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民不纳粮
作者:江南虹      更新:2021-06-03 17:29      字数:3222
  大队骑兵前面,为首一人跳下马来,看着几十个强盗都被捆绑好了,忽然看到李岩一身白衣,气宇不凡,也在强盗中间,不禁甚是诧异,拨开了众人,走到李岩面前,上上下下看了几遍。
  李岩正在寻思对策,要是这队人马是官军的,怎么才能逃脱出去。这时那人忽然咦道:“你是何人?怎么跑到了这强盗窝里面了。”
  李岩抬头看到,说话那人那人盔甲之下的面庞,甚是眉清目秀,也在目不转睛的盯着他在看。
  李岩急忙回道:“在下杞县李岩。”李岩怕说太多了,对徐老八这些强盗不利,就略过了徐老八打劫他这一事。
  那人忽道:“你叫李岩?杞县有个李信,你可识得?”
  李岩大惊失色,以为这些人是明军来抓他的,支支吾吾,半天没有说出话来。
  看到李岩似乎有些害怕,那人又说道:“你不要怕,我是李闯王部下的,李信当年和我有一面之缘,前几天听闯王说杞县李信李公子要来投军了,故此我才有这疑问。”
  那人神情甚是和婉,又是李闯王的人,李岩心里一块石头终于落地,不禁站起身来到:“在下就是李信,李信就是李岩,李岩就是李信。”
  李岩说完,那人惶疑不定,看了李岩一会,向身边的人喝道:“你们有眼无珠,连杞县李公子也绑了,还不给我快快松绑。”
  旁边的人急忙回道:“是的,红将军,小的们这就给李公子松绑。”
  李岩和众强盗,随着红将军的骑兵向北走了半个多时辰,才到了一处义军的营地,为首的那个眉清目秀的红将军,把李岩带进营帐,吩咐随从帮李岩倒了茶。
  这时红将军摘下盔甲,转过身来,竟然是个秀美的女子,李岩看起来还有些面熟,不禁大吃一惊,手足无措的看着,不知道说些什么。
  女子红将军呵呵笑道:“李公子真是贵人多忘事,几年前,您在归德府李闯王那里,我们可是有过一面之缘的啊。”
  李岩这才想了起来,那天在李闯王军中,似乎是看到和李闯王夫人在一起的有一个女子,难道就是面前这人,慌忙放下手上的茶杯,站起来道:“不才健忘,让红将军见笑了。”
  女子向帐外喊了一声来人,又道:“李公子不要这样拘束,以后我们都在李闯王帐下效力,自是一家人了,我叫红娘子,以后你称呼我红娘子就行。”
  这时帐外进来一个亲兵,躬身站在门口,红娘子扔了一根令箭过去道:“拿我的令箭,连夜赶到陕州闯王中军大营通报,就说杞县李公子已经被我迎到,今日太晚了,就在我军中歇息了,明天正午之前,我和李公子到闯王中军报到。”
  亲兵拿起令箭出了营帐。
  李岩听到外面一阵马蹄声越来越远,知道红娘子亲兵是连夜去李自成军中禀报了,心里暗叹李自成治军有方果然名不虚传,连红娘子女流都这样了得。
  李岩更没想到,就是这红娘子都是李自成麾下的重要将领之一,义军的绝大部分女兵和一部分孩儿兵都是归她率领,人数竟有万余人。
  第二天一早,红娘子和李岩带着十几个亲兵,就往陕州进发,一路上二人聊了很多,李岩才知道红娘子老家就是归德府的,二人有着乡亲之谊,聊起来就更投机了,本来那年李岩在义军营地外面的男儿气概,就给红娘子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这次再次遇上了,却也是缘分使然。
  人生中很多事情,似乎就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的!
  红娘子自小就跟随戏班子走南闯北,吃尽了无数的苦,崇祯初年,陪同永宁公主游历了大江南北数年后,永宁的出家又给了她薄弱的心灵刺激甚深。
  无依无靠之下,红娘子又去投奔了在自己心中分量甚中的柳星月。在柳星月身边的几年还算开心,并且得到了高夫人的信任,让她带兵打仗,红娘子也算有了一定的归宿和成功。
  可是柳星月至情至性之人,为了回报高迎祥的知遇之恩,竟然千里赶到京师,慷慨赴死,可谓是真豪杰也!
  星月走了之后,又留下了红娘子一人,几年来独自面对孤灯夜雨,红娘子内心的凄凉和彷徨也是可以想到的,对柳星月的深深怀念,对永宁的深深思念,都是这些年来萦绕在她心底的无奈和悲凉。
  人生是没办法的,这也许就是红娘子的命!也许也是天意!
