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千金她又躺下了 第194节
作者:元余      更新:2021-12-31 04:50      字数:2663
  顾不得向周围的人道歉,他瞪大着眼睛,不可思议地问道:“她说什么?”
  吴翰林:……
  “意思就是咱们要大祸临头了。”
  吴翰林人都傻了,林水月这简直是卸磨杀驴,无情无义!
  他原以为他都已经投靠她了,怎么还能有这么要命的规则呢?
  “翰林臣子皆入得翰林多年,论学识,比在场的学子只高不低,既定的条件不变,那就是本次大典的优胜,依旧是出现在学子之中,但有一点,便是学子中成绩优异者,可以向翰林院众臣请教。”
  林水月微微一笑,青天白日的,犹如阎罗王来敲了门。
  看得众臣胆寒不已。
  “赢得更多翰林臣子之人,为大典优胜者,若有人能胜过所有翰林臣子……”
  她微顿,在所有惊诧的目光中,平静地道:“皇上另有嘉奖。”
  吴翰林:……
  这是把他们当沙包了!
  他险些一口血喷出来。
  这可是在皇帝跟前,若是真被这些学子打败了,日后哪还有脸在朝中立足?
  林水月这是要他们的命啊!
  翰林院中的臣子,确实都是出身于科举,但这么多年来,享乐安逸,未必就比这些学子好上多少。
  一众翰林臣子叫苦不迭,却又不敢反抗。
  林水月既然敢拿出来说,那就代表着皇帝也同意了。
  此时质疑林水月,那便是对自己毫无自信可言,还没比试就觉得会输给这些黄毛小儿。
  这官,就更不用当了。
  而在其他朝臣的眼里。
  “王学士在前,策论大典在后,这……是要敲打翰林院了。”
  “圣上的心思揣摩不透,此番临时对阵,不给翰林院留任何的退路,只怕少不得要变动一番。”
  “林水月手段越发出于意料了,假以时日,只怕更加难对付。”
  他们窃窃私语时,林水月已经退了下去,将大殿留给了那些跃跃欲试的学子。
  这些学子当听到可以与一众翰林比拼时,皆是亢奋不已。
  几大书院无一例外,其中徽明之人尤其兴奋。
  几乎是在大典开始之后,就迫不及待地想往翰林院那边扑了。
  那些个翰林此前还在太学院授课,哪知会有这么一日。
  看着那些学子看他们的眼神,好似恶狗看见了肉包子似的,心头是阵阵发凉。
  等到学子那边火速比出了结果后,他们就更绝望了。
  选出来的人中,皆是各个书院的顶尖学子。
  徽明四子,天启兄弟二人,菏泽头三名,连太学院择出来的,都是林淮尹这样的奇才。
  两大女院因并未学过策论,此番没有参与其中。
  不过林水月已经禀明圣上,打算在女院中设立科举课程,不日便要开始实施。
  她们正是对这些内容最为好奇的时候,便也兴奋地等着结果。
  除此外,还有那被林水月引荐进来的余夏。
  此人未进书院,才学却并不输给任何一个学子,甚至有些见地,叫徽明齐铭晔都为之侧目。
  待得第二轮比试开始,殿中顿时热闹非常。
  “徽明不愧是徽明,徐子乔为首,第一时间就击败了周大人!”
