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材料
作者:咸鱼味道不错      更新:2021-06-30 11:59      字数:2958
  第二天,按照流程,先是开一个工作沟通讨论会议,确认研究流程,研究方向,研究问题等一系列问题。会议在b公司会议室召开,主持会议的是研究团队的负责人,是一个四十多的中年男人,因为都是搞技术方面的人,所以会议很直接了当,主持人准备好ppt文稿,打开放映机开始讲解。
  “各位同仁,下午好,这次会议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我们现在面临困难提出解决方案,为此,我们公司特意从清华大学请来著名的材料学专家李院士,李院士我就不多介绍了,相信大家都听过很多遍了,我们公司之前生产的蓄电池改良就是由李院士解决,让我们的蓄电池直接走在世界前列,大大增加了我们产品的竞争力。”
  “多的就不多说了,直接讲我们会议内容,我们公司最新一款电动车型是基于蓄电池改良后突破研究的,这款电动车型续航更久,马力曾强,设计要求能达到普通汽油汽车的性能要求,如果能成功,对于我们公司发展作用想必不用多说,直接一句话,绝对能代替普通燃油汽车,而且还有国家大力扶持,所以我们肩上任务很艰巨。”
  “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主要是材料问题,以前电动车一些特殊部分的材料供应主要是由日本那边的一家材料公司供应,国内的相应材料还是要差一些,现在我们设计的这款车型需求的材料要求更高了,国内没有,国外也仅仅有几家公司能生产出来,不过别人不卖,所以我们必须来解决这个问题,自己研发出来可替代的材料。”
  “现在我介绍下我们需要的几个关键部位以及对应材料要求能达到的参数,大家看ppt,等下会没人发一份材料。”
  然后开始播放ppt,各种零部件和对应要求的材料,材料要求能达到的参数,虽然等下会发资料给大家,不过戴晓柏还是一一将这些都记在脑海里,对于戴晓柏而言,记住这些东西基本认真看一眼就可以了。
  ppt放完后,开始分发资料,然后大家又开始翻阅资料,戴晓柏也翻阅起来,一边看,一边认真思考,一会儿后,一些在翻阅资料的人开始慢慢提问题了,然后大家开始讨论问题,一上午时间就这样过去了,看似没什么效率,什么问题也没有解决,方案也没有提出,不过大家也都知道,这次会议是一个讨论会议,毕竟实验不是在会议里面做的。
  下午,一行人来到专门的研究实验室,也只是熟悉一下,毕竟实验方案都没有,拿什么做实验,这些都是需要思考出可行方案,然后再进行实验,实验方案是大家要回去思考或者翻阅资料后想出来的,然后沟通尝试实验。
  回到酒店,教授把两人叫到房间,让带好电脑,打开电脑后,教授拿起发的资料说:“这个项目的话今天已经讲的很明白了,那么你们现在有什么想法吗?”
  两人都摇摇头。
  “那好,我们先再仔细看看这个资料,多想一下,然后在网上收集相关的资料,必须相关零件的论文,或者相关材料的论文,然后说出自己的解决方案或者想法,一个星期后的讨论会议再提出可行的方案。”
  “教授,现在不是全球化产业链吗,为啥不从别的国家购买相关的零件?”戴晓柏觉得既然国外有,可以互利合作。
  “今天他们也讲过了,国外对于一些零部件或者材料是采取禁运的,买不到,所以只能自己解决,好了,多的不说了,赶紧好好看看、想想、找找,争取早点解决这个问题。”
  两人回到自己的房间,开始认真研究起资料,然后又在网上查取相关资料,发现国内相关方面研究确实落在其他国家后面,总在被其他国家卡住相关的零部件、材料,所以查阅到的东西都只能让戴晓柏了解现状,更深一步东西的几乎没有。
  大概花了两天时间,在网上资料库里面查阅相关的资料,也只是对于这些零件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期间,三人在教授带领下也学习了一些东西,不过真正的解决方案没有,不过戴晓柏觉得可以从最尖端的科技上寻找灵感,毕竟科技发展都是从最尖端的科技慢慢过度到民用,戴晓柏按照这个想法又重新查阅相关资料。
  离会议开始还有两天,教授将三人叫到一起开始讨论,三人都是带着电脑和抱着一大堆资料来到教授房间,打开电脑教授问:“怎么样,想了这么多天有什么想法没有?”
