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世事难料
作者:回头大宝剑      更新:2022-01-15 06:22      字数:2090
  “杨将军也不必妄自菲薄,想那董贼跋山远来,定然疲惫不已。我等只需养精蓄锐,趁其休息之机,猛然发起袭击,定能打他个措手不及,一鼓作气的击败董卓!”
  一名相较年轻的男人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在他看来,董卓也就是外边传得厉害,真打起来,未必就一定战无不胜。
  杨丑对此冷笑一声:“田老弟,我知道当年你出钱资助张杨剿灭过上党贼寇,还砍下十几颗贼人头颅悬于马颈招摇过市,在上党郡内也曾风头盛极一时,但这并不意味着,你就是勇猛无敌。”
  “要知道,董卓不是贼寇,他是正儿八经的刀口舔血,靠着军功从西北的苦凉之地起家。这样的人物,如果没有庞大的家世,就一定心如铁石,坚韧不拔!”
  杨丑言之凿凿,仿佛亲眼见过一般。
  二十年前,他的父亲杨嗣曾追随皇甫规征讨凉州羌乱。也就是在那个时候,杨嗣遇到了正值年轻力壮的董卓,那时候的董卓还没太大野心,只是在战场上表现得极为勇猛,看得杨嗣目瞪口呆,折服不已。
  后来杨嗣受伤返乡,没过多久就去世了。
  期间,杨嗣给儿子杨丑讲了很多军中故事,其中提到最多的一个名字,就是董卓。
  他告诉儿子,将来如果遇到董卓,哪怕不能成为朋友,也一定不要成为敌人。倘若不幸真的成了对头,就一定要想法设法的避开……
  这些事情,杨丑一直都铭记于心。
  在场的其他人也同样觉得,没必要跟董卓硬碰,反正他们将上党献给了袁绍,袁绍的援军也已经在来的路上。
  “老朽有个建议,不知诸位意下如何?”
  昔日献策求援袁绍的老者沉吟许久之后,再度开口。
  堂内诸人还是比较尊重这位老爷子的,纷纷点头请教:“任老请讲。”
  老者捋了捋胡须,不慌不忙的给出自己意见:“根据杨将军所得的情报,董卓距离上党还有一定时日,杨将军无心抵抗,我们这些人加在一起也不会是董卓对手。既然如此,咱们不妨各自回家,把东西收拾好,暂时迁往别处。”
  “等冀州援军到了,咱们再从旁配合,诸位觉得怎样?”
  老者说完,堂内诸人一番思量之后,皆是觉得这个办法可行。
  只要袁军能够击败董卓,到时候,他们再迁回上党就是,也不会有太多损失。
  总的来说,就是让董、袁双方狗咬狗,他们尽可能的协助袁军就是。
  十几天后,董卓率军走出重重山岭。
  视野也在此刻一下子变得开阔起来。
  见到眼前久违的青绿原野,清澈流淌的溪河,董卓甚至有些想哭。
  终于让我给走出来了!
  随后,他骑上马背,纵马狂奔。
  清风裹挟着寒意,呼呼呼地吹在脸上生疼,董卓仿佛感觉不到,只觉得这股久违的原野驰骋,不是一般的舒坦。
  吕布见状,赶紧跟了上去,毕竟这里是别人的地界,万一从哪里冒出几名刺客,伤了义父,可就大大不妙了。
  约莫两刻钟的功夫,董卓骑马回来,抬腿翻身下马,大叫了一声:爽!
  之后,他传令众将士就此驻营。
  数日行军,将士们皆已疲乏,如今绕过群山,董卓也不急着行军,这么多的时间都耗了,也不急于这一天两天。
  当天夜里,麾下一众武将来到董卓帐内。
  他们都是奔着同一个目的来的,请求充当先锋。
  绕了这么多天的山路,大伙儿心里憋着一股子火气,都想冲头阵砍人。
  “别说你们,就连本太师都想提刀砍人了!”
  看着帐内诸将,作为老大的董卓也同样吐起苦水。
  好在他没有上头,而是好言安抚起诸将。
  想泄愤的心情可以理解,有血性也是好事,只是攻城不比平野骑砍,他现在连攻城的家伙都没有,攻城的梯子,还得重新砍树新造。
  “都回去歇着吧,攻城的事情急不来,眼下我们已经进入上党腹地,更应该小心谨慎,以防上党军的突然袭击。”
  董卓与众将叮嘱一番,越是临近目标,就越不可疏忽大意。
  老话说得好:小心驶得万年船。
  当务之急,是先摸清守军底细,再看怎么攻城。
  然则数日之后,当董卓率军抵达上党郡城外的时候,他傻眼儿了。
  寒风萧瑟中,上党的郡城大门,径直向他敞开。
  顺着大门向内望去,似乎空无一人。
  空城计?
  董卓暗自嘀咕了一声,神情略显复杂,可这城头上也没见有人抚琴呐。
  “太师,城内可能藏有伏兵。”
  李儒虚眯着双眸,眼中寒芒一闪一闪。
  董卓闻言,大手抚了一把胡须,问向义子小司马:“仲达,你怎么看?”
  毕竟在三国演义中,诸葛琴魔可是生生吓退了这位统兵十万的魏军大都督。
  司马懿则没料到义父会询问自个儿,但他脑子转得极快,很快就给出了答复:“回禀义父,眼下局势不明,孩儿以为,当派出一小队人马入城,先行查探虚实。”
  如果城内藏有埋伏,死几十个人,也不心痛。
  没有埋伏,那就是白捡一座城池,大军可以直接入城。
  这种智商,是怎么被诸葛亮吓走的呢?
  董卓有些想不明白,不过司马懿的主意,倒也正合他的心意。
  随后,在董卓的示意下,吕布唤出一小队人马,令其入城查探。
  约莫一个时辰过后,队率薛兰出来禀报。
  “禀报太师,城内已经空了,一个人影也没见到。除了空置的房屋,什么也没留下。根据追踪的线索来看,城内守军和百姓,应该是向东边逃了。”
  薛兰躬身抱拳,大声说着。
  董卓为之皱眉,这是几个意思?
  现在的人都这么怕我的么?
  还是说,他们另有图谋?
  本以为会有一场恶仗要打,结果上党郡的守军居然来了这么一波下饭操作,白给一座城池。
  亏他之前还小心翼翼的提防偷袭,结果这些人连守城的勇气都没有。
  失望的同时,也不得不感叹一声,世事难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