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一波
作者:都亭节士      更新:2021-10-02 19:52      字数:2107
  正所谓“花无百日红,人无百日好。”文光尘从河口递铺中出来之后又照着占卜结果剿杀了几只游荡的活尸,这一天一大早正从一家村子休整完善准备回来时却是在马虎中吃了一记闷棍。
  文光尘基本上把桐柏山北部过了一遍,正准备接上在各个村子里回家休息的巡检兵回家,这个时候手下巡检兵只有寥寥四五个。
  秋冬日的桐柏山烟雾缭绕,快要接近中午了还没有散去的意思,文光尘本有意等着雾散了再往巡检司赶,可直到中午还没散去的雾霾却是让文光尘有些等不及了,胡文那边一直没有其他巡检司上报活尸鬼祟活动的消息,看来都是在等着谁家盖子没捂住,可文光尘这“代副巡检”转正的公文却是下达了,文光尘有些着急忙慌的想快点去巡检司里领上正式副巡检的腰牌和告身。
  张议也是从一间客房中醒了过来,文光尘又是自己人又是替民除害,人数也不是太多,一般来说当天走不了随便找个村庄住下就是。
  见到文光尘有些想快点回巡检司,张议却是开口拉住道:“巡检,这么大雾气,我们现在人数又不是太多,要是行走间遇上大股流民流寇恐怕一时之间难以抵挡。”
  文光尘那有空和张议讨论这些,且不说他占卜过最近没有流寇进入桐柏山,两世为人头一次正式担任这“派出所副所长”的喜悦就让文光尘有些忘乎所以:“咱们走了这么久了也没有遇上流寇,况且咱们是官军还能怕贼吗?”
  文光尘搪塞了张议几句就带着大家一起往巡检司赶去,浓雾之中能见度并不是太远,只能凭着记忆对照脚下的土地一点点往前走。
  看着这雾气随着中午都烈日逐渐散开,文光尘吐了口气,本地人要是连路都找不到不是会被某些外地人暗地里笑话。
  可这雾气一朝散去文光尘才发现路上的古怪:一些地方枯黄的草丛好像被人扯过,露出泥土的颜色,有些地方的树木也被人剥了皮,整条路上一片狼藉。
  有个巡检兵没什么见识有些嘟囔的:“这是那家熊孩子这么捣乱,这树还活不活了要是砍树就全砍了呗,留下没皮的树早晚得死了。”
  文光尘却是瞪着眼睛有些不敢相信,又有些疑惑的回头和张议对了对眼神——这不就是五胜关前流民过境时的状况吗!
  还没等文光尘再想什么,随着雾气的消散,四周的情景渐渐清晰起来:四周都是有些蓬头垢面的流民一个个都是形容枯槁,身上要么只剩下一件满是破洞的单衣,要么是赤裸着上身,在这寒冬中连颤抖的力气都没有了。
  文光尘急忙想带着巡检兵们往回走,暂时安家的村子起码有一层土墙抵挡,可文光尘还没说话张议就上前一步低声说到:“现在只能硬着头皮往前走,这些流民别看只是皮包骨,可咱们要是露出一丁点怯,他们绝对不介意用这条烂命试试咱们斤两!”
  文光尘很明显是被这外面的流民人数吓了一跳,和五胜关上有高墙可以居高临下不同,这种和一帮饿的发慌的流民面对面着实有些刺激人心,那怕当初文光尘刚刚出桐柏山时曾经遇上过。
  听到张议斩钉截铁的声音文光尘一下子找到了救命稻草,尽管心里任然是直打鼓,可还是硬着头皮往前走,这一刻他真是宁愿面对活尸鬼祟也不愿意面对活人,活尸鬼祟总有应对之法,可明知道流民他们只是饿的发慌,只要有点粮食酒能活着,可没当瞧见那一双双发绿的眼睛,文光尘就不由得有些不安——粮食不是没有剩的,可你救人一顿不能救一年吧?没有城市的依靠谁家要是敢发善心第二天就回被流民给推平了,实在是灾民太多了。
  文光尘故作镇定还是能有模有样的往前走,可他手底下的巡检兵未必就有这能耐,为什么文光尘当初出门的商队那么热闹?还不是因为很多人一生活动范围不过几十里,没怎么见过世面。五个巡检兵除了张议能大模大样的往前走外,有两个初生牛犊不怕虎有文光尘示范也是大摇大摆的往前走,还有两个却是有些胆怯,想跑又见大部队闷头往前冲,只能动作僵硬的往前走。
  人生处处都是惊喜,文光尘有些胆怯的时候,不知道是心理作用还是什么原因,看着这帮眼中冒绿光的流民很是胆怯,可是硬着头皮走到流民中间的时候,那些眼睛里冒着绿光的流民也许是畏惧文光尘身上带着着腰刀,也有可能是从小到大灌输的服从官府害怕官兵的习惯起了作用,这些流民总是会挤出一条不大的道路出来。
  胆子大了起来的文光尘甚至有闲心仔细观察起这些流民,面黄肌瘦的流民中到没有多少老弱病残孕,文光尘在巡检司里接到的邸报中得知,象州虽然大旱,可总得秩序却是没有崩坏,朝廷设立粥厂抚恤,为了安稳民心,稳定社会秩序,大周朝廷使用了多种运行手段,调集各方人力,采取多种赈灾方法救济灾民,甚至为了安抚民心实行求雨的手段,只为对号召全民抗灾起积极的作用。
  虽然效果如何文光尘不知道,可能流亡外地的缺都是抱着一点希望能从头开始的壮年而不是在粥厂外等着那饿不死有吃不饱的稀粥的老幼。
  文光尘看着这一个虽然有些皮包骨但归根到底骨大个高的流民甚至都开始畅想要不要救几个壮汉回去当长工,这个子高大一看就是干苦力的好手。
  文光尘在这畅想着未来,张议却是有些紧张的看着人群,他是参入过流民队伍中的,那怕是为了混入润州但是在行动的过程中也没少见过饥饿带来的堕落。因为沿途郡县有粥厂的缘故,吃人肉的没见过,可是走投无路的饥民铤而走险,聚众抢粮,有的甚至“拦路纠抢,私立大纛,上书‘王法难犯,饥饿难当’八字”的都不在少数。
  正在这个节骨眼上,张议却是听到了什么动静,转过头来一看却是脸上失去了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