  李自成中军大帐,大排盛宴,李自成居中而坐,笑意盎然,李岩紧挨着闯王坐在左首边,以示对李岩的尊重和欢迎,李岩往下是正军师宋献策,和自成的侄子李过将军。
  右边则坐着高夫人和红娘子还有高一功,其他大将刘宗敏刘芳亮袁宗第等人,都在各自营中没有参加。
  看到酒菜已经上齐,李自成哈哈大笑,环顾众人道:
  “崇祯八年高闯王就义之后,我们队伍曾经经历了最艰难的时期,那时候在商洛山里面,我身边最少的时候只有十七个人,但是我们没有放弃希望,最终经过这几年的艰苦奋战,我们又重复了当年高闯王几十万大军,这次我率军东来,就是要再占中原,中原稳定之后,我再北上京师,直捣明廷,拿下天下,与诸君共享荣华。”
  李岩坐在下面,静静的听着李自成的豪言壮语。
  这时李自成看了看李岩,微笑道:
  “我与李公子当年在归德府有过一面之缘,当时还畅谈了许久,而今李公子率军投奔于我,自成心里大为感动,李公子才学渊源,文韬武略齐备,人才人品俱佳,李公子一来,胜过十万之众,来来来,这第一杯,我们给李公子接风洗尘。”
  李自成说完,众人都是端起举杯一饮而尽。
  红娘子坐在对面,看着李岩,脸上露出兴奋的神采。
  宋献策起身道:
  “我宋矮子承蒙李闯王看得起,在军中忝为正军师,这回李岩李公子来到军中,自古以来功名都是有德者居之,这正军师一职就由李岩来做,李公子德才兼备,能力胜我十倍,宋矮子甘心做副军师。”
  李岩听宋献策这么一说,连忙起身拱手道:“这可使不得,李岩何德何能,能取代宋老先生,你这是羞煞我也啊。”
  李自成从座位上起来,走到二人面前,抚慰李岩和宋献策坐下,又回到主位上正色道:“宋老先生肯于让贤,德高望重之义,自成一样感动,即日起,宋献策为正军师,李岩为副军师。”
  下面众人连忙站起身来,躬身齐道:“得闯王令!”
  众人又喝了一会,李自成滴酒不沾,都是以白水来代替,看着宋献策道:“洛阳城什么时候打为好,现在大军在陕州也修整三四天了,时间一长,我怕士气下落,反而不好。”
  宋献策想了想,转身问李岩道:“副军师从洛阳而来,可有什么收获?”
  李岩站起身,看了看李自成,回道:
  “洛阳城池坚固,易守难攻,我过洛阳之时,也仔细查看了官军守备森严,甚至还看到了京师支援过来的大队人马和东厂精锐,他们现在是严阵以待,我的建议是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现在离过年还有月余,还不如这个时期我们继续休整,趁机扩大人马,洛阳那边只是以少数军兵,隔三差五去骚扰一下,让明军身心俱疲,等到过年那几天,我们大军休整的人壮马肥,我们再趁其不备,一举东下洛阳,不知道这个意见可否,请闯王定夺。”
  李自成闻言,点头称赞道:“副军师的意见甚合我意,宋老先生的意见呢?”
  宋献策忙道:“我也是此意,昨晚我也编了一首诗,现在念给闯王和各位听听。”
  宋献策说完站起来吟道:“流入顺河干,陷于十八滩。若要上云天,起自雁门关。”
  李自成和众人,都有些疑惑不解。
  宋献策哈哈笑道:
  “我来解释一下,老夫精于奇门遁甲之术,最近我也观察了天相和军中气象。李闯王本是有九鼎之颜的,加之现在看来,时机已到,我们在中原站稳脚跟后,闯王就可选择南阳洛阳或者襄阳称王,到那时候,应者云集,何止是现在的一二十万人马和几座城池。条件再成熟点,闯王就再进一步登基称皇,国号就是我刚才诗中所提到的顺字。”
  李自成闻言大悦,举起杯站起来道:“我敬大家一杯。”
  李岩喝了杯中的酒,没有坐下来,谦恭的看着李自成道:“闯王,我还有一个想法,就是我们现在要有个口号了,这样也能便于宣传,让更多的穷苦百姓知道我们,认可我们。”
  李自成很是感兴趣的看着李岩,李岩顿了顿道:“迎闯王,不纳粮。”
  李自成和宋献策都是拍着手喝彩道:“这句话好好好,好啊。”
  红娘子和高夫人等人也都是面带笑容,跟着拊掌助兴。
  众人喝彩毕,宋献策又起身道:“我再加一句,可以让人在民间广为流传,就是‘十八子主神器’这局箴言,箴言其实早就有人说起了,十八子是什么,我不说大家都知道的,这是天意啊,天意难违,天意更不可违!”
  李自成和众人边喝边聊,到了深夜,才陆续散去,李自成又拉着李岩到自己内室,二人单独聊了很晚,才做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