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见王不跪
作者:马龙藏海      更新:2022-01-07 08:05      字数:3135
  嗡……
  一捧黑色的,密集的,宛如烟雾一样的箭矢冲向天际,黑压压的飞到最高点,而后直转向下,落入齐军的军阵当中。
  那一幕,就仿佛是乌云盖顶,也宛如是仙人降临人间。
  数以千记的箭矢一阵接着一阵,宛如永远都不会停歇一般,落入齐军的军阵中。
  一时间箭矢撞在盾牌上的碰撞声,破甲入肉声,士卒们倒地之后的哀嚎声不绝于耳。
  千夫长万夫长在军阵中奋力的呐喊着,指挥着士卒们不要因此慌乱,也不要因此就打乱了自家的阵型。
  很快,本来有些躁动的齐军军阵便稳定下来,刀盾兵纷纷举起盾牌去抵挡对方射下来的箭矢。
  在这样的攻城战当中,士卒们是极其无奈的,被人家的箭矢射的毫无还手之力。
  每一个士卒的心中都在想着,快了,快了,就快进入自家的射程了,自己马上就能反击了。
  一个个士卒脸色难看,但还是仿佛没有看见身旁的同胞被箭矢射中倒地哀嚎一般,更有甚者甚至会直接从同袍的尸体上踩过去。
  终于,在付出了一定代价后,他们终于进入了距离虎岭关东城墙两百步的距离,己方的弓箭手终于能反击了。
  在千夫长与万夫长的指挥下,齐军士卒亦是纷纷搭弓上箭。
  同样的一幕再次在邺军的守城军阵当中上演,一名名邺军士卒被敌人的箭矢射倒,而己方的箭矢也不断地落入敌人的军阵当中。
  攻城战说白了就是一场消耗战,消磨的就是双方的人手和士气,也要看是谁先绷不住那口气。
  谁绷不住,必然会被对方抓住机会,一鼓作气将敌人击溃。
  但就算是齐军的箭阵犀利,虎岭关洒下的箭雨依旧有条不紊,这就让很多齐军都很费解,他们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而且不止是齐军费解,就连那些邺军也是非常的费解。
  因为现在在城头上的这些士卒并不是普通的邺军士卒,在这些士卒当中绝大多数都是来自西北军的。
  一名千夫长就曾亲眼看到一名西北军士卒被箭矢射成刺猬,而附近城头上的弓箭兵对此视而不见依旧射出了水准之上的箭矢。
  这千夫长不由暗自撇嘴,都说西北邺国的军中将士个个都是骁勇善战悍不畏死的悍卒,开始时他还不信,但现在他是真的信了。
  这帮西北军的人,难道真的都不怕死?
  箭矢射过来,正常人都会有一个本能的躲避动作,就算是齐军那边也依旧有这样的人存在。
  但是这些西北军士卒却根本就没有一个人离开自己的位置,哪怕是被箭矢洞穿身躯,只要还能射箭,他们就不会往后退一步。
  连齐军方面都开始心里没底,难道邺国军中都是这样的骁勇之辈吗?
  当然不是。
  邺军的守将叶边也是第一次亲眼看见西北老卒的悍勇,也不由得暗自乍舌。
  邺国与姑墨接壤,连年战争不断,直到十几年前楚羽嘉的父亲楚千文横空出世成为西北守军主将之后,这样的情况才有所好转。
  楚千文旗下铁骑是可以和荒漠上那些骑在马背上长大的部族抗衡的,甚至在某些接触战当中都是呈现出了一边倒的碾压态势。
  但世人只知道西北军中有铁骑甲天下,何人还记得西北军的步卒亦是锐不可当。
  只是步军并没有骑军那么耀眼而已,但也是个顶个的敢死敢拼的士卒。
  在楚千文被定罪之后,整个西北守军都被解散,接近十万的西北守军除了一些因为接受不了将军被定罪的实事从而退伍脱离军队之外,剩下的那些都进入了各个军中。
  位于邺国东南方的虎岭关更是接收了足足两万西北原守军的将士。
  世人只知道楚千文带出来的骑兵能够纵横西北,但却没人提起这支步军的骁勇。
  一名在军中从军近十年的老卒目光冷冽的盯着城下那些齐军,嘴角挂着一抹冷笑:“兄弟们,咱们在西北的时候杀的是蛮子,都是一些骑马的家伙。”
  “将军怕我们白白送死,故而不让我们这些步卒上战场杀敌,只让我们打一些守城战,参与大规模接触战的时候很少。”
  “将军今天不在了,那支曾经让我们引以为傲的西北骑军也不在了,甚至西北军也不在了。”
  “但今天我把话放在这里,我生是西北军的人,死是西北军的死人,今天我就要用我这满腔热血,让这些齐狗看看咱们西北军的威风,让这些外人看看咱们西北军的微风。”
  “一句将军常说的话,想特么进我邺国领土,就得付出血的代价。”
  箭矢一波接着一波,一阵接着一阵,双方士卒一个接一个的倒下。
  虎岭关主将叶边看着明显在气势上就与自己带出来的这些士卒不一样的原西北军士卒,心中不由得感叹。
  如果那个男人还在的话,齐国真的敢进攻邺国吗?
