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茶马古道
作者:生生化息      更新:2021-10-28 03:00      字数:2190
  起义军进入昆云山以来的第十天后。
  在这段时间里,起义军逐渐迷失方向带来的迷惑、对未知的恐惧。
  因此种种带来的压力却比平日里连续的高强度训练还要大十倍。关键是,哪怕已经走了十天,他们仍旧处在昆云山比较外围的区域。想要东进通过这道天然的屏障,还不知道究竟要多久。
  看不到希望才是最可怕的。
  每一天,杨奇都能感觉到义军中疲惫和抱怨在蔓延。甚至隐隐有人提议,干脆掉头返回昆云山外围,就藏在这山里过冬算了。反正粮食足够多,堪着小溪也不怕没水源。等帝国的大军失去耐心走了,他们再重新杀出去。
  这样坐以待毙的消极言论,竟然还有不少人支持。
  只是杨奇的威望已经颇高,足以压住军中怨言,所以暂时还没有敢公然反对。
  不过,过了今天,一切就不同了。
  杨奇会用事实让他们明白,天公将军做出的任何决定都是英明的。
  他们不需要质疑,只需要遵从就行!
  差不多中午时分,大军艰难的在山脚下穿行。绕过了一段乱石岗后,突然大幅变向,不再向东前进,而是近乎笔直的向北穿插。这个突兀的变向,让义军一众高层不约而同的心中震动。
  联想到杨奇先前信心满满的承诺,很多人都隐约意识到了什么。
  “加速前进,过了这一段路就好走了!”
  按照杨奇的命令,类似鼓劲的话迅速在义军中传开。差不多奋力赶了一公里山路,横穿了密林后,大军在一处不怎么起眼的石林面前停了下来。扯掉了垂下来的大片干枯藤蔓后,一段宽度约有十来米、只够三四辆大车并排行进的入口出现在大军面前。
  大名鼎鼎的茶马古道的出口,在隐藏了无数岁月后,首次暴露在东大陆世人的眼前。
  在杨奇的命令下,大军缓缓开进。打头阵的义军很快就发现,石林里的情况跟他们想象的很不同。脚下的石板经过几千年的风吹雨淋打磨,踩上去已经跟平地无异。而这段近乎山间峡谷一般的天然通道,尽管曲折幽深,但就算最窄的地方,也至少能保证两辆大车一起通过。偶尔有滚落的碎石拦住去路,只要稍加清理,很快就能重新通行。
  行走在这石林之间,大车的速度竟然超乎想象的快,几乎堪比在外面的官道之上!
  这一段绵延出六七里的石林,是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就的奇迹和巧合!
  经历了先前的痛苦行军,大军走在这平坦的乱石林之间,几乎都要感动的哭了。很多士兵甚至在心中暗暗期盼,若是能够一直这样走下去,直到横穿整个昆云山脉就好了。
  不过,石林虽然只有六七里,后面的路程却并不比这段艰难。
  休息一夜后,因为石林中没有水源,用得是提前储备的清水,大军不得不立即出发。
  从这段石林中走出,在杨奇的命令下再度突兀的往西南变向。只忍受了约一里多的山路,大军就顺着一个斜坡拐进了一段峡谷。
  这道峡谷的中段,直通整个昆云山脉的最高峰——大巴山,然后很巧妙的在那里弯了一个弧度,径直奔向正东方,最终通向松江郡的鱼阳府。
  也是汇丰走廊的主体部分!
  有商会的玩家考证,这段蔓延数十里的峡谷,正是受到大巴山的隆起而逐渐形成的。
  峡谷的地势相对平坦,虽然跟先前那段乱石林间的天然通道没法比,但大致相当于刚刚进入昆云山脉外围的程度。人马可以畅通无阻,经过工程营的人修修整整后,车队费一些力气也能磕磕碰碰的通行。
  最起码,大军的速度提到了每天十里!
  比起入山后最艰难的一个星期,已经好太多了。
  到了这个时候,起义军上下终于彻底相信了,昆云山脉中真的有那么一条可供大军穿行的路!
  “难以想象,究竟要怎样的运气,才能在昆云山中找出这样一条路。”
  先前杨奇那几次毫无道理的突兀变向,正常人几乎不可能出现。而只要期间哪里衔接错了一点,整个茶马古道就很可能会错失。眼瞅着大军已经深入峡谷,李武、周平等将领不得不佩服杨奇。
  ..............
  就在东进的起义军正在准备继续深入茶马古道,准备绕道进入帝国边境,靠近京越国的群山山脉。
  这时,跨跃三郡,行军千里平叛的帝国王牌禁卫军已经不辞辛苦的来到宇文述的军营。
  他们先来到安山郡郡城,在城内短暂的停留后。立刻就听从宇文述的命令,与他汇合。
  宇文述害怕起义军调头继续朝惟新城进军。残军在京都大运河驻扎,就立即派出侦骑探哨起义军的动向。
  又直奔最可能先遭遇攻击的向阳县而去。结果,向阳县安然无恙,并没有遭受攻击,反而得到消息,贼人可能冲朝阳县去了。宇文述无奈的派遣轻骑兵,马不停蹄的转向,急行军朝它赶去。
  半道之上,他们才再度得知消息,朝阳县也没被攻击。
  起义军越过朝阳县,一路向东进入昆云山脉!
  到了这个时候,宇文述终于明白起义军想干什么了。对方想躲进山林中,心中甚为迷惑,反贼实力不弱,如果再攻克安山郡惟新城,实力立刻膨胀数倍。
  如今朝廷的平叛大军大败而归,四万精锐军团几乎全军覆灭。趁现在官军兵力不济,正是反贼最好的时机。现在偏偏要进入昆云山脉,放弃眼前大好的时机。
  宇文述一直小心翼翼的监视起义军的动向,直到禁卫军的到来,才长长松了一口气。
  因此顾不上禁卫军奔波劳顿,顺路一直向东,直到最东面的大杨村!
  如此连续不停的高强度行军,哪怕禁卫军是帝国最精锐的部队,体力也已经接近极点了。结果,他们从大杨村的村民中得到了一个令人失望的消息,差不多在十天前,贼军就已经通过大杨村进入昆云山脉。
  任何一个将领,都不会蠢到自己也跟着闯进昆云山脉追杀反贼。
  无奈之下,禁卫军的将领只能一边派人返回安山郡向蓝博文报信,一边按照宇文述的命令大军就地驻扎,打定主意要将起义军封死在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