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无奈世俗
作者:引知      更新:2021-06-08 19:02      字数:4869
  正月初八,是游子外出的吉日,也是工厂开工招聘的吉日。蔡鑫平一大早就骑摩托车带着妻子与妹妹去鞋厂应聘。去的时候是满怀希望的,而回来时一脸的无奈说明着失败。
  “这么快就回来了。”王蓉意外的问道。
  “不回来干吗?”蔡鑫平没好气的反问。
  “哦!是没聘上吗?”王蓉继续问道。
  “聘什么呀!没有介绍函,连面试都没有,资料表也白填了。”蔡鑫平媳妇说道。
  “还要介绍函?”蔡鑫繁放下手机询问。
  “是啊!没介绍函的都回来了。”蔡凤华说道。
  “这么垃圾的公司还要介绍函?”蔡鑫繁愤慨的继续说道:“在外边打工这么多年,从没听说过。”
  “还是想进去的人太多了。”蔡鑫平说道。
  王蓉焦急的思前想后,说道:“要不我去找青华帮忙写介绍函?”
  “他写的介绍函管用?”蔡鑫繁怀疑道。
  “他现在是镇党委兼副书记,听说这家鞋厂落户后,一直是他负责外围事务。他那没出息的儿子,就是他一手安排进去的。刚进去就是管理员。应该没问题。”王蓉说道。
  “还是别去找他了。”蔡鑫平极其反感。
  “有他亲手写的,进去也顺利些。”王蓉坚持道。
  “我在厂门口打听到,只要是在厂里工作的人写的介绍函都管用。”蔡鑫平明显不愿母亲去求人。
  王蓉停下脚步说道:“原来是这样。要不给你二舅妈打个电话,她就在里面上班。”
  “那好吧!我来打电话。”蔡鑫繁掏出手机说道。
  打完电话,蔡鑫繁高兴的说道:“二舅跟二舅母打算中午来家里吃饭,顺便把介绍函也带来。”
  王蓉高兴的说道:“那你快些去买些菜回来。”
  “好。”蔡鑫繁接过哥手里车钥匙便匆匆出门。
  “带上钱。”王蓉追出门,边掏钱一边说道。
  “不用,我身上有钱。”蔡鑫繁说完,启动摩托车加速离去。
  一上午蔡鑫繁都在灶台边前后帮忙母亲,直到中午,村里好些人家都吃过饭了,蔡鑫繁才见到匆匆赶来的二舅与二舅母。而他们也带来了一个消息,说是小姨与小姨父正在赶来的路上。
  直到人到齐,大家其乐融融之际,很少喝酒的蔡鑫繁自己斟满一杯酒,对小姨父说道:“来,姨父,我敬你一杯。”
  “哎呀!外甥为大,怎么能让你敬我酒。”小姨父谦让道。
  “那有什么?”蔡鑫繁认真的看着小姨父说道:“自我记事起,如果没记错的话,这可是你第一次来我家吃饭呐!”
  “你姨父啊!不仅讨厌做客,还一直都很忙。”二舅说道。
  “可不是,大正月的就忙着打麻将。”小姨说道。
  “那没事,最起码今年来了。”蔡鑫繁爽快的一饮而尽。
  众人其乐融融,酒足饭饱来到大门前道场上晒太阳。蔡鑫繁热情的端出瓜子,并且泡好热茶。出于礼貌,蔡鑫繁没有外出玩耍,陪着大伙闲聊。
  聊着聊着,蔡鑫繁渐渐感觉亲人们的话题慢慢转向自己。
  小姨父最先开口询问道:“鑫繁呐!这过完年,你打算去哪里?”
  “看情况吧!说不定今年不出去了。”蔡鑫繁模糊的说道。
  “嗯!”小姨父喝杯茶继续说道:“家里有好工作,固然可以,可是光工作是不行滴!”
  “是啊!现在你年纪也不小了,该努力找对象了。”小姨说道。
  “找到对象要钱,现在我就缺这个,所以还是工作第一。”蔡鑫繁说道。
  “那你现在有多少钱?”二舅直问,见蔡鑫繁犹豫的样子,说道:“我们都是最亲的家人,要说实话。”
  “差不多五万吧!”蔡鑫繁如实说道。
  “要想成家这点钱,确实太少了。”二舅母说道。
  “那你这些年都做什么去了?”小姨父质问,见蔡鑫繁不语,接着说道:“我给你算了一下,从你出去到现在,少说也有十年了吧!”
