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上级领导
作者:吆吆切克闹      更新:2021-10-28 17:50      字数:2617
  第二天,郑治民做了很多大事,一是把战利品花名册派人上交组织,二是派出队员多加打探,看看日军最新动向,三是把陈绍南要的物品都亲自送到了周大娘家里。
  做完这些后,发生了一件不好的事,有三位受伤的队员都发了高烧,林郎中开了个方子,但收效甚微,他们一个个额头烫手,人也迷迷糊糊的。
  陈绍南闻讯赶来,看了队员红肿发脓的伤口就知道了,这是伤口感染了。
  要是21世纪,到医院随便打点消炎针就好了,可是在缺医少药的抗战时期,这可是要命的大事。
  “你那批西药里有没有消炎药?”陈绍南忽然问道。
  “我不懂什么是消炎药。”郑治民说,他们这个年代,懂西医的人太少了。
  “带我去看看。”陈绍南让郑治民带路,两人来到了位于村民家地窖的储藏室里。
  陈绍南借着洞口射进的灯光,翻看那些药品名字,忽然发现了好东西,一箱盘尼西林,也就是青霉素,这在抗战时期可是神药,抗菌有奇效。
  “有了,用这个试试!”
  陈绍南拿着一瓶药回来,让队员们服下,本来还要做过敏测试,不过现在病情危急,也顾不得那么多了,直接灌水给他们喂了下去。
  “洋人的药,怎么能乱吃,谁知道是些什么东西?”林郎中对此颇有微词。
  “现在盘尼西林是这个年代最有效的抗菌药了。”陈绍南说。
  陈绍南对中医没什么偏见,为中华儿女治疗几千年病痛的医学理论,绝不是后世传说的那么不堪,中医也是一种医学理念,只是后世有些招摇撞骗的骗子败坏了中医的名声,中医和西医是各胜其场,拔罐、针灸、汤药,能治好很多西医看不好的病。
  林郎中说:“这个药要是有用,那我就让我那些后辈去找洋人学医。”
  陈绍南笑了笑,借用了一句经典的话,“学医救不了中国人”。
  林郎中摇头叹气,又在骂鬼子,骂政府军,让这个世道乱成这样。
  ******
  盘尼西林果然有效,到了晚上,三个队员的烧就退了,他们喝了些米粥,又躺下休息,只要按时服用盘尼西林,不会有太大问题了。
  林郎中一看药效这么好,老头觉得面子挂不住,就说不再给人看病了,他的土法子没用。
  后来还是郑治民和陈绍南去劝说,陈绍南就几句话让老头改变了主意。
  “古人云,术业有专攻,药也如此,盘尼西林治疗细菌感染很有效,但是调理方面远不如中医,还需要林郎中的方子,给几个队员调理身体,您老可不能不管不问,让这些抗日男儿躺在这里受苦。”
  这个倔老头有了台阶下,又重拾旧业,给队员熬药治伤,一切在向好的方面发展。
  鬼子那里的情报也传递过来,经过他们铃兰县血书的震慑,鬼子果然收敛很多,虽然也有扫荡,但是没有屠杀平民的事情发生,郑治民推断,在对方没有找到防备陈绍南偷袭战术的方法之前,他们不敢轻举妄动了。
  本来郑治民还想要趁热打铁,继续扩大战果,不过鬼子的防备非常严,铃兰县城进驻了两个中队的鬼子,400多人的规模,就不是他们二三十个队员能对付的了,而炮楼方面人数也翻倍,周围还布置了地雷,不好偷袭了,袭扰的想法只能暂时搁置。
  郑治民利用这难得的平静训练队伍,有了充足的弹药,队员们也能实弹练习了,对于枪法的进步很有好处。
  这一天,郑治民很早就出门了,然后接回来一个十多人的上级工作组,为首的是一位颇有地位的“祁干事”,他是来负责考察游击队、接收战利品的特派员。
  祁干事穿着中山装,梳个大背头,背手走在村里,郑治民在给他介绍情况。
  “祁干事,这就是林家屯,我们日常驻地。”
  郑治民对祁干事的态度很恭敬,毕竟级别比他高太多级了,这是位大领导,从后方派过来的读书人。
  同时他心里也在欣慰,有这位大领导过来去邀请陈绍南,说不定能把人留下,为革命添砖加瓦。
  为了展现游击队的精神面貌,郑治民还特意把队员都拉出来出操,让祁干事视察。
  这些队员经过了陈绍南这段时间的操练,气质有了提升,拿着崭新的枪械,喊杀声震天,把一个个稻草人给刺穿,很是武勇。
  “祁干事,你看怎么样,这就是那位陈先生训练后的成果。”
  郑治民没有揽功劳,而是实话实说,来突出陈绍南的作用,属于在领导面前为他美言。
  祁干事眼睛瞪着,并不满意,他打着官腔说道:“你怎么能擅自让一个不清楚底细的人来训练我们的战士呢?万一他是间谍、特务,岂不是把我们的情报都暴露了?”
