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生产应用
作者:咸鱼味道不错      更新:2021-06-30 12:01      字数:2389
  在戴晓柏这边还在设计工业生产的时候,蒙教授又带着自己的团队来到了江城,这次一起过来的还有国家关于超导材料的专门成立的一个工作组,蒙教授作为这个工作小组的副组长,组长是国家资源部的一位王姓副部长担任。
  这位副部长也是知道戴晓柏的大名,更是了解了关于戴晓柏对于国家的重要性,所以来了后并没有什么官架子,还非常亲切。
  戴晓柏也知道了他们的意图,自然不会拒绝,再说了,都是为了国家服务,肯定会愉快的合作,而且这位王副部长可不仅仅带来了这个项目的工作人员,最重要的是带来了相当重要的技术人员。
  几名技术人员都是在生产方面有丰富经验的科研人员,副部长也是带他们过来交给戴晓柏,看能否帮忙戴晓柏一起设计好超导材料的工业生产。
  戴晓柏当然不会拒绝,这工作基本上一直是自己做,即使是自己,也非常耗时间,现在有这些专业的人员帮忙,那么速度会快很多。
  “戴晓柏同志,工业生产设计就交给你带着他们做了,有什么需要帮助的跟我讲,我一定全力给你办到。”
  “嗯,我会认真做的,对了,如果投入生产,我想选一个钛矿生产基地进行工业化生产实验,您看安排在哪里比较好?”
  “这个我们已经开会考虑过了,在枣阳有一个矿藏丰富的金红石矿,而且已经在开发中,距离你这里也很近,作为第一个工业生产的实验基地最好不过了,你觉得如何。”副部长将枣阳的钛矿相关的资料递给戴晓柏,这方面的工作在来之前已经准备好了。
  看着递过来的资料,戴晓柏仔细翻阅着这些资料,看来这个工作小组还是准备得很好很完善的,也知道下一步怎么做最好,枣阳的矿含量丰富,而且已经开采一段时间,很成熟,附近也有相关的冶炼厂。
  而且距离戴晓柏所在的江城是所有矿里面最近的,一些列条件可以说非常合适,到时候超导材料进行工业生产实验,肯定得去那边,所以这个矿点选的是最为合适的。
  虽然这个矿的矿量不是最大的,但第一次工业生产实验主要以生产实验为主,在这种不是很大的矿累积技术,再将成熟的技术推广到其它矿,整个产业也会更加健康的发展。
  “嗯,我没意见,这个地方选的非常好。”
  “既然你同意,那么我先去那边进行准备工作,如果有什么问题可以第一时间联系我。”
  “好,我会的。”
  双方商定好第一个生产基地后,戴晓柏便带着新加入的人员继续开始工业生产的设计当中,这些加入的专业人员也是做过工作的,戴晓柏给了一些时间熟悉工作后,立刻开始投入工作中。
  有了这些专业的人员加入,工业设计的进度就大大提高了,甚至很多地方都提出非常有用的意见,不愧是专业的人员。
  在大家的努力下,很快设计了一套暂时比较完善的工业生产方案,下一步就需要进行设备制作了,这方面相关的机械单位和负责人员早就已经待命了。
  第一个超导材料生产地选在枣阳这边,王部长因为提前过来,一些准备得工作已经准备好了,国家对于这个项目是大力支持的,从施工到反应炉这边都是国家顶级的建设团队,整个建设团队的技术人员也是水平最好的。
  戴晓柏和大家带着设计方案过来后,由王部长主持召开了一个会议,主要是召开的建设开始动员会议,分配各个单位要完成的工作,大家都是非常有能力的人,也非常清楚自己要做的事情,会议结束后,很快便开工了。
  第一个生产基地建设有三个反应炉,计划每个月能够产出9万吨的超导材料,超导材料的第一批用处已经和戴晓柏商量过了,全部由国家电网下属的一家高压变压器单位购买,用来生产新的高压变压器,至于后续的用途,戴晓柏并不会插手和关心。
  戴晓柏对于国家如何使用超导材料自然不会有所要求,对于超导材料的生产出来的效益,也只是在和蒙教授商量之后收取专利费用中的50%,这要求还是蒙教授一直觉得少了给加上来的。
  至于超导材料定价问题,暂时还没有决定,会根据生产的整体情况进行协定,专利费占出厂价格费用的10%是商量好的。
  因为工业设计过程不止戴晓柏一人,其他几人也是有参与,所以戴晓柏也只是在这里呆了半个月,等整个工程已经顺利开展后就回了江城,让他们负责监理就好了,等到准备量产的时候再回来。
  辛苦了这么久,时间已经到了六月份,整个超导材料的科研几乎花费了近一年的时间,戴晓柏这段时间也是一直都在忙碌,也是该休息一段时间了,生活工作劳逸结合为好。
  至于第一期的超导材料生产基地的建设,交给王部长负责就好了,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去做最好,整个工程调集了优势力量,进展速度会很快,而且标准也非常高,至于后续的生产优化工作,或者说生产量产增加工作,都不用戴晓柏多关心了,只坐着收入专利费用就行了。
  工程的开工自然是主办了一个开工仪式,新闻联播也进行了跟踪报道,前段时间宣布研发出来超导材料,这么快就能够投入工业生产,这速度非常令人惊讶的。
  要知道很多东西实验室研发出来和正真进入投入生产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概念,很多情况是实验室研发出来的东西几年甚至几十年都没有能够投入实际应用中,快的也基本在一两年这样,而像这样实验室研发出来后,工业生产没多久就准备开工。
  虽然工程开工了,但是因为对冶炼条件非常严格,整个工程也至少需要半年才会建成第一个反应炉,到时候才会正真开始进行生产实验。
  不过虽然实物还没有真正出了,但是既然生产基地已经开始动工,那么生产出来超导材料也不会出什么幺蛾子,所以很多能用到超导材料的企业也是提前过来了解能否够采购这种超导材料。
  早就知道会有这种情况的王部长也是提前就成立了对应的接待单位,一是负责讲解超导材料的性能,但是购买,不好意思,暂时不对外出售。
  甚至很多国外的超导材料研发的团队在得知蒙教授研发出来超导材料之后,也是第一时间派出队伍前往中国,看能不能进行学术讨论,如果能够知道怎么制取超导材料最好不过,差一点看能不能采取合作,实在不行看能不能购买一些超导材料回去研究。
  至于蒙教授如何应对这些实验室,其实早就研究过的,自然不可能就这样将技术给透露出去,至于超导材料的出口,不好意思,国内都不够,怎么可能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