  如果那个男人还在的话,在上一次的国战中,邺国还会是输家吗?
  只可惜,那个男人已经不在了。
  两百步,对于两方士卒来说,都像是千里万里那么遥远,向前推进一步都是那么困难,没走一步都会有向前奔袭的士卒被射倒。
  邺军的箭雨不弱,但落在密密麻麻的蝗群中,如同杯水车薪,仍是杀之不尽。
  漆黑蝗虫一般略显拥挤的步卒,根本不理会脚下的尸体和伤患,继续前冲。
  城上一名身材魁梧的披甲弓箭手拉弓如满月,正要射向一名正在大声下令冲击护城河的齐军千夫长,就被一根羽箭射穿喉咙。
  他的尸体被胡乱拉到一处,很快就有身后弓箭手迅速补上位置,继续寻找齐军中将领的位置。
  这是军中神箭手,在战场上专门袭杀那些中层武将。
  在这一次的攻城战当中,不知道有多少齐军千夫长和百夫长死在他们突如其来的冷箭下。
  风起云涌虎岭关,多少将士故他乡。
  攻城战伤害的是双方,并不是某一方。
  这就是战争,这就是战争的残酷。
  邺国再穷也是西北大国,月陵城自然也是西北第一城。
  邺国的都城繁华,王宫更是繁华。
  多少邺国儿郎向往着这里,又有多少邺国儿郎为了守护这里而死。
  这里是邺国的军机枢纽,亦是政治枢纽。
  不知道有多少命令从这里下达,也不知道有多少政策从这里传出。
  看着站在自己身侧等待召见的楚羽嘉,作为整个邺国王庭宦官之首的周记礼亦是偷眼打量。
  楚羽嘉要入王庭面见君主,自然是要梳洗更衣,上身一袭白色锦袍,将本就挺拔的身姿衬托的更加高大,但他的身材虽然高大,但却并不显得笨拙。
  面如冠玉,眼若流星,虎体猿臂,彪腹狼腰,而穿着一袭白色的锦袍更显得有几分书卷气,看起来温文尔雅。
  很难想象,这样一个人竟然在一月前在齐军大营前叫阵满营齐军武将,并且还连斩三名敌将,还将敌军中第一随军大将打成终身残疾。
  “宣,楚羽嘉……”
  “宣,楚羽嘉……”
  一声声宣召声,在空旷的王宫广场上响起。
  周记礼对着楚羽嘉微微欠身:“楚公子,咱们该进去了。”
  楚羽嘉对着周记礼微微点头:“有劳周公公了。”
  在周记礼的带领下,楚羽嘉一路来到了王宫大殿。
  金碧恢弘的大殿,文武官员分站两列,邺王赵岩坐在高高的王椅之上,威严霸气。
  “草民楚羽嘉,拜见大王……”
  正常来说,面见君王是要行叩拜礼的,但楚羽嘉却是行的拱手礼。
  他如此做,自然一下子就引来了许多人的不满。
  其中一位内史便冷笑着开口道:“楚羽嘉你真是好大的胆子啊,见到大王竟敢不跪?”
  “本身便是戴罪之身,竟然还敢如此无礼,真不知道你爹是怎么教育你的。”
  听闻第一个人说话的时候,楚羽嘉还是无动于衷,但听第二个人说话的时候,楚羽嘉的脑袋便已经朝向了那个人。
  本来那人还打算在说些什么,当与楚羽嘉对视的一瞬间,一见楚羽嘉那野兽一般的眼神,把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
  他不想承认自己被楚羽嘉吓到了,但发颤的双腿却出卖了他。
  楚羽嘉微微的转过头,面朝邺王赵岩再次拱手,随后面朝文武官员笑着说道:“大王曾在我十三岁时便告诉过我,日后再见大王不必行叩拜礼,这是大王的旨意,你们有意见吗?”
  这也确实是邺王赵岩曾经说过的话,当时的赵岩才刚刚坐上邺王的位置,与西北守将楚千文的关系正是蜜月期。
  而在一次去楚府做客的时候见到要朝自己行礼的楚羽嘉,心中也是喜欢这个年轻后生,便说了这句话。
  第一次见到楚羽嘉的时候,邺王赵岩还是王子,第二次见到楚羽嘉的时候,他已经贵为邺王,等到第三次见到楚羽嘉的时候,他已经成为逆贼,而他则是已经成了逆臣之子。
  等到这一次见到楚羽嘉,邺王赵岩明显的感觉到,这个年轻人和以前不一样了,除了相貌之外,全都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