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李忠离庄
作者:冰月双清      更新:2021-06-25 01:41      字数:2553
  史家庄内,史太公坐在堂上,九纹龙史进、打虎将李忠分列两边,正在议论华阴县用钱粮交换少华山绑架的人质之事,各自嗟呀。
  “这分明是资敌之举,官府无能,才让这伙抢匪恣意而为。”李忠愤愤地说。
  “我倒是觉得少华山干的是强盗勾当,行事却也进退有序、章法井然,是好汉的行径。”史进年轻意气,对是非的判断全凭个人好恶,不拘一格。
  “大郎不可说些无君无父的话。贼就是贼,大是大非面前有甚好处可说。”史太公管教儿子。
  史进冷笑道:“现在官府的徭赋已占到了民力的八成,大宋天下如此繁华,竟有人民流离失所、州县民不聊生,难怪绿林好汉一呼百应。如此看来,官府岂不是更大的贼?”
  史进一时气盛,抒发胸臆,原本以为史太公会拍案而起,教训一番,谁知父亲低头不语,暗自沉吟,知道说中了心事。
  “好在本村田产丰饶,庄户人家日子过得去,只要训练得当,华州府又赏赐了军马兵械,料少华山强匪也不敢来犯。”李忠是江湖人士,小富即安,见父子俩针砭时弊,连忙往普适价值观上引导。
  “全赖教师点拨大郎武艺,如今盗匪四起,不知何时会遭遇不测,盛世文治,乱世武功,大郎喜欢舞枪使棒,在现今社会,倒也不算不务正业。”
  “师傅武艺高强,与那少华山大寨主,叫什么跳涧虎陈达的,大战了百十回合,毕竟占了上风,好教史进羡慕。”
  听了徒弟兼少东家的夸奖,李忠面露得意之色。
  史进话锋一转,又道:“可是史进跟师傅学艺也一年有余,但长进不多,前日在阵前险些输给了那个先锋小将,要不是他气力不佳,被我戳了一棍,第一场就堕了锐气。后来在陈达手底下,我连几个回合都撑不下来,还多亏师傅援手。是不是史进生性愚钝,所以学艺不得要领,还请师傅明示,不要耽误师傅的名声前程。”
  李忠闻言满脸羞惭。
  他的武艺都是在浪迹江湖中东学一招,西偷一式凑起来的,属于江湖把式,实战极为有效,但是不按套路。史太公为史进聘请教师,应聘的十几个人,大多有宗有派有师承,最后李忠凭借过硬的实战经验胜出了。不过在教授史进的过程中显露出短板,就是没有一套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的教学规范,东一头西一头的毫无章法。
  所以史进也学了一身野路子打法,没有理论基础,如果不经过实践,全凭练习的话,提高技艺无从谈起。
  李忠对此心知肚明,为了混口饭吃不得已硬着头皮撑了一年多。平常史进跟庄丁们切磋还好说,少庄主大家都让着他,前些日一上阵露了怯,史进是个天赋极高的聪明人,看了阵上陈达和李忠一百多回合的较量,陈达的“腾云枪法”一招一式都有规矩可循,张弛有度、攻守有序、进退有法,一对比就知道自己学艺不精的问题出在李忠身上。
  史进还是顾及师傅的面子,尽量委婉,李忠见被史进说破了,也不好在史家庄再留下去,当下起身辞了教师的职任:“承蒙庄主和贤弟的照拂,李忠得以在庄上安住多时。贤弟天赋异禀,初次临阵就能重伤对方领兵将校,前途无可限量,正当再请名师指点,更上一层楼。李忠才疏学浅,诚恐误人子弟,也该另觅去处了。”
  史太公不知其中缘故,只瞧着史进和李忠。史进也想给李忠一个体面收场,命庄丁捧出一盘白银,说到:“以师傅的武艺,屈在庄上实非长计,风物长宜放眼量,愿师傅投个明处,不枉英雄一世,徒弟这些许银两,孝敬师傅的教导之恩,全当为师傅远行壮声色,来日见面,再听教诲。”
  李忠却待不要银钱,又恐此去江湖险远,钱少心里没底,便称谢收下,辞了史太公,也不去收拾东西,径自出庄去了。
  史太公询问史进,史进备说缘由,史太公叹息不已。
  正在唏嘘间,庄丁来报:“少华山陈达、杨春、朱武三个寨主前来拜访。”
  史进一听从座上跳起:“带了多少兵马?行进到了何处?”
  庄丁也很疑惑:“只有三人三骑,没带兵器,就在门口站着。”
  史太公和史进四目相对,愣了半晌。
  “让庄丁们抄了家伙,在院子里列队,放他们进来。”史进说完,跟史太公走到堂下,身边跟了几个家丁护卫。
  远远地看到跳涧虎陈达、白花蛇杨春、神机军师朱武三人步履矫健的走进庄院,来到史太公和史进面前。
  陈达见数十个壮丁手持军械,杀气腾腾,立在院子两侧,怒视着三人,不禁心中有气,跟杨春、朱武说道:“看这阵仗,人家当我们是强盗。”
  “我们本来就是强盗,这有什么稀奇,当我们是上宾才怪了。”杨春显得豁达许多。
  朱武笑了:“今天这事成了。”
  “怎么说?”陈达、杨春异口同声。
  “历来对阵双方都是先礼后兵,口蜜腹剑,但凡一开始刀兵相见的,如果不是上来就砍,多半是心虚气短,逞强壮声势,今日的谈判毫无压力。”
  陈达、杨春佩服的五体投地,就是管仲在世、乐毅重生,窥视心理,料敌先机也不过如此。
  双方站定,史进首先发话:“少华山和我史家庄素无往来,战阵上也曾是敌手,不知三位寨主贸然来访有何见教。”
  朱武抱拳拱手:“我两家是邻居,偶有摩擦也在所难免。贵庄上近期将有连续大火,特地来通知注意防范,以尽近邻提醒之责。”
  史进大怒:“你家才有大火,还连续大火,告诉你少恐吓我,你仗着在少华山上有地利,官军奈何不得,下了山在平地上不是一样被我和华阴县追赶如丧家之犬。左右给我拿下!”
  庄丁们持刀就要动手。
  朱武哈哈大笑:“且住!少庄主当我危言耸听,且听我分说明白。”
  史进挥挥手,庄丁们退下。
  “史太公和少庄主应该知道少华山和华阴县交恶,华州府派了马步军驻扎,近来估计会有连场激战。”
  “与我史家村有何干系。”
  “史家村正处在少华山和华阴县的必经之路上,州府军征讨少华山,必然从史家村经过,少华山有天险,急切间攻不下,打上三五个月也是有的。”
  史太公和史进默不作声,心里已然认定朱武所言是实。
  “史太公当知道官军的行事风格,打不下少华山,向史家村征兵、征粮、征房屋驻扎,搞得鸡犬不宁,庄户人家被洗劫一空,与着了大火有什么区别。”
  “那也是你少华山造成的,打破了山寨,自然无事。”
  “不瞒少庄主,蒲城县胡知县已经脱离华州府的管辖,与少华山结盟,刚刚招募了一个守卫营的军士,无论州府军打少华山,还是打蒲城县,我两处兵马必然互相支援。史家村在两县一山之间的平原要冲,四战之地守无可守,兵锋扫过,玉石俱焚。这把战火一烧起来,以少庄主之见,何日平息?”
  史太公原本只是听,这一番语言吓得他不轻:“三位好汉堂上坐,小男年幼无知,触犯之处还望海涵。”
  史进心头也是一震,不由自主让开了道,父子俩迎着三个人堂上就座。
  “上茶!”史太公高声吩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