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同学
作者:咸鱼味道不错      更新:2021-06-30 11:59      字数:3594
  回到老家,其实在戴晓柏映像中,更多的是节假日到村里见见爷爷奶奶,或者寒暑假来这里住一段时间,对这里也算熟悉,父母结婚后就在小镇建的房子,当时举债不少,爷爷奶奶给的帮助也很多,所以戴晓柏一出生也是在镇上家里度过。
  回到老家,村里面变化不大,也就是新建了几栋新房子,不过还是一样,杂乱无章,农村人建房子基本都是这样,自己想在哪里建就在那里建,去村政府通报一声就可以了,建的房子也是从实用性考虑,基本不考虑美感问题。
  大伯家是一栋两层的白色瓷砖房,旁边就是以前的看房子,几十年的老房子修缮用到现在,爷爷奶奶非要住在这房子里面,子女拿他俩没办法,非常倔强。
  自己一家人也是提前过来,帮忙提前准备,寿宴在明天,陆陆续续也有亲戚朋友过来了,戴晓柏也算半个主人,也在帮忙,大伯看到戴晓柏在帮忙,走过来跟戴晓柏说:“晓柏,你是不是有个高中同学叫姜毅的。”
  戴晓柏停下手里的事,疑惑问到:“对啊,大伯怎么知道他啊?”
  “哦,几个月前村里面新来了一个村支书,叫姜毅,在村子里面做调访时跟我说的。”戴晓柏这边的村子是由几个小村落组成一个村,所以小村落有个村长,然后几个小村落有村政府,村支书并不在戴晓柏这个小村落。
  “是吗,我等下就去问问。”戴晓柏拿出手机微信联系了姜毅,果然一会儿就回消息了,于是戴晓柏便带着秦沫开车去村政府找姜毅。
  村政府不大,也比较老旧,看起来用了很久,果然在里面一眼就看到姜毅了,毕竟同学聚会一直在组织只不过去的人也是越来越少了,村政府里也就几间房间,姜毅正在办公。
  车子开过来后,姜毅也知道戴晓柏过来了,主动迎接两人进大厅,给两人倒上茶水,姜毅主动问:“这位是你女朋友吧。”
  戴晓柏点点头说:“对,她叫秦沫,我们是同学。”
  “你好。”秦沫微笑着和姜毅打了个招呼。
  “你好,我叫姜毅,是晓柏的高中同学兼室友。”
  “怎么样,当官的感觉?”戴晓柏笑着问到。
  “哎,别提了,来了几个月,每天的工作就是处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有时候还处理的不好,跟以前想的完全不一样。”姜毅有点沮丧的说到。
  “别着急嘛,慢慢来,当村官有什么想法没有?”
  “现在还没有想法,现在只想能好好的完成手里的工作。”
  “管理几百人的村子,应该不容易吧?”
  “那要看你怎么做,如果你想做点事,那确实不容易,如果你想朝九晚五,每天一来拿张报纸就是一天了。”
  “哈哈,这么说你是那种想做实事的人。”
  “难做啊,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村子留下的都是年龄大的或者留守儿童,光是处理这两类人就得有的忙活,更别说做点什么。”
  “怎么,有想法。”
  “确实有想法,之前几个月抽时间在全村里面做了个人口调研,调查人口结构,主要是调查年轻人能力,那时候才知道你老家是这里的,调研发现绝大多数年轻人都是务工人员,只有少部分有专业特长,如果做点什么事情,还是需要年轻人帮忙才行。”
  “那也是,主要是你想做什么?”
  “国外特别是日本那边的新农村建设非常不错,很值得我们学习,像以前的农村合作社就是一种不错的出路,不过在我的想法里面是建设现代化的农村合作社。”
  “嗯,很不错的想法,你想过怎么实施吗?”
  “哎,就是这些实施起来就很难了,既然是新型农业,那肯定得是现代化农业结构,光是启动资金就得不少,而且也需要村子的人参与,农村合作社就不能以打工的方式让人工作,有人人都是合作社一员才行,所以最好的方式是合作社的人都是股东。”
  “你的意思是机械化生产,或者大棚生产,好像德国这方面做的不错。”
  “嗯,我的计划里面,也是包含这些,而且合作社的参与者家庭所有房屋进行同意规划布局,这样农村建房子不再是乱七八糟的样子。”
  “这些实施起来很难吧。”
  “是很难,不过如果有机会,我一定要去尝试,不过我现在才是第一步,先考察人口,第二步就是做计划,第三步找投资,第四步动员,然后开始计划。”
  “嗯,你说的这种我觉得是以后农村的发展大方向,不过好像国家还没有实施这些政策吧?”
