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母爱
作者:引知      更新:2021-06-08 19:00      字数:3195
  “不过,团结不一定就会致富,好多团结的地方顶多是摆脱贫穷,混个温饱。”中年人说道。
  “不是吧!团结都不能富?那要怎么样才能致富?”蔡鑫繁疑问道。
  “你听说过那么一句话没有?”
  “什么话?”
  “人都是被逼出来的。”
  “这话听得多了,好多人吵架闹僵的时候,都会说这句话,太普通了,有什么不一样吗?”车子刚驶出隧道,雨势比之前要弱上不少,蔡鑫繁皱着眉头说道,显然是对天气的不满。
  “在全国各大城市,办企业开公司的老板除了文洲之外。老板与老板之间都是利益关系,很少有裙带关系。”
  不等中年人长篇大论,蔡鑫繁打断问道:“这跟那句话有关系吗?”
  中年人瞬间皱了下眉头,很快便恢复正常说道:“没有裙带关系说明什么?那就说明这些老板都是能人,都是靠自己的努力一点点的做到现在的成就。而问题就出现在这里,他们为什么有那么大的能力?难道他们真的不想有人拉一把吗?而他们成功后为什么不通过手段培育亲朋好友?”
  连裙带关系这个词都是第一次听说的蔡鑫繁,对于中年人的反问一脸的茫然。他并非不懂中年人说的字面意思,而是一个未曾涉世的青涩少年根本未曾接触的层面,而这些知识学校里是不存在的。
  看着一脸茫然的小伙子,中年人就知道对方没有答案。短暂停顿中年人自己解释道:“这些老板中多数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幼时与年轻时穷,可以这样说,他们都是被穷逼出来的。当然你可能会在想,如果穷能造就老板,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穷人?其实只有一句反问话来解释这个问题是最恰当的,所有人都当老板了,那谁去干活?”
  现在蔡鑫繁已有所理解,不再轻易打断中年人的话语,因为他想听下去,想多了解些自己即将要面临的社会。
  “不过话又说回来,这句话对老板的形容是有年代的局限性,因为只有经历过文革、经历过饥荒后迎来改革开放的那些人以及少数农村80后,当然这是没有权威统计的,这些只是我的个人观点。”中年人用微笑掩饰尴尬。
  “你怕我笑话你在吹牛?不会的,这些我以前没听说过,你大可以随便说,反正我暂时无法辨真伪,除非我在社会上混了一段时间,才会知道。不过你刚才说的很诚恳,就凭这点你的话我相信是真的。”蔡鑫繁毫不掩饰的说道。
  “够坦率,一点都不藏心眼。像你这样的年轻人,我遇到过不少,多数夸夸其谈,专拣好听的话讲。说实话的很少,像你这样直接说出心里话的更少。以后对陌生人少掏心窝子说话,不然你要吃大亏的。”中年人嘱咐道。
  “吃什么亏?我一贫如洗,不怕。”蔡鑫繁洒脱的说道。
  中年人无语,继续说道:“好了,回归正题。我为什么得出这个结论呢?那是因为经历过文革的残酷洗礼的人们拥有了善良、正值、公平的思想,而这些人在那个百废待兴的时代一切都是开始。没有依靠、没有资金、没有目标,拥有的只是贫穷,一日三顿都是问题的贫穷,更别提四处漏风的居所。所以那个时候领导人提出改革开放,那时候流传最广的一句话,就是,不管是白猫还是黑猫,能抓住老鼠的就是好猫。都说这句话是领导人说的,但是我真没听他在新闻里讲过。如果把场景挪到现在,好多人都不符合这句话。因为他们不是真正的贫穷,他们还是有些家底的,只是和他人攀比,就觉钱少,就觉得自己不够成功。”
  听到中年人对现在的年轻人的观点,蔡鑫繁明显的不赞成,他迅速的说道:“没有啊!比如说我家就非常的穷,记得小时候我经常穿哥哥穿小了的衣服,那时候我很不乐意,有那么几次我闹情绪,母亲几乎是哽咽着要我穿,可我实在是讨厌哥哥穿过的衣服,没办法母亲把我打了一顿,那时候我恨死她了。不过第二年,母亲给我买了新衣服,虽然大了不少,却很开心,终于穿上了新衣服,后来连着两年都没买新衣服。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我是过来人,你这些问题怎么可能问倒我。”