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峰会
作者:咸鱼味道不错      更新:2021-06-30 12:00      字数:3064
  研究所新成员在老成员的带领下,也是重新学习了下透光玻璃的实验,相关的知识也是加强学习,戴晓柏也将以后的工作重心给大家讲了,虽然大家都没有接触过,不过戴晓柏也是告诉大家,不会强求大家一定搞出研究成果,先以学习为主。
  将整理的资料分发给大家学习,准备进行教学的时候,李老托人给戴晓柏带话了,国际组织了一个航天峰会,邀请各国航天方面的工作者和科学家参加,一起探讨太空探索任务,毕竟最近中国的航天事业蓬勃发展,而其他国家除去美国发展实在是有些惨不忍睹,国际组织想就这次峰会看能否展开合作,共同开展太空探索行动。
  这次峰会的主要目的是交流技术经验为主,说白了就是希望航天技术先进的国家带带落后的国家,中国作为一个有责任的大国,还是很有必要参与这次峰会的,当然,不是无条件承担这责任的。
  峰会的地点本来想放在国际组织常用地点日内瓦举行,不过由于最近中国航天工作取得举世瞩目的进展,所以将这次峰会举行地点放在了西昌,很多国家的航天组织会过来参与,很多相关的科学家也会过来,按照带话人的说法,这次峰会将会是航天历史上最隆重的一次峰会,看能不能让国际社会在航天事业上取得突破性进展。
  既然在中国举行这次峰会,主办方当然得拿出点真才实学,当然,核心技术是一点都不可能透露的,戴晓柏自从媒体曝光后,在科学界已经知道了这个人,科学界的天才,当然对于科学界来说,最不缺的就是天才,缺的是天才般的发现。
  不过以戴晓柏现在的科研成果,走在科学界想必没有那一个科学家不佩服了,可以说,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就是材料科学的进步,其他学科只是以材料学科为基础,没有材料科学,其他科学都是无根之浮萍,不然人类发展怎么会以石器时代,铁器时代,这样命名,历史是现在的信息时代,也是建立在材料学基础上。
  当突破了一种材料的桎梏,人类社会将会自动进化到另一种层面,这是发展规律,如果在航天史上,现在限制人类探索宇宙的不是理论,而是材料技术。
  这次峰会也是想通过交流,大家互相交换技术,看能否开启人类的宇宙探索时代,毕竟人类在地球上的发展感觉自己到了极限,再不探索宇宙,人类将可能会在地球内部自我毁灭,毕竟,地球上存在的核弹毁灭不了地球,却绝对能毁灭人类自己,开拓宇宙就是唯一的发展方向。
  而戴晓柏也是很愿意和大家探讨下科学相关的知识,更为重要的是,戴晓柏自己的很多高等知识都是通过腕表传输过来,如果通通这次峰会交流,看能否给自己科研方面的思想碰撞和启发,多多交流是很有必要的,而且地点还是在国内,也很方便参加。
  于是便答应了李老,至于研究所这边,将整理好的资料给大家,让大家自行学习,也给大家留了个任务,自己前段时间的科研思路,防射线透明涂层的想法,将自己这个实验的想法交给大家后,让大家自行进行学习,进行研究,实验室相关的仪器也是准备了,相信大家一定会有所成就。
  在峰会前,戴晓柏也算将研究所的任务分配好了,事情交代完成后,戴晓柏提前前往西昌,顺便去拜访下西昌的老朋友们,这次听王老师说也会跟着自己的导师过来,到时候再交流下,叙叙旧,然后看能不能让王老师过来一起工作。
  四月的西昌还是冬季,天气很是干冷,因为峰会的原因,城市管理加大了力度,虽然只是一个小县城,由于最近几年的航天事业蓬勃发展,也带动了西昌县城的发展,对于城市的管理也是加强不少,更何况马上要举行这次全世界性的大峰会,城市管理也是愈发严格,各种整治措施也非常严格,特别是关于市容方面的工作,所以戴晓柏到来后,相比之前看到的,现在城市面貌要提升了不少档次。
  峰会并不是在航天中心举行,县城为了峰会也是专门准备了会场,虽然峰会还有些日子才开始,不过已经有很多人提前赶了过来。本应不太繁华的小县城也因为外人的增加变得热闹起来,戴晓柏并没有时间和兴趣去县城逛逛,而是到了李老家拜访。