  “也不能总等着国家,我们自己也可以干嘛,像以前改革开放还不是别人先实施家庭责任承包制,才有了后面的改革开放,最好比别人先走一步,领导村民先致富,才是一个好的村官嘛。”
  “不错,有理想,说起来农村人也不少,你这样能支撑多少人。”
  “规模化生产,而且我的想法里面是整个合作社包含产供销,自己生产,自己供给,自己销售,这样就不会被别人打压。”
  “那你也得了解市场啊,不了解市场随便生产卖不出去亏损了咋办。”
  “你说的也是,看来计划里面这方面的也得重点考虑。”
  “关键是新型农业建设也是需要农业型技术人才,那里去找这种技术型人才。”
  “你还别说,我调研过,这几个村子里面也是有5个这方面的,而且老一辈的对于农业也是十分了解的,可以新老结合,说不定可以有良好的化学反应,再说可以去招聘,我就不信招聘不到。”
  “看来你对这一块很有看法,其实我也想为老家做点什么,我们打个商量,我做出资人,钱不多,两三亿的钱我可以拿的出来,你调研好后,最好去国外考察一下,然后回国后做一份计划,给我看看,然后我们一起实施。”
  姜毅今天也是讲讲自己的理想,在这里几个月,天天处理一些鸡毛蒜皮的事,都快把自己的耐心磨没了,好不容易有个倾诉的机会,说的也就有点多,听到戴晓柏这样说,以为是开玩笑,就笑着说:“别开玩笑了,你也就毕业一年多,哪来两三亿,小白,你变了哈。”
  看到姜毅的表情,戴晓柏知道姜毅有点不相信,就跟秦沫说:“把公司在银行账户的存款给姜毅看看。”秦沫拿出手里,打开公司账户,将银行账户余额给姜毅看,余额还有4.79亿,姜毅不敢相信,仔细数了数,然后又检查了下软件,发现都是真的,然后有点傻眼的望着戴晓柏。
  戴晓柏笑着解释说:“毕业后我成立了一家研究所,研究出来一份材料,有专利,这是专利转的钱。”
  姜毅还是有点不敢相信的问:“所以说你刚刚说的都是真的?”
  “你以为我跟你开玩笑啊!”
  “卧槽,你怎么这么牛,看来以后就抱你大腿了。”姜毅惊的脏话的冒出来了。
  “抱什么大腿,如果照你的想法来,也是为我的家乡做贡献,我肯定乐意。”
  “那好,既然你这么说了,那么最大的问题就解决了,我再怂就说不过去了。”
  “那也得你做好计划才行,到时候根据你的计划,我们公司再排人和你合作。”
  “可以。一人智短,两人智长。”
  两人就合作建设新型农业展开讨论,不过基本都是姜毅在说,戴晓柏提问,偶尔补充一下,至于秦沫,没在农村待过,不过是个很好的听众。”
  两人聊了很久,直到戴母打电话让回去吃饭,两人便结束了交谈,约定好以后多交流,然后姜毅出国考察也要提上日程,不过按照姜毅的说法,估计是请假自费出国考察。
  回到大伯家,也只是问了下戴晓柏去干嘛了,就没再多问,毕竟已经是大人了,来的亲戚还在不停地追问两人什么时候结婚,对于这件事,两人也商量过,再等一年,不着急,研究所初创不到一年,还没有步入正轨,特别是核心,研究团队,基本是围绕戴晓柏进行,缺了戴晓柏,基本什么都做不了。
  于是敷衍着众亲戚,说快了,到时候一定来喝喜酒之类的,虽然酒宴没有开始,亲戚来的也不少,酒就免不了了,说父亲要开车,不过还是替父亲喝了不少酒,晚上天黑还是开车回小镇,虽然是夜路,不过水泥路开慢点也是没什么问题。
  第二天一大早,一家人又回到老家,给老人家准备寿宴,农村的寿宴比较简单,放放鞭炮,然后就是一大堆亲戚朋友坐在一起吃吃喝喝,吹吹牛逼,戴晓柏很有幸的被邀请到了爷爷奶奶那一桌,按照道理,小辈是不可以坐这桌的,不过众人都说是戴晓是所有亲戚中最有前途,书读的最高的云云的,不过戴晓柏还是拒绝了,说这里按照辈分来,长辈为大,自己还是和众位同辈一起。
  父母也是有吹牛逼的恶习,果然吃了一会儿,就把戴晓柏自己创业的事吹的比他们认为的厉害,其实比他们想象中的更厉害,说一年下来就在江城买房买车了,所以让大家的孩子要好好读书云云的,还好戴晓柏没听到,不然真想告诉父母一定要低调。
  酒席过后,果然就是传统的打打牌,农村没啥娱乐活动,戴晓柏也坐在拍桌旁围观父亲打牌,寿宴也就结束了,至于给爷爷奶奶封了多少红包,戴晓柏不知道,不过家里给爷爷奶奶封的红包倒是不少,而且让爷爷奶奶不要多说。
  回小镇后,果然,父母吹的牛逼麻烦来了,几个亲戚到戴晓柏家拜访,说是看戴晓柏公司能不能让亲戚朋友进去,让戴晓柏带带亲戚,戴晓柏也都知道这些亲戚的能力,不太适合自己研究所,就跟这些亲戚说自己开的是一家研究所,专门搞科研的,没有专业知识能力是不行的,而且是和同学一起搞的研究所,让他们进去做不了什么,亲戚听了也是,这搞研究的不可能让一个外行进去搞吧,只能说如果有合适的一定要留给自己,戴晓柏也立刻承诺有合适的让他们来。
  其实研究所现在缺的是研究员,其他的人基本都是超额配备的,只不过盈利效率高,负担得起,而且以后研究员多了,就不用重新再招聘,也可以说是按照计划扩张,只不过研究员跟不上扩张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