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黄魂玉
作者:善良匹夫      更新:2021-10-17 20:08      字数:2549
  话说刘德柱还沉浸在这一儿一女的欢声笑语里,屋外忽然传来的这一声“刘将军”,直吓得他神离天外,魂贬九渊,手中的斗笠,不由自主地落到地上,像个无力的锅盖在地上滚了两圈。
  “刘将军”,这三个字可是已经有十年未曾被叫起了!而今再听到这三个字,却已恍如隔世。究竟是谁又将这尘封已久的三个字提起?”刘德柱虽然震惊,却也按捺不住心中的疑问。他的目光朝着来声的地方望去。
  只见门口伫立着一位老僧,估摸着约有七八十岁。顶有六戒,眉须尽白,双目深邃,天生富态。披一身青黄袈裟,持一串黄玉念珠,道一声阿弥陀佛,就似那西天佛陀临门。
  刘德柱盯着门口的和尚,脑海里掠过无数张面孔,忽然想起老和尚刚刚自称“渡厄”,这才敢确认来者身份。连忙恭敬地迎上去,嘴里不住地道歉:“原来是金圣寺的渡厄大师,有失远迎,有失远迎!快请进!”
  刘云山和小妹,虽然不谙世事,但对父亲如此恭敬地招呼这位老和尚,却也是万分意外。两个小家伙都不由自主地停下嬉闹,伸着小脑袋,仔细地打量着这位老和尚,心里充满了疑问:“这老和尚是谁?为什么他称呼父亲为刘将军?”
  老和尚进门以后,眼光从两个孩子脸上掠过,笑着说道:“果然是虎父无犬子,刘将军这双儿女,果然个个都是人中龙凤啊!”
  刘德柱谦虚地答道:“大师过奖了,此乃犬子刘云山,今年八岁,小女刘雨灵,今年五岁。”刘德柱一边介绍,一边把云山和雨灵拉到渡厄面前。
  云山显得有些拘谨,左手紧紧地抓住妹妹的手,右手拉着刘德柱的衣服。而雨灵则大胆地多,看着老和尚笑呵呵的样子,可没一点害怕。
  “嗯!”渡厄微微点头,“大公子坚韧而内敛,令千金灵秀而聪慧,好!好!哈哈!初次见面,未曾准备,我这有两件小玩意,希望你们能喜欢。”说完,渡厄不紧不慢地从僧袍里取出两样小东西样在手里。
  两个孩子一听有小玩意,赶紧将小脑袋凑了过去。只见手掌之上现出两件稀奇之物,其中一物只有大拇指的指甲盖大小,看起来却是似石非石,似玉非玉,表面有淡淡的金光闪烁,是一块淡黄色的小碎玉。另一件,是一个金色的小铃铛,铃铛虽小,可上面铭的小金龙却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还没等大师解说,雨灵就一把把小铃铛抓进手里,生怕金色的小铃铛被哥哥抢走一样。
  刘德柱见此情景,连忙喝止:“雨灵!不得放肆!”
  刘雨灵怯懦地伸出小手,准备把小金铃还回去。
  此情此景,渡厄连忙劝道:“刘将军,切莫动怒!我佛门有言:入我袈裟门,是吾佛家人。知那世间苦,方明佛门愿。世人皆有缘,渡与有缘人。令千金既欢喜此物,必是与此物有缘。既是有缘,又哪有辞还之理?”
  刘德柱听此一说,自然不好驳了渡厄的面子。只得又命雨灵收好。
  刘云山见刘雨灵拿了小金铃,只剩一物在老和尚手上,自然别无他选,诺诺地准备上前去拿那块怪玉石。说也奇怪,就在云山的手即将碰到那块怪玉石的时候,奇怪的事情发生了。那颗指甲盖的小碎玉,原本闪烁的淡淡金光,此刻竟变得强烈起来。云山和雨灵微微一震,同时打了个激灵。小碎玉在刘云山手中,强烈的金光亮了三下才恢复成原来那淡淡的金光。
  “咦?奇哉怪哉!老僧我在金圣寺二百年余年,第一次见到黄魂玉如此异样。”
  “黄魂玉?金圣寺的黄魂玉!”刘德柱吓得一身冷汗。“这...这...大师使不得,如此贵重的宝物,犬子无福消受!”