  “太学院也不差,这边好几个翰林都曾为他们授课过,知己知彼,加上将昔日恩师当做对手,这可实在是刺激,好多人都发挥超常。”
  “比起来,天启那边就慢多了。”
  其实结果之上,远没有许多人想象的那么好。
  翰林学士在刚开始听到这个规则的时候确实心慌意乱,沉静下来后,发挥倒也不错。
  且他们多半的年纪都比这些学子大上许多,所读诗书甚广,又在朝堂上磨砺许久。
  待得心态稳定下来,便让许多学子受了挫。
  其中之最,当属太学院。
  太学院的学子确实是对翰林院很了解,但同样的,翰林院的臣子也了解他们。
  短暂失利后,再调整过来,许多人被问得哑口无言。
  第二轮选出的人中,很快就有一大半败下阵来。
  按照规则,哪怕输了一轮,也可以继续同他人比试。
  但文章不比其他,在此道上受挫,一时难以建立信心,越比,则状态越差。
  很快,就连众人报以最大希望的徽明书院,都只剩下了两个人在坚持。
  这二人,一个便是徽明头名徐子乔,另一人,则是齐铭晔。
  “往常只听得齐铭晔处事八面玲珑,不想今日才知,他才学出众,且思维敏捷,瞧着竟同余夏不分高低。”
  没错,此时比试已到了最末尾,场中就只剩下了三个人。
  除徽明二人外,还有个余夏。
  余夏前面已经输过两轮,这次对上吴翰林,却也败下阵来。
  他盯着吴翰林那张脸,许久都未回过神来。
  吴翰林是潇湘苑的常客,他在院里时,没少见过对方。
  原以为只是个不务正业之人,不想吴翰林见地深远,提出的问题更是一针见血,叫他难以招架。
  余夏恍惚时,徐子乔那边也停下来了。
  他们同时对阵结束,也成为了今次同所有翰林比试过的唯二两人。
  余夏输了五场,而徐子乔……只输了一场。
  “我认输。”齐铭晔笑着举手道。
  余夏眼眸闪烁,齐铭晔输了两场,不一样的是,他还差一人没有比试。
  便是吴翰林。
  此时他举起手,显然是放弃了同吴翰林比试,便是负三场。
  第128章 签订盟约
  根据胜负场, 三人排名为徐子乔,齐铭晔,余夏。
  容品看着这三个出类拔萃的青年才俊, 忍不住低声同林朗道:“你说, 这三个人中,有没有可能有一位是我未来的女婿。”
  林朗:……
  他一回头,就见容芯蕊还在同女院学子吵架。
  容品也看见了, 微顿道:“当我没说。”
  “只这三人水平,仅次于裴尘, 资质远高于历年参加科举的举子们。”容品轻声感慨:“估计明年科举的前三甲,也就是他们了。”
  底下的大臣感慨,上首的皇帝更是高兴。
  林水月提出让学子同翰林比试的时候,皇帝是有犹豫的。差距过大,不少学子心高气傲,容易受挫。
  而那个赢下所有翰林的奖赏, 他们都心知, 不过是个虚设罢了。
  未曾想真有人一路走到了最后。
  徐子乔只输给了一位翰林, 那位老翰林今年五十有五, 大半辈子都在翰林院中,学识高过于他, 实属正常。
  “徽明书院中, 人才辈出。”皇帝高兴道:“齐山长功不可没。”
  齐一鸣忙起身道:“草民惶恐。”
  “孟怀。”这个名字骤然响起时, 殿内众人还有些恍惚。
  余夏眼眸闪烁, 方才提步上前:“草民在。”
  “你父亲案子现已查明。”皇帝叹声道:“朕对不住他。”
  余夏,应当说是孟怀,听到这番话,眼眸通红。
  他低下了头去, 掩住了情绪。
  齐一鸣见状不由叹气。
  当年他与田阁老、孟兆平三人也曾像是今日徐子乔三人一样,满腹经纶,意气风发。
  而他志不在官场,早早离开了京城。
  田阁老位极人臣,官至内阁首辅。
  唯有孟兆平得了个蒙受冤屈,落魄而亡的下场。
  官场汹涌,他们读得好书,却读不懂人心。
  其实本就不适合走仕途。
  如今到了他们下一辈的身上,也不知道又会走向何方。
  “朕已命人修了文书,为你父亲正名。至于你身上的奴籍,早在林水月将你从潇湘苑中赎出来时,就已经替你消了。”
  孟怀眼眸微闪,眸光瞥向了殿前端坐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