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珍珠情系,熊岳化山
作者:龙叔重约      更新:2021-11-28 20:49      字数:4225
  一番波折秦少游终于拿回了珍珠母,同村民高高兴兴地回到了仙人岛。
  珍珠姑娘朱淑真见到秦少游捧着珍珠母来到她面前,心里很是高兴。几天来,心急、重罚、劳累已经把她折腾苦了,一见珍珠母,心情一激动,觉得有点头晕,眼前一黑,一头跌倒。秦少游赶紧扶住珍珠姑娘朱淑真,并轻声呼唤着:“姑娘,姑娘……”。好长一段时间,珍珠姑娘朱淑真才渐渐苏醒过来,秦少游忙将她扶起,然后将珍珠母还给她,“答应你的事我做到了”朱淑真手捧着珍珠母,面带温柔地微笑,眼望着秦少游,这是多么善良的人啊!秦少游也借着珍珠母的照耀,看清了朱淑真的面貌:“好美!……”一时间痴了。
  只见珍珠姑娘朱淑真不慌不忙地,从头上摘下一枚玉簪,又从腰间掏出一个香囊送给秦少游。秦少游毕竟没经历过这男女之情,不太懂,死活不收,珍珠姑娘朱淑真深情地说:“哥哥,请你收下吧,这是你应该得的啊。你不要忘记我,以后每到初一、十五的傍晚,到时候我随着天空中的彩霞落在岛上,在霞光中我与你见面。”少游听后喜形于色,连声说:“好,好……”就在少游表态之时,这珍珠姑娘却不见了。
  秦少游打开香囊,里面是珍珠姑娘的青丝,他一手拿着玉簪,一手托着香囊,心里明白了珍珠姑娘朱淑真的心思。少游呆呆地望着大海,大海涛声依旧,少游抬头望望夜空,夜空星光如昨。
  “快回家吧,母亲在等你呢!”少游耳边突然想起了提醒的话语,然后依依不舍地离开仙人岛回家。母亲见儿子平安回来了,忙问长问短,少游只是点头却不做声,然而珍珠姑娘朱淑真的面庞和话语,不断的在他的脑子里转来转去,母亲看出儿子有心事,就安慰道:“咱救了这么多人命,一定会感动天地神灵,保佑咱们日子会越来越好的。”少有什么话也听不进去,心里只有珍珠姑娘朱淑真。
  从那以后,一到每月的初一、十五傍晚,仙人岛上就会飘起那瑰丽的彩霞,少游就在那霞光里和珍珠姑娘朱淑真相会。
  时光催人老,转眼,少游的母亲已经是满头白发了。年轻时,在苦难中度日留下的病根也一齐找了上来,不是今天腰腿疼,就是明日头昏眼花。少游背着老母四处投医,母亲身上的病却日益渐多不见少,真是治病救不了命,刚进六十的母亲不久便辞世西去了。临终前,她还叮嘱少游要快快成个家,千万不要断了秦家的香火。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少游哭天抢地送走了朝夕相处的母亲,孤身一人会带家中。母亲已经走了,永远不会再回来了,可母亲的音容笑貌却仍然回荡在他的脑海之中。少游哭了一场又一场,哭累了睡着了,醒了还是接着哭。三天三夜过去,少游才有点缓过来心情。
  他突然想起了珍珠姑娘朱淑真,想找她诉说一下心中的苦楚,便不由自主地来到了仙人岛上。此时恰值冬季,海面已经结冰封冻。
  “珍珠姑娘,你在哪里?”少游连喊了几声,大海不回答,岛上也静悄悄的,少游垂头丧气的回到家里。说来也巧,就在那天夜里,少游又梦见了珍珠姑娘朱淑真,她嘱咐少游道:“你准备一块二尺见方的红布,一双五寸长短的红色彩鞋。切记切记。”少游从不疑她,他一大早直奔卢州城,买回了红布和彩鞋。回到家里,他又犯愁了,这东西准备好了,可接下来怎么办呢?他等着在做梦,好听听珍珠姑娘朱淑真的安排。可是一连三天他都没有做梦,他只觉得自己变成了个愚汉,街坊邻居要是知道了,没准会笑掉大牙。
