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洪月院长
作者:古召      更新:2021-11-05 07:00      字数:3441
  这句话让王哲的心里一疼,上辈子的他等这句话等了很多年,但是上辈子的何雅始终没有对自己说过。
  “走了,今天开学该去报道了,估计会认识很多新同学。而且我们还有可能上台演讲,你们准备好了吗?”
  姜楠的声音打破了气氛,不过他们却没有生气。
  当姜楠看到王哲和何雅手里的苹果1时,很是意外的说道,“这手机好用吗?连键盘都没有,拨号怎么办?”
  王哲却是笑着说道,“再过两年,你就不会问这个问题了,那个时候会有很多人用这种手机的!”
  姜楠看着苹果1的造型,不由摇头心想,这么丑跟个mp4一样,怎么可能变成最流行的款式。
  美国的高校开学分为几个步骤,首先是新生报到后,找到自己的宿舍,然后开始准备在宿舍里要用的东西,这个时间大约需要一天左右。
  之后的第二天,大家才会到所在的系里,与其他的同学见面,这个时候负责这个系的教授会出现,然后做自我介绍,最后每个同学用简单的几句话介绍自己。
  而教授一般会霸占整个上午的时间,然后下午是同学们的自我介绍,晚上就是学校里的每个系举办的派对,或者说是晚会。
  虽然形式上多少有些不同,但也是同学老师之间,相互增进了解的一种方式。
  何雅作为交换生,没有受到特殊对待,这是美国教育的一种特色,老师不会因为你的身份足够特别,而倍加关注你,也不因为你经常逃课而忘记你。
  不过真的看到了这一界的同学之后,王哲他们还是有些吃惊的,因为整个国际金融系里,一半以上是华夏人,超过七成的是亚裔,白人只有不到25%,黑人只有一个。
  如果在这里说普通话,基本上可以跟这里所有的同学交流,就连上台的老师也是一位华裔,王哲与他私下里交流的时候发现,这位教授居然是上京人,是1978年到的美国。
  所以当说起华夏语的时候,这位教授一开口就是非常抵到的上京儿话,着实把王哲给惊到了。
  而最有感触的还是何雅,她突然发现在美国读大学,却有了一种在华夏上课的感觉,同学老师都是华夏人,这出国和不出国有什么区别呢?
  或许唯一有区别的就是,这里是纽约是世界的经济中心吧!
  可是何雅却发现,就算这里是纽约,可是一些地方的先进程度,感觉上还不如中海,尤其是下飞机后看到那么老旧的机场设备,总感觉来错了地方。
  其实有这种感觉的岂止她一人,姜楠最初到了美国后也有这种感觉,尤其是一次半夜失眠上街溜达,先是碰到几个黑人劫匪,然后就遇到警察盘问。
  这里的治安相比于华夏,简直是天上地下,所以他对每个第一次来到美国的留学生,经常说的一句话是,“兄弟姐妹们,到了晚上一定要回家,有啥事儿只要不死人别一个人出去!”
  而在下午的自我介绍中,大家虽然用的都是英语,但是感觉上却像是坐在华夏国内课堂上。
  王哲上台之后的自我介绍很有意思,“我不知道怎么就到了这里,我拿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候,心里还在想这是哪个孙子跟我开的玩笑。可是一个美国老爷爷跟我说,小子这是真的,你被哥伦比亚大学录取了。
  我当时是懵的,你能想到为什么吗?
  因为我压根没有参加act&sat,这录取通知书是什么鬼地方冒出来的!
  不过美国老爷爷却对我说,孩子这是你的机遇来吧!没钱我们可以帮你需求贷款,放心我们可以帮你!
  so,我来了,就是这样。
  我的讲话有点长,那是因为我想你们记住我的名字,王哲!”
  王哲说的虽然有些多,但是诙谐幽默的话语,让他赢得了很多掌声。
  晚上的时候,金融系举办是一个舞会,好吧!大家别误会,美国的舞会可不像华夏国内的dj舞厅,这是一种相对很是温和的聚会方式。
  舞会上有自助餐,有啤酒、饮料等等,地点可能是一处草坪,也可能是一个大的体育馆。
  想要跳舞的人会跟着音乐在舞池里摆动身体,不想跳舞的人可以或站或坐的聊天,时不时会有人大喊一声,“为了我们能够相聚,干杯!”
  然后所有人都会停下手里的事情,举起手里的酒杯或者饮料,一同高喊“干杯”然后继续各干个的。
  王哲和何雅没有去跳舞,几乎所有从华夏过来的留学生,都不太愿意跳舞,而那些美国本土的华裔却有很强的表现欲。
  而就在这个舞会上,王哲突然感觉到,美国之所以是美国,就是因为他现在的这种感觉,无所谓、很自由、我爱搭理谁就跟谁说话,而且很少有人拒绝你的邀请,就算是你被拒绝了,心里也不会不痛快。
  这是一种很难形容的感觉,让王哲隐约摸到了那个问题的答案,“什么是美国?”这就是美国,不过很可惜,王哲并不喜欢这里。
  洪玥回到华夏后,就受到了王哲发来的跨洋短信,里面是一个证券账户,以及一张跨洋快递的快递单号。
  王哲在短信里说道,这是我自己的证券账号,里面的股票你看着帮我平仓了吧!
