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学府风云 《流年散仙赋》
作者:逆晓X      更新:2021-06-28 16:19      字数:2130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也许在寻常人眼中,这只是一场实力悬殊的战斗,弱的一方拼命使出了最后一招,也难挽颓势,最终败北。
  但在姜维和李岳眼中,这场战斗可不简单。
  “府主大人,你能看出我这学生最后这一招用的是何招式吗?”
  “姜老师,你还真当我是战网的藏书阁啊。”李岳又道:“而且,这是你的学生,是不是你教授了他这一招,然后欲盖弥彰,摆脱我的追问也未可知啊。”
  “府主大人还真爱说笑,他这一招,以一缕道气为基,而这一缕道气之精纯,以其天资非数年之功不可成,若是我数年前就遇上他,不说今日他能胜司空圣,但绝不会输的这般难看。”姜维认真的分析道。
  “姜老师莫要太过认真,我李家的《正法天决》传自道家至圣老子,又岂会看出他这一缕道气要想修出绝非朝夕之功。”李岳又道:“只是我看不出这缕道气背后功法的深浅。”
  “府主大人家学传自至圣老子,而相传张天师之大道也是传自老子,想必尚书令大人应与天师道的老天师有所交集才是。”
  “这也没什么好隐瞒,我父亲的确常与老天师论道,并相交莫逆,我与兄长也常入龙虎山阅览道门藏书。”
  “从我任学府府主一职,想必姜老师便能猜出我是一个嗜书之人,所以在龙虎山潜修时,我读过道门经典无数,可也正因此我才好奇你这学生身上的这一缕道气,这一缕道气我不仅看不出来历,连其背后功法的品级都难以看出。”李岳说道。
  姜维对于此深表赞同,因为他也看不出这一缕道气背后功法的深浅,于是又猜测的说道:“天下道门,分支无数,但大底还是同根同源,但传说中却有一门功法不同于如今的道门功法。”
  “你是说……”听姜维的话语,李岳似是想到了什么,有些迟疑道。
  “《流年散仙赋》。”姜维说道。
  天下道门分支无数,龙虎山天师道执天下道门牛耳,后张角叛出天师道,自号系天师,割据汉中,后投靠曹操,将天师道带入中原,遂成南北天师道割据之势。
  但无论你是问龙虎山的天师道还是中原天师道谁是当今天下道门第一人,他们都会毫不犹豫的告诉你是流年散仙。
  七百年前,张天师是当之无愧的天下第一人。
  至于七百年后的武林,则是剑神与散仙的时代。
  剑神王越是承秦后五千载剑道气运而生,一身剑术臻至通神之境,连大汉的镇国武神赵云都自认在剑术上有所不如。
  而这散仙流年的一生则更是传奇,相传他是张天师游历时带回来的弟子,在龙虎山中,年纪最小,辈分却高的吓人。
  可辈分高却没有与之相匹配的天资与实力也是一种悲哀,他在龙虎山修道十年,连凝旋境都没有达到。
  无奈之下,只得顶着压力下山游历,这一游历便是数年,就当所有人都以为他不会回来时,他回来了。
  回来后,他似是为了什么事与张天师吵了一架,被张天师关入了藏书阁中,这一关就是数十载光阴。
  可这几十年过去,他的修为不仅没增,反而降到了引气期,成了整个龙虎山的笑话,也成了天下人的笑话。
  相传连张天师都对他失望了,任由他下山去了,下山后没有人知道他经历了什么,只知道他回来后,便似换了个人,当然这不是魔道传闻中的夺舍,也没人敢在张天师面前做这些歪门邪道。
  回来后,他就一直在藏书阁中,不知呆了多少岁月,相传连不少新弟子都以为他是藏书阁的管理员。
  就当所有人都将这位辈分奇高修为极低的人当作笑料忘却后,他又一次出现在了所有人面前。
  张天师羽化飞升而去,大汉至此再无守护神镇压气运,无数隐藏在暗中的世家魔道组成联盟,共伐龙虎山。
  就在龙虎山最危急的时刻,他出现了。
  他放下手中书卷,走出藏书阁,往后院的桃林中折了一枝,制成了木剑。
  随后,木剑出鞘,群魔俯首,道威所至,世家隐遁。
  没有人想到他会站出来,他能站出来,可他就是站出来了,以一人之力,撕裂了整个魔道、世家的联盟。
  可惜的是,他终究没有张天师那颗辅汉之心,在此一战后,他便隐入红尘,自诩散仙,道号流年。
  而最后一次出现在天下人面前是近百年前泰山之上的仙神之战。
  剑神王越剑道大成,约散仙流年于泰山之上以剑论道。
  剑帖一出,天下震惊。
  而约定之日,散仙流年依约而至。
  奈何那时正值汉魏战于汉中,朝堂武林皆聚焦于此战,有资格可观二人之战的人也都陷于此战之中,所以,剑神散仙一战倒显得有些许冷清,但冷清也是与汉中之战比,对于武林中人而言,这绝对是百年难得一遇的大事。
  战后,有人曾问剑神王越如何评价散仙流年,剑神只说了一句:“他的剑中有岁月。”
  此战后,散仙再度隐入红尘,绝迹武林,却不知从何时起传出了这样的传闻,散仙流年在龙虎山藏书阁隐遁的岁月中,曾写下这样一篇功法,因不知功法名讳,世称《流年散仙赋》。
  “姜老师,你认为《流年散仙赋》真的存在吗?”李岳问道。
  “府主大人,都说了,这只是猜测,既然猜测为何不往最大胆的方向猜测呢?”姜维又道:“当然,猜测可以大胆,但往往不是特别靠谱,可能王候所习的功法是先秦时遗落的道门残篇也未可知。”
  “的确,秦皇焚六国之书,有无数典籍被焚毁,民间流传着一些遗落残篇也未可知。”李岳对姜维的猜想肯定道。
  其实他们大可不必瞎猜,以他们的手段,大可将王候的身世查个底朝天,甚至强迫王候交出这个功法,但他们不会也不能。
  因为,这天下终究是国家的天下,武林也只能存在于国家之中,国无法无以立。
  乱世因无法所以大乱,三足鼎立,最新革新的也是法,魏有《魏律》,蜀有《蜀科》,吴有《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