  蔡鑫繁点头。
  “这十年不说多,一年一万,也该有十万啊!”看蔡鑫繁还是不语,而且还有些不耐烦的神情,继续说道:“姨父的话,你别嫌难听,这都是实话。”
  “我又不是小孩子,能不知道你们是为我好么。”蔡鑫繁说道。
  “如果这十年来,你用这些钱买车子喽!或者跟女孩子玩花掉了,我也就不说什么?关键你什么都没做,还是没有钱。”小姨父说话的语气也严肃了起来,继续说道:“你母亲管不了你,也说不出难听的话,你姨父我可不管这么多。”
  “刚出去的那几年工资低,刨去生活费,攒不下几百块。”蔡鑫繁辩解。
  “就算把刚开始三年算每年五千,不还是缺几万么。”二舅说道。
  蔡鑫繁回想起那几年,愁容满面的说道:“那时候太年轻,在厂里干活受点气,就不干了。为了证明自己,就想挑好工作。不知是运气差,还是什么,总是事与愿违。好几次都是积蓄快花完的时候,才不得已随意进厂上班糊口。那些年明白了一个道理,在任何厂里上班,如果中途辞职,这一年几乎白费,根本存不下什么钱。”
  “所以你专心上班,不要想东想西。再说打工的,哪个不受气?”小姨父说道。
  “所以这些年我老老实实的上班,没有再乱来。”蔡鑫繁说道。
  “现在不仅是上班的问题,是要找对象。”小姨提示道。
  “姐!这几年他有没有相亲?”小姨父问向一边的王蓉。
  “看了几个,只有去年中意一个,可是女方要求招过去。”王蓉说道。
  “要招哦!”小姨父语气中有些犹豫,没有表态。
  “招就招嘛!”二舅赞成道。
  “这怎么行。”蔡鑫繁立马反对。
  “不一定真招,我跟你舅母刚开始也是招,最后还不是我娶来了。这叫缓兵之计。”二舅说道。
  “没去看之前,女孩母亲说招也可以,娶也行。可是看的时候,女孩母亲一口咬定要招,不答应连女孩的电话都不给。看女孩母亲的态度,是没有商量的余地,这样还答应干嘛。”蔡鑫繁不容否定的说道。
  “不试,你怎么知道?”小姨父劝说,继续说道:“先答应下来,你再慢慢跟女孩交往,到时女孩真心喜欢你了,就不是她母亲能左右的了。”
  “是啊!要不你今年就到鞋厂去上班吧!那女孩就在鞋厂里上班。”二舅母说道。
  “这就更好了。”小姨说道。
  “去年我跟那女孩说过,今年你要去上班,她一直笑没有说话。”二舅母继续说道。
  “那还有什么考虑的,过完元宵就去。”小姨父旁若无人的做主。
  “我倒是怕一年多过去,那女孩没感觉了。”王蓉担忧道。
  “什么感觉不感觉。都是培养的,进去了,让鑫繁放胆大些。”小姨说道。
  “在谈恋爱这方面本来就是男的要主动。”二舅母说道。
  面对大家的眼神,蔡鑫繁沉默,心中复杂的很。
  “要不你就去鞋厂上班吧!”蔡鑫平对弟弟说道。
  小姨父听蔡鑫平开口讲话,立马不满意的说道:“还说他,那你自己呢?你真打算也在鞋厂上班?”
  “嗯!两个人在鞋厂上班,总比在外边一个人上班强。”蔡鑫平说道。
  “你知道鞋厂一月多少钱吗?平时都是一千多点,也就忙的时候两千多,这样算起来,还没有在外边你一个人上班强。”小姨父说道。
  “我知道,不过这是在家里,有多余的时间我们还可以照顾家里。”蔡鑫平说出心中打算。
  “芝强过完年就七岁了,今年下半年就读小学了。再有两年芝薇也要读书了,这两年你不把盖房子的债还清,将来生活就会过的更艰难。”二舅说道。
  “这些我都知道,可也不能急于一时,总得慢慢来吧!”蔡鑫平说道。
  “还慢慢来?你知道时间过的多快么?将来两个孩子读高中读大学得花多少钱?在这之前不仅要把盖房子的债还掉,还要装修好吧!你总不能一直住着毛坯房吧!”小姨一脸严肃。
  “不仅这些,等孩子读高中的时候,就要考虑攒钱给他将来成家立业用的。这些事一件件的没有一件是小事,都要花大钱。”二舅母细数道。
  “我们都是过来人,这些比你的感受要真切。”二舅说着从口袋里掏出烟来,熟练的点燃后,继续说道:“所以你现在唯一要做的,就是哪里工资高,就去哪里,不要有杂心。”
  “我并非不知道这些事,可是能有什么办法?小红在外边一直找不到工作。”蔡鑫平看着不远处站着晒太阳的妻子,满是无奈。
  “那你今年跟我去福川吧!保证有工作,而且收入比家乡高。”小姨父说道。
  “难得你小姨父打保票,你就去吧!”王蓉对蔡鑫平说道。
  “那好吧!”蔡鑫平改变主意,赞成道。
  得到蔡鑫平的回答,小姨父说道:“那就这样说定了,过两天跟我去福川。”
  “没问题。”蔡鑫平看着小姨父,肯定的回道。