  正在胡思乱想之际,突然间他看见仙人岛上又飘起了瑰丽的彩霞,少游心思一动:“今天不是初一,也不是十五,必是珍珠姑娘突然有事要找我。”于是回屋拿起红布和彩鞋,便向岛上飞快地跑去。
  霞光中,珍珠姑娘朱淑真露出了美丽的身影,她看到少游手中拿着东西,等到他到了跟前,急急忙忙地说:“快,把红布盖在我的头上,把彩鞋穿在我脚上,背我回家。”这等好事真的落到了他的头上,少游又惊又喜,急忙把红布蒙在珍珠姑娘头上,又把彩鞋给她穿上,背起她就往家里跑。
  原来由于珍珠姑娘是水族,而且修炼还不到火候,不能长久在陆地上待,更不要说,长久与人类生活了,所以她找张果老求了个方法,就是用红布蒙面遮掩上天查看,脚穿彩鞋足不落地就可以躲避地府探知,在特定的时间内完成,并吃下张果老给的丹丸,就可以保持五十年的人身,并在陆地上正常生活了。代价就是不能正常生育。此刻也管不了那么多了。
  村里的人都觉得奇怪,光天化日的,少游从哪里背回个媳妇?!但是少游心知肚明,对谁也没有吐露实情。珍珠姑娘长得漂亮又能干,而且有一手好厨艺,一进门就把屋里屋外收拾得整整齐齐,干干净净。亲戚朋友见了,都夸奖她心眼儿好,为人和气,街坊邻居见了,都羡慕少游有福气。少游则每天照常去岛边钓鱼、捉蟹,而编筐、理鱼的事都由他媳妇朱淑真去打理,少游要是进城去卖鱼,她便在家里准备好饭菜,等丈夫回家。村里人见了,没一个不说少游媳妇好的,老人们则说,这少游是得了天恩福报了。
  时间不长,秦少游背回个好媳妇的事,很快就传到了卢州城里那个叫熊岳的恶少耳朵里,他因为臭名远扬,至今还没有正式娶亲。他在城里、乡下先后抢妻三次都没有成功,前两个姑娘是因被抢不从,双双含恨投海身亡,而后一少妇则因为被抢,激愤之下弃家出走,削发为尼。恶少这次听说秦少游背回个好媳妇,又生歹意,他拿定主意接着抢。
  这日,恶少骑着高头大马带着几名家仆又来到秦少游家,秦少游一眼便认出他就是当年抢珍珠母那恶少,便知没有好事,因此又气又急,“滚出去!你来准没好事,我家不欢迎你。”“哼,哼……我想去哪就去哪,给我按住他”恶少对家仆吩咐一声,自己下马进屋,看到珍珠姑娘,眼睛顿时发蓝了,“这是一等一的美人啊,真是名不虚传啊,若不娶回家去享用,岂不枉活一世。”他声色俱厉地说:“秦少游,你根本不配有这么好的女人陪伴,三天后,我会派八抬大轿来迎娶。如敢不从,哼哼,我叫你们村鸡犬不留。”说完,便带人骑马扬长而去。
  大难即将临头,秦少游又急又愧,想到自己一个大男人,连个媳妇都保护不了,又想到自己带珍珠姑娘逃跑,恶少一定会拿村民泄愤,会连累全村的村民……不由得嚎啕大哭起来,珍珠姑娘朱淑真则劝他说:“别急,车到山前必有路,虽然我的法力治不了他,但还有八仙各位上仙,一个恶少跟万恶的蛟龙相比,那是小菜一碟,你等着,不到半天,我准回来。”说完,便隐蔽了形体,拂袖出门而去。
  那珍珠姑娘朱淑真离家直奔卢州城方向,在城东北不远处有一条小河,小桥上有一个倒骑驴的人,手里捧着本书,看样子是在边走边看:“那一定是张果老,因为他有倒骑驴看唱本的习惯。据说唐朝国君唐玄宗爱看戏,手下有一个消息灵通的人曾对他说,戏班里有个教戏的叫张果老,人称他梨园老郎,此人道行不浅,有倒骑毛驴看唱本的本事。唐玄宗大喜,想请张果老出任国师,经过万般周折,张果老真的出任了唐朝国师,此后辅佐玄宗多年。”
  珍珠姑娘朱淑真没时间想那么多,急忙上前打招呼。张果老抬头一看是珍珠姑娘而且神色慌张,忙下桥答话。于是朱淑真则一五一十将遇难之事说给他听,张果老听后说:“这事好办,现在正逢天神杨二郎在这一带整治山河,我马上请他帮忙,你回去等着。”说完,倒骑着神驴上桥而去。
