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伯闻和女皇
作者:桃猫      更新:2021-07-02 14:48      字数:3180
  一顿饭吃完,唐炎就要和风娘子道别了,李怡婷找了借口带着冬雪先离开,让他们能在小包间里好好说会话,母子二人相顾有点伤感。
  风娘子先开口说:“好了,阿炎,出门在外多小心些,阿娘看不见的地方,自己照顾好自己。”
  “阿娘,你也要保重。”唐炎在最后,还是问了,“我阿爹可还好?”
  “好,都好,那个死老头子就是嘴硬,其实他心里最在乎你。只是今年武林大会,他先带人去东山了。”风娘子卖老公一点都不犹豫,“放心吧,家里一切都好。”
  “好。”唐炎依依不舍,“那阿娘。我先走了。”
  “去吧!”风娘子放开了唐炎的手,目送着他转身离开。
  唐炎走出包间,微笑着对李怡婷说:“阿李,我们走吧!”
  “哎。”李怡婷回了他一个微笑,两人并排离开了。
  按照计划,他们要即刻赶往东山,现在已经是8月了,再有2个多月就到武林大会了,今年的武林大会是每十年一次更换武林盟主的时候,李怡婷想让唐炎拿下武林盟主。她在路上,第一次认真的和唐炎说了这个问题。
  “阿李你要帮我登上武林盟主?”唐炎有些惊讶,虽然他也想参加武林大会,但只是要扬名,计划里可没有当上武林盟主这个打算啊!
  “是。”李怡婷点了点头,然后说,“阿李不觉得现在的武林联盟,其实根本就是一盘散沙吗?”
  唐炎用一种看傻瓜的表情看着李怡婷,所谓的武林联盟,说的好听些不过是个大型商会而已,他犹着说:“阿李,这不才是正常的吗?本来朝堂对我们武林人士管控就严。”
  李怡婷摇摇头说:“换个思考的方向,难道不是因为武林中没有个能管控各大门派的机构,朝堂才对这些武力值颇高的人不放心吗?”
  “阿李的的意思是说,要让武林联盟和朝堂合作吗?”唐炎愣了,他确实没想到。
  “是,也不是。”李怡婷说,“其实我也没弄明白,只是一个思考的方向,但你看,女皇陛下也没有完全禁止武林人士行动,甚至某方面来说,对你们拿铜牌的这些人,是和平民是一视同仁的。同样的科考机会,同样的入伍建功立业的机会,只是大家却从来没有想过走这两条路,反而都是在经商,虽然经商也没什么不好。只不过士农工商到底还是处在了最末流,所以世人才会对习武之人有了误解。”
  “是啊,你说得对啊!我之前怎么没想到呢?”唐炎脑子也像开了窍。想到了许多,他释然的对李怡婷说,“被你这么一点醒,倒觉得真的有道理。”
  “更不要说那些流于末端变成杀手、强盗、小偷的人了,”李怡婷摇了摇头说,“行不法之事,怨不得朝廷要灭他们。”
  “有道理。”唐炎认可了,随即又冒出了新的想法,“就算我不做武林盟主,也一样可以影响大家,平日里和我相熟的一些朋友,也有这样的困扰,不知道该做什么,只是继承父业行商又有些不甘心,这下倒是能有不一样的未来了。我这就给他们寄信。约他们到武林大会上详谈。”
  “可以。”李怡婷也认同了这个提议。
  从寿山县出来后,李怡婷也能光明正大的露面了,不用再避开县城去村镇投宿了,再过几日车队也到汴京了,到那时其他人也已经发现她没有回汴京,也就没有躲避的必要了。能偶尔出来骑马走一截松快松快,不用再憋在马车里扎马步了。
  不过,也是因为静琳师太被李怡婷央求着回了一趟汴京,少了每日监督他们练武的人,这才稍微轻松了些。
  李怡婷点醒唐炎的话,也是她突然之间想到的,她不知道这件事对朝廷的影响到底是好还是坏,和静琳师太说了这件事后,师太也说她不清楚这样做的后果。为了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李怡婷托静琳师太回汴京城。把这件事亲自告诉李伯闻,看会有什么后果。
  大约1周的时间,静琳师太就回到了汴京,在李府中与李伯闻碰了面,把李怡婷的想法转告了李伯闻。
  李伯闻听完不禁也有些发愣,确实以往对武林中人的想法,是尽量以打压为主,最好是能让这群人消失,或是完全变成朝廷手中的鹰犬更好,但他一直觉得。女皇并不想这么做,李怡婷的这个提议不失为一个好的办法,只是不知道女皇的打算是不是如此了。
