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二百零一章回清风寨
作者:微尘破出经      更新:2020-07-15 21:03      字数:2775
  秦明的老表颜树德并没有留下来,他相信凭借自己的一身本事,一定能找到一条属于自己的人生道路,骄傲的他并不愿意自暴自弃来梁山落草,虽然自己的亲人在这里,可他并不会因为这个放弃了自己的理想。
  花荣也没有去强求,因为花荣这几天为了梁山的事务每天头重脚轻,对于这个只要打定主意,九头牛都拉不回来的二愣子,他实在没太多功夫去攻略。
  聚贤庄的建设、商业部的筹建、第二批去往蓬莱岛开荒百姓的挑选、运往蓬莱岛的粮食、布匹、各种生活物资的挑选、梳理、新兵营的训练,他都亲自参与其中,这些东西对梁山的一众头领来说,都是新事物,万事开头难,大家都没有处理这些事情的经验,处理起来经常走弯路,费力不出工。
  最后花荣实在受不了了,提前把陈规和张所请了出来,请他们主抓蓬莱岛开荒的所有事宜,两人看到一众人忙的头昏脑涨,也没有过多拒绝,和裴宣交接一下,把蓬莱岛的事宜全权接受过去。
  少了开荒这一块繁琐的事务,一众头领才松了下来,几个人开始分工,萧让和林冲带着人马主抓聚贤庄的建设。
  商务部的事情全部丢给崔花落,随她怎么折腾。
  裴宣、宋万带着一帮人居中进行调节,哪里需要往哪去,如此一来,梁山的机器才开始顺当地运转起来。
  终于空闲下来的花荣,一头扎进了新兵营之中,枪杆子里出政权这句把耳朵磨出茧子的道理,花荣比谁都更加重视兵权的事情。
  兵权是他安身立命的根本,兵权事关无数人的生死,对于兵权没有最重视,只能更重视,他一直兼任着新兵营的总教头一职,就是为了牢牢把握住兵权。
  所有的新兵都经过他这个总教头的手,成为合格的士兵,这份香火情会在每个新兵的心中扎根,以后属下要是有人敢造他的反,这些接受过他授艺之恩的战兵,便会首先想到他这个总教头的存在,那是一种无形威慑。
  新兵营的训练,被分为了三部分,早上和上午进行各种军纪、阵型的训练,锻炼着这些新兵的服从性,等到服从性练得差不多了才会适当增加军械使用的训练。
  下午进行第二部分的体力训练,梁山的体力训练,也是别树一格,花荣为他们专门制订的体力训练项目——开山!
  花荣把那个用于建造军营的山,命名为兵山,他要把整座山,改造成一个超大型的军营,到时军队无论是生活、操练都会在这座山上进行。
  而且花荣准备在山上建立大型的纪念碑,梁山每次重要的战役都会建碑,纪念那些在战役中做出贡献的人们,让后来的每一个新兵都能知晓他们的付出,让这座山成为士兵心中的圣地,让那英勇的武魂能够代代相传。
  要完成这么大的山体改造工程,需要的时间、人力、物力可不是小数目,花荣也没有想着在近期内就把这座兵山建设完成,他把改造兵山作为了新兵训练的一项科目,让每一个入驻新兵营的士兵,都插手来建设这座专为他们这些军人建立的圣地,开山、运石、修路、建屋……锻炼他们体力、耐力的同时,让他们对这个圣地产生一种认同感。
  劳累了一天的士兵吃晚饭后,开始进行第三项训练任务,在大型教室内,学习文化课知识,或者说学习认字、写字更加准确一些。
  花荣不要求他们每个人都成为一个能够吟诗作对的文士,花荣只要求他们能够识字,可以自己读书,将来如果退役了,他们可以到别的部门继续发光发热,不会等将来他们为势力付出了整个青春,到了老了还被人笑话。
  大部分的新兵都不识字,虽然知道教头们让他们学识字是为了他们好,可是看到写着密密麻麻文字的书籍就犯瞌睡,脾性使然,他们到了学堂上只是无聊的打瞌睡、互相吵闹、打斗,把整个学堂的气氛破坏的一干二净。
