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超级工程
作者:冷吃猫      更新:2021-06-13 20:40      字数:2108
  二十年的时间,回笼500亿资金,每年算下来能回笼25亿。
  说实话,这个回笼速度并不算太慢,但是腾龙集团等不了。
  给李优秀500个亿,20年时间,他有把握把这个数值往上翻好几倍。
  当然,这是政府标志性工程,所以最终会由政府来完成资金回笼。
  比如说,省财政直接一次性把工程款项结清给腾龙集团,而后政府接管大楼,资金完成回笼后,在把大楼产权移交给腾龙集团。
  虽然这种方式是刚好与目前的政府工程相反,但也是一个可行的办法。
  “这样,我们财政拨出专项资金来垫付第一期工程,第一期工程结束后,我们可以搞一个第一期预租的方式,筹集第二期工程的建设。”
  这个方案李优秀当然能够接受。
  并且如果采用这种模式,腾龙只需要拿出蓉城这块地来,甚至自身一分钱都不用花,就能把一栋摩天大楼盖起来,在这个过程中,还能养活腾龙特建的一大批工人。
  预计二十年之后,腾龙集团就能够获得整栋大楼的完整产权。
  二十年时间,看起来很漫长,但这也相当于李优秀给自己买一份保险,到那个时候,哪怕腾龙破产倒闭,他还能保证至少年入25亿,依旧能够吊打绝大部分人。
  当然,腾龙搞这么大一个项目,现阶段下,不可能不挣钱。
  比如说第一期工程,建设成本大致在一百八十亿左右,但实际上,可能造价连一百四十亿都不到,这一百四十亿中,还要除去腾龙集团建筑材料成本价所带来的利润,预计腾龙集团在第一期工程中,能赚到50亿。
  50亿对现在的腾龙集团来说,并不算多,但对腾龙特建来说,可就是一笔非常大的数目了。
  第一期工程竣工之后还有第二期、第三期,算下来腾龙特建至少在这个项目上能够挣120亿。
  一个会持续几年的项目,这就很舒服了。
  蓉城项目大方向敲定后,李优秀即刻赶回集团,组织腾龙设计公司设计师骨干队伍召开了会议。
  由于祝筠同和李启承还因为工作问题,暂时不能赶到腾龙集团,所以这一次会议,也通过了视频,和两位院士取得了联系。
  “祝老,李老,我刚从蓉城建设.厅参加完会议回来,蓉城地标性建筑项目正式立项。”
  “按照分工情况,蓉省政府负责资金筹措,而我们负责出前期的施工方案和整体及内部设计。”
  “按照省.厅文件要求,这个项目的建筑外观要美观大方,抗风暴、地震等自然灾害能力要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同时还要体现我们华夏的人文价值观。”
  这种超高层建筑,绝不是普通建筑那么简单。
  上了四百米的高度,施工难度绝对是世界顶尖的。
  保证美观的基础上,还要保证建筑力学完全达标,这就不是简单的混泥土堆砌了。
  前期光是建筑力学的论证,都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在这个基础上,还要符合美观、华夏人文价值观等等。
  “二老,现在就看你们二位的想法了,对于设计,我是外行。”
  李优秀无奈耸肩,按照祝筠同的要求,项目李优秀是帮他拿到手了,所以接下来的工作,李优秀准备当一个甩手掌柜。
  视频会议结束之后,清华和南大的也开启了联动模式。
  李启承直接带领几名建筑学博士生飞往南大,和祝筠同的团队展开讨论会议。
  “目前国际上主流的超高层建筑都是独栋和双栋的模式,而层高已经被限定,我们不能从高度上超越世界最高水平,唯一可行的就是走最高设计路线。”
  世界最佳设计,并没有一个绝对的衡量值,但绝对和施工难度、成品美观性挂钩。
  “我觉得还是沿用金茂的设计路线来,比较稳妥。”李启承凝重的点点头。
  超过四百米的建筑,他参与过金茂大厦的设计修建,自然知道如果蓉城要全新设计一栋超高层建筑的难度有多大。
  “不行!我们的目标是全球建筑最佳设计奖,二十年前的金茂放到现在来,能行吗?不可能。”
  在这个问题上,祝筠同很偏执:“要搞就搞世界一流的!”
  南大学术讨论厅内,两个院校的尖端人才争论得不可开交。
  一会儿有人提出独栋高层建筑方案。
  一会儿有人提出多栋互联式高层建筑方案。
  毫无意外,争论了整整一天都没有任何结果。
  要不就是不符合建筑力学,要不就是不符合华夏人文价值观。
  能够难倒工程院院士的问题,自然不是什么简单的问题。
  电脑上的三维模型搭建了又被推翻,新的模型搭建了还是被推翻。
  一天时间,两天……一个周时间过去。
  整个项目的主体设计工作毫无进展。
  “诶,老李,你能不能别和我抬杠了?我说这个三栋搭建式明明就很不错嘛,咱们之前不是说好的不吵架的?”
  面对无比杠精的李启承,祝筠同简直是欲哭无泪。
  “你还好意思说,我的独栋式螺旋结构,施工难度明显更大,设计层面上肯定能超过世界各大高层建筑。”
  “但是你这一栋都扭曲的外形真的美观吗?”
  李启承岔岔不平:“你这就像相机支架一样,也不怎么好看。”
  来自于两大学院派系的争论,永远是没有止尽的……
  两位院士都想坚持自己的意见,谁也不愿意妥协。
  又是一番争论,两位院士谁也不理谁。
  李启承看着办公桌上的两张图纸,突然灵感一现:“三栋整体旋转式盘旋上升结构?”
  既然一栋独体旋转不好看,那么三栋楼同时向一个方向螺旋状相互缠绕呢?
  两位院士相识一眼,顿时眼前一亮,两个脑袋又凑到一起。
  开始动手搭建三维模型。
  “旋转角度不能太大,控制在到顶刚好180°就可以了。”
  “嗯,地基应该要加厚,增加横向抗拉伸能力。”
  “最顶层应一体化,便于安装避震防塌设备。”
  “顶层不能缩小,地基应该还要加大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