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作者:膻中      更新:2021-10-25 04:09      字数:3557
  天惑之成长
  第二十章
  【2019.2.24下午,家,修订】不得已,一行人告别老丹木一家又折回到冬窝子。
  这回好了,占山为王了。
  机械表显示已经是八月二十一号了,苏青同开始盘算着在坳口盖一所大一点的房子,供大家适用。
  挖地窝子?这里原本就是石头山,风化后形成的土层也就一两米,下面就是碎石,不然老丹木他们的地窝子就只挖了半截,上面半截还是盖了一段土坯。地窝子什么都好,就是不够通风,脚臭、汗臭、屁臭、尿骚、臭虫不胜其烦。别说女人们,就是他们这些男人都不是太适应,帐篷和毡房不可能挺过严冬。
  算着时间,问过老丹木说,过去山里八月底基本就冷了,现在天气冷的虽然晚了不少,但是大家都是被冻怕了的,还是提早打算的好。砖石本来想打别墅的主意,但是老万说那玩意不如土坯子保暖。
  好吧那就弄土坯子盖房子吧。坳口有点拥挤了,况且弄土坯子要和泥巴,搬上搬下的大家也不是干活的人,最后将盖房地点放到了大平台上,为了不过多占用平台的草地,同时可以有效避开西北面的寒流,最终选了一处距离后面山崖十几米的一个稍侧向东面的朝阳斜口处。这样山洪来了,也不会淹着。然后大家开始准备工具,用破斧头将木头劈开,尽可能弄成板材,然后拼出一个比小红砖大两圈的方盒子,再到附近找到泥土,和上水,拌上干草——老万要求必须是干的长径的草,这样将来土胚子干了后,不会因为草和泥巴的伸缩比例不一样而让土胚子大面积皲裂,而长径草可以有效的拉住泥土不至于散了。
  和草泥真是个体力活,草泥黏糊糊,甩甩不下来,拌拌不动,山塔没两下就受不了了。
  “想造一个像样的房子,所用的土胚子至少要上千块儿,若是四六墙或者是三七墙,加上院墙,至少上万块儿。”老万掰着手指头说的头头是道儿。“你来。”山塔揶揄道:“就像我们老邻居所说的,万能工,啥都会,啥都不精。徒有其表。”“你不会让我一个老汉和泥巴吧。”老万反驳道。“五十岁在我们老家正是壮年的。”“那是庄稼田里的好把式,我是工人。”“你这是忘本。士农工商,工农商学兵,一家人,知道不。”“泥胚子晾干要几天。”苏青同问道。“最,最少半个月吧。”“你看,磕巴了吧,我就知道,他是半瓶子酱油。”“问题是这天气跟早前的天气不一样了呀,明显暖和、湿润不少,快赶上南方的天气了。”“我现在到有种热带雨林的感觉了。这还是在山上,城里不知道闷成什么样了呢。你看之前连老丹木对好些苗子种子都不认得了。”大家都赞同山塔的说法。“倒是,这两天断断续续的下了不少雨水,那这土坯房子在干旱地方可以,现在情况下能行不?”苏青同犹豫。“都已经弄了这么多泥胚子了,先弄起来一个房子再说吧。”
  到了九月二十号,一个月的时间,两千块泥胚子已经没有地方晾了,草地上又不敢占有太多地方,以免影响草势生长,但是最早之前的晾晒的还没有干透,没有办法码放到一堆,以免压塌压变形了。这把大家折腾的,下雨了还要找东西盖上,晚上露水重了,也要盖。
  眼看着就十月了,往日里,山上早就降霜了,可现在还在春暖花开一样。苏青同之前让母亲和方墩奶奶帮忙种下的粮食、蔬菜和一些不知名的植物已经抽穗的、发芽的、结苞的,苏青同对照之前留下的种子备份按顺序一一对照,然后根据大家集思广益,将认识的名称标注在地头儿的木桩子和自己的小本本上。
  建土坯房的事情他基本上打算放弃了,不管怎么说,方觉别墅里的食物会吃完,而且也太单一,储备过冬,种的这些植物,能有收成的最好,没有收成的,认识一下也好,或者育一个苗,这几天苏青同开始带着山塔和风影转山打猎了,大家又根据原来电视上看过的探险节目的印象弄了一些陷阱。收货不是很大。偶尔会有山鸡、兔子、旱獭、地鼠什么的上钩给大家打打牙祭。老丹木留下来的风干肉放着没舍得吃。
  苏青同让老万记录着每天的日子天气情况,大致的湿度、温度、降雨、风力、露水。月亮圆缺。
  十月中旬的时候,天气开始见冷了。正在大家忙活差不多时,老丹木一家也赶着羊群下山转场到了这个冬窝子。老丹木一家紧张的割着草甸子上的草,储备着过冬的草料。
  大家紧张大灾的危及,害怕来年三四月份又来一场持续三四个月的极寒天气,着急忙慌的翻动着土胚子,上面干了,翻过来,搁上一夜,朝着地面的又变潮了,四边也被露水霜气打的水淋淋的,不得已,苏青同一边在朝阳的山坡位置开始着手挖地窝子,一边让老万用大家找来的干柴烧火烘烤泥胚子。