  “云山!快把宝物还予大师。”
  刘云山听到父亲的命令,将黄魂玉用小手高高托起,送到渡厄面前。
  “哈哈~”一声大笑从屋外传来。“渡厄大师真是出手大方啊!金梧桐制成的梧桐金铃送于他人,已是令人大开眼界,没想到连黄魂玉都舍得送。看来你金圣寺对故人出手还真是大方啊!”
  说话间,此人已进入门内。
  渡厄听到此话,自是不快,但定睛看来人,又不好发作,只得悻悻地说道:“我当是何人,原来是儒林岛孔岩--孔师啊!”
  “不敢当!不敢当~儒林岛小辈尊我一声孔师,我还能受得起,渡厄大师叫我一声孔师,我可万万不敢答应!”
  刘德柱转脸向门口望去,只见一位白袍老先生向门内走来。这位老先生须发齐整,眼睛炯炯有神,看似五六十岁模样,几步路走进门内,不紧不慢,满面春风,悠然自得,尽显儒家风范。
  今天的刘德柱心里,可真是有些惴惴不安。三言两语之间,那些大势力,大人物的名字,频频出现在耳边,比过去十年加起来的都多。刘德柱心中有种莫名的恐惧在蔓延开来。
  见到孔岩,刘德柱自是作揖行礼。“孔师大驾光临,寒舍蓬荜生辉。两位前辈还是先入座再叙。”
  刘云山此时正不知如何是好。本想将宝物还给老和尚,却又突然跑出来一个什么孔师。弄得他托着小手,收也不是,举也不是。还好渡厄大师慈悲为怀,看出了云山的囧样,微笑着轻轻伸手,将刘云山的小手握起,使黄魂玉攥在云山的手心。刘德柱看在眼里,也没说什么,算是默许了。毕竟再推诿下去,难免显得有些做作。
  孔岩还想说些什么,却是忍住了。这儒林岛的文人,本是最爱逞口舌之快。有言道:自古文人多骚客,自命不凡出儒家。儒家一门,自命不凡者甚多,更何况这孔岩又是孔辈长者,地位尊崇。平日里,不论何时何地,众人皆要礼让三分。今日得遇金圣寺高僧,孔岩难抒心中文墨,隐隐有些不悦。但想到重要之事,只得作罢。
  刘德柱、渡厄、孔岩三人分宾主坐定。刘云山和刘雨灵站立在刘德柱左右两边。
  渡厄首先发声:“十年前,刘将军以一人之力镇守葫芦谷,为天下苍生力拒北岭众妖兽,奋战三日三夜,杀敌千万,何等英雄!奈何血肉之躯,终究不敌众妖兽凶牙利爪,待到人皇协我等赶到之时,刘将军已是遍体鳞伤,奄奄一息。第二日,人皇告知我等及天下人,言刘将军伤势过重,已然辞世。而后,人皇为将军举办丧礼,吾等亦有参加,见将军遗体已然仙逝,不知将军为何死而复生,隐在此处?”
  该来的终究要来,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刘德柱的心早已跳到了嗓子眼,听了渡厄的话,更是手脚僵硬,沉吟半饷,支吾着说道:“不知大师和孔师如何知道晚辈在此隐居?天下间知道我还活着的人,寥寥无几。更何况晚辈本是已死之人,陈年旧事又何必再提呢?”
  孔岩插话道:“刘将军有大恩于天下,天下人若知刘将军尚在人间,必是天下间一大乐事。更何况刘将军乃人皇左膀右臂,人皇若知刘将军……”
  孔岩还没说完,刘德柱打断道:“两位前辈千里迢迢来到此处,应该不是只为了看我是否还尚在人间吧?何不开门见山?也好让晚辈……”
  “嘿嘿!”一声奸笑破空而来,打破了三人的交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