  李老自从从事中国航天事业后,便举家搬到了西昌这座小城市,按照道理,退休后,完全可以搬到条件更好的大城市中生活,不过按照李老的说法,在这里生活久了,有感情了,更何况这里靠近发射基地,每天都是可以最先知道发射信息的,能够在家里听到看到中国航天事业一点一点进步,这就是最大的享受,这种环境对他自己来说就是好的环境。
  采访李老时,虽然李老已经退居二线,不过李老却并没有因此闲下来,一直都在整理中国航天事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些人和事,用他的说法是在后面航天事业发展过程中,也要了解前辈们是如何为了航天事业发展所经历过的事情,遇到的困难,不仅让航天事业发展下去,也要让航天精神传承下去。
  虽然两人所处时代不同,年龄差别大,但是并不妨碍两人很愉快的交流,戴晓柏对于李老这种精神可是十分钦佩的,而李老对于戴晓柏这个年轻人可是非常看好和重视的,两人也算惺惺相惜。
  拜访完李老后,戴晓柏又去发射基地去转了转,虽然戴晓柏算是一个外人,但是在基地也是有通行的权利,基地的人也是认识戴晓柏的,自然也是欢迎戴晓柏也到来,虽然知道戴晓柏是因为这次峰会才过来的但并不妨碍众人热情的想挽留戴晓柏在基地。
  过了两天,王老师也跟着他的导师过来了,戴晓柏就去准备和王老师叙叙旧,也见一见王老师的导师,也是国内关于宇宙射线研究的大佬级别人物,这次峰会不仅是关于全球航天事业的一次峰会,也是航天事业中技术问题交流的一次峰会。
  再次见到王老师时除去更加显得成熟,变化也不大,提着行李箱跟在一名头发花白的带着厚重眼镜老人后,看起来应该是他的导师伍教授了,作为晚辈,戴晓柏主动迎上去打招呼。
  “伍教授,您好,很高兴见到你。”戴晓柏热情的伸出手。
  老教授也立刻伸手,并没有因为戴晓柏年轻而摆架子之类的,对于戴晓柏,这个最近几年大放异彩的科学家,整个科学界没有不知道的,在科学界,并不是年龄大,人就尊重你,而是凭借学识和成果来迎的其他科学工作者的尊重。
  “早就听说过你了,更没想到的是你和小王还有这一层关系,很高兴认识你。”
  “我们先去住宿的地方吧,等下再详谈,我可是非常希望和您这样一位学识渊博科学工作者深入探讨一下。”
  “哈哈,我也是想和你这样学识丰富,又有很多想法的年轻人多多交流,肯定能学到很多。”
  于是三人便一通前往这次峰会主办方安排的住所,三人都是有参与认证的,主办方也将县城最好的几家酒店包了下来,作为参与人员下榻的地方,暂时不对外开放,也方便大家交流。
  办理入住手续后,三人便到了一家餐厅一遍吃饭一遍聊天,探讨问题,毕竟在饭桌上探讨问题,也是中国文化中的一种,戴晓柏向老教授请教着关于宇宙射线的一些问题,或者老教授讲讲一些新奇的发现,或者自己的想法,自己的理论发现,戴晓柏更多的是讲了下自己登月之行当中的一些相关问题,毕竟自己主要是关于材料科学的研究,说自己材料科学方面的东西,两人不一定知道,自己则讲了在学习宏观物理,所以请教这些问题也是没有关系的。
  刚讨论的时候,王老师偶尔还能说上几句,可是后面越讨论越深,渐渐变成戴晓柏和自己的导师讨论了,很多知识点自己还没有学习,不懂当然不能瞎说,看着两人越讨论越起劲,王满越是感觉自己这个学生的不简单,他不是主学这门学科的,现在竟然已经能和自己的导师讨论这么多高深的问题了,看来自己更加得努力学习了。
  和伍老这样的老科学家讨论,可谓是受益匪浅,更加让戴晓柏知识丰富不少,完全没有注意时间和周围的变化,直到服务员来收桌子,才结束了探讨。好在服务员也知道最近这样的事已经发生过很多,也是快下班了才过来礼貌的清场。
  结束了讨论后,才发现时间已经很晚了,感觉有点怠慢了王老师,就和王老师约定明天再两人一起吃个饭,刚好伍教授要去见另外的老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