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199)
作者:请君莫笑      更新:2021-08-26 06:34      字数:4490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252、云安到家
  御书房内, 四方大案上铺着明黄的桌布,上面整齐地摞着各种颜色的折子,新皇高憭端坐在案后, 提起御笔正打算落笔, 内侍从角门躬身进了书房, 跪在御案五步开外:陛下。
  御笔的笔尖一顿, 高憭沉吟片刻还是将御笔按在了笔搁上, 抬眼问道:何事?
  启奏陛下, 太后有旨请您到清宁宫。
  知道了, 你回去禀告母后, 朕一会儿就去。
  是。
  内侍领命去了, 高憭批完了手头这份奏折,起身离去,无需吩咐自有内侍取了明黄绸缎盖到了御案之上。
  高憭坐上御轿, 内侍一甩拂尘唱道:摆驾清宁宫。
  高憭往后一靠, 捏了捏鼻梁而后闭目养神起来, 终于如愿当了皇帝, 可这上百日的折腾也非常人所能承受,即便高憭正值壮年,且有数名御医时时维护着高憭的身体, 可这一百多天折腾下来也险些让高憭脱了一层皮。
  新朝伊始, 朝臣们出于各自的目的疯狂往上递折子,其实也只有高憭自己知道, 他是多么希望朝臣们能消停一阵子,让自己这个皇上也歇一歇。
  不过高憭也只能在心里想想,他是万万不能表露半分的,即便有再多不满, 再怎么辛苦,他还是要把每一份折子都批了。
  高憭忙里偷闲小憩了一会儿,轿子停了,轻轻落下。
  内侍独特的声线传到高憭的耳中:陛下,清宁宫到了。
  高憭睁开眼,下轿,往清宁宫内走去
  随着一声叠着一声的唱和,内殿的大门开了,看到从里面出来的人,高憭明白了些什么。
  户部尚书,显王和楚王从内殿出来,跪到门口:参见陛下。
  哟,都在呢?免礼平身吧。
  谢陛下。
  高憭进了内殿,一撩衣襟下摆跪在太后面前,请安道:儿子给母后请安。
  起来吧,坐到哀家身边来。
  谢母后。
  高憭坐到太后旁边的位置上,户部尚书和两位王爷跟着进来,户部尚书坐到了太后那边的下手位,显王楚王兄弟俩坐到了高憭这边的下手位。
  太后福泽深厚,从前膝下孕有三名皇子成年,长子高憭行二,先太子薨逝后高憭为长子,被立为太子,成功登基。
  显王今年二十八岁,楚王二十二岁,都是风华正茂的年纪,三兄弟眉宇间流露出相似的气息。
  太后道:今日,你的两个弟弟来请安,哀家正好叫了兄长入宫来小坐,四口人碰到一起,楚王说数来数去也不算团圆,哀家便命人把你也给请来了。兄长说你日理万机,每日睡不上两个时辰,这江山虽重要,皇儿也要爱惜自己身体才是啊。
  母亲教训的是,只是儿子初登大宝,各方递了不少折子上来,若不快些批阅恐堆积成山,等忙完了这阵子,就该得闲了。
  楚王突然插话,叫道:皇兄。
  怎么了?
  皇兄,今年的秋猎还办不?这可是你登基后的第一个秋,该大办吧?
  显王瞪了楚王一眼,说道:皇兄颁了恩科旨意,殿试的日子可能要和秋猎冲突,如何去得?再者说今年不好,秋猎的事儿还是推迟一年吧。
  楚王对此不以为然,不屑道:不就是个扫把星?还能如何?还值得胆战心惊成这样么?大丧刚过,全天下的百姓都等着朝廷出个好消息呢,咱们带头缩在皇城里,动都不敢动,百姓怎能安心恢复生计?秋猎本就是一年一度的规矩,也是咱们皇兄向朝臣们展示体魄的好机会,怎么能说停就停了?
  高憭听着两个弟弟的话,抬手摸了摸胡子,并未表态。
  太后嗔道:冠冕堂皇说了这些,依哀家看就是你的心长草了,想要去秋猎,是不是?