  郑治民一怔,寻思自己这游击队能有什么情报?要不是陈绍南几次出手,他们根本没有这么大的发展机会。
  想到这里,郑治民说道:“祁干事,陈绍南虽然是社会人士,但绝对是抗日一份子,这短短的十余天,他杀死的鬼子已经有一百多个了,属于可以团结的能人志士!”
  祁干事“哼”了一声,傲慢的说:“杀鬼子就是好人了?军统那边也抗日,可是双手沾满我们革命志士的鲜血。万一他是政府军的人,我把他招收进组织,那可是要出大问题的,你付得起这个责任吗?”
  这个帽子太大,郑治民戴不起,没有说话。
  祁干事背手在操场边看了看队员的刺杀练习,皱眉道:“这些动作我都没见过,从哪里学来的?”
  “这些都是陈先生教的,我觉得很好……”
  郑治民还没说完,祁干事就厉声打断了他:“又是他!你说他是在德国学成归来,这些都是帝国主义的东西,没有经过革命检验,怎么能教给我们的战士,万一腐化了我们忠贞的战士怎么办?乱弹琴!”
  郑治民被祁干事骂的有点怀疑人生,不明白战场上优秀的战术,到他嘴里怎么变成妖魔一样?
  祁干事又开始扣帽子:“还有这些枪械,居然这么新,还有多挺轻重机枪,就是大部队也没有这么好的武器,你不都上交组织,居然留下私用,是想搞小集体吗?”
  “不、不是,我只是让队员们训练时候用的,用完就还回去,把这些新武器都送给大部队杀敌之用。”
  郑治民心在滴血,为了免挨处分,只好把辛辛苦苦攒下的家底都交出去。
  “这还差不多,要不是我来,你就要犯大错啊,郑治民同志!”
  祁干事叹了口气,仿佛他是在挽救失足同事。
  “叫他们把武器都还到上缴物资里去,我记得你们缴获战利品里有很多汉阳造,那些是我们本国所产,方便维护和补充弹药,适合你们游击队使用。”
  祁干事要不说是领导,两句话就让游击队新枪换旧枪,还要感恩戴德。
  “为什么?这些枪都是我们缴获的,为什么要用汉阳造,连轻机枪都不能留一挺?”
  队员们可没有那么高的政治觉悟,一个个气呼呼的,握着新枪不肯换。
  郑治民喝道:“服从命令!难道你们想要挨处分吗?我们练好技术,要什么样的枪,从鬼子手里夺就是了!”
  队长这么一说,队员们忽然想通了,有陈绍南在,随便杀点鬼子就有枪有子弹,原来他们还拿大刀长矛杀鬼子,没有理由换成汉阳造就不会杀了,于是一个个的把新枪入库,换成了缴获伪军的汉阳造,膛线都磨平了那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