  珍珠姑娘朱淑真回家到中,把所做之事详细地跟少游诉说了一遍。两个人心里总算是一块石头落了地。村里人却闹闹不休,有十几个愣小伙子,已经准备好了棍棒,就等着花轿一进院,关起门来就砸,“砸死一个单摆着,砸死两个摞起来。”老人们则吓得出来阻拦:“这可不得了哇,砸死人要吃人命官司……”
  张果老找到了二郎神,诉说了珍珠姑娘朱淑真遇难之事,二郎神神念一转说:“哼!原来是一只熊精渡天劫未成功投胎转世,这厮不好好修炼,积德行善,却还敢作恶多端,手上居然还有人命,天理昭昭该是他遭报的时候了。正巧,这一带的山川、河流,我已调理整治得差不多了,昨日发现卢州城郊外东北处还缺一山,有了山,这一带就成了风水宝地了,那就把这个叫熊岳的恶少化山吧,一是为民除害,二可强化风水,此可谓一举两得。”二仙大笑之后,各自隐身而去。
  第三天到了,珍珠姑娘朱淑真和秦少游老早就起来了,就等着将要发生的事。村里人也都起得很早,持棍棒的小伙子们,一排十几个人,早早站在少游的家门外,村里村外的乡间小路上也挤满了看热闹的人。早八时左右,卢州城方向真的就来了八抬娶亲大轿,只见前边有吹鼓手开道,后面跟着的是那披红挂绿的恶少爷熊岳,一路上吹吹打打直奔仙人岛村而来。
  就在那恶少刚走进秦少游家院内,持棍棒的小伙子们正要关门打狗之时,只见天空中突然飘来一块云团,这云团越滚越大,顷刻间遮天蔽日,一只大手从中飞速而下,直奔那恶少而来,刹那间抓起这恶少腾空而去,小伙子们哪见过这阵势,都想看个究竟,便扔下棍棒,向着那大手飞去的方向奔跑,当他们奔到卢州城东北不远处,那只大手已经不见了,只见眼前多出了一座不太高的尖形小山。人们认定这就是那恶少熊岳变的。此后,熊岳化山之事便在这一带传开了,这山也因此得名叫“熊岳山”。
  不知又过了多少年,有位慈母登上了这座山瞭望大海,盼望着过海赶考的儿子归来,母亲久望儿不归,慈母情深化作石。此后,人们又把这熊岳山改名叫“望儿山”。真是后话,暂且不提。
  天神杨二郎把恶少爷熊岳变成了山,解救了秦少游夫妇,仙人岛村里的人们是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但毕竟人多嘴杂,说什么的都有。有的说。少游心眼儿好,感动了天地神灵;有的说,秦少游背回的那媳妇不是凡人……
  少游夫妇为了报答村里人的恩情,大开善门,见苦就救,见难就帮,街坊邻里谁家有了矛盾冲突,也少不了他们夫妇帮忙说服劝解。全村百十户人家,和睦得像一家人一样。
  恶少抢妻未成,被天神抓走化山之事,当天传到了卢州城里,人们纷纷奔走相告,天神为民除害了,恶少爷欺男霸女,遭报应了……王家夫妇心想美事,没承想却飞来一场横祸。什么样的儿女,都是爹娘的心头肉啊,他们夫妇哭得死去活来。今天哭,明天哭,买卖也不做了,账房温先生也走了,就这样,不管是冬是夏,是风是雨,城里人都能听见“熊岳,熊岳,快回家啊……”哭喊声让人心酸。
  人们对此也议论纷纷,有的说,子不教,父之过;有的说,人在做,天在看,天地神灵都有眼,善恶终有报;又有的说,子不遂母愿,世间有之,可怜天下父母心啊……总之那段时间这一带的教书先生很是吃香。
  此后,“熊岳化山”的故事,便自然的成为了这一带人们规范自己,教育代的法宝了。知书才能达理,这里的文化人也越来越多,逐渐成为远近闻名的文化乡。而“卢州城”也逐渐改名叫“熊岳城”了。
  又过了几十年,秦少游因病故去,珍珠姑娘朱淑真伤心欲绝的送走了朝夕相伴五十载的丈夫,辞别了众乡亲,回归大海继续修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