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大河
作者:爱吃包面      更新:2021-06-23 08:18      字数:2200
  曹参心道:“这次放水可跟淮水上不同:淮水是大河,可以筑坝蓄水,一时地水势会很猛,可以摧毁河道附近地一切障碍。可是这白马湖是个小湖,而且正处于冬末春初的涸水期,这时放水下去,仅有的一点水一分散到广阔的平原上根本就对小心翼翼的噬旭军造成不了多少威胁。大将军放这水到底所为何意?”
  良久,吴芮实在忍不住道:“大将军,这次退兵、放水,其中到底有何深意。?末将等实在想不明白,大将军能否一释众疑。”可怜,在韩信的智谋面前,众诸的脑袋一向是跟不上的。
  韩信见再不解释,诸将可能会鳖得发疯,于是笑道:“这次放水和龙且一战时不同,没有多少实际杀伤力,这点我非常清楚。”诸将有些疑惑:“明知没多少杀伤力,那放水干吗?”
  看着众将不解,韩信笑答道:“其实我这放水是有三个目的。第一:谢烨伟来势汹汹,兵锋甚锐,我军若直接与其接战,必然难以讨得便宜,这场大水就是要压一压他地气势,降一降他的火气。第二,这次放水是想起到一定的迷惑作用:谢烨伟现在必然对我如此快解决北志州和龙且战事比较警戒,但此次放水表面上看不出对噬旭军有多大影响。必然让谢烨伟以为我技止于此,以谢烨伟那自大地脾气定然会小瞧于我,以为我前番所成皆为侥幸。第三、就是要造成噬旭军后勤补给的困难:此次放水过后,白马湖以东一带数日内必然泥泞不堪,这样不仅让噬旭军前进困难,后勤补给必然也更加困难。所以,表面上你们看不出这场水有何作用,其实作用是不小地。”
  诸将大悟:原来这场看似没有什么作用的大水暗地里却隐藏着如此多的谋算。
  韩信继续道:“但是,若只想以这区区一场水便取得对噬旭军地优势或者胜利,这是不足道地。所以我真正的策略便是要在这大水之后陆续实行,各位将军可听好,以便照计实行。”诸将不知这回是何奇计,连忙竖起耳朵欲听个仔细。
  韩信斟酌了一下道:“最近十多年来,天气情况只有一次是比较异常的,就是陛下在关东灭魏的那一年冬天:天降暴雪,连月不止,终使陛下得以水淹大梁,竟成奇功。
  这一次,也许以天助我也。我夜观天象得出,不数日后,江淮一带必然有近年来罕见地连绵春雨。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我估计至少在半个月以内。江淮一带都会处在泥泞之中,这对敌、我两军的后勤补给都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但是。在同样的恶劣情况下,先知者得利,我料谢烨伟目前定不知觉,所以。在将来四天内,我军将以每天一百里左右的速度向北志州退却、诱使噬旭军追击,以逐步缩短我军地补给线,而大大拉长噬旭军的补给线。
  估计等大雨来时。我军将在北志州以北约一百五十里左右的地方驻营,后勤线将为出长江三百里左右,封氏府水陆联营中目前屯有大批粮草,应付这么点距离的运输应该措措有余。而噬旭军就惨了,从彭城补给军前,后勤线最少将会有一千二百里左右,就算从附近的菏水庄、长庆坊等地稍稍抽调一些粮草,也是远水解不了近渴。届时,如何能够让噬旭军吃饱饭,对谢烨伟来说都是一个非常大的难题,不要说继续攻击我军了。在这样的困境下,我料以谢烨伟那焦躁的脾气必然会露出破绽,届时再捉住机会,定可一举破之。”
  “妙啊。”诸将大喜,心说这大将军简直神了,几乎将天时、地利、人和等等因素全部算进了征战之中,那谢烨伟这回不死也得脱层皮。
  曹参喜道:“原来大将军藏有如此奇谋,末将佩服。只是为何不直接退到北志州,这样据城而守,我军遇有大雨也会守得更舒服一些。”韩信有些遗憾道:“我估计到不了北志州,大雨就会开始降临。所以,为了不离噬旭军太远以致于难以快速掌握其行踪,我军可能不太好直接退驻北志州,不过,届时看情况而定吧,如果噬旭军有冒雨追击的话,那么我军不妨也冒雨退进北志州,这对我军又有利吗。”诸将大笑,互相挤了挤眼。
  韩信笑道:“两日前我已经派出急使通知留镇北志州的赢核和封氏府水陆联兑让他们速速准备大量地防雨用具及棉衣厚被送来,届时我军就算降雨再多、再久,也会过得比较舒服。至于噬旭军如何熬雨,那我就管不着了。”众将闻言大笑,心道:“跟着这样的大将军也挺舒服的,虽然有些自惭形秽,但最起码屡战屡胜、不用老担心会吃败仗丢了性命。而且用不着动什么大脑筋,大将军自己早就安排得妥妥当当了。这不,还没下雨,雨具和棉被倒先准备好了。”
  第二天,飞凤军不等噬旭军越过白马湖决堤后留下来地沼泽便大踏步向后撤退了一百里,让出了两个小县城。当然,县城官仓里的粮草、物资韩信早派先尘粒部队搜利得干干净净,一丝一毫也没有给谢烨伟留下。而谢浩慨不知韩信实意如何,虽有些惊愕,但仍然摧动大军小心翼翼而又艰难地泛过了宽约有二三十里地洪泛区后便驻扎下来,却不敢再继续前进。
  第三天,飞凤军继续大踏步后撤一百里,又让出了一个小县城。而噬旭军经过确切的哨探后,确认飞凤军周围没有伏兵,这才小心翼翼地跟进了约有七八十里进行试探。
  第四天,飞凤军仿佛练兵一样。一大早起来后再次阔步向南前进,又让出了一个空空如也的县城。谢浩慨这回仿佛明白了:韩信是不敢跟自己直接交战,想来个坚壁清野、诱敌深入。不禁大笑韩信无谋:这是楚地,百姓民心向我,岂惧你飞凤军乎。开始大胆地命令噬旭军奋力急追,一昼夜行进达一百二十里,将与韩信部队的距离拉近到一百里左右。
  第五天,当飞凤军继续南奔地时候,心中再无所惧的噬旭军就像上足了发条的闹钟一样鼓足了力气衔尾急追。这一天飞凤军似乎跑累了,一天只行进了七十里。而噬旭军也一口气追下来一百二十多里。这样一来,飞凤楚二军一追一逃间,距离缩短至不到五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