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当自强
作者:桃猫      更新:2021-07-02 14:50      字数:3217
  在色威国使团到汴京城来之前,朝堂上又出了件大事,江南省的鹿鸣县出了一个女人要求参加科举,在没有确切条例禁止女人参加科举考试的情况下,鹿鸣县已经先行让她参加了乡试,她不光通过了乡试,还取得了头名,她的名字叫林金花。
  大朝会上,朝臣们吵成了一团,有强烈反对如冯延已一派,也有非常支持的如窦子春,但更多的人是自己也不明白到底应不应该支持。
  “女子如何能参加科举,自古以来从未有过。”
  “女子为何不能参加科举,哪条律法说不行?她既得到了士人的推荐,说明她已经具备士人的基本条件。科举本就是为国选择能人治国,既然如此,她为何不能参加科举?”
  “女子生性柔弱,遇事容易感情用事,若是日后出任主管。容易处事不公,荒废政事。”
  “何公此言差矣,且不说远有史书上成功抗击黑民入侵的女将军岳小花,近有我朝女皇陛下,哪一个不是杀伐果断的?且男子就没有那等脑子不清楚的人了?远的不说,就前十年因一己私欲,强抢民女激发民愤甚至引起暴乱的江南省巡抚李佳博,他不光是科举出身,还是以诗礼传家为本的鹿鸣李家,结果呢?所以我认为。这为官做事与男女无关,与人天性有关。”
  冯延已一直思路明确,他没有扯那些男子女子天性的问题,而是说:“陛下,本朝自建立科举制度以来,一直未曾允许女子参加科考,是有原因的。一是为了公平起见以防作弊,参加考试的人进入考场前必须搜身检查以防夹带。二是考试的3天2夜里,考生必须留在考试院的小间内,不得离开,也就是吃喝拉撒睡都只能在考间内,整个过程必须完全公开,不得有遮掩。考试院从监考官到巡场守卫皆为男子,若考生为女子,以上诸事多有不便,且难免影响到该女子的名声。”
  关于此事的争论,米怡婷还没有开口,包括米云霏和女皇也都还未发表自己的意见。
  此时见冯延已这么说,女皇才开口问:“鹿鸣县对林金花此事,是如何处理的?”
  替鹿鸣县回禀此事的是吏部文选清吏司的郎中罗宇,他说:“回陛下,此事鹿鸣县也考虑到对其他参考人员的公平和对林金花本人的影响,所以为林金花搜身的和守房门的均是鹿鸣县府衙的女吏。众做周知,犯人里本也有女犯,所以各衙门本就设置了女吏管理这些女犯人,此次县衙也事先报予州府,江南省也同意了鹿鸣县的决定,毕竟对其他考生进行搜身和监考的也是各县的衙役。关于考房的设置,安排在本次考试面最边上的考房,那一片的监考和巡考的人也都换成了女吏。至于对她本人名声的影响。考试前鹿鸣县令已与她本人说明,她本人写下了明志书,请陛下过目。”
  单太监接过罗宇手中的书信,双手呈给女皇,女皇看完后连说三个好,又让单太监把这封书信拿下去给众臣看,还说:“你们都该好好看看,我希望你们能从中感受到什么。”
  米怡婷也看了这份书信,上面有一句话让她颇为感慨,林金花写:“水激石则鸣,人激志则宏,吾辈愿意吾身证道。”
  当初在东山,米怡婷提点林金花考科举,并没有太大的深意,仅仅只是想着多拉几个属于自己的势力进入朝堂。日后能在朝中更好的发声说话。但林金花自己想要进入朝堂,却是想证明女子并没有不如男子,女子不应将自己局限在后院之中,女子在这天地间一样能做出男子能做的事情。
  这是有多大的决心才能说出愿以自身证道的话。
  “君子坦荡荡行走于人间,无愧于天地父母,无愧于国家自身,那等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人,也难与这等光明磊落的君子相配。”女皇坐在大殿上方的皇位上说,“大晟律本就没有限定科考、士人的性别,日后若还有女性参加科考,皆按林金花例。林金花本人……”
  女皇说道这里停了一下才开口道:“虽我看好她,但史书上也不是没有那等空有志向无有才干的人出现,还请诸君对她与对其他举子一视同仁看待。”
  “陛下,若这林金花真的考中了,又当如何?”冯延已很着急。他又不能只说女子只能待在后宅中,一时间没办法反驳女皇,只能重提现有制度没办法供女子上学。
  “她又不是没家产,先前说她身世时也提到,她家中经营着不大不小的镖局,在汴京城中也有产业,她便如太学里走读的学生一样,平日到太学上课便成。”女皇毫不在意的说。
  冯延已又说:“可是陛下,这上课时,男男女女混坐在一起。于理不合啊!”