  “教授,您现前的课题高氧化铝合金是不是可以应用到这个项目。”率先提问的是范师兄,戴晓柏没有听教授说过这种材料,看来是教授研究的还没有公布出来的一款材料。
  “高氧铝合金的强度韧性都能达到要求,不过耐磨性能不能符合要求,磨损多了会导致零件配合误差超范围,不适合应用在这几个零件。”
  “教授,您说的高氧铝合金是什么材料?”戴晓柏不懂立刻就问出来了。
  “哦,高氧铝合金是之前实验得到的一组材料,不过它的工业化生产问题没有解决,所以还在让相关实验室进行研究怎么样工业化生产,资料在我电脑里面,我先找出来让你看看。”
  教授从电脑里面打开一个文件夹,命名《高氧铝合金》,戴晓柏点开,又是几个文件夹,材料主要性能、合成过程,可能应用方案。戴晓柏一个一个点开看,慢慢的翻阅,性能确实是一个有重大应用范围的材料,可塑性,韧性,强度非标高,抗腐蚀性不及特种钢,不过没关系,抗腐蚀涂层材料很多,能掩饰这一缺陷,耐磨性能也不高,不能用在经常运动的零部件,材料的重量也比传统氧化铝轻,用在汽车飞机上可以说绝对适用,而且能减重不少。
  资料戴晓柏花两个小时看完了,教授和范师兄还在讨论,戴晓柏也听了会儿,教授看到戴晓柏看完了,就问到:“怎么样,晓柏,有什么想法吗?”
  “教授,我觉得可以将这个材料运用在汽车上,底盘,外壳等地方,可以给汽车减重很多,这样要求的推力也就减少了,续航能力也相当于加强了,对于其他零件的材料要求也会相应的降低,而且我有个想法,关于动力传杆的,我们可以试试不用传统的圆柱齿轮传杆,使用硅钛合金扭力传杆,利用力学特性达到设计要求的传动要求,这几个方面都提升的话,对于这款电动汽车绝对是突破性的,续航、速度,安全性、舒适度、耐用性绝对能达到一个非常高的标准。”
  “你说的硅钛合金我知道,性能相对要求的条件确实有点差距,不过你说的扭力传杆我没听过,你具体讲讲。”
  “好的教授,这是我画的三维图,上面有他的参数,还有模拟动态图,然后是运动过程中的数据计算,我列举出来一组数据,虽然没有实际实验,不过通过相关数学计算,理想状态下能达到我说的数据,如果能行的话,就能达到设计要求的数据。”
  在戴晓柏的解说下,观看着戴晓柏设计的模型,不过戴晓柏讲解的一种数学算法,教授和范师兄是不知道的,不过看起来还是挺靠谱的,然后两人又请教了戴晓柏在模型中的数学算法,数学模型建设,没有经过具体实验而得出的数据,还是有一定的可信度和科学依据。
  教授也是谦虚请教数学模型计算,也是大概理解了,觉得可行性非常高,于是说:“这样的话我们就是要颠覆他们整个设计思路。”
  “颠覆才好,不然怎么突破,不试试不就总走在别人后面!”
  “哈哈,这句话说的好,那么我们就尝试颠覆一下,看能颠覆出来什么成果,你俩立刻准备材料,下次会议提出我们的想法,下次分工小范你上台介绍高氧铝合金,晓柏你介绍你的扭力传杆和我们准备颠覆他们的汽车设计,准备做好自己的ppt。”
  “好的教授,我们会好好做的。”两人点头后,回自己房间开始做自己要准备的东西,相关材料也都准备好,准备一场颠覆汽车设计的项目。
  两天时间,两人几乎都不出门,都在准备着自己的材料和ppt,偶尔有些问题请教下教授,连吃饭都是在房间内解决,终于完成自己会议准备的报告,然后给教授过目了一边,检查没问题后,完成ppt就等明天会议进行可行性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