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取个什么名字好
作者:秦时长空      更新:2021-08-26 14:35      字数:3984
  血魂想逃走,这其实并瞒不过若尘的眼睛!所谓当局者迷,旁观则清,他在旁观战这么久,如果连场上的这点变化也看不出来,那就真是白瞎了!不过,若尘有他的想法,他仍不着急!
  血魂余光见着旁边观战的若尘,仍是一副事不关已,高高挂起的样子,心中稍安!他边打边似不经意地朝着边缘地带退去,并不明显,但无论是跟他对战的月痕和还是观战的若尘都看在眼中!
  血魂没有办法,他其实也是硬着头皮的,都已经这个时候了,不管能不能成功逃走,他也只能是奋力一试!在又接下月痕的一记秋水剑光后,血魂骤然暴退,左臂骨盾突然飞出,原本碗口大小的骨盾瞬间变大,挡住月痕,而他则头也不回,风驰电掣般遁走!这还不够,似乎觉得这样仍不保险,血魂更是牙关一咬,舌尖精血喷出,祖传血影遁法使出,化做一道血光极速远去!
  如此果断,如此快的遁速,就是若尘也没有想到,有人想拦只怕也是追不上,就在他懊恼自己有些太过自大之时,接下来让所有人目瞪口呆的一幕发生了!
  血红的遁光异常醒目,速度超乎想像,吸引了所有人的注目,而在修罗团员,还有四大团所有成员的注视之下,那道遁光眼看着就要消失在天际,却突然像是撞上了什么东西,竟是爆出了一声闷响,在巨大的冲撞力下,所有人眼中的那道血红遁光,便是真得化成了一团血雾,极速遁走的血魂,竟是真得被什么东西挡住,一头将自己撞成了渣!
  在所有人的惊骇之中,在所有人的莫名其妙之中,那处虚空慢慢显现出九艘船,正是若尘一行来时的那九艘巨舰!而其中一艘巨舰的船身上,正有一滩醒目血迹,让所有人恍然大悟!
  血魂竟这么着急地自己撞死了!这让所有人都无法相信,就连若尘也是哑然,他本是无心,瞧着四大团和月痕都在激战,唯自己没什么事情可做,于是随意下了个命令,让人将九艘船随意停在一起,为了以防万一,他更是让人开启了每艘船上的隐匿阵法,毕竟那些船上的人,都是非战斗人员,有些还对若尘有大用,容不得他不小心谨慎!
  只是,这无心之举也太神奇了吧?难道真应了那句话,自作孽,不可活?
  若尘无言,其他人更无语!堂堂一团之长,堂堂一名分神强者,有啥想不开的,怎么的就要自己撞死呢?再说了,你是修罗团的团长,成员们都还在浴血奋战呢,你跑啥呀?这下好了吧,不讲义气之人,就只能是落得这么个下场,连渣都不剩!
  这是修罗团很多人的想法,而四大团的人想法就更多了,有人觉得高层果然是高明呀,是不是早就知道那血魂要逃,故意将船聚在那边,不然为什么还要开启隐匿阵法呢?有人想法更奇怪,他们觉得今天真是个神奇的日子,自己这边有人逃跑,被虎啸旗杀得个干干净净,而修罗团的团长也要逃跑,竟是一头撞死了,看来以后这不讲义气的事情还真是不能做,都没有好下场呀!
  至于月痕、虎臣、羽翼等人,则就有意思了,他们看了看天际还没有全部散开的血雾,然后竟齐刷刷地看向若尘,似乎都是认定这就是若尘故意为之,不然他怎能一直气定神闲地在一边观战,半点也不着急呢?果然是早有准备呀!只是他是怎么就料定血魂会从那个方向逃走呢?这本事,还真是让人佩服,让人佩服呀!
  若尘苦笑,又开始摸鼻子,既不肯定也不否认,一副不想说,不可说,高深莫测的样子!