中年人笑着说道:“为了省钱,再加上你处于即将发育的年纪,你母亲故意买大两码的衣服,这样就解决了几个月甚至一两年内衣服不能穿的尴尬。从这点来说,你家是苦了些,不过你有个会精打细算过日子的好母亲。跟我那个年代比起来,别说买衣服了,连吃个饭都是问题,经常是有上顿没下顿的。身上穿的都是补丁上加补丁的衣服,姊妹多,不分男女,一律小的穿大的穿过的衣服。遇到好年景,在过年时母亲才去供销社扯几米布,赶在大年前把新衣裳缝好,每天都熬到夜深,这些劳苦只为大年初一那天孩子们的欢笑声。还记得我决定外出闯荡的时候,母亲得知这个消息显得很镇定,直到第二天我走时,母亲将一套新衣服交给我时,我才知道这是她熬了一夜才做出来的,而她只对我说了一句话,不管我在什么地方做什么工作,一定要记得给家里来封平安信。那时我鼻子酸溜溜的,真有取消外出的打算。”
  蔡鑫繁看着中年人平复心情,他不想去打扰他,他也不知道如何去评论,他不知所措的盯着大巴前方,只见车子很快再次冲入了隧道,从中年人那里,他知道这将是个更长的隧道。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中年人念完,情绪偏激的说道:“这句话不知道是哪个混蛋说的,真他妈绝。每当看见那套衣服我都想起满头银发的母亲,不知有多少回梦见她在村口盼我归乡,可是年轻时的我没能做到那一点。待我携妻抱子回归时,方知她已离世多时,我问姊妹几个为什么没有通知我,他们说母亲离去时要求不要通知任何在外的人,怕影响我们的工作。没想到她至死都在为他人考虑,不想给亲人添加任何麻烦。”
  中年人停顿后说道:“小伙子,我跟你不熟,也不知道你叫什么?可只想说,你有一个好母亲,要记得回家看看,至少一年一次。不要把钱看的太重,从你踏出家乡的那一刻,你与他们相处的时间就不多了,而这些是钱买不到的,千万别让人生留下遗憾。”
  中年人的话,一字字击入蔡鑫繁的灵魂深处,就像烙铁一般留下了深刻的烙印,震撼着他。现在他满脑子都是母亲受辱骂的身影、抗争的身影、委屈的身影还有那孤独弱小而坚强拼搏的身影,为了这个家而做出的一切努力。不,我绝对不会让中年人的故事在我身上重演,绝对不会让一辈子奋斗的母亲在人生弥留之际感到孤独。
  沉默,看着沉默中的小伙子,中年人点了点头,他知道自己的话给了对方不少触动。
  “对了你还没有把前面问题的答案说出来呢。”蔡鑫繁很快恢复正常,并提醒中年人,解开迷惑。
  “刚才跟你讲的话,解释了老板的能力都是穷逼出来的,至于为什么没有贵人拉一把?刚才分析形势的时候已经说明了,那时候全国都没有老板,更没有有钱人,就算想有靠山,也无从找起。你再想想现在的情况,那些创业的,哪个不是有人相助,靠自己一点点积累起来的有吗?但也不能说没有,不过就算有那也是很少很少数,真的就和传说中的龙一样,神龙见首不见尾。至于成功后,老板为什么不帮助亲朋好友成为老板,我看主要有两大原因,第一怕培养出来后面对利益的诱惑对方会唱反调,不跟自己一条心就算了,反而成为自己的竞争对手,搞到最后形同陌路,之前的关系荡然无存。第二个原因我认为是最重要的原因,像他们从千万人的商海中拼出现在的成就,多半已看透社会的基本生存法则,除了特殊原因外是不会轻易的干扰这个社会的进程。”中年人一口气把三个问题解说完,没有一丝停顿。
  “哇撒,这第三个问题听起来很玄的嘛!”蔡鑫繁有些迷惑的说道。
  “最后一句是不是听得迷糊了?”中年人问道。
  “可不是么,社会的生存法则?这个词听起来好牛b的说。”蔡鑫繁好不遮掩的直白道。
  “这句话说通俗点,就是观察社会上的生活基本规律。打个比喻来解说下,平时的普通人去饭店吃饭,他们中有几人会去留意饭店里哪道菜卖的最热的,很少很少,而那些老板多数都会去观察,有时还会故意跟风点一份来尝尝鲜,比如说这道菜是水煮活鱼,他们则会想办法了解这道菜是用什么鱼做的,这其中要放那些佐料等等,说不定用鳕鱼做水煮活鱼味道更好,那样就会去菜场看鳕鱼的销售情况,如果供不应求,那么养鳕鱼在他们眼里就是一条财路,这就是规律。”
  “如此说来他们擅长观察社会。”蔡鑫繁总结道。
  “没错,这是成功的必备条件,如果你观察不透社会,那么你只有在社会的大潮里随波逐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