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天降神物
作者:泽上坎下      更新:2021-10-19 06:30      字数:2065
  神州大地之上,世家纷争不断,初代始皇横空出世,以绝世武力,挟天下大势,令各族俯首称臣,定鼎神州,建立秦朝。初代秦皇建朝之后,励精图治,百族繁荣昌盛,神州大地一片祥和,然而人力终有尽时,百年之后,纵然初代秦皇修为通天,也抵不过岁月侵蚀,于泰山驾崩,享年200岁。同年,皇子赢合继位,是为二代秦皇。百年之后,神州大地之外,突现异界通道,异界魔域大举入侵,二代秦皇举全国之力,抗击魔域,最终击退魔域,然而二代秦皇也在此役中牺牲,长达几十年的战争让秦朝国力消耗过度,秦朝自此日渐衰微。
  魔域之战后,三代秦皇在权臣吕无相扶持下继位,又十年,权臣吕无相篡秦,自立为元朝,天下为之沸腾,各地豪强以讨伐吕无相为由,揭竿而起,神州大地再燃战火。然而,吕无相也是不世之才,曾辅助二代秦皇击退魔域,武力惊人,又擅权谋,加之元朝拥有秦朝基础,因而力抗各路诸侯不落下风,最终,得以巩固元朝,占据了神州大地大部分的地域。各路诸侯相互吞并,最终留下四国,以国为号,分别为齐国,日轮国,大荒国以及漠北国。四国斩白龙为誓,联合共抗元朝,五国相互制衡,神州大地终归和平。
  又过二十年,天外突降陨石落入泰山山巅,惊动五国各路高手,这陨石状如石碑,确是刀剑水火不能伤之分毫,绝不是凡物。同一时间,五国各路高手听说此事纷纷赶往泰山,欲抢石碑。泰山以一巅四四峰闻名天下,泰山之巅位于元朝之中,乃是神州大地的中心,四峰又同时在四国境内,元朝高手最先赶到,但无奈任众人如何用力,无法移动石碑分毫。由于泰山位于边界,同时与四国接壤,随后,其余四国高手赶到,元朝高手为护石碑,与其余四国高手相互僵持,虽然四国高手总体多于元朝,但泰山本就位于元朝之中,这里不但有江湖,还有朝廷,还有军队,更不用说那或许是当今天下第一人的元朝之主吕无相了。加上四国高手彼此之间也是相互忌惮,最后五国高手各自为营,形成五方掎角之势,五方争执不下,元朝一方言道,这石碑既然在我国境,自然就是我元朝之物,其他四方却道,这石碑自天上而来,就是无主之物,凭什么就说是你元朝的。就在冲突一触即发之时,忽见一人自天上飘然而降,这人身穿白云鎏金衣,身背剑匣,头上一支白玉簪,出尘之资,俊逸非凡。只见他落地之时,剑气横扫四方,尽然同时逼退五国高手。五国高手也非易于之辈,就要出手之时,白衣人朗声道:“各位武林同道,吾乃藏剑阁李君若,请容我说几句话。不知道各位可否应允?”众人一听,原来此人竟是藏剑阁少阁主主,李君若年少成名,十三岁出江湖,十六岁时三剑杀邪道第一门派天邪宗大护法,天邪宗出动四大长老欲杀之,但仍被李君若逃走,十八岁入元朝面见吕无相,接吕无相三招不败,在江湖打出了赫赫威名,其今年三十岁,修为据说已经是半步涅槃境,加上藏剑阁乃江湖上超一流门派,其创立至今已过百年,据说,当年二代秦皇曾问剑于藏剑阁。众人听罢,五国各自阵营之中同时传出一句,“应你之请!”李君若双手抱拳,道:“感谢五位先生。在下想说,这方石碑,据附近百姓所言,是自天上而来,虽落于泰山,但天赐之物,本来无主,何况此石碑有个神奇之处也尚未可知,若大家一拥而上,自相残杀,若最终侥幸胜了,得了个无用之物,岂不是气人,更何况,若一时失手,或伤或死,传出江湖,不是徒增笑尔。”众人一听,觉得确有道理,这时又听李君若说道:“我们不如先共同研究,先确认此石碑的用途,然后再以我们江湖的规矩,比武论高低。赢者得石碑,如何?”“那如果到时候有人遵守规矩怎么办?”人群之中有人问到。“那就签下天下武道契约。”李君若神色不变说道。众人听到天下武道契约,心中一凛,这天下武道契约是以武者精血沟通天地大势所立的契约,任你修为再高,违背契约同样反噬自身,修为全废,还会成为天下公敌,神州虽大,无容身之处。“可。”元朝一方率先表态,其余四国随后同意。李君若见状,心念一动,身后剑匣蜂鸣,一道剑气自匣中发出,同时手结法印,剑气顿化法阵,引天地之力,化成了一道契约。只见李太阿念道:“天下武道,奉为契约。今日天地见证,众人以武相争,胜者得石碑,败者不得强抢,若违此誓,天下共诛。契约立!”众人见契约已成,想夺石碑者纷纷运化自身一滴精血,注入契约之中,最后李君若将天地武道契约散入天地之中,众人忽感冥冥中有股力量与自己联系,天下武道契约成。
  眼见契约已成,李君若说道:“现在,有请诸位共同研究这方石碑究竟有何神妙之处。”由于契约已立,众人戒心稍放,纷纷上前观摩石碑,石碑无字,又似与泰山融为一体,无法移动,加之刀剑之器不能伤之分毫,众人一时也无头绪。众人只好就地结营,慢慢研究。
  众人正在研究之时,元朝阵营之中,一个身着青衣的随从走到李君若面前,说道:“李公子,我家主人请李公子到账内一叙。”李君若问道:“贵主人是?”青衣随从傲然道:“我家主人乃是现任四奇观观主,大元国师燕乾坤。”李君若听罢,正色道:“原来是燕国师,在下当年进咸阳城面见吕皇时,未曾得遇国师。想来今天也是有缘,国师相邀,岂能不去,请带路。”青衣随从见李君若如此,心下也是甚是骄傲,说道:“请李公子随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