  关键时候还是虎臣反应快,他清了清嗓子,用他威震山林的声音,扯着喉咙喊道:“修罗团的兄弟们,你们的团长都扔下你们自己逃跑撞死了,你们还要负隅顽抗吗?你们早就被包围了,你们再战下去还有意义吗?我是虎啸旗的团长,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你们,只要你们放弃抵抗,我不但保你们不死,如果你们愿意,还可以加入我们!我们的实力你们已经见识到了,还要犹豫吗?我们只接受一千人的投降,手快活,手慢死!”
  这次虎臣没有动用虎啸音功,但效果仍是惊人,他先是指出修罗团目前形势,团长已死,他们被包围了,让修罗团成员有了极大的心理压力,但虎臣随即话锋一转,紧接着就给了他们一线生机,只要投降,就可活命!当然投降的机会也是有限的,这无疑再给次给了修罗团压力,容不得他们犹豫,一旦被人占先,只怕最后真投降了也是难免一死!
  好一个虎臣,好一个软硬兼施!羽翼、月痕等人,包括若尘都是心中暗赞,觉得这威猛的汉子今天当真是给了他们一波接一波的惊喜,都快上天了!
  同样被虎臣的话唬住的,当然是修罗众!他们的支柱,血魂团长是如何抛弃他们的,又是如何惨死的,他们看得一清二楚,很多人心中已是感觉到了背叛,觉得再打下去实在是没意义!团长为了活命,都可以舍下他们自己逃命,生死关头,他们为什么就不能替自己作出选择?更何况,血魂那个叫背叛,而他们投降,只是受到了伤害,心灰意冷下的无奈之举,毕竟活着才是最重要的!
  有人被虎臣说服,扔下了武器,放弃抵抗;有人内心挣扎,最终自己说服了自己,选择封住了修为;有人冷眼旁观,见投降的人越来越多,也选择委屈求全,保命再说!
  很快所有修罗众就都“缴械”,征伐修罗,大局终定!这一仗,虎啸旗光芒万丈,先是一击破阵,后又兵不血刃劝降修罗余众,居功至伟!
  打扫战场的事,仍是交给羽翼全权负责,苍狼、吞天两团协助,虎啸旗需要要休整,已是先行回到战舰之上,而月痕则在收了血魂留下的血刀、骨盾和储物法宝后,跟若尘一起回到了主舰!至此,混乱三大海盗团终是一统,至于海盗星上的混乱团成员,到时接不接受,已是不重要,因为由不得他们!若尘相信,他们会做出正确的选择!
  已经有过一次经验,羽翼处理起善后的事来本应轻车驾熟,只是让若尘意外的是,这次他花的时间却是比在隐月要长了很多!若尘、月痕两人在一起喝了好久茶,这才等到姗姗迟来的羽翼!
  若尘、月痕等得花儿也谢了,羽翼却是笑容满面,他第一句就是,这次收获太大了!
  这当然让若尘兴奋,难怪花了这么长的时间,原来竟是收获太大,忙着“数钱”去了;而月痕也恍然,早就传说修罗海盗团最是凶狠贪婪,纵横混乱天域从不留余地,想来抢到的东西应该是最多的!
  修罗团只有一艘运输船,但是有战舰四艘,这也正符合他们一贯作风,反正抢完也不留活口,要运输船干什么呢?真有什么大件而又值钱的东西,放在战舰中一并带走,也没那么多讲究,非要用运输船!
  除了五艘船外,其他晶石、法宝、各种奇珍异物、各种材料丹药等等,都是数不胜数,短时间内统计不出来,羽翼只捡了些贵重、不常见之物整理在一个玉册之中,连同隐月海盗团所得的,一起交给了若尘,好让他心里有个底,其他的则全部装在五艘运输船上,准备运回海盗星,到时再成立专门的后勤机构,统一管理!
  至于修罗众最后投降的成员,羽翼也统计完毕,已是不足一千人,仍是被羽翼打散,分给了四大团,正好可以弥补四大团这次血战的损失!