  二舅起身,拍落身上的烟灰,说道:“那就这样了,鑫平去福川,鑫繁进鞋厂。”
  小姨父也起身说道:“这么说定了,我们也该回去了。”
  “现在就走?要不留下来吃晚饭吧!”王蓉说道。
  “不了,我要回去收拾行李,两天后不是要出去嘛!”小姨说道。
  “厂里开工了,这两天忙着工作,又要收拾宿舍,就不留了。”二舅母说道。
  “只是要麻烦你在女孩子那里多撮合了。”王蓉说道。
  “这是哪里话?我们是一家人嘛!能不撮合么!这是应该的。”二舅母说道。
  看着母亲送离亲友,心中异常复杂与沉重。也同时明白了,在家乡起步梦想已经是一件不可能的事实。现在又面临着一个新问题,要怎样才能逃离家乡?用什么借口不去鞋厂上班,父母才不会生气?面对这些问题,蔡鑫繁掐灭手中的烟蒂,又再次点燃一根。
  正月十三,蔡鑫繁跟着哥前往墓地,进行着每年元宵前三天都要做的事,那就是给先人的坟墓点灯。一路上几乎都是点灯的人流,偶尔可以见到拖着行李外出的人。
  往年都是初七八就出门了,这是十年来兄弟俩第一次来点灯,好些坟的具体位置都忘记了。幸好墓碑没有损坏,根据墓碑两人用了一上午才完事。由于兄弟俩今年的命运在那次会议上已决定,一路上除了对小时的回忆,就是天南地北的闲聊。
  蔡鑫繁深藏内心中的想法,直到过完元宵,都不曾提及。他在煎熬中等待着,等待一个离开家的好借口。正月十六,也就是元宵节的隔天,蔡鑫繁在母亲的催促下,极不情愿的整装去鞋厂面试。
  正要出门时,二舅母打来电话,说那位女孩在初六结婚了。结婚的条件是男方有房有车,并下三十万彩礼,不要求陪嫁,当然附加条件是未来男方不再有赡养女方老人的义务。
  当了解到这些,王蓉的心都凉了大半截。自然蔡鑫繁去鞋厂上班也就失去了意义。
  “唔妈!”看着失落的母亲,蔡鑫繁安慰道:“看女孩母亲的做法,纵使女孩再好,再优秀,结这个亲都不值当。这也是我对婚姻,慎之又慎的原因。”
  “唉!”王蓉无力的轻叹后,说道:“这就是世俗,我们是世人,自然也免不了俗。再说现在哪个女孩不是这样,她们家也没错。倒是你呀!刚出去打工的时候,就一再强调,要攒钱。现在知道钱的用处了吧?”
  听到母亲的话语,蔡鑫繁很是不悦,算起账来道:“房子普通简装三十五万,好一点的车子十来万,彩礼三十万,再加婚礼费用十来万,粗略的算来,没有一百万,也有近九十万。按我第一年出去上班八百一月的工资算,就算中间涨工资,不管涨多少,总不会超一万块。就算我不吃不喝也无法结婚。就算我第一个月开始就一万一月,满算起来我打工的时间还不到十年,最多九年,也要不吃不喝,才刚够这个数。如果要这样才能结婚,那这个婚结的还有什么意思?只为了找个女人生小孩?”
  面对儿子的细数,王蓉也不知如何回答,最后冷冷的说道:“世道变了,变的快没人味了。等你妹妹到了结婚的年纪,看我怎么折腾。”
  听到母亲打算利用妹妹出口气,蔡鑫繁立马劝说道:“唔妈!你不能这样,妹妹的事,还是她自己做主吧!免得到时,她过的不好,等你老了还要怨你。她自己选择,不管好坏,结果让她自己去承担。”
  “让她自己做主?万一嫁到遥远的外地怎么办?这可不能由着她胡来。”王蓉紧张道。
  “就算嫁本地,也得由她自己选。”蔡鑫繁说道。
  “你们都当我不在家吗?”蔡凤华走出房间不悦道。
  见女儿不高兴的样子,王蓉一脸严肃的说道:“不读书,可以由着你,将来想做什么事?我也不操心。有一点你要记住,在感情上的事不能胡来。”
  “那我永远不嫁了,在家养老总可以吧!”蔡凤华说着气话,转身回房。
  “你们一个都不让我省心。”王蓉抱怨着,回头对蔡鑫繁说道:“现在去鞋厂上班也没意义了,不如你也去福川吧!”
  “去哪里都无所谓,这个你不用担心。”蔡鑫繁安慰道。
  “那你总得有个打算吧!”王蓉关心道。
  “我想通了,打算天南地北的闯上一闯,只要不是商海市就行。”蔡鑫繁一副豪爽的样子。
  “一副没正形的样子,什么时候才能找到对象?”王蓉一脸愁容。
  “没说三句,就提这事。”蔡鑫繁很不耐烦,不等母亲抱怨,转而说道:“我明天打算出去。”
  “去哪里?”王蓉问道。
  “还没想好,留着路上想吧!反正去哪里,我都不怕。”蔡鑫繁说完回房收拾行李。
  “记住,不管到哪里,都要进女孩多的公司。”王蓉跟进房嘱咐道。
  “哎呀!知道啦!”蔡鑫繁被烦到无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