  高憭笑道:母后,我倒是觉得五弟说的有几分道理,社稷贵在稳重,朝廷里头按部就班,天下的百姓才能心安。如今扫帚星现,父皇驾崩,不知有多少百姓心中惶恐。朝廷更应该放开手脚,最好举办几件大喜事儿好好冲一冲,百姓们才能缓过来。
  户部尚书说道:老臣觉得,陛下所言甚是。
  太后笑了起来,连声说了三遍好,继续道:陛下见识独到,你们兄弟一心,君臣齐心,哀家很欣慰。只是陛下适才说,朝廷应按部就班有利于民间安定,可哀家怎么听说,你在前朝做了一件不寻常的事情呢?
  高憭挑了挑眉,虚心道:儿子近来政务繁忙,也不知母后说的是哪一件?
  这儿没外人,哀家就不和你拐弯抹角了。宁安王对陇地的节度专权你给收了?
  是。
  为何如此心急?
  儿子只是按规矩办事。
  规矩是死的,情分是活的,陇地荒芜贫瘠,多有沙匪出没宁安王封在那里,是朝廷的一道天然屏障,你收了他的节度专权,沙匪若作乱起来你要宁安王怎么办?等朝廷派兵过去来得及?
  太后说完,户部尚书捋着胡子没说话,显王和楚王也对视了一眼,保持了沉默。
  高憭沉吟半晌,答道:母后,先祖留下遗旨,后宫不得干政。
  你!
  母后稍安勿躁,且听儿子一言,您是我亲娘,可祖上的规矩不能破,今日儿子索性一次和母后说明白,从今往后也请母后相信儿子。依律二字王本来就没有资格拥有节度之权,父皇对他们一脉已经赐予诸多殊荣了,高怀应该懂这份进退。这份权力儿子早晚都要收,也是必须要收陇地山高路远,高怀历来又是个小心谨慎的,错过了这一遭恐怕今后都没机会再收,人家若无错处,朝廷收了他这么大一项权力,恐民心有失。此事虽然是个过场,好歹是高怀自己提出来的,我不过是顺水推舟拿回来,朝廷安稳,他也安稳。他若真的是个知进退的,应该在心里好好谢谢朕。他若是个伪装的,那正好先把他的利爪拔了,以绝后患。
  听完高憭的话,太后端起茶盏呷了一口,并未做声。
  高憭起身道:儿子还有折子要批,改日再来给母后请安。
  除了太后,其余人纷纷起身:恭送陛下。
  不必送了,你们都留下陪陪母后,朕自去。
  高憭走后,殿内静悄悄的。
  过了好一会儿,太后才开口说道:兄长,依你之见如何?
  这太后还是不要为难老臣了吧?
  哀家乃陛下生母,难道还会害自己的儿子不成?陛下年轻气盛,哀家总要给他把个几年关的。
  户部尚书也叹了一声,答道:陛下说的其实也没错。陛下年轻,在朝政上彰显出魄力也是人之常情,正所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宁安王若真如他一直表现的那样忠于陛下,忠于朝廷,陛下此举并无不妥。
  却不想太后听到户部尚书的话之后,竟把茶盏往桌上重重一搁,驳斥道:天下人都可以这么说,唯独兄长你不能!
  太后恕罪!户部尚书一撩衣襟下摆,跪了下去。
  显王和楚王也双双起身,跪地道:母后息怒!
  太后立着眉,怒道:一个小小的宁安王何足惧哉?纵使他真有不满又如何?大不了就趁着他尚在京城,直接将他的封地牵到京畿,削减他的府兵,看他如何掀出风浪?可陇地能不驻军么?北海有八十万戍边军队,如一把利剑插在我大燕边陲,可这是一把双刃剑啊,陇地是挡在中原和北海之间的一道天赐的关隘,只要陇地有驻军,北海想反,就要掂量掂量。
  母后勿忧,孩儿愿自请封于陇地显王说道。
  糊涂,你若真到哪儿去,北海真反了,你就成了他们要挟朝廷的筹码了!
