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2章 赏罚分明
作者:1834700127对      更新:2022-06-11 19:07      字数:1990
  那两名百夫长虽然勇猛,但他们也只不过是不会武功的普通人,怎么可能挡得住郭靖这一送一踢的威力?那两名百夫长顿时便翻了几个跟斗摔下城头,筋断骨折而死。
  而第三名百夫长年纪已长,头发已经有些灰白,他自知碰到这些勇猛强悍之人,今日自己是难以活命,便挥动长刀,直上直下的乱砍,势若疯虎一般。
  郭靖左臂伸出,抓住他持刀的手腕,右掌正要劈落,看到那百夫长的相貌忽然一怔。
  那百夫长这时也已认出郭靖面目,对郭靖叫道:“金刀驸马,是你!”
  原来这百夫长他正是郭靖当年西征时的旧部,是跟着郭靖西征的勇士之一。
  郭靖这时也是忆及旧情,对那百夫长叫道:“嗯,你是鄂尔多?”
  那百夫长见郭靖还记得自己名字,不禁热泪盈眶,叫道:“正是,正是小人。”
  郭靖看着鄂尔多,对他点了点头,说道:“好,念在昔日的情份上,今日我不杀你,饶你一命,下次你再给我擒住,就休怪我无情了。”
  郭靖说完后,便转头看向左右两边的襄阳城士兵,对他们说道:“取过绳子来,缒他下去!”
  在郭靖左右两边的襄阳城士兵,看到郭靖刚才那么勇猛杀敌,心中对郭靖十分敬佩,听到郭靖的话后,便按照郭靖的吩咐取过一条长索,缚在鄂尔多的腰间,将他缒到城下。
  虽然那两个襄阳城的士兵也知道,郭靖让他们缒下去的那个人是蒙古人,是他们的敌人,但他既然和郭靖认识,那他们觉得郭靖放他一马也没什么,而且郭靖也说了,下次再被他擒住,便不会再放过他了。
  鄂尔多因为十分勇猛,在蒙古军中也是赫赫有名的勇士,突然被城头的襄阳城士兵用绳索缒下,城下蒙古兵将都觉得十分奇怪,不知是何变故,一齐后退数十丈,城头也停了放箭,两军一时罢斗。
  鄂尔多到了城下后,对着郭靖拜伏在地,朗声叫道:“金刀驸马既然在此,小人万死不敢再犯虎驾。”
  将蒙古大军中的这三名百夫长解决后,襄阳城城头上也就没有蒙古士兵在了,林逸这时走到郭靖的身边,对郭靖说道:“郭兄弟,用蒙古语向城下喊几句话,动摇动摇他们的军心。”
  郭靖听到林逸的话后,转头看向林逸,对林逸问道:“林大哥,对他们喊什么啊?”
  在群雄联盟中,因为林逸是武林盟主,郭靖是群雄联盟中人,所以见到林逸的面,必须要称呼林逸为盟主,而在私下里,林逸却觉得还是原先的称呼比较好,私下里也以盟主称呼,就有些生分了,所以林逸便让郭靖在私下里,还是按原先的称呼来称呼自己。
  林逸微微摇了摇头,笑着对郭靖说道:“你自己看着喊吧,你也当过将军,也应该知道怎么会动摇军心,我相信郭兄弟你不会喊错的。”
  郭靖一听林逸这话,心中也想到自己对城下的蒙古大军喊什么话好了,郭靖他向前走了两步,站在城头,神威凛然,对襄阳城下的蒙古大军喝道:“蒙古主帅听着:大宋与蒙古昔年同心结盟,合力灭金,你蒙古何以来犯我疆界,害我百姓?大宋百姓人数多你蒙古数十倍,若不急速退兵,我大宋义兵四集,管教你这十多万蒙古军死无葬身之地。”
  郭靖他这几句话都是以蒙古语说的,又因为在声音中运用上了内力,所以声音中气充沛,一字一句送向城下。
  襄阳城的城墙虽然很高,两军相距又远,但郭靖这几句话数万蒙古兵将却都是听得清清楚楚,他们听到郭靖的话后,不由得相顾失色,这时蒙古大军的军心已经开始动摇了起来。
  忽必烈看到后,立刻大声叫道:“怎么回事?谁能告诉我这是怎么回事!”
  这时蒙古大军中的一名万夫长,引着刚从襄阳城城头上下来的鄂尔多,来到了忽必烈的跟前,禀报原由。
  鄂尔多述说当年跟随郭靖西征,金刀驸马他如何用兵如神,如何克敌制胜,说得有声有色。
  忽必烈听到后,脸色立刻一沉,大声喝道:“拉下去砍了!”
  鄂尔多听见忽必烈要杀自己,立刻大叫:“冤枉啊!冤枉啊!”
  那名带鄂尔多过来的万夫长,对忽必烈说道:“王爷请明见,这鄂尔多颇有战功,这样杀了他的话……”
  那名万夫长的话还没有说完,忽必烈便抬手一挥,他身边的四名蒙古士兵,便将鄂尔多拉了下去,斩下了他的首级,呈了上来。
  在场诸将看到忽必烈直接二话不说的就杀了鄂尔多,无不震恐。
  忽必烈看了看呈上来的鄂尔多首级,转头对那万夫长道:“鄂尔多以阵亡之例抚恤,另赏他妻子黄金十斤,奴隶三十名,牲口三百头。”
  万夫长听到忽必烈的话后,心中十分疑惑不解,不知道忽必烈他为什么亲自让人杀了鄂尔多,却要赏赐鄂尔多他的家属。
  那万夫长虽然心中不解,但却也不敢向忽必烈多问,毕竟鄂尔多才刚刚被忽必烈让人杀死,那万夫长便应声说道:“是,是。”
  忽必烈这时看向周围的诸将,对他们说道:“我刚才既杀了此人,却又赏赐他的家属,你们心中都十分疑惑,不明白这中间的道理,是不是?”
  诸将听到忽必烈的话后,一同点了点头,然后一齐躬身说道:“请王爷赐示。”
  忽必烈看了周围诸将一眼,然后朗声道:“这百夫长向郭靖跪拜,夸说郭靖他如何厉害,动摇军心,是否当斩?但他奋勇先登,力战至最后一人,是否当赏?”
  诸将一听忽必烈这话,都明白了忽必烈这么做的原因,心中对忽必烈的做法十分佩服,尽皆拜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