  从海盗星出发之时,若尘只有两艘战舰,但此时,他已有了八艘战舰、六艘运输船,共十四艘巨船,据子鼠说,如果回到海盗星,加上他们的另一艘战舰和四艘运输船,他们就有了九艘战舰和十艘运输船,共十九艘船,这个数字,让人兴奋,子鼠双眼发光,似乎全身都在发抖,因为不出意外的话,其中肯定有两艘战舰和两艘运输船将归他吞天旗所有!
  这是若尘此行的所得,当然这些仍只是冰山一角,隐月、修罗,包括混乱三大海盗团存在悠久,一代代的积累当然数不胜数,很多东西被尘封,或许很多连他们自己都已是记不清、弄不清,只能是等待以后慢慢整理,成立专门的后勤部门迫在眉睫!而倾城当然是不二人选,她在五行天之时就已有过相同经历,一个天字势力的无数年存货,都被她打理的清清楚楚,再重操旧业,当然没有半点问题!
  若尘心中已经有了计较,此时却也并不着急,倒是有一件事放在他心上,迫切需要解决!
  集思广益,若尘觉得源星先贤的智慧是无穷的,所有的道理都已经讲得很清楚,只要照做就行!
  在启航之前,若尘又将四大团长、月痕邀来了,准备商议以后他们将用什么旗号行走祖域?
  其他五人也很期待,都是兴致勃勃,所谓名正则言顺,如果有了一个响亮的名号,这对他们来说都具有极为深远的意义,整个团队将更有凝聚力,以后的所有行为也将师出有名!
  而此时就商议这个事情,对六人来讲更是意义非凡,因为这六人,将是一个全新势力的见证者,甚至是缔造者,以后无论这个势力的成就如何,这六人都足以自傲,或许很多很多年后,真如若尘所说,这个势力成为了一个圣地,那他们将永远让人铭记,随着圣地的不朽传承,他们亦将不朽!
  只是取个什么名字呢?
  这六人中,百里、子鼠、月痕都是出身海盗,月痕虽是海盗中的“文雅人”,但也文雅得有限,至于虎臣、羽翼,若尘对他们的过去不了解,也不想过问,但瞧那样子,似乎也是水平堪忧,让人着急!
  但不管怎样,既然坐了下来,正儿八经的商议这件事,那却是一定要议出个结果来的!
  六人兴致都是极高,不管文雅不文雅,但都纷纷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极为踊跃!羽翼说叫大宇,说这是祖域上古一个极其强大的帝国,一段时间内差不多统一了大半个祖域,强盛无比!只是后来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轰然崩塌,强大的帝国瞬间分割成无数小势力,辉煌不再!
  月痕觉得一个已逝的帝国名号,在祖域固然惊人,但隐有不详,或有忌讳,最好不要继续沿用!他说在祖域更遥远的年代,比大宇帝国更早的时期,祖域有个名为琅琊神殿的存在,被当时的祖域尊为圣地,万宗来朝,极度鼎盛,是祖域有记载以来,最早有人成仙的圣地,至今有人提及,仍是令人神往!月痕觉得或可效仿远古先贤,建不朽圣地,这跟若尘目标一致,或可考虑!
  只是他无法给出合适的名字,说了半天等于白说,让其他五人都是空欢喜了一场!
  子鼠、虎臣两人来得直接,一个嚷着干脆就叫吞天仙宗吧,气势磅礴,意为可吞天噬地;一个吵吵着就叫猛虎王朝吧,同样霸气侧漏!当然,这两人的建议没有被采纳,百里笑称,如果真是吞天噬地,只怕就不叫吞天仙宗,面是吞天魔宗了!
  取名确实是门技术活,六人氛围倒是极好,只是商量来商量去,几泡茶下来,也仍是没有商议出个结果,六人无奈,大眼瞪小眼,一时间竟都是面面相觑,纷纷感觉书到用时方恨少,只怪当时勤于修仙,却是忽略了要多读书、读好书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