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起兵靖难
作者:悲歌之0      更新:2021-10-20 19:34      字数:2923
  胡烁知朱棣现在心中悲痛,便先退下,剩余的事等留到明日再说。
  “我的父皇真的去了吗?”朱棣发出极低的声音。
  最亲的亲人离去,朱棣满脑子都是对父皇的思念之情。
  曾经的种种记忆像照片一样,一张一张在脑海中回放。
  “回王爷,应当是这样,胡翰林没有说谎的理由。”
  “我那侄儿……我那侄儿心肠竟然如此歹毒?连父皇驾崩他也不告知我们。我居然连尽孝这种事都做不到!耻辱,耻辱啊!”
  眼泪随着愤怒一起流下,他怨恨侄儿,恨不得一把将他按在墙上,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王爷节哀。殿下必是怕众藩王戴孝回京时发生动乱,才没有告知我们。”
  “怕什么!父皇已将皇位传给了他,我们还能说什么!况且哪里可是他的地盘,我们能怎么样!他为了那虚无缥缈的皇帝宝座竟做出如此违背仁义道德的事!他这种人没资格做皇帝!你去把亲卫都喊过来,我要议事!”
  道衍和尚退出了宫殿外,眼中一片迷蒙。
  这种时候能议什么事?燕王被逼无奈一定会造反的!
  终于,燕王殿下终于下定决心了!
  我毕生所学乃是阴谋算计,周易占卜。这些都是太平盛世最不需要的东西。
  我不愿做官,做官有什么意思呢?为了卑微的阿堵物每天耗费自己的时间?不可能!
  要做,就做那人间第一!
  朱元璋打下了天下,我很佩服,确实不如他。但是如果这个使命落在了我的身上,如果我有他的那份机遇。我能不能指点江山,纵横谈笑呢?
  我觉得我能。
  现在机会来了,朱允炆不得人心,燕王即将起兵造反。我要证明自己!我要辅佐燕王夺取皇位!我要将我的名字写入史笺!
  道衍和尚对着王府鞠躬。
  陛下,江南的美景,未来的太平盛世,我们终于可以一起去看看了。我愿意用我的余生跟随陛下。
  “你这次去金陵,带回来了什么消息?”朱棣坐在炕上望着王府长史葛诚。趁着喊人的这段时间,他要先把这个叛徒处理了。
  葛诚叩拜:“启禀王爷,太孙殿下关心王爷身体。这不,还叫胡翰林专门跑一趟北京慰问王爷您呢。”
  “哦?看来你给皇太孙说了我的情况?”
  葛诚确实背叛了燕王朱棣。他本身就是朝廷指定的官员,不算王府的人,太孙问什么他只能答什么,哪敢撒谎。
  他看礼贤下士的皇长孙对自己嘘寒问暖,一感动就把王府的事吧啦吧啦全说了出来。
  他赶忙道:“只说了一些无关痛痒的,重要的我一概没说。”
  “在你看来那些是重要的?比如我装疯?这个算不算重要呢?”
  葛诚冷汗直流:“臣只是说王爷担惊受怕,猛然受了刺激发的疯,绝没提装疯二字。”
  “哦?那我怎么听说谢贵张昺等人马上就要来抓我呢?”
  张昺是北平布政使,谢贵是北平都指挥使,掌握兵权。朱棣不确定抓自己的是否是谢贵张昺等人,便想诈一诈葛诚。
  “谣言,一定是谣言!”葛诚立马恐慌起来。
  朱棣验证完自己的想法后,接着道:“我交出了北平,交出了三卫,身边亲信侍卫也只有八百人。就这你们还是不肯放过我吗?”
  “燕王多虑,太子殿下只是……”
  “你果然背叛了我。葛长史,你从洪武三年就跟随我至今,大概十余年了吧。为什么出卖我?”
  “太孙殿下是未来的皇帝,他的疑问臣只能据实相告。”
  既然已经被发现,那就索性破罐子破摔,葛诚承认了自己的叛变。
  如若仅依靠我的口舌就能平定一场灾祸,皇太子殿下一定会看中我。这燕王府马上就不存在了,我这王府长史不知会升迁成什么官呢?葛诚内心打着小算盘。
  “你知道你的实话会造成什么结果吗?我装疯只不过是为了躲避削藩,皇太孙可不会那么想!他肯定会以为我怀有异心!我连云南福建都去不了,下场只有死!”