  花荣直接下狠手,把在一众教官轮流派驻到教室里面,对进行整个学堂的次序进行督导,谁敢调皮捣蛋,教官手中的教鞭就教他们如何学会尊重文化。
  为了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花荣特意把摧锋营的女兵打散分部到各班,和这些男兵一起学习读书识字,有了这些女兵的加入,这些粗鄙的汉子,开始一个个装得人五人六地认真学习,甚至很多人都开始期盼每天的文化课了。
  当一切都开始按照原定的计划走上正规,花荣乘坐着去蓬莱岛的运输船,离开了梁山。
  梁山的水军将领严重不足,阮氏三兄弟被派出去掌管蓬莱岛的船队后,梁山大本营中,连个拿得出手的水军头领都找不到。
  经过一番筛选后,那个在水军新兵营中,被大家嘲笑比鸡游得快的李小乙,因为为人精明沉稳,水性、武艺也算得去,最重要的是为人好学,进步很快,获得了阮氏三雄的认可,被推荐给花荣,暂时掌管梁山水泊中招募的四百水军。
  花荣这次跟随船队出发,就是想要再次下江南,把几个原著中梁山的水军统领,提前请上山来,顺便到江南再去碰碰运气,看看能不能在额外招募几个合适的水军人才。
  这次船队是由阮小五、秦明两个头领带队,共十五艘海船,装载了两千用于开荒百姓,以及岛上所需的各种生活物资,一行船队行到青州之时,船队在离二龙山不远的海港码头停靠,他们将在这里等待去清风镇装卸货物阮小二的船队,两只船队汇合之后,一同前往蓬莱岛。
  趁着等待阮小二的时间,花荣化了妆,吩咐属下不要惊动任何人,带着张虎和两名亲卫下船,快马奔向清风寨。
  清风寨是他起步的地方,他有半年都没有回来了,想要去看看清风寨如今发展的如何了。
  离的清风寨两三公里远的道路上,建立起了一座一丈多高的宽厚哨卡,哨卡内外由几十名全副武装的战兵把守巡防,一是为了保障清风寨的安全,若是敌军来袭,凭借着这个关卡也可以抵挡一下,为寨内的军民争取时间。二是清风寨在此设立了税务司,有税吏在此处登记大批量运输货物的商旅进行登记,对于应交税的货物进行收税、批引。
  清风寨寨门外,是花荣命令建设起的大型的零散货物交易市场,小商贩们都可以免费在这里对自己的货物进行自由销售。
  按说此时天气依旧寒冷,买卖东西的人员应该不多才是,但是花荣却发现,交易市场上的商贩却并不少,一个挨着一个,大声吆喝着推销自己的商品。
  走进清风寨后,却见街道上人来人往,非常热闹,街道两旁打着各式招牌的的商铺中,进进出出的客商,络绎不绝,和花荣执政时,各个商铺凄惨寂寥的状况,可是大不相同。
  一路走来,路上挑着货担边走边吆喝的货郎、赶着驴、牛车进城赶货的商旅,骑着驽马游玩的路人,抬着坐轿的轿夫……
  看着清风寨充满勃勃生机的变化,花荣对于计鸣、李旭等人的政绩成果很是满意,去年半年清风镇所收上来的赋税,不仅足够养活了清风镇的三千战兵以及办公的各种开销,还有剩余的钱物来支持蓬莱岛的开荒工作,去年运去蓬莱岛的各种生活物资,都是计鸣动用清风镇的财库进行购买的,可是帮了陈箍桶的大忙,要不然指望梁山抢劫后,再行购买,恐怕黄花菜都凉了。
  对计鸣等人成果满意的同时,花荣对于城中糟糕的交通状况,却是皱起了眉头。
  清风寨以前作为一个军寨,主要的交通街道还是很宽阔的,但是现在街道两边的商铺在自己家的屋檐上,都加建了雨搭、遮阳棚,然后在下面开设小买卖,或着摆上桌椅直接占道经营,使得本来宽敞的道路变得拥挤不堪,每当两辆马车相交时,都必须慢慢错身行驶,才能避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