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三一章:崔判
作者:鲜虾腾雾      更新:2021-06-12 04:18      字数:2840
  苏旭听完马一春的故事后暗自咂舌,原来身边的人就是那个马员外的儿子,难怪气质举止和普通人不一样,同时他也感叹当今社会的天价房价,愣是活活逼死了一个活了上千年的人,活了几个世纪最终被房价逼死,想必说出去也是一段佳话。
  马一春说完以后仰天长叹,可能想到了自己留在人间的儿子,眼角湿润起来,一行眼泪滑从他脸上滑落到地上,眼泪没有留下湿痕,落地便消失。
  苏旭也不知道该安慰他什么,干咳了几声,拍了拍他的后背。
  “活了上千年所见所闻不是凡人可比拟的,共勉之……”苏旭微微一笑,只是笑的特别牵强,一看就知道是假笑,而安慰人的话也是极其不受用,这时天气更加阴沉。
  原本只是略阴,像是憋了一场大雨,而现在黑的已经看不清河面彼岸,一滴水落在苏旭的脖颈处,沁凉刺骨,他不禁打了个寒颤,随后更多的水滴落下,苏旭抬起头,摊开手掌,雨点噼噼啪啪落在地上,落地即逝,雨点呈猩红之色。
  “三生石上旧精魂,赏月吟风莫要论,惭愧故人远相访,此身虽异性长存。”
  这个时候,三生石后面传来陌生男人的颂诗声,抑扬顿挫,字正腔圆,声音极其自在。
  苏旭和马一春相视一眼,连忙站起身,绕过三生石,想看一眼颂诗的究竟是个什么人。
  三生石后面站着一名男子,年约二十中旬,宸宁之貌,形容清消,目若寒星,神色间隐约含有一丝忧郁,头顶上挽个发髻,身穿红色长袍,袍上刺绣栩栩如生,腰间襟带里踹着一本卷成筒状的红色小册,因为是卷起来的,看不清到底是什么书。
  苏旭一看便知这是一名古代人,而且第一眼就觉得这个人不简单,看上去像个文弱书生,但眼神举止都有一丝刚毅,说不得感觉,有些好奇他古时来到地狱,为什么这么久都不去投胎,留在这里做什么。
  “身前身后事茫茫,欲话姻缘恐断肠,吴越山川寻已遍,却回烟棹上瞿塘,”红袍青年看到苏旭二人,拱手作揖,“二位,某于三生石后瞻仰山河之壮,方闻阁下叙往事传神,听得忘我,感慨万分,诗兴大发,想必这位便是马一春?”
  马一春见突然来了一个陌生人一下子说出自己的姓名有些惊讶,而自己还从来见过他,自己活了上千年,小时候也不曾见过这等人士,觉得事有蹊跷,没有回答,忙看向苏旭。
  “正是,还请问阁下尊姓大名?”苏旭也拱手回礼,颇有古人相见礼节。
  “哦,失礼失礼,尊姓不敢,鄙人姓崔,名珏,宁州罗川人。”红袍人低头谦逊的回答。
  “鄙人姓苏名旭字登科。”苏旭见这个人温文尔雅,风度翩翩,给人很舒服的感觉。
  崔珏摊开手掌道了一声“请”,苏旭和马一春点点头,走上了桥,崔珏左手扶膝襟,右手背在身后跟了上来。
  桥极其险峻,建立在两座山中间,雄跨两岸,桥下是深不见底的深渊,从下向上盘旋着刺骨寒风,直冲空际,但是仔细听却能听到来自深渊里的波涛澎湃,和来自孤魂野鬼嗓子眼里的哀鸣声。
  桥上人来往不断,苏旭刚走上一级台阶,只见一个长发的女人从桥上掉了下去,随后又有数名男女也跟着掉了下去,干脆至极,没有惨叫也没有犹豫,数秒间便不见了踪影。
  苏旭和马一春相视一眼,连忙缩回已经迈开的腿,互相礼貌性的推让。
  “请!”
