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投宿
作者:笑问锦衣      更新:2021-08-19 09:36      字数:3085
  回想起适才的惊险情景,夏侯刑风不由得心惊胆颤,忖道:“若不是这些年来苦练‘无妄神咒’中的上乘心法,别说攀崖而上,只怕连船都未离开,便给浪涛卷入江底了。”心中暗自骇然,用袖口擦了擦额角的冷汗,转身向嫣然走去。
  哪知,他才一抬步,忽觉胸口发闷,内息不畅,一口气险些提不上来。
  这是掌力回激入体之象,夏侯刑风心中先是一惊,随即明白过来。他自悬崖下飞跃而上,已将“无妄神咒”这一门神功发至巅峰之境。
  待到崖顶时,处处真气盈荡,口中不禁发出一声长啸,这声音犹如龙吟大泽、虎啸深谷,远远地传送出去。良久之后,兀自余音袅袅,在谷中回响。
  听到这番啸声,嫣然悬起的心才算落了下来,知道夏侯刑风已经行功完毕,心中一宽,不禁双膝发软,跪在地上,双手合什,喃喃道:“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求求您保佑我们一家能平安躲过仇家的追杀。倘若注定要有一场劫难,就全移到我一人的身上,所有灾祸困苦,都由我一人承受。只求菩萨助阿痴哥哥与仪儿渡劫解难,一生平安喜乐。”
  她的声音虽低,却是全心全意地在向观世音菩萨求救,每一个字都念得无比虔诚。
  夏侯刑风在旁边听着,心下好生感激,寻思:“她为了我,什么都肯做,这等红颜知己,夏侯刑风不知是前生几世修来?”
  求祷之后,嫣然缓缓站起身,望着夏侯刑风道:“这里地处荒郊野岭,天色又已近夜,咱们却该往哪里去?”
  夏侯刑风走到崖顶往左右一望,见此处乱石嵯峨,长草及胸,四野无人,心想群雄未能将自己阻杀于江中,决不会轻易罢手,必然要沿江搜寻自己的下落,此处虽然偏僻,却也不宜久留。
  他沉吟了片刻,自言自语道:“前方不远便是汉水西岸重镇沔阳,想杀咱们的人定然云集于镇中,依我看么……”
  说到这里,他顿了一顿,脸上忽然傲气横生,道:“那些江湖仇家必然料想我会往偏僻之处逃匿,我却偏偏要行一着险棋,今夜便投宿到沔阳镇中去。”
  此去是凶是吉,嫣然不知道,也不在乎,她只求能与心上人在一起,其余的一切事全凭夏侯刑风作主,当即点头道:“你说去沔阳,便去吧。”
  二人的主意一定,夏侯刑风辨明方向,说了一声:“走吧。”背起仪儿,与嫣然下山往西南方而去。
  三人快步下山,走出约莫三四里地之后,遇见道旁有两间农舍,屋边是一片菜地,一对乡民夫妇正在地里浇菜。
  夏侯刑风瞥了一眼自己的衣着,心念一转,走上前去,取出些许散碎银片,从这对夫妇手中购买了两套衣衫,与嫣然到僻静处换上。
  农家贫寒,衣衫自是污秽破旧不堪,嫣然素来爱洁,穿上衣后,不禁大皱眉头。
  夏侯刑风却十分欢喜,将破衣又撕坏了几处,再用泥土把脸涂污。三人在水中一照,只见已活脱脱成了一家乞丐,那些江湖豪杰便对面相逢,也未必相识。
  当三人进入沔阳镇中的时候,已是深夜时分。
  冬夜的风萧瑟寒冷,从街道中呼啸而过,卷动枯叶与残枝,发出干涩的声响。
  站在空荡荡的街心里,嫣然往前方望去,见所有的店铺几乎都关了门,沿街人家窗口的灯光一盏盏地在减少,每熄灭一盏灯光,便意味着一个人、或一对人、或一家人安息了。
  刹那间,她仿佛透过街边冰冷的墙壁,感觉到那屋中炉火的温暖、被褥的温暖、梦的温暖……
  在这一刻,嫣然陡然涌出惆怅无限,似乎有一个声音在她的心深处喊道:“我们去的地方在哪里?有没有我们的一席之地?”
  在嫣然的身后,夏侯刑风望见她神色间闪过一丝愁意,便知她此刻的心情,微微叹了一口气,将手放在嫣然的肩上,道“一切都会好起来的。过不了多久,咱们就会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从此再没有风吹雨打,再不用担惊受怕。”
  嫣然幽幽地说:“会有那么一天吗?”
  夏侯刑风深深地点了点头,道:“记住我的话吧,这一天不会很远了。”
  嫣然露出一丝笑容,虽然她不知道夏侯刑风的话是否能成真,但得这样一个承诺,心中已是十分安慰。
  她把头靠在夏侯刑风的胸口,鼻中闻到他身上发出的阳刚气息,不由得神魂如醉,凄凉之情渐消,轻声道:“倘若没有那么多江湖仇家追杀,咱们放慢脚步,在这寒街陋巷中就这么走上一辈子,该有多好!”
