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明暗之间
作者:冰月双清      更新:2021-06-25 01:41      字数:2233
  演武选拔进行了一整日,赵四原本是以第一名的身份授职马军杨春都的副兵马使,但他自愿加入亲卫都做朱武的护卫,杨春本着宁缺毋滥的原则,让副兵马使的职位空缺,待日后选拔。
  当夜朱武在总寨的厅上坐定,支开左右,厅里只留下朱青木、朱赤火、朱玄水三人。朱武命朱赤火去请杨春,朱玄水唤来赵四,不多时,二人俱到。
  杨春、赵四分别坐在朱武的上下首,三朱作为亲卫队长,平时都在朱武的背后侍立,像现在这样没有外人时,朱武教他们围坐在旁边,一同商议山寨军机要务。
  杨春猜测朱武是为了赵四加入亲卫军的事请自己来,但不知因何缘故。
  朱武待众人坐定,直入主题:“今日赵四在演武场上技压诸军,大家有目共睹。赵四舍弃马军都副兵马使的职位,不顾生死挑战伍军使,只为加入亲卫都,让我很感动。不过赵四如此执着地想加入亲卫都,引发了我的好奇,就想一探究竟。”
  杨春笑道:“赵四在演武场的将台上不都说过,想跟在大寨主身边学习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万人敌’用兵之法,有这等志向可比逞匹夫之勇的一般军将强多了。我山寨要多些这样的军士才好。”
  朱武也笑道:“兄弟也是这般思虑,所以好奇赵四一个无依无靠的猎户,竟有这种眼界,实在是令人惊讶。”
  杨春一怔,突然明白了朱武的疑问。要知少华山地处偏远,缺少教化,不然也不会使官府鞭长莫及,成为土匪出没的地方,赵四既然是父母双亡,以打猎为生,是谁教他见识,知道世间还有“万人敌”兵法。
  朱武转向赵四,目光炯炯地问道:“赵四,我且问你,少华山上猎物众多,山寨也不禁止,你以此谋生,身手又好,想来不至饥馁。自陈达、杨春两位寨主在山头立寨,官府也不敢来收税。为何还要投奔山寨?”
  “大寨主容禀,小人自从父母过世,孤身一人行走山林,经日与野兽为伍,偶尔伤困也无人照拂,便想着有一身力气和世代家传的搏击技巧,不如投军也是个出路。”
  “于是你就投奔到蒲城县胡知县麾下,因你性子耿直,武艺高强,受到胡知县的重用,教你做一个真正的军人,他对你有知遇之恩,我说的没错吧?”
  朱武此言一出,杨春、赵四都是大吃一惊。
  杨春没想到赵四竟然是蒲城县胡俊的手下,这么说来,加入少华山是有目的的,自己身为他的上司竟毫无觉察,让他一路升职到马军副兵马使,甚至进入了朱武的亲卫军,如果他怀有特殊任务,后果将不堪设想。
  赵四没想到自己的底细已被朱武摸得清清楚楚,与这样的对手玩智商、搞计谋,胡知县还真是单纯的像个孩子。
  赵四也不逃避,“咕咚”一声跪在朱武面前,凛然道:“大寨主明察秋毫,小人确实是受胡知县指派,投靠山寨。先前熊二……朱赤火为少华山、蒲城县之间传递消息,后来朱赤火因敬仰大寨主为人处事,不再替胡知县收集机密信息。胡知县担心少华山——主要是大寨主自行其是,划地为政,不思进取,因此派赵四投在大寨主身边,以为传递言论的渠道,影响大寨主走上正途。”
  朱武冷笑道:“如果影响不了,伺机除去也是有的吧?”
  赵四沉默不语,并不否认。
  杨春怒极,拍案而起:“混账东西,如果不是大寨主,他胡俊现在就是王庆的一只狗,还能主政一方,守县安民?兄弟,咱们先杀了赵四,我这就领兵去洗荡了蒲城县,提胡俊的头来见。”
  说着,杨春就要去寨前点兵,朱武连忙阻止:“哥哥稍安勿躁,我就是怕一时冲动误了大事,才不叫陈哥哥来,不想你也如此性急。”
  杨春是谨慎之人,一时不察失了分寸,稍一冷静,回身坐下。
  “赵四你先起来,无论你是少华山的人,还是蒲城县的人,我们都还是一个阵营的盟友,只有治世理念的差异,没有不共戴天之仇。胡知县派你做谍探也不算什么阴险的事,孙子兵法中说,‘兵者,诡道也。’你当我如何对你的来历知道得这么清楚,少华山哨探军可是我一手创立起来的,明着有一个都的编制,暗里还有至少这个数的哨探见不得光,撒落在华州的各个角落,蒲城县胡俊身边也有。不用说你能不能杀死我,只要胡俊动了这个念头,我会比你先知道。他能不能来得及发出命令都尚未可知。”
  赵四听得目瞪口呆,就连杨春都觉得毛骨悚然。
  “你不会是在少华山上唯一的谍探。少华山支持蒲城县独立、迫使华阴县脱离华州府,先后歼灭、招降一千多官军,贺太守岂能听之任之,早就趁少华山扩军之机埋伏了奸细。现在正是‘重庆村’联盟稳定发展阶段,不宜多造杀孽,我不做调查清洗,是为了不破坏良好的发展势头。胡知县是官吏出身,有自己的政治抱负,所以少华山让蒲城县独立发展,未加干涉,希望胡知县能领会我的苦心。”
  赵四对于政治不甚了解,隐约能感受朱武所言非虚,与胡知县的格局有云泥之别,当即拜服在地。
  赵四道:“大寨主行事磊落,声名远播,联盟地区安定富足,皆赖大寨主所赐,此般情景妇孺皆知。小人为报答胡知县知遇之恩,投入山寨联络消息,但决计不敢做出破坏联盟之事。大寨主要赵四的命,赵四绝无二话,倘若觉得小人还用得着,我愿规劝胡知县识得大局,与山寨步调一致,和睦相处。”
  “‘君子和而不同’,胡知县也是饱学之士,岂能不知。你也无须刻意,岂不闻‘无为而治’的道理。罢了,你先去吧。”
  杨春一旁叹道:“兄弟又是既往不咎,只这份胸怀就不是我辈中人可比。”
  赵四磕了头:“大寨主是让小人回蒲城县,还是回去做猎户,还请明示。听大寨主的是公义,听胡知县的是私恩,私恩报之以情,公义报之以命。无论要小人去哪,悉听大寨主吩咐。”
  朱武呵呵笑道:“你差点舍了性命不要,才入了亲卫军,难道说走就走?至少学会你所说的‘万人敌’,能一个人纵横沙场时,才不拦你。”
  赵四闻言愣了半晌,随即大喜过望,连连磕头:“愿为大寨主赴汤蹈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