  洪玥回到了自己位于华南大学财经学院大学的房子里,而回来之后她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先把可能威胁自己的霍起格给办了。
  于是几封匿名的举报信,分别发给了中海银行的董事会,以及华南大学财经学院大学的高层,当然还有中海市公安系统的经侦科。
  之前说过了,霍起格与他的私生子,就是在这个时候被拿下的。
  当尘封的伤疤被揭开,有些人感受到的不是痛苦,而是伤疤暴漏在外面的快感,因此一些想要出名的,想要获得赔偿的人,纷纷冒了出来。
  也就是一周的时间,霍起格就被请出华南大学财经学院,之后学校董事会召开紧急会议,任命从天而降的洪玥为金融学院的院长。
  说实话洪玥给人的感觉真的是从天而降,因为她回来的时候正是霍起格被查的前几天。
  但是不会有人想到是洪玥掀翻的霍起格,毕竟一个身在美国还刚刚生了孩子的女人,从哪里搞到那么多证据,同时发出三封举报信,准确无误的揭发了霍起格的罪行。
  所以他们都觉得这样的一个女人肯定做不到,肯定是霍起格周围的人揭发的他。
  其实不然,当洪玥决定回华夏的时候,这个聪明的女人就知道,必须要把潜在的危险根除掉。
  因此必须要搬倒霍起格,在国外有句话叫做,别惹做了母亲的女人。
  洪玥就是这样一个做了母亲的女人,她动用了可以动用的华夏人脉,一点点的挖出了霍起格的过往,将霍起格的那些鲜为人知的往事情挖了出来。
  霍起格是浩劫之后恢复高考后的第一代大学生,1978年他考入当时的中海大学,直到1982年毕业,因为就读金融专业,霍起格被分配到了银行工作。
  1983年霍起格结婚,次年有了他的儿子霍名礼,由于他在银行系统的工作努力认真,1986年霍起格获得一次出国考察的机会,同时还有一次作为交换生学习的机会。
  霍起格为了自己拿到交换生的名额,于是他上下打点最终拿到这个机会。
  于是1986年霍起格到了美国,认识了当时的杜红英,两人算是一见钟情也好,狼狈为奸也罢,总之搞到了一起。
  三个月的学习时间很短,霍起格离开美国的时候,所在的高校发给他了一个荣誉毕业证书。
  在美国高校里有那种非常差劲的学生,而这些学生如果想要在正规的考试和学术上获得毕业证书,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因此美国的高校中存在一种叫荣誉毕业证书的东西,拥有这个东西也相当与毕业挣了,但是含金量并不高。
  当年霍起格的英文水平很有限,到了美国之后简单的日常交流还可以,但是去听课,那可真是鸭子听打雷了。
  既然听不懂,霍起格索性就不上课了,每天跑到唐人街里游荡,最起码还能遇到一些说华夏语的人。
  也就是这过个程中,他遇到杜红英。
  而拿到毕业证的霍起格回到国内后,就在毕业证上打起了歪主意,当时正直改革开放的年代,各大高校也开始了一些试点。
  当年的华南大学财经学院大学,正好对外招收一位金融学毕业的海归,在学院里建立金融学院。
  霍起格刚刚回国,拿着还没有焐热的毕业证,直接找到了当时的校长,宣称自己刚刚从美国毕业回来,希望能够获得这个职位。
  于是霍起格一坐就是二十多年,从银行的优秀职员到大学的教授,中间只隔了三个月的出国学习。
  也不知道是体制捂住了自己的耳朵,还是某些官员坐井观天自以为是。
  在华夏,杀人犯可以当演员成明星,杀人犯可以成为寺院的主持,满口的佛法经文超度众生。
  在华夏,父母对孩子说,好好学习长大当官。孩子问当官干啥?父母说,当官就是为了挣钱,收礼。
  孩子记住了,于是他发奋努力的目标,就是为了自己有朝一日能够成为一个贪官!
  多么可笑而又让人无语的社会现实,可是她就这么实实在在的存在着。
  洪玥一个女人做到了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院长的位置上,说实话这是她没有想到的。
  毕竟这把椅子可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肯定有不少人觊觎这个位置,当时洪玥考虑过,只要不是霍起格,随便来什么人都无所谓。
  而她就是没有想过自己会成为这个位置的主人,现在坐在这个地方,接着一个个的恭喜道贺的电话,听着那一句句冠冕堂皇的套话,洪玥只感觉胃里恶心!
  但她却没有办法,毕竟大势所趋,她只能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