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破釜沉舟
作者:昔默语      更新:2021-08-22 18:02      字数:1755
  少翊竟然会举荐自己?连元毓自己都是一惊,完全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
  接着,就听见赵振忠厉声拒绝道:“不行。”
  少翊问道:“为何不行?”
  赵振忠沉默半晌,而后叹气道:“竖子年幼,行事鲁莽,尚不堪重任。”
  少翊笑道:“大将军未免也太小看宸曜。”赵振忠还要反驳,少翊竖起手指,一件一件阐明:“其一,宸曜从未上过战场,南越军没有人识得他,故而他能顺利潜伏进去,不会轻易被人拆穿;其二,宸曜的身形与南越那位‘神州第一美’极为相似,所以他能模仿,混入青楼,逃过盘查;其三,宸曜聪明伶俐,其忠心自不必说,父皇派他来前线也是为磨砺他。此番派他前往南襄城何尝不是一种磨砺?大将军,你究竟在顾虑什么?”
  从未见过少翊如此英明神武,在外偷听的元毓只觉得心潮澎湃,恨不得即刻就动身。
  然而,赵振忠还是咬住青山不放松:“太子殿下,进入南襄城可是九死一生?”
  少翊沉默半晌:“宸曜机警,想来能够从容应对。”
  赵振忠却苦笑道:“太子殿下,老臣已经失去一个儿子,如今还要老臣把第二个儿子的命也送上吗?”此话一出,众人唏嘘。连少翊都心软下来,连连叹息好几声,便是再也不敢提及老将军的伤心之事。此事也就不了了知。
  殊不知,“潜入南襄城”之事的种子已经深埋到帐外元毓的心底。
  只待时机成熟,便会破土发芽。
  他偷听完议事以后,再也没有心情前去校场,一瘸一拐地转回少翊营帐,脑子中全是“如何能够成功潜入南襄城”的事情。思前想后,他还是觉得少翊在会议上提出的办法最佳,只是还需要一些暗中的布置。遂提起笔,刚准备给楚寒写信,就在这时意外地发现一封搁在案桌,没有拆开、没有署名的信。
  他心下起疑,犹豫再三,拆之。
  信的内容只有八个字:破釜沉舟,有进无退。
  信中的字体飘若浮云,矫若惊龙,颇有楼逸尘的神韵。
  元毓皱眉,将信纸放在鼻下闻闻,有一股淡淡的咸味。他微微有些惊讶。遂用手慢慢抚摸笔迹,果不其然,其上有干析出的盐粒。他猛然想起某一年冬季,曾收到过一份来自北溟的书信,纸面上也有这样的盐粒,他以为信中藏有秘密,所以茶不思饭不想地琢磨着让秘密现形。后来,还是封奉仪提醒他:北溟地处高寒之地,一年中有三季都是冰雪天气,磨出的墨很快就会凝结成冰。为保证正常书写,北溟人都会在研墨的时候加一点盐水。故而,等到字迹干涸以后,纸张上就会留下析出的盐粒。
  所以,现在看来,这封未署名的信是用来自北溟的砚。
  元毓在这时又想起楼逸尘送给鸾镜的那块冰砚,也是来自北溟。这天下不可能有那么多巧合的事情发生。故而,他将两件事联系起来,理所当然地认为这封信出自楼逸尘之手。
  可是,楼逸尘为什么要给少翊这样一封信?
  任赵小侯爷想破脑袋,都没有想出个所以然来。
  索性他就不想,只关注字面的意思:破釜沉舟,有进无退。
  元毓一次又一次地默念这八个字。
  忽然间,心念电转,他想出计划。在斟酌一遍可行性后,他将信原封不动放回去,瘸着腿跑去校场,把正在练习枪法的司徒冽叫出来。他三言两语就把营帐外听到的事情,以及自己的计划全盘道出,又让司徒冽赶紧地把军营中楚寒安排进来的人全部找过来。
  殊不知,司徒冽被他的计划吓傻:“这种事情,大将军不会答应的吧?”
  元毓搂着司徒冽的肩道:“事关我的建功立业,不需要经过他的允许。”
  司徒冽道:“宸曜,你说到底只是一个宣节校尉,还是应该听从大将军的指挥……”
  还没说完,元毓一个巴掌拍在他的脑袋上:“告诉他以后,我还干个屁的事啊?去,赶紧把人给我找过来,不然我就到我姐姐面前去说你确实不如那王尚书家的二公子。”
  司徒冽被吓得连吞唾沫。二话不说,风风火火地跑去找人。
  等到黄昏时分,司徒冽才把军营中四五个被楚寒安排进来的人聚齐。
  元毓逐个提问,挑来挑去,竟没有一个人满意。就在一筹莫展的时候,他忽而想起军中还有楚杰,遂让司徒冽把人带来,将计划一一道出。楚杰被他这大胆狂妄的行为吓破胆子。死活不肯答应,还说要将此事告知大将军。元毓将其拦住,又是威逼又是利诱,最后使出杀手锏,承诺道:“事成之后,我一定会在太子殿下面前举荐你,入朝为官。”此乃楚家人对楚杰的期望,也是楚杰自己的理想。所以,在反复斟酌利弊以后,他终于答应与元毓一道行动。
  当晚,少翊与众将领探讨接下来的作战方案,一夜未归。
  当晚,元毓挑灯夜书,把自己的计划详尽写下,交给司徒冽,让其在两日后再转交少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