  朱棣拍着桌子大叫。面目在情绪的带动下有些狰狞恐怖。
  “早知如此,何必当初。耍这些小聪明有用吗?”葛诚冷冷抛下这句话,“王爷只是一个藩王,是无论如何也斗不过皇帝的。臣劝王爷一句,那些不靠谱的想法趁早断了好。”
  朱棣如遭雷击,他早就想造反了,迟迟不敢动手就是因为没有自信。葛诚这句话一下子戳中朱棣弱点。
  “实不相瞒,燕王府护卫指挥使卢振也已弃暗投明。王爷如果随我们一起前去金陵,我保证王爷后半生富贵!”葛诚认为优势很大,选择摊开牌打,直接a了上去,想唬住燕王打消他的念头。
  “不知燕王召见有何急事。”张玉,朱能二人此时走进王府。
  “当今殿下马上要动手,我的‘丞相’已经被策反,现在该怎么办?”朱棣指了指在一旁冷笑的葛长史。
  张玉心直口快,他直接说道:“‘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要么反,要么就等着刀切到我们身上来。”
  朱能是个典型的武将,武将只有在沙场才能建立功勋实现自己价值,因此他满脑子都是战争。他道:“反了,反了。早就看那皇太孙不顺眼,欺人太甚。不给他点苦头让他尝尝,他就不知道我朱能的厉害。”
  葛长史喝道:“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你们以为就凭你们这点人能打到金陵去?殿下拥有全国的兵力,而你们撑死八百人,殿下只需要伸出一根手指,你们全都会被捏死。”
  朱棣看心腹爱将支持自己,仍还是有些犹豫。虽然装疯被识破,虽然对朱允炆有着无比的怨念,但造反不是小事,开弓没有回头箭,决定后就只能一条路走到黑。
  当朱棣还在纠结时,张昺谢贵带兵包围了燕王府。
  朱棣终于下定了决心,他拼命压抑着紧张:“请二位进来叙事。”
  两人身负圣旨,根本没想过燕王居然真的准备谋反,毫无防备的手拉手走进了王府,然后就再也没有走出去。
  府中传出戏班子唱戏的声音,围府士兵听了一会儿感觉无聊,以为两个头领正在听戏,心里嘟囔着真不够意思,听戏也不知道说一声,害我们白等这么久。众士兵离开了燕王府邸。
  深夜,在火炬的映照下,穿着整齐铁甲的八百亲卫,拿锃亮的长矛黑压压的站了一片。
  朱棣看着自己最忠诚的亲卫,内心充满了自豪。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我朱棣两次率军队北征,招降蒙古乃儿不花,生擒大将索林帖木儿。前半生何等风光!
  我能甘愿不做抵抗,被发配到偏远困苦的山区,对着满地的农田和蚊虫开始我的下半生吗?我会接受被人呼来喝去,为了一点点粮食和人争的面红耳赤的生活吗?我可以抛弃骏马与弓箭,选择绿水和青山吗?我不能!我朱棣一生英勇,怎么会愿意被当做彘狗饲养!
  我要反抗,我要像所有人证明。我,朱棣!是这天下最伟大的将领!
  自古以来没藩王造反成功的例子。那么这种例子,这段历史就由我来书写!
  他对着八百亲卫喊道:“我是先皇的儿子,先皇已死,朝廷却秘不发丧。其中必有奸人!先皇曾言‘朝无正臣,内有奸恶,则亲王训兵待命,天子密诏诸王,统领镇兵讨平之!’我已得了密诏,你们可愿随我起兵前往金陵清君侧,靖国难!”
  有几个最亲的亲卫早就得知了消息,他们赶紧道:“愿随燕王清君侧,靖国难!”
  几个亲卫的喊声就如同瘟疫一样,这种亢奋的情绪一下子传染了所有人。他们高呼:“愿随燕王清君侧,靖国难!”
  朱棣放声大啸,从死牢房里随便抓了一个人冒充胡烁,将那人和葛诚张昺等人推至众人面前。
  “这几人是奸佞同党,今晚我便杀了他们祭旗!”说罢命人拿刀砍了五个人。
  这时忽然刮起了沙尘暴,大风将屋顶上的瓦片掀飞,一片片落在地上发出夸啦夸啦的声音。
  士兵看狂风大作认为不吉,有的打起了退堂鼓。
  道衍赶忙出来打圆场:“呼风唤雨是龙的本领!真龙即将起飞,天命在我们这里,大吉!”
  朱棣闻言大喜:“张玉,朱能你们携带八百人控制北平九门。一个都不能放走!”
  战争终于打响了。
  仅花了三天时间,北平的控制权再次回到朱棣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