  女皇失声笑了起来,她问冯延已道:“何为君子?冯公这是说,我这大晟从天下书生选举出来的学生们,连基本的君子之道都不懂吗?”
  冯延已瞬间安静了,他能怎么说,承认这些举子们会做出违礼之事吗?且不说太学里的举子学生大多数都是各世家的子弟,就连他自己的儿孙都有在太学里读书的,他能把自己家的孩子都否定掉吗?可要他就这样咽下这口气,他又觉得不甘心,武将势力被王冢把持就算了,文官势力本就被李伯闻提拔的一批寒士占去了一部分,现在女皇是要把女人也扶起来侵占原本属于世家的势吗?
  冯延已心里憋了鼓气,他只盼着今日大朝早早散去,他好回到家中与幕僚商议对策,就听见女皇又说了一句。
  “不过整个太学里就只有一个女学生也有不妥。这样吧,阿婷,你日后也在太学做个挂名师傅,抽空去太学教教课吧!”
  冯延已只觉得心气上涌,几乎喷出一口血来。
  “阿娘。我尚且年轻,如何能教太学里的学生呢?”米怡婷并没有一口就答应。
  女皇笑笑说:“你今年才刚参与政事,确实不如你阿爹他们这些老臣有经验,但要论武功这一块,你却比太学里的师傅都强很多。得空去教教太学的学生,你自己也可顺便听听其他师傅的课程。”
  “是。”米怡婷应下了,但也为女皇的突然奇想汗颜,总有一种阿娘在下一盘很大的棋的感觉。
  散了朝后,有些大臣脚步匆匆的就出了宫,连廊下食都未参与。米怡婷倒是不急,近日她身上的各项事务完结得差不多了,不像前段时间那么忙碌了,廊下食也可以参与了。
  廊下食时,窦子春来到米怡婷和米云霏面前,与两人闲谈,说:“二位殿下,对于先前在朝上争论的事情,二位都未曾开口,不知二位殿下是何看法呢?”
  米云霏和米怡婷相视一眼,由米云霏答:“这事来的新奇,不光是大晟,纵观前史也是从未出现过的事情。一件新生的事务,还未发展起来,我们不能武断的说是好还是不好。只要不是律法禁止又与国家大义相违背的,何不让其发展一段时间再看结果?”
  “殿下说的有理。”窦子春点着头说,“我也与殿下有相似的看法,远的不说,一直以来都存在着女吏,据我所知,这些女吏与男吏其实并无太大区别,有那等表现优秀特别好的,也有作奸犯科与歹人相互勾结的,这样看来。好与不好实则与人的性别毫无关系。”
  米怡婷附和道:“是这个道理了。”
  等到廊下食结束后,米怡婷去了行政区她的院子里,窦静慈在替她做下个月的行事历,见她来了后还不忘开玩笑的说:“娘子快趁今日无事,抓紧时机发发呆。”
  “你又促狭。”
  米怡婷笑着摇头,边走到桌前写信,她要给林金花、夏元强和贺铭写信。
  实际上她与这三人一直保持着书信间的联系,这一次的科举,不光是林金花参考了,夏元强和贺铭也同样参加了考试,并且夏元强也得到了乡试的头名。现在暂时是女子参考这件事压过了武林人士参考的事,不然武林人士参加科举也会在朝中掀起波澜。
  米怡婷向取得乡试头名的林金花和夏元强道了贺,她与夏元强和贺铭的信中让他们继续努力,鼓励他们明年在京中见面。写给林金花的信就没那么简单了,米怡婷把朝中发生争执的事情告诉了她,这是当初她们两人提到此事时就已经预料到的,所以遭到部分大臣的反对并不算太意外。
  让米怡婷意外的是女皇的态度,女皇比她预料的更支持此事,这是件好事但也有不好的地方。在大晟,再没有什么事情能比得到女皇支持后更顺利的了,但顺利的同时,也会受到更大的反对,那些站在女皇对面的势力。
  米怡婷也把女皇计划让女举子也进入太学学习的事业在信里告诉了林金花,但同时,也告诉她女皇并不会因为她的性别给她更多优待,甚至还因此受到更大的关注,她要想真正得到女皇的认可,就必须自己努力。
  米怡婷最后告诉林金花,写下了这样的字句。
  “阿林的信我也看了,当时心中很是感慨,我这一生恐怕只能困在汴京城里了,但我会在这里,尽我最大的努力,为你,为日后更多如你一样有大志向的女子,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