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49)
作者:柯染      更新:2021-12-10 00:06      字数:5154
  园长敦厚殷勤的笑容僵在了脸上,又很快恢复了,应该的应该的,欢迎同志们莅临巡检。
  回了研保院就见大家伙围着一只小海獭。
  昏睡了几个月,小海獭力气还没有完全恢复,但并不妨碍它对冰淇淋的热情,也一点不怕人,坐在桌子上,两只前肢捧着冰淇淋,吃一口,就惬意地动一动两只后肢,小口小口地吃着,举着冰淇淋,开心地打转。
  真这么好吃,好想吃。
  外面还下着大雪呢,冷都冷死了。
  它身体恢复得很好,要不要送它回去了。
  别了吧,蓝蓝昏迷太久,那园长不想负担保育设备的费用,送来的时候就说了,他反正是不管了。
  对啊,我们打电话去沟通,问一些蓝蓝的习惯,有没有发生什么特殊的事,园长和饲养员都很不耐烦,那个水坑脏得要死,好多死贝壳在里面,不如让蓝蓝待在研保院,动物园那边还有位置,宽敞干净,平时也会小朋友过来,也是一样的。
  研保院也会对动物集训,符合放生条件后,会把它们放归自然。
  吴文东去打申请,一开始大家着急看小海獭醒来,这会儿想起鹿鹿了,都问鹿鹿。
  周平刚从外面进来,才到研保院就被借调走了,涿郡北面犯了雪灾,抽调小机器人去救灾。
  吴文东翻看了新闻,198人被困,361人失踪,多地救援队赶往涿郡平城,百年不遇的大雪非但掩盖了道路,河流,水沟,还压断了树木,房屋,有一座厂房被压塌,19名员工被困,救出来后医护人员立即进行抢救,但还是因为失温太久,罹难17人。
  各地研保院,生科院里的工作机器人,都往涿郡调,只要足够敏捷,在这样的灾难面前,机器人配合救援,更得用,更安全,效率也更高。
  淡千山去平城,新来的住家医生丁星韦一道去。
  暴风雪连吹了三天,车进不去,直升机只能到距离平城200公里外的柳城,淡千山和丁星韦留在柳城,小机器人前往平城。
  淡千山往它书包里装新电池,足足有100节,另外还安装了一块紫外线储能板,只要有光,就能蓄积热能,冷却水不会被冻僵,同时蓄积电能。
  另外安置了两个两个军用通讯器,信号发射器,塞到书包两侧的侧包里,想着它去平城,翅膀用得多,书包得背在前侧,又找了一根能收缩的编织袋,缝在书包上,上下两层,这样书包背在前面,也会很稳固。
  出现任何情况都给爸爸打电话。不要担心耗电,100节电池够你一直高速运转20天,另外新加上的存量条,可以保证虽是有足够运转的电量。
  鹿鹿收到。
  小机器人眼睛圆圆地,把围巾给水火爸爸围上,水火爸爸要照顾好自己。
  长长的围巾把几乎遮住了他半张脸,裸/露在空气里的脖颈一下暖和起来,淡千山眉眼间带着暖意,摸了摸小家伙的脑袋,去吧,早去早回。
  小机器人点头,展开翅膀,往目的地飞去。
  等小机器人离开,淡千山才看了眼在收拾东西的丁星韦,他手里那件衬衣,来回叠了三次,拧开一瓶碳气水喝了一口,被呛了一下。
  而据他这一路上观察,丁星韦生活讲究到了严谨的地步,是不喝碳气水的。
  淡千山在床边坐下来,开笔电查丁星韦的生平履历,他在国安局挂职,每一周会上线检测一次防务系统,很快就查出了丁星韦的情况,出生籍贯,小学,中学,大学,原工作单位。
  再多的细节就要请人查了。
  外面一直下着大雪,淡千山通过小八携带的摄像头看受灾情况。
  道路障碍多,救护车进不去,救援队正在竭尽全力清除积雪,小机器人带领106只工作机器人,先往被困的地区送去水、食物,干燥棉被等等。
  机器人都能执行命令运送物资,但在没有人类指挥,或者人类无法远程操控的情况下,大部分机器人都只会执行单一命令,不会随机应变,比如求助人坐标位置稍有变化,或者没有精确到cm范围,物资都可能送不到求助人手里,或者物资出现问题,或者遇上障碍,稍有停顿,机器人就不知道接下来该往哪里走了。
  有小机器人领头,就好很多,只要把所有的机器人修改为语音识别控制,小机器人就可以指挥领导它们。
  负责物资调配的消防队长宋卓给小机器人下达任务。
  请巴鹿鹿同志把物资送到新田,并搜集幸存者人员名单,随时与救援队保持联系。
  鹿鹿收到!