  老万嘟囔着说泥胚子不能用火烤,容易皲裂,苏青同就火起道:“那你就掌握火候,烧成陶器,不能这样干等着呀。”老万倒也脾气好,照做,最后还借助着火又是做烧烤又是烘干出一块地面新搭了一个窝棚。
  苏青同、山塔、方墩、风影几个人费了几天的大力气在老丹木他们原来的地窝子旁边有加挖了一个一米来深,长十米、宽五米的大坑,毕竟原来的地窝子是按照老丹木他们家的人口建的,现在一下子多出来十口人,冬天大家都窝在一起,空间太小了。
  按照老万的说法地窝子最少要两米深,但是不能再往下挖了,再挖半米,就是碎石了,不好挖不说,还返潮,根本烘不干,而且碎石之间缝隙比较大,经常踩踏几脚,就会有深陷的坑和翻出来的水印子,不得已,又将挖出的土填回去大半米,踩实了,垫上烧剩下的煤渣煤灰,防潮,因为方觉留下的煤质太好,基本上都烧成了煤灰,地底的潮气一返,变成煤泥,然后再被上面的火一烤,直接变成了煤砖地坪,大家对于这一新发现兴奋了好几天。这样防潮、干燥、保暖还不容易生虫。
  “要是有生石灰抹墙就好了。”老万指挥大家在坑里面点上大火,直接燎烤大坑,一天后,大家将找来的经过大火燎烤的干树棍搭在大坑顶上,然后把大火燎烤过的干树枝子附上去,铺上羊皮子——这羊皮子等老丹木他们回来,苏青同还不知道该怎么解释通呢,最后把老万烘烤过的那块地面的干土附在羊皮子上,整整大半个月的时间,一个暖融融的新地窝子建好了,之前老万烤出来的土坯也用上了。
  老万琢磨着用土坯子在地窝子入口边上砌了一个火炉子,用作生火、做饭、取暖用,因为没有铁皮烟囱,他直接弄了几张干树皮,圈成桶状用泥巴密封好,然后在火炉子延出来半米的位置将树皮烟囱套上,因为树皮烟囱不容易拐弯,又在地窝子上开了个口子,将烟囱伸出去。
  “老万,你这不也挺能琢磨的么。”“那是,我万杰是谁!”“又吹,这树皮别着了,这直个拢通的,热气全被抽走了,能行不?”山塔在苏青同边上问道。“那你说咋办。这树皮干了一折就断,还不如弄着直的保险,砌火墙子我倒是能琢磨出来,可是土火墙用的砖胚子是那种泥沙薄坯子,这草泥坯子太厚了,不行。”“这多道道?”“嗛。”老万又撇嘴不屑道:“你小子村里原来应该挺穷吧,能把这土炉灶看明白。”“谁农村了?谁穷了?”
  苏青同公式化道:“农村没什么不好的,***说过,农村有着广阔的天地。现在咱们城里人都快手无缚鸡之力了。”“那是您,咱们工人有力量。”苏青同呵呵笑着觉得少点什么。
  “是食物储备吧,到时候天一冷,出这屋子就不容易了。这门口可以放不少东西,还得做一个门,这天已经凉了,有个门也好防止野兽进来。”“对了,是窗户,我说像是少了什么,没有窗户黑漆马糊的,也不通风,臭烘烘,炉子虽然在门口不容易一氧化碳中毒,但是空气不流通,不憋死也会臭死,还有厕所,马桶什么的。这吃喝拉撒的,弄个家不容易呀。”
  木排羊皮门,拴到埋在土里的门框上,顶上门杠子,这个地窝子就是一片漆黑。
  几人又里外合力,在高出地面一米多的地窝子顶棚位置四周,找准羊皮子的缝隙间开了好些个窗口,用粗木棍隔上栅栏,再在栅栏上用泥巴糊上羊胃肚子撕下来的胃壁薄膜和化纤衬衣做成的窗户纸,透气透光。女人开始收拾窝里,男人开始收拾窝外。
  地窝子四围用土和炉渣厚厚的堆了一圈以免大风掀起来,再围个栅栏,防止动物窜到了地窝子顶上,踩塌了,然后又在地窝子四围里挖了一圈排水沟一直引到平台下的小河里,用土加高门槛,防止水倒流。
  好大一个家,女人们已经用羊皮子和踅摸来的被褥收拾停当,土胚子架起来的半米高的大通铺,土胚子架起来的饭桌、凳子,土胚子架起来的灶台、案板——看来之前的打泥胚子的工作没有浪费,全部用上了。然后在新盖的地窝子和老丹木他们的地窝子之间开了一扇门。
  “还差啥?衣食住行、吃喝拉撒,马桶有了,储备的物质已经开始往里搬了,门窗有了,老万还顺带着作了几个羊脂油灯,这地窝子可是怕火,一定小心。对了武器,这是必不可少的。”苏青同心里掂估着。
  十二月初的时候,大家终于流着被冻出来的清水鼻涕陆陆续续住进了自己双手盖出来的热烘烘的地窝子。因为地窝子被烤的太干,大家不得不经常弄一些水洒在地上,就这样经常第二天嘴角、鼻孔里就全部是火泡。
  为了伺候那直排的燃烧太快的火炉子,虽然压了不少的炉渣煤灰,但是往往不到几个小时就燃尽了,冻醒几次后,不得不安排轮值,半夜起来起夜的人往炉子添煤或木柴。
  【2019.2.24下午,家,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