  “不不不,苏小友,你先请。”
  两个人足足推卸了两三分钟,谁也不打算先走上去,崔珏站在旁边莞尔一笑。
  “二位莫怕,下坠野鬼乃生前大罪大恶之人,自然渡不过这奈何桥,”崔珏继续道了个请,率先走上桥,“且二位生前并非恶人,反之马兄阳寿甚久,苏兄亦非凡人,想过这奈何桥倒也轻松。”
  苏旭心里暗自奇怪,崔珏知道马一春活了千年这个不难,因为刚才一直在听故事,可是怎么说自己不是凡人,语气就像特别了解一样。
  他心里奇怪,可是没有去多问,决定再和崔珏交谈几句,以探来意,身份极其可疑。
  果然,正如崔珏所说,三个人一同顺利的渡过了奈何桥,某些孤魂野鬼轻轻一踏便是坠入桥下,能过去的人少之又少,苏旭走下桥以后还不忘回头张望,抹掉从额头流到下巴的汗液,这才发现自己的双腿还在打颤。
  下桥之后,三个人又步行了数百米,见前方不远处有一片果林,棵木稀疏可见,而林中耸立一座高塔,高塔底部至腰部皆为青砖所搭建,顶端是一座四处透风的凉亭,亭顶琉璃瓦金碧辉煌,朱红色圆柱泛着红光,将近百米高,好不气派,高塔顶部的凉亭上传来孤魂野鬼的哀哭声,泣不成声,格外凄惨。
  “二位,可知塔内魂魂为何啼哭?”崔珏摸着腰间的小册子,笑着问道。
  马一春摇了摇头,抬头张望,苏旭没有动作,面无表情,看不出是知道还是不知。
  “塔为望乡台,攀登顶部便可观望阳间亲友,但,只可远观,”崔珏说完,仰起头,闭眼颂道:“望乡台上鬼仓皇,望眼睁睁泪两行,妻儿老小畏柩侧,亲朋济济聚灵堂。”
  马一春一听爬上望乡台可以看见阳间的亲人,大笑两声,连忙三步做两步,头也没回率先登上塔的台阶,苏旭刚要跟上去就被崔珏拦住,苏旭皱眉,不满的看了他一眼,而崔珏不慌不忙。
  “苏兄,听我一言,还是不看为好,投胎死者方可观望,”崔珏说到这儿,目光转向苏旭,眼神中带有一丝审厉,不怒自威,“你阳寿未尽,如何下得泥犁?如上了望乡台,再想还阳难比登天,你那几位小友亦如此。”
  “你究竟是何人?”苏旭有些沉不住气,原本插进裤兜的双手也掏了出来。
  而崔珏却不作答,冷笑一声便是站在那里不动,等待着马一春,苏旭上下打量着他,努力琢磨着他的身份。
  许久,马一春面无表情的走了下来,没有看苏旭,也没有理会儿崔珏,如同一具行尸走肉,苏旭以为他的儿子是假孝子,父亲死后他在阳间庆祝,所以马一春才伤心到极点,没有情绪,所以不知道该说什么,便默默的跟在身后。
  果林另一头不远处有一间青石所搭的宅邸,独门独院,院子中间有一口巨锅,锅下无火,但是锅内液体咕噜作响,香气扑鼻,热气腾腾。
  马一春走到院子门口的时候突然止步不前,眼睛直直的盯着锅里的热汤,犹豫片刻,崔珏面带笑意的站在一旁看着他,似乎是在他意料之中。
  正当苏旭想让马一春继续前进时,这才发现后者已经迈进那院子内,刚要出声阻拦,却见从宅子里走出一位绝美女人,肤如凝脂,美目盼兮,艳若桃李,一身灰色麻布衣裳,实在是赏心悦目,连苏旭都看呆,站住不动,脑子空白数秒,不知道下一步该做什么。
  那灰衣女人原本脸色淡然,神情自若,但是瞥见崔珏的时候神态大变,美唇微张,恭敬的向崔珏鞠了躬,后者只是微微点头。
  “前生琐事化做缥缈云烟,淡然散去了,再踏黄泉路,万事皆相淡。”
  当苏旭回过神的时候,马一春已经放下了那口空空如也的汤碗,苏旭无奈的摇了摇头,原来打算同他一起找到佟浩儒和白轩,虽然后面的事还没有打算,但是好歹途中有一伴,而且还想八卦一下他在望乡台到底看到了什么,这般伤脑,如今马一春喝了那个孟婆的迷魂汤,生前记忆不再,也自然不会再认识苏旭了,想到这儿,苏旭苦笑一声,不再管他,继续前进,走远处还不忘回头看了一眼,马一春笑呵呵的站在院子里。
  “苏兄,一切皆为定数,强求不得,”崔珏抽出腰间的小册子,小心的翻开,白纸黑字,密密麻麻的数列写着各种人的名字。
  “马一春,阳寿已尽,其子,病逝。”
  苏旭看到了小册的名字,赫然是三个大字“生死簿”。
  “你.......你是地府的崔判官?”
  “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