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臣不在乎
作者:玖拾陆      更新:2022-07-24 01:03      字数:2160
  皇上从龙椅上站了起来。
  在听董侍郎念林繁的那篇檄文时,皇上的心冰冷一片。
  坐在这儿,他能把底下每一个人的表情、神态,看得清清楚楚。
  他在文武大臣们的面上,看到了震惊、质疑、审视……
  那样的目光,让皇上万分不舒服。
  这是臣子看向君王,该有的眼神吗?
  唯一让他欣慰的,是忠勤伯的态度。
  忠勤伯站出来,掷地有声,把林繁打成“贼人”。
  “爱卿既想领兵抗敌,”皇上沉声道,“朕给你这个机会,爱卿先好好想一想,如何防住他们。”
  说完这些,皇上大步走下来,往殿外去。
  纪公公急匆匆喊了“退朝”,飞快地追了上去。
  众臣下意识地行礼恭送,等回过神来时,皇上早走得没有影了。
  一时间,众人只能面面相觑。
  这檄文上写的,到底是真是假?
  看皇上这么避讳的态度,可能是真的吧……
  那现在,要怎么办?
  黄太师与范太保两人,显然成了众人的主心骨,顷刻间就被围在了中间。
  范太保咳嗽了两声。
  黄太师便道:“事出突然,我们两个老头子也迷糊着。急也急不来,听老夫的,该干什么干什么去,老夫回头再去御书房。”
  有无头苍蝇还要乱窜,黄太师拦了他,道:“太保身体不适,得先回衙门坐下缓缓。”
  这么一说,倒也无人拦路了。
  两位老大人徐徐往外走,经过董侍郎身边时,黄太师把宣战布告与告天下书都拿了过去。
  董侍郎交出去,手上就剩一笏板,只觉得浑身都不自在。
  想说些什么,见史尚书冲他摇头,他也就退开了。
  回到史尚书边上,董侍郎压着声,道:“下官很乱。”
  “我倒是觉得清明了些,”史尚书拍了拍下属的肩膀,道,“之前想不透的事儿,也算有了解释。”
  董侍郎欲追问,想到这里人多嘴杂,便先忍住了。
  另一侧,冯仲抿着唇。
  刚那么一打岔,他现在都顾不上与安北侯讨论了。
  他们两人,状况一致,一道打了西州城,一块掀了祁阳府,也一样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回了京城。
  永宁侯的答案很有诚意,冯仲的心当即就偏了,可他不敢与安北侯探讨。
  万一,安北侯想的,跟他的不一样呢?
  不止他,冯仲猜测着,之后几天,千步廊里讨论纷纷,定然都是只说事情,谁也不会把自家心思摆出来,都得藏着掖着。
  也就忠勤伯……
  思及此处,冯仲叹了一声。
  他与忠勤伯,当年也是一块打过仗。
  “伯爷您……”冯仲犹豫着,道,“守城怕是不容易,您……”
  忠勤伯横了他一眼,冷声道:“你和那些贼子是不是一路的,我现在没空分辨,但你别让我抓到把柄,不然,我不客气。”
  说完,他一摔袖子,大步往外头走。
  冯仲留在原地,木着脸,摇了摇头。
  而忠勤伯,出了金銮殿,便去了御书房。
  纪公公迎他进去,忠勤伯入内,与皇上见礼。
  “爱卿有什么想法?”皇上问道。
  忠勤伯坐下来,道:“臣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替皇上守住这京师皇城。”
  “你怎么看那篇檄文?”皇上又问。
  忠勤伯挑了挑眉:“臣不在乎。”
  话一出口,他就在皇上眼中读到了几分审视。
  忠勤伯定了定神。
  他当然可以破口大骂,把林繁、秦胤骂得狗血淋头,但是,无论他骂得有多么滔滔不绝,也不可能打消皇上心中的疑虑。
  “什么先太子的儿子,什么先帝的遗诏,那都是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情了,”忠勤伯道,“臣不在乎那些,臣唯一在乎的,是顺妃娘娘。娘娘是皇上的妃子,先前做错了事,被打入冷宫,她罪有应得。
  她在冷宫是赎罪,臣作为父亲,不能替她分担,却也想尽力帮她多些功劳。
  不看僧面看佛面,若是臣能守城,娘娘也能安慰些、轻松些。
  皇上,入秋了,京城很快要到冬天了。
  臣当年是受过冻的,知道寒冬难耐,西芳宫那儿年久未修,点上炭盆都不够暖和,臣舍不得娘娘吃苦。”
  这些话,句句都是忠勤伯的真心话,他一句都没有诓皇上。
  他的确不在乎先帝有没有遗诏传下,林繁又到底是不是先太子之子,先太子又到底是怎么死的。
  那些都不重要。
  他所作的一切,都是为了顺妃,为了翁家。
  真情实意,自是感情外露,言辞恳切,丝毫挑不出错来。
  也更对皇上的胃口。
  皇上太多疑了,事到如今,更有草木皆兵之趋势。
  忠勤伯说这么一番真话,反倒有效些。
  皇上确实听进去了。
  他想到那日,赵启在御书房外头说的那些话。
  就像启儿那混账性子,在自个儿当了爹之后,也晓得体恤母妃了。
  忠勤伯对顺妃这个外来女,的确十分喜爱。
  比起安北侯、冯仲那些犹犹豫豫的家伙,还是忠勤伯看着最可靠。
  毕竟,皇位若是易主,安北侯还是安北侯,冯将军也还是冯将军,但是,忠勤伯即便能保住爵位,顺妃、赵启又要怎么办?
  为了女儿与外孙,忠勤伯才会牢牢地站在他这边。
  这么一想,皇上觉得忠勤伯越发顺眼了。
  老迈归老迈,搏一搏,未必拦不住秦胤与林繁。
  “爱卿有心,只是光有心,拦不住大军,”皇上问道,“爱卿要如何阻拦他们?”
  忠勤伯答道:“死守。
  京城有坚固的城墙,若无攻城利器,轻易扣不开。
  他们还想着让天下姓赵,承继大周,就不会动用抛石机,也不会往城里放火箭,能用上的也就是云梯与冲车,这就让我们守城的难度小了许多。
  京中粮草充足,反倒是他们,未必有足够的补给,等冬日到来,路途越发难行,调度更显麻烦。
  沿途州府敢让他们过境,但绝不敢拿粮草给他们,反而,皇上可以昭告天下,调兵擒贼。
  不说府兵,等西境、南境的兵力赶到,里应外合,就能大获胜利。
  我们只要同心协力,守住最初的攻势,等他们力竭。”
  ------题外话------
  感谢书友小院子、政志壮心扬四海、LLLEONIE、iampetty、书友20220314113504832、书友121030193845947、deepforest、步步生莲、今天也要努力哇晓瑶的打赏,感谢书城书友失忆不失你的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