  母后教训的是。
  太后轻叹一声,淡淡道:都起来吧。
  谢太后。
  谢母后。
  太后抚摸着那两根纯金制成的护甲套,幽幽道:此事还需从长计议,容哀家想个万全之策。
  雍州。
  城门口,周六一早就等在门口,守候了两个多时辰,总算看到了那车厢大小显然不同于寻常马车的马车。
  周六来到路中,举起双手挥舞起来,车马停住,车厢门开,云安从里面跳了下来。
  爷,您可算回来了,自从收到家书小人每日一早就来,已经接连在城门口等了您三日了,今日要是再没把您接回去,可不好和夫人交代。
  云安开心极了,说:原本是该在家书里定的日子回来的,可是这天气真邪门儿,入了陇地之后几乎天天下雨,原本硬实的路,泥泞不堪,好多马车都陷进去了,多亏我坐的这马车轮子宽,也还是费了些周折。
  可不是,这阵子雍州城内天天有雨,不过还是爷有福气,今日就没下雨。
  云安爽朗一笑,吩咐道:快帮我把行李搬到咱们自家的马车上。
  是。
  云安从怀里取出一张银票,交给车夫:送到这儿就行了,这一路让你跟着我受累了,区区心意,你拿着。
  那人看了银票的面额,虚推辞了一番然后便欣然揣到了怀里,东西都搬完云安目送马车离去,周六问:爷,小的听说您进京的时候是轻装出发,怎么带了这么多东西回来?是不是京城里的那些主子赏的?
  别瞎猜,谁会赏赐我这种小人物,这是我在回来的路上给大家伙带的礼物,快走快走,回家!
  作者有话要说:  今儿的更新到了,现在房子也有了,守制也过了,你敢信?感谢在20210522 22:34:51~20210523 22:10:06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手榴弹的小天使:微风不燥清风徐来 1个;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微风不燥清风徐来 2个;破雪、常鹏居士、Chiktszsum、朕慕林、Emmm、毛线绒、凌泡君、邊際獨行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不吃肉的熊 28瓶;暮七 12瓶;慕荣长风、壹贰叁肆伍、43090594、50014879 10瓶;岁月静好 9瓶;泠石 6瓶;熊嘉怡 5瓶;↖(^^)↗花之梦 3瓶;及时行楽、性感的小可爱、二毛五的结婚证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253、有車来了
  周六拉着笼头调转车头, 他能体会到自家爷的心情,爷和夫人郎才女貌,天造地设的一对儿
  爷又是血气方刚的年纪, 都说小别胜新婚, 这点儿道理周六怎么可能不懂呢?
  而且根据周六的观察, 他断定云安是一个极洁身自好的人, 好像脑子里就没有拈花惹草的那根筋似的
  有的时候周六甚至都想:自家爷要银子有银子, 要身份有身份, 容貌也是算上佳即便他是入赘进府的, 可凭他现在的条件在外头养个小的那还不简单么?
  而且云安还要时常出门, 偶尔宿个烟花巷, 在总去的几个城里头结交些相好的,也方便不是么?
  毕竟夫人那样尊贵的人儿,不能总跟着爷风里来雨里去的啊, 像爷这年纪的男子, 哪能活成个和尚呢?
  但通过周六的观察, 他断定云安绝对没有养过小, 更没有老相好甚至是不会去风月场所的人。
  周六道上的朋友多他曾经听说过南林府的赘婿是个很荒唐的人,恨不得把洛城所有的青楼都给买下来,当时周六也一度信以为真, 私下里还和朋友们将此事作为谈资, 可当他真正侍奉在云安身边后,才知道什么叫流言猛于虎。
  这天下啊再没有比爷和夫人更恩爱的夫妻了。
  云安和林不羡之间的感觉, 周六也说不甚清楚,是一种,嗯反正和周六见过的所有夫妻都不一样的方式。
  若是非要细细说出来的话,那大概是旁的夫妻相敬如宾也好, 举案齐眉也罢,但外人还是一眼就能看出其中的尊卑,这对夫妻到底是谁说的算,谁才是一家之主,明明白白地摆在那儿。
  男主人哪怕对自家夫人再好,再体贴,那种凌驾在上的感觉依旧很明显。但这套尊卑规矩放在云安夫妇的身上,仿佛失灵了。
  任周六的眼力如何毒辣,他竟然看不出云安和林四小姐到底是谁当家做主,这样的感觉于周六而言实在是太奇妙了
  直到他和云安越来越熟,才明白这份违和从何而来,云安真的是一位世间少有的奇男子,严令府内没大没小不论尊卑的主子,周六生平第一次见,而且云安并不是装的,他时时在以身作则。
  想到这里,周六笑了。
  为了云安和林四小姐的阔别重逢,同样也在期待地想着:等有一日,自己也迎娶了美娇娘,也一定要学一学爷和夫人的样子,体会一下这样子的夫妻,到底是个什么滋味儿。
  驾!周六轻抽了马屁股一下,马儿嘶鸣一声加快了速度。
  马车将停,周六叫道:爷,宅子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