袁崇焕看着护城河边上的一千多金人骑兵,正虎视眈眈盯着护城河和城门,远处山脚下的大批金兵还在向这边涌来。摇摇头道:“你看看下面,金人这会士气上来了,不能因小失大,城门开不得啊。”松骨往远处看一看,又有三四千金人骑兵奔了过来,看着护城河边上打斗的常有火,不禁捏紧着拳头仰天长叹。
  常有火看着周围的亲兵已经是死伤殆尽,自己也是浑身受了十几处伤,铁木辛克的剑是越来越来快,越来越难以抵挡,心道我常有火武夫一个,为国尽忠也是莫大光荣了,熊廷弼大人都走了一年多了,我这条命值几个钱,想到这常有火哈哈大笑,舞起熟铜棍犹如疯了一样打向铁木辛克,围在四周的金兵看到常有火拼了命的打法,都是相顾骇然。
  这时一阵龙吟虎啸之声大作,啸声刚刚还在很远处,刹那间就到了近前,只见一个锦衣青年如飞而至,冲进了围在常有火的金兵包围圈里面。
  铁木辛克听到熟悉的啸声面色大变,知道是楚流风到了。心想赶紧除掉常有火再说,手上剑刺向了已经再无还手之力的常有火,常有火已经没有抵抗之力了,铁木辛克宝剑穿透常有火的衣服,已经顶到了他的背心大穴,流风的掌力也到了铁木辛克的剑上。
  这时流风的内力已经是天下少有敌手了,比大半年前在关外五女山铁壁峰和铁木辛克过招的时候,增长了两三成都不止,铁木辛克在大力之下,手上宝剑几乎把握不住,连退了三四步才稳住了身形。
  周边的金兵也围了上来,流风双掌纵横发力,前面的金兵都是仰着身子从马上栽了下去,倒下的金兵和马匹踩踏着后面的金兵,场面顿时乱了起来。
  这时候一个中年人冲进了重围,趁着流风吸引着铁木辛克和大部分金兵,背着常有火纵身飞起,就越过了金兵头顶,出了包围圈沿着护城河向东南方向跑去。
  中年人正是和流风从凌源城一起赶到宁远来的左乾坤,几十骑金兵追在后面,还是追不上背着常有火奔跑的左乾坤,马上金兵纷纷弯弓搭箭,射向前面的左乾坤二人,左乾坤就像背后长了眼睛似的,一手托着常有火,一手拨着背后的箭,众金兵看的无奈,只有眼睁睁的看着左乾坤二人远去。
  这时流风已经抢了一把铁枪,运枪如飞,杀得金兵进不的前,铁木辛克好像也受了伤,手上的剑根本就更近不了流风的身。
  流风看到西向金兵人少,先猛的南边护城河方向冲去,金兵纷纷堵在南边,这时流风呼的转身向西杀去,手上大枪如长龙探海,瞬间就冲出了金兵的包围圈,流风沿着护城河向西奔了一两里远,后面的金兵已经追不上来了,他知道左乾坤和常有火安全了,纵身跃起,手上大枪一点护城河的岸边,就飞过了护城河,城墙上袁崇焕和明军士兵们看到流风过了护城河,纷纷高声喝彩,金兵隔着护城河向流风万箭齐发,流风舞动着铁枪几乎风雨不透,一边向宁远城墙奔去。
  袁崇焕看到流风过了护城河,吩咐道:“大家先向金人放箭,待到金人退到一箭地之外,再点燃红衣大炮,炮轰金兵。”刹那间城墙上万箭齐发,金人纷纷后退,铁木辛克上了马一边退着,一边拿起弓箭对准了正在奔跑的流风。
  城墙上的松骨道人,看流风已经到了城墙下面,急切的吩咐道:“快找绳子来,快找绳子来。”十几个军兵放下弓箭去寻绳子。
  没等找来绳子,流风已经纵身上了城墙,一跃就到了四丈多高,离城墙顶端还有不到两丈高了。这时金兵中连续射来三箭,分别对准了流风的上中下三路,流风正在换气时候,准备一蹴而就上了城楼,看到三箭飞来,流风知道肯定是铁木辛克射来的,不敢大意,本来向上的力量大部分转向了飞来的三支箭,流风双足蹬住,后背贴住城墙,手上发力,三支箭没等到了近前,就掉了下去。
  趁着铁木辛克准备再射出第四支箭的间隙,流风如鹞子翻身,头下脚上飞起,到了城墙之上才翻转头脚,落在城楼顶端,宁远城上的明军和下面的金兵从来见过如此高明的武功,都是大声呐喊喝彩。
  看到流风上了宁远城楼,铁木辛克扔掉了手上的弓箭,阴沉着脸,引兵向北退去。
  大船上的辛铁丹隔得有四五里之遥,看不真切,只是听到了流风的啸声和军兵们的打斗呐喊声,还有最后的喝彩声,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看到金兵已经退回到了山脚下,知道明军这一仗还是打胜了,高兴地拿起了酒壶干掉了剩下的酒,吩咐把船向觉华岛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