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辛家折服
作者:木木三大少      更新:2021-12-31 14:32      字数:2141
  “哈哈哈~甄贤弟,听了你的这些话,我看那牛平兄弟不是愚笨之人,他去颖川郡,定然有他的道理。你我二人也不必在此妄自揣度了。
  依我看啊,牛平兄弟将来或许会成为一个大人物。甄贤弟为何不在他的身上多用些心思?”
  公孙瓒听甄逸说出心中的疑惑,对他取笑道。
  “伯圭兄,小弟早就说过,我甄逸只认你这个兄长。将来待我执掌家业后,必鼎力相助伯圭兄。
  牛平再有前途,我甄逸也不会三心二意。”
  甄逸正色答道。
  “哈哈哈~贤弟,为兄乃是与你说笑呢!你我兄弟齐心,河北燕赵之地,必有我等一席之地。
  我们走,该回家了!”
  公孙瓒拨转马头,打马向北而去。
  甄逸也急忙骑马跟了上去。
  少室山上,牛辅回首望向山下,看着甄逸骑马远去的背影,颇有几分不舍的说道:“哎呀,甄兄走了!这些日子里,俺从他手中赢了许多钱,还真舍不得他呀!”
  李傕笑道:“牛辅,大肥羊走了,你很是心痛吧!俺看那甄逸是有意接近你,让你尝点甜头,你莫不是误认为自己斗鸡的水平很高?”
  牛辅狡黠的一笑,开口说道:“嘿嘿~大兄早就提醒过俺,甄逸那人心思多,须得提防着他。俺岂不知他接近俺的目的?俺这是将计就计,拿一些不重要的信息赚他的钱呢!”
  牛平与李傕闻言,都哈哈大笑,直骂牛辅好是奸滑。
  “可惜卢太守走了,那甄逸也要回中山国,否则再过几日,俺定要将他身上的钱全都赢过来!”
  牛辅摸了摸怀里的金锭,还有些意犹未尽。
  牛平见状,对他笑骂道:“二弟,瞧你这点儿志气!这天下的财富取之不尽,何必只盯着一个甄逸?”
  牛辅说道:“俺可是打听过了,那甄逸家的生意遍及河北,号称冀州首富!这么肥的羊,不多宰几刀,俺可是手痒!”
  牛平笑道:“哈哈哈~二弟莫非是要劫富济贫?你不用惋惜,只要甄逸跟在公孙瓒身边,俺们早迟还会与他再碰面。”
  “那俺可得把刀子磨快些!哈哈哈~”
  一行人说笑着,过了轘辕关,翻山越岭,越过嵩高山,进入了颖川郡境内。
  读过《三国演义》的人,应该都知道颖川郡是一个了不得的地方。
  此地文风极盛,世家豪族多,盛产智谋之士。
  曹魏的文臣智囊团里,荀彧,荀攸叔侄是颍川颍阴人,郭嘉是颍川阳翟人,陈群是颍川许昌人,戏志才是颍川阳翟人,钟繇是颍川郡长社人。
  可是说,在曹操早期的顶级谋士中,除了贾诩和程昱二人,其余都是出自颖川郡。
  除此之外,先投刘备,后投曹操的徐庶是颍川郡长社县人。
  钟繇之子,钟会是颍川郡长社人。
  袁绍帐下谋士郭图,荀谌、辛评、辛毗是颍川人。
  将冀州拱手让给袁绍的韩馥,诸葛亮的好朋友石韬,以及在乌巢醉酒误事的淳于琼,也都是颖川郡人。
  可惜,牛平哪里记得那么清楚,他只记得荀彧,荀攸叔侄和郭嘉、郭图是颖川人。
  除了郭图需要打个问号,得到其他三人中的任意一人,牛平睡觉都要笑醒了。
  当然,离开陇西郡时,牛平心里就明白,这些关东世家大族的子弟,此时是不会倾心于自己这个凉州人。
  天下太平时,只有颖川士人提携凉州士人之说,哪里会有颖川人去投靠凉州人的道理?
  冤大头甄逸不理解牛平的行为,正是出于这个原因。
  只是,甄逸哪里会知道,牛平三人在铁桶一般的颖川郡士族群体里,早已有了突破口。
  怀揣着母亲的书信,带着家乡特产,牛平一行直接赶到颍川郡郡治阳翟城,拜访了阳翟辛氏。
  阳翟辛氏是陇西辛氏的分家,与主家从未断过联系。辛氏家主辛崇看了牛平母亲的亲笔书信后,欣喜地接待了自家的两个远房外甥。
  顺利认亲后,牛平一行就在辛家住了下来。
  当日的接风宴上,牛平见到了自己的两个远房表兄,辛评、辛毗兄弟。
  颖川郡紧邻雒阳,京师里有什么风吹草动,颖川郡的各大家族都能立即知晓。
  牛平被东观校书后新任议郎的蔡邕大肆宣传,其算学天才之名也流传到了颖川郡。
  比起什么少年打虎英雄,牛平在算学上的天赋更为颖川士人所接受。
  辛评、辛毗两兄弟比牛平年长不了几岁,刚一认识这个远房表弟,就迫不及待的提出想要见识一下牛平的算学。
  辛崇虽然嘴里训斥着自己的两个儿子不懂待客之道,但好奇的眼神还是不住地朝着牛平的身上飘过去。
  阳翟辛氏自建武年间从陇西郡迁移到颖川郡后,已经成功的从边郡将门世家转型成关东主流的诗书儒学世家。
  辛崇也想确认一下,这个带着西凉武士英豪气质的远房外甥,是不是当真文武双全。
  牛平如何不明白辛氏父子的心思?
  作为远方亲戚,牛平一行来到阳翟城后,辛氏当然会好吃好喝的热情招待。
  可是,辛崇、辛评、辛毗父子三人都是当地名士,没有真才实学,很难得到他们发自内心的尊重。
  呵呵呵~老子连蔡邕都能镇住,还对付不了你们父子三人?
  牛平当即主动应战,让二位表兄出题考一考自己。
  辛毗年少成名,有几分傲气,加之性格直率,不喜遮掩。见牛平愿意展示本领,他立即抢着开口出题,试探牛平。
  要说辛毗也是有真才实学的,否则不可能在人才济济的颖川郡被视为才子。可是,他的算学水准比起天下闻名的大儒蔡邕还是差了许多。
  牛平只用心算,就击败了使用算筹的辛毗。
  辛评见亲兄弟落败,也赤膊上阵,与牛平比试了一番。
  可惜,辛评的算学造诣也不比辛毗好多少,很快就被牛平的手段所折服了。
  辛崇见状,哈哈大笑着夸赞牛平,同时笑骂自己的两个儿子才疏学浅,在和谐的气氛中结束了这次试探。
  在牛平显露了一部分真才实学后,辛氏父子为之折服,真心接纳了他这个远房亲戚。
  牛平一行这才算是在颖川郡初步立住了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