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4章【时间】
作者:楚图南      更新:2021-07-23 16:07      字数:2162
  邯阳老灌山西坡沟!
  《走西口》剧组正在拍摄一场男主被匪徒劫持上山的戏。
  男主黄波,大名鼎鼎的国际影帝,国内中青年演技实力派扛鼎人物。但是,今天一天的拍摄都不顺利,上午先是服装出了纰漏,中午道具组又出问题,磨磨蹭蹭半天,男主黄波的情绪受到影响,从山坡滚落的长镜头被导演“咔”了三四次。
  第五次顺利完成,主角却出了大麻烦。
  按剧情,年轻书生范青因为家庭变故和生活所迫背井离乡走了西口,身怀绝技的他却在杀虎口为了帮助同伴脱险而被土匪劫掠上山,在帮助同伴脱险的同时,也赢得了烈性女子豆花(苏甜饰)一生的爱情。
  按照电影剧本上XX幕XX场,此时黄波帮助同伴逃脱后,自己吸引一群匪徒走相反的一条山路。
  在崎岖山林的追逐中,有一个比较重要的镜头,黄波从一个一米多高的山坡上滚下来的镜头。
  由于段导的电影风格是大量平实朴素的长镜头,场景尽量真实,再加上山坡的坡度并不高,双方都认为不必要使用替身演员。
  前四次黄波身体毫无损伤。
  恰恰就在第五次拍摄中,他从山坡滚落时,腰椎部被一个细如小拇指的干枯枝挂了一下,他条件反射似的扭腰摆脱,由于用力过猛和滚落的惯性使然,大家都清脆的听到骨骼“咔嚓”一声,随即黄波匍匐在草地上,大声喊“疼!”
  导演和副导演、一群剧务人员,以及群演们纷纷围了上去。
  “黄波……没事吧?剧组医生呢?快喊医生……”段导一看黄波疼得脸色煞白,顿时知道坏了。
  以他的经验看起来,这决不是小痛小伤,一旦黄波的腰部问题严重,轻者休养十天半月,重者数月甚至半年一年。
  可走西口剧组全戏几乎完成了百分之八十,就等黄波补全几场戏就可以杀青了。
  准确的说,剩下全是黄波的主戏。
  一旦黄波伤重,全剧组百十来口人,全得等他。
  这全剧组并不仅仅只是导演和演员,包括掌镜,剧务,灯光,道具,服装,化妆等等,麻雀虽小,但也有他们的档期。
  不像一二线大咖,一年一部戏足以满足他们的高奢生活。
  大牌也不能耽搁小虾米的正常生活,人家也要养家糊口。
  等,全剧组百十来口人,每天的费用……且,预算早已超支。
  解散,下次聚齐原班人马,也许要等一两年之后。
  保不齐又因为其它各种意料之外的原因,这个片子永久不能完成。这样的例子在电影券一点都不稀罕。
  等跟组医生到来一检查,脸色沉重的低声对段导说:“问题很严重,他的肌肉及筋带损伤,还不能排除伤到骨头,比如腰椎的骨折……”
  段导的脸色铁青,“你有什么治疗手段,多长时间可恢复?”
  跟组医嗫嗫道:“我只能给他外用伤湿止痛膏,跌打喷雾剂,口服布洛芬片止痛……”
  “多长时间可恢复?”
  “这个要看拍片结果,如果骨头没事,建议中医针灸及推拿……这个效果较好。但恢复时间,起码也得一个月以上,伤筋动骨一百天……”
  “一百天……”段导急得想拿东西砸人。
  “如果黄波问题不太严重,找个高明的骨伤科中医,也许会快点……”
  段导马上决断,“安排车送黄波去就近的医院拍片检查,另外,请省里最好的针灸按摩医生来邯阳会诊。”
  …………
  …………
  晚上九点半。
  邯阳人民第一医院,骨伤科某单人套间病房。济济一堂。
  数得着的人有邯阳市宣传部长,有文体局长,卫生局长,人民医院院长,就算站在圈外的还有邯阳市中医院的院长米富隆。
  站在中间的有三名省里赶来的专家,以及段导和制片人、监制。
  此时,苏甜和另外一名咖位强于她的影坛常青树刘菁站在最外围。两人都带着口罩棒球帽,泯然于众人。
  段导急切的握住省中院骨伤科主任郝省的双手,“郝主任您好,会诊有了结果吗?”
  郝主任今年五十七岁,要详细介绍他,估计两千字也说不完,东江省名中医,东江骨伤科研究所所长,第九届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东江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骨伤专业委员会执委等等。
  擅长骨伤、筋伤、骨病、腰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强直性脊柱炎。
  另外两位名头也不低。
  一个武江市中医院名医堂的郑德华,著名针灸师!
  一位是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武江华军中医骨伤科医院的黄华军,名中医。
  “你先!”郝主任看向郑德华。
  郑德华点点头,“我就笨鸟先飞吧。我看了黄波的片子,初步观察,有腰椎小关节紊乱征象,而两侧骶髂关节不等高,耻骨联合偏离中轴线,这些都提示有骨盆失衡或关节错位的可能,但仍需体征检查及触诊体检,神经反射测试综合考虑,再决定是否需要进一步检查……”
  段导还等他给出结论,等半天,就郑德华没往下说,他郁闷问,“完了?”
  郑德华不慌不忙道:“如果检查没有其它问题,他这属于急性腰扭伤,其扭伤部位脉络受损,气血瘀滞所致,中医采用毫针法取人中、晴明、天柱诸穴,一次可缓解其疼痛,再配以艾灸和正骨按摩,三个疗程可全愈。”
  “三个疗程……多少天一个疗程?”制片人追问。
  郑德华伸出手指,捏了个七的数字。
  “七天一疗程,三七二一,二十一天……不行,等不了那么长时间……”监制和制片人面面相觑。
  黄华军插言道:“郑教授所说的三个疗程,是指全愈,意思是和他受伤前一样,甚至更好。实际上,一个疗程便可行走自如。”
  “七天……”段导的眼睛一亮又黯了下来。
  因为郑德华抢着补充道:“一个疗程的确可以行走自如,但大动作还是要避免,以防引发二次损伤。”
  “郝主任,您是我国中医骨伤科的翘楚,您给诊断一下。”见段导陷入愁苦,一旁的宣传部长发声。
  郝主任温和的笑了笑,扶了扶眼镜,“我的看法和郑教授基本一致,最快捷的康复手法,便是针灸正骨推拿、拔罐刮痧,一个疗程能下地行走,应该是最快的恢复时间了。”
  满屋寂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