  夏侯刑风软玉在怀,一时也心猿意马,神魂飘飘。
  这寂寞长街中,虽然冷月照影,寒风拂体,但在他的心底,涌动着一份绵绵深情,眼中望出去,夜色也仿佛光明了许多。
  正在这时,忽听长街上响起了阵马蹄声,夹杂着阵阵吆喝之声,由远而近,往这边急奔而来。
  顿时,嫣然花容失色,抱着夏侯刑风的胳膊,颤声道:“他们……他们来得好快,阿痴哥哥,咱们命苦,终于难脱这伙人的毒手。”
  夏侯刑风的目光向后一瞥,低声道:“有我在这里,你不要害怕,再说这伙人未必就是冲咱们来的。”
  说着,拉起嫣然快步闪到街边的屋檐下,往马蹄声响起的方向望去。
  不一刻,只见二三十匹快马与一辆豪华马车从街上奔过。
  马上的骑士黑衣大氅,背负长剑,人人身姿矫健,显然都是江湖中的好手。那车中却垂着帘缦,将门窗遮得死死的,看不到里面坐的是什么人。
  肃杀的夜幕下,这些快马悍汉好像是从地底下钻出来的,打破古镇的沉寂,虽然顷刻间便已远驰而去,却在街头留下了一股久久不散的煞气。
  嫣然默默站在屋檐下,直到车马都不见了踪影,才松了一口气,道:“好险,真……真吓死我了,他们是什么人?”
  夏侯刑风也是心思飞转,只觉这伙人行迹诡密,却猜不出一丝头绪,摇头道:“看不透他们是什么路数。总之不是冲咱们来的,便不必理会。走,咱们找地方去吃宵夜。”
  三人又走了好一会儿,来到长街的尽头。这里是一座气势威宏的大宅,面向街面,大门紧闭,墙边挑起两只白纸灯笼,照着门前蹲的一对白石狮子,气象威武。
  夜风萧煞,灯笼不住地左右摇摆,白惨惨的灯光忽明忽暗,在黑沉沉的静夜中看来大是鬼气森森。
  忽然,嫣然的身子一颤,紧紧抓住夏侯刑风的手臂,小声道:“阿痴哥哥,你看……那……那是什么?”
  夏侯刑风点了点头,他远远便即望见,在宅门近处正停着那辆豪华马车,但四周那些江湖悍汉却全已不见了,只剩下二三十匹空鞍的骏马,在马车边打着转转,不时传出一两声銮铃的脆响。
  夏侯刑风游目环顾,见四下里寂无人影,他轻轻将嫣然的手握了握,沉声道:“不必惊慌,那伙人若是想加害咱们,早在方才就会动手,用不着来到这里设伏。依我看,想必是江湖中哪个门派帮会间发生的纠葛,与咱们无关。”
  说着,他拉着嫣然从宅门前走过,拐入街对面的一条巷子里。
  才走进巷口,夏侯刑风便见前方不远处亮着灯光,走近一看,这里是一家小酒铺,门面甚小,临街搭了一片芦席棚棚,酒幌斜挑,铺门半掩,从中飘出阵阵热腾腾的油烟味,喷香扑鼻。在这冬夜凄冷的街头,吸入一口,当真是说不出的受用。
  仪儿伏在夏侯刑风背上本已睡着,这时闻到饭香,从梦中醒来。她吸了吸鼻子,立刻寻到香气的出处,目光顿时一亮,摇着夏侯刑风的脖子再也不肯走了。
  夏侯刑风轻声哄了仪儿几句,扭头对嫣然说道:“咱们涉险过难,从正午到现在粒米未进,这孩子小小年纪,能够忍饥不哭,也真是难为了她。”
  说到这里,他叹了一口气,又道:“眼下暂已脱困,咱们先这里吃饱肚子,再找地方投宿。”
  听了夏侯刑风这句话,嫣然的眉头却不禁一皱,心想这里虽无人追杀,但距离大宅只有一街相隔,更不知那二三十名江湖悍汉藏在周围什么地方,毕竟是一块心病。依她之意,不如忍过一时之饥,早些避开此地,离对面那栋宅子越远越好。
  然而,夏侯刑风却没注意到她的怔忡不安,低声说道:“来吧。”说着背起仪儿跨进酒铺的门槛。嫣然见状,只得将涌到口边的话又咽回肚中,随后默默跟进。
  这家小酒铺极为简陋,只有一间铺面,内堂四壁石灰剥落,颜色灰暗。
  一侧是卤菜柜,放着几盘牛腱子、叉烧、卤肠、猪耳朵,都是佐酒佳肴;另一侧是酒柜,立有两口酒缸,盛的散装白酒。当中疏疏摆着几张油腻的方桌,十几条长短板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