  除了小蛋壳书包,小机器人身体上还坠着一个防水包,防水包里装满了压缩饼干。
  106个机器人分成了四队,两队装食物,一队装简单的医药,还有一队因为背的是棉被棉衣,体积显得特别大。
  这些机器人来自全国各地,平城雪灾,全国各地除了捐献物资,还捐献了机器人,送来灾区辅助救灾。
  所以它们颜色形状不同,是一只彩色的队伍,现在都听小机器人调遣。
  小机器人展开翅膀,稳稳飞起来,请机器人宝宝们跟鹿鹿来。
  是!
  小机器人收到了106声回应,紧接着所有的机器人都展开翅膀飞到了高空,像天上的大雁,排成一列,跟在小机器人身后,飞往新田村。
  新田村分为上下村,共有791户共2189人,其中一半以上是老人,剩下二分之一是小孩,二分之一才是青壮年。
  目前收到求救信号109起,其中一起是新田小学,有67名师生被困,断电,缺少食物和取暖设备。
  为保证飞行顺利,小机器人固定了飞行速度,在飞行的过程中,也注意搜索山林里有没有被困的人类和动物。
  大雪掩埋了一切,树倒了,很多小鸟儿被冻死了。
  鸟妈妈护着小鸟儿,但一整个连着鸟窝被冻成了冰块,落在雪地上,很快被大雪覆盖起来。
  部队叔叔在它脑门带了一个碳基扫描仪,能够探测到雪地下面被掩盖的生命体,仪器有反应,但提示无生命特征。
  极端气候把动物宝宝们冻死了。
  小机器人胖乎乎的手揉了揉眼睛,揉掉凝结出来的冰块,检测到即将有暴风雪路过,B级强度,下令三秒后停止飞行,转身,脖颈上的攀爬绳接住后面一只机器宝宝脖颈上攀爬绳的扣搭,并对剩下的机器人发出指令。
  机器人们一一将搭扣搭起来,迅速连成一片,一只紧紧靠着一只,迅速连成整体,随着小机器人一起移动。
  带着龙卷风的暴风雪吹过,被冻脆的树木纷纷倒地,山石滚动,积雪崩落,排在最外围的机器人被吹得翻滚出去,又被攀岩绳拽住,等龙卷风过去,小机器人先检查机器宝宝们的数量,还有零构件是否完整。
  机器宝宝们很牢固,没有被暴风雪吹跑。
  继续出发!
  风雪模糊了镜头,等重新能看清后,机器人们已经继续飞行了,正实时监控的宋卓和刘欣然都松了口气,切到救援队,距离平城还有30公里,道路两侧环山,雪崩和山体滑坡阻碍了道路,再加上暴风雪,清障工作进行得非常艰难,连续挖掘几天几夜,搜救人员折损很大。
  刘欣然忍不住道,幸亏有机器人们可以先把送物资过去,争取救援时间。
  信号基站和输电塔损坏,村子里没有灯光,但雪地映照着,隔着镜头也能看清楚情况,宋卓开了耳麦,吩咐小机器人,小同志,先去新田小学。
  鹿鹿收到!
  哪怕被3米深的大雪覆盖,学校还是很好找,因为学校前后都是操场,是大片平整的雪地,两层的外廊式平房,走廊栏杆上挂满了国旗,小机器人远远看见了鲜红色,呜呼一声飞过去,拿出了口哨,用力吹了一下。
  平城第三救援队,机器人先遣队前来报道!
  哨声响起时,教室里的孩子们一下就躁动起来了,吴敏老师激动之余,忙安抚想冲出去的孩子们,同学们都乖乖坐着,先不要出来,老师出去看看。
  雪压已经明显超过设计标准,在校的7个老师并不敢将孩子们聚拢在同一间教室,每两到三名教室照管二十个孩子,坐在垫子上,相互靠着取暖。
  他们已经被困在这里两天了,有六个孩子已经发烧高热了,等救援的时候,实在是五内俱焚,现在总算来了。
  却是一群机器人。
  学校里食物不多,先紧着孩子们,不但她两三天没吃东西,连孩子们也一天一夜没进食了,吴敏忍不住问,救援队的同志没有来吗,有六个孩子重症高烧,很危险。
  小机器人飞近了一些,照着宋卓叔叔的吩咐,和阿姨解释,雪太厚,中湖路段、平城路段,国道117等十六条路桥梁塌陷,平城附近发生了B级暴风雪,3.5级地震,部队叔叔们正在竭力抢修,一旦恢复一点能见度,直升机就会赶来。
  吴敏知道是自己着急了,平城地处偏远,新田就更不用说了,几乎是大山深处,这样大的暴风雪,能想办法先把物资送进来,已经很不简单了。
  屋子里又冷又饿的孩子们已经忍不住出教室来了。
  是小机器人巴鹿鹿!
  是小超人鹿鹿!
  是带五角星的小超人鹿鹿!