  “师太,此事事关重大,我一时也不能答复你,”李浩闻显得很慎重,“师太还需在府中多待几日,待我进宫与陛下商讨后,再将答复带回给小女。”
  “好,我等就是了,反正也没什么大事。”静琳师太也把李怡婷的近况告诉李浩闻,“阿李先往天俊县走,到那和我师姐妹们汇合后,再一起去东山,这一路很安全。我看这回那个唐小郎得中武林盟主的可能非常大。阿李的那个提议,很可能就会实施起来。”
  “唐小郎君的功夫竟然已经到了没有敌手的地步了吗?”李伯闻微微有些惊讶。
  静琳师太却说:“不是,是功夫高的人看不上武林盟主这个东西,大家都觉得无用,平时也就是些没有根基的小虾米会去争。”
  “好吧。我懂了。”李伯闻有些无语,他虽与静琳师太打交道了几十年,但还是有些无法习惯武林人士的想法,说他们无欲无求也行,但更多的却是故步自封。自己把自己限制死在一个框框里了。
  李伯闻还是用最快的速度进了宫,在上书房里把这件事禀报给了女皇陛下。
  女皇陛下全名为米凤仪,今年已经四十有六了,登基超过3年,把风雨飘摇的大晟王朝生生拉回到鼎盛时期,是位很有威严的女皇。女皇年轻时是艳冠后宫的公主,到了中年,容貌也没有变坏到哪里去,反而因这些年的经历,容貌更显大气。女皇平日里多是不苟言笑的,但是在上书房见到李伯闻进门时,女皇却难得的露出了笑容,一瞬间就让人生出一种冰雪消融春暖花开的感觉。
  “阿郎来了。”女皇没坐在书桌前,而是坐在了窗边的软塌上。
  屋里的侍女和太监在李伯闻进来后都退了出去,女皇很自然的伸出手招呼李伯闻坐到她身边来。
  李伯闻抬手扶住了女皇的手,顺势坐在了她身旁,说:“阿凤今日可好?用饭可香?还觉得心烦气躁否?”
  “都好,你不必担心,我自己的身体自己知道。”女皇知道李伯闻这个时间来,肯定有要紧的事。就问,“可是有家里小娘子消息了?”
  “是,家里小娘子的师傅静琳师太回来了。”李伯闻点点头,把李怡婷对武林人士的规划简明的说给了女皇听,说完之后问,“小娘子年纪还小,突如其来的想法也不知道可行不可行,自己把握不住便让师傅回汴京来传信,问问家中的意见。”
  女皇听完之后,收起了笑容。撑着手臂靠在窗边思考了起来,这与她对武林人士的计划并不同,但说起来两个方法都有利弊。她原本的计划是想让武林人士经商,转变成商人,把商业做大成为资本家,但这之后很有可能会对整个大晟的制度造成影响。而李怡婷的办法,则是在他们还没变成资本家之前,就把他们又绕进封建士族的道路中去,这之后的发展会是怎么样的暂时无法预测,但可以推断的,这会让这个阶层争夺势力的时间推后了,能让整个社会更稳定。
  “陛下?”李伯闻见女皇收起了嬉笑认真的思考,便也收起了玩笑的样子,认真的等着女皇想清楚,他知道女皇总是能将事情推演到很多年之后,他觉得女皇一定能拿出可行的办法。
  “我不确定。”女皇叹了口气说,“但不失为一种办法,到底会变成什么样子,我们可以等事情发展一段时间之后再行决定。”
  “可是陛下,此事如果推动起来后,再想扭回来就很难了。”李伯闻自然想到了,武林人士一旦入了官场,就不会那么轻易的退回到原本安分经商的地位了。
  “这没有什么,就算是武林人士,也是我的百姓不是吗?”女皇却笑着答,“也许那样更好,不把他们单独划成一群,我们担心他们抱团的事就不会发生了。”
  “可是,”李伯闻还有些犹豫,“他们毕竟比常人更强壮。”
  女皇悠悠的叹了口气,说:“遇到危险的时候,反应也就能比普通人更快了,当日云儿身边若是有这样武功高强的人在,是不是就不会受伤了。”
  “陛下莫忧心,云儿会好起来了。”李伯闻握住了女皇的手,安慰道。
  “他要作为皇帝是不行了,”女皇摇了摇头,“我现在只求他能平平安安的活下去就好。”
  “真的这样严重了?我再去寻求名医进宫可好?”李伯闻问。
  女皇没有继续打击李伯闻,只是悠悠的说:“可。”
  李伯闻劝解道:“阿凤,我们只管尽人事听天命吧!”
  “可不是吗,只能尽人事听天命了。”女皇又叹了口气,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可不就是天命所为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