  孩子们饿了两天,没有力气,这会儿却都很兴奋,吴敏一怔,她这个近视眼这才发现这只小机器人确实是那只闻名整个蓝星的超级小机器人,不由精神一振,看其他几个老师也是满脸欣喜,又忍不住感慨,什么时候机器人都能给人们这样大的安全感了。
  因为它很强,也因为它出现在这里,就代表着外头对救援的重视,对平城和新田的重视。
  人类幼崽们被冻坏了。
  小机器人组织机器宝宝们分发药物,在教学楼里安装了信号生发器,给吴阿姨留了一个通讯器。
  吴敏拿着通讯器,惊喜地接通了救援队的电话,简单明了地说明这里的情况,知道小机器人带来了各种药物,还可以通过通讯器连接理疗组,先线上就诊,高兴坏了,也不耽搁,先找药治疗发烧的小孩。
  小孩子都想挤上前和小机器人说话,兴奋开心得完全忘记了害怕,另外两个老师过来组织秩序,让它们都乖乖回教室站好,等待领食物。
  机器人带了过滤芯和物理自热片,可以烧开水,老师和六年级的同学都过来帮忙。
  物资留下一半,在离开之前,需要先把教室楼顶的厚雪铲掉,因为还会继续下雪,雪厚超过一定重量,会把板柱压塌。
  自热片,棉衣,被子,堆在教室里,小机器人和吴敏阿姨说要带走三分之一物资后,就带着机器人去屋顶铲雪了。
  另外一个男教师想多留下点棉衣和自热片,吴敏想了想还是拦了他一下,小机器人说十里外的村落里还有人求救,因为没有信号,可能等了更多天,小机器人留下的这些够我们支撑两天的了。
  男教师有些迟疑,不知道救援队多久来,要是两天后还不来,我们吃什么。
  吴敏也担心,但最后还是摇头,肯定会来的,刚才我看了一下新发布的消息,有救援工作者牺牲了,他们清障,冒着风雪修基站,修电塔,比我们缩在这里危险得多。
  男教师听了,也同意了,就拿了三分之二,剩下三分之一物资都照原样重新打包起来,让女教师照顾孩子们,自己和其他几位男教师去屋顶,和机器人们一起铲雪。
  雪太厚了,106个机器人分成六小队,一小时后才铲完,重新挂上物资包,继续前往下一站。
  普通机器人只能连续飞四小时,每四小时需要停下来休息,否则会宕机冒烟,机器宝宝们休息的时候,小机器人会继续在村子里搜寻。
  小机器人背着物资包,飞往学校附近的小新田村,利用碳基检测仪器,发现一处大雪下有生命体,立刻停下,分辨出是一座被雪压塌的屋子,测定出最薄弱的地方,朝里面喊,平城救援队第三分队救援工作者巴鹿鹿到,请坚持住,鹿鹿救你出来!
  里面似乎传来了挣扎的声音,还有很痛苦的呼痛求救声,小机器人揪紧了心脏,先联系宋卓叔叔,报告这里的情况,然后把着物资包挂在木杆上,拿出军工铲,开始铲雪。
  那边有光
  全都停电了,哪里来的光。
  过去看看,说不定是哪家准备了发电机,有发电机,给手机充电,说不定能联系外面。
  小机器人抬着树干,想把树干抬起来掀开,使出了机器生最大的力道,还是抬不起来,听见人类的说话声,展开翅膀飞起来,救命!救命!
  是个小孩,快过去看看!
  慢点慢点,这条路两边是水渠,别人没救出来,自己滑进去,现在滑进去,捞起来也是个死了。
  啊,是只机器人!
  三颗五角星!是那个机器人!巴鹿鹿!
  是三四个人类爷爷!穿着很厚的军大衣,防水靴,带着老虎帽,呼出的都是冷气,胡子眉毛上都被雪花冻住了。
  小机器人继续扑腾着翅膀,爷爷救命!这下面埋了一个两个人类!
  老大爷们身体还行,是隔壁村的,对几个村子比较熟悉,自发组织了搜寻队,先把受伤的,受困的人都集中到村委会去,那儿的房屋和学校一样,是专门请人设计的,牢固一点,又安排了专门的人随时铲雪,目前墙壁还没有出现太大的裂缝。
  现在听说下面埋了人,也不顾上询问这只特殊的小机器人,先跑过去,帮忙着抬树干,都抗住,我喊1,2,3,起!
  横搭着的房梁流出了一点小小的空隙,爷爷们搬砖瓦石块,小机器人一起用力。
  里头还有气不,坚持住,我们好几个人,马上把你们弄出来,可别断气了,停住!
  大爷一边用力,一边朝里面喊,清掉大半压顶雪,露出里面横七竖八的横梁,里面的求救声很虚弱。
  碳基能测定出生命体的大概轮廓位置,数据传输回笔电上,淡千山截图放大了雪堆,联系小八,里头有一个人脖子被横梁压住了,有性命危险,左下角有一个空隙,小八你带上两把军工铲爬进去,开夜灯。
  小机器人收了翅膀,等比缩小一半,从空隙里钻进去,大概往下两米的地方,看见了被压住的人类,小机器人开了夜灯,调整位置,好让水火爸爸能看清楚里面的情况。
  淡千山给了坐标,EN0.5,Z0.4,军工铲缩到最小,钻进下面一层的木头里。
  是要把压在阿姨脖子上的圆木顶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