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十八门大比武
作者:岳天亮      更新:2022-01-25 00:23      字数:2478
  还南荒,还鬼方呢,这些比起北荒狼族来,在神王华皇眼里高下立判。一切也仿佛都没逃过神王华皇的远见卓识,龙角城依然坚固,南荒几近归化,鬼方已经绝迹江湖很久了。但是不知道神王华皇算没算到三原色,以及江湖十一帝君的崛起。
  龙脉虽然是东洲百国公认的君子道之首,即便在北方那也是顶礼膜拜的存在,可它的老巢却终究在金岭山脉,终究是在江湖边缘之上啊。所以,要说江湖十一帝君跟龙脉,跟蝶教跟探空没联系没协议没默契,谁信啊。
  事实胜于雄辩,这些猜测的最佳证明,就是三宗首存在。三宗首产生于南方,在南方发展壮大名震天下,可这么好的东西,却一直都很难发展到北方,这让很多人表示没法理解。
  有人解释说各地有各地的风俗习惯跟商业氛围,说不定这三宗首本身就不是很适合北方;也有人说北方的那些大佬跟家族,都不喜欢南方的玩意,都不欢迎三宗首。可收旧跟受托两宗首,早就是瑶天境跟龙脉在北方最大的收入来源了。
  众所周知,收旧就是用旧东西换钱,尤其是一些见不得光的东西,除了西山学宫独善其身之外,其他的君子道都凭借他们的官家背景,海纳百川从中渔利。而这,也是黑白两道对君子道又爱又怕的原因之一。
  受托是受雇办事,除了杀人放火祸国殃民,只要你想解决的事情,你又出得起钱,那么君子道也愿意保质保量,定点定时的给你解决了。常言道衙门口朝南开,有理没钱莫进来,这其中的油水也是大得很呐。
  三宗首起源于龙脉,活跃在金岭山脉跟银河大水南边,收旧跟受托在北方也越来越兴盛了,可在南方最受欢迎的守约,却在北方寸步难行。白露这么一分析才发现,其实道理很简单,北方制度健全,人们根本就不需要这个!
  守约是契约公证加违约执行,在南方,一家人都没有守约的概念,那当然得拿刀子动拳头的保证了。而也只有有了像三原色跟江湖十一帝这样的保证,守约才有威慑,可到了北方,大家都是文明人不说,那威慑什么的也没威力了。
  隔行如隔山,白露以前总是在北方的商道混,即便去了一趟南方也是去的农家,于是就跟这些东西错开了。
  闹明白这些东西后,白露才不屑的想到:原来这守约的职能,跟我当年那铁马军团,那“金戈商行,有商有量。如有偷抢,三倍索偿!”还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啊。
  白露徜徉在自己的发现中不亦乐乎,而他所服务的那些高手们,也做好了一应筹备工作,准备推出他们备战计划的第一步举措了。因此,白露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转到了这个正题上,他也想投身其中试试自己的能力几何。
  虽然与时俱化的君子道,包容了农人、匠人、信使、教师、乐手、辩手、法曹跟通译,甚至还有他们自己专属的江湖三宗首,可他们最精专的七彩十二门。
  红橙黄绿青蓝紫七彩,是诗、书、武、乐、法、礼、道;“书”中又分字、画、文、史、士、农、工、商、医、卜、算、典十二门,这才是君子道之所以称之为君子道的本事。所以君子道三家,在无遮大会上所比斗的,主要还是这七彩十二门。
  十八门功课每一门都是只有前三名得分,第一名五分、第二名二分、第三名一分。也就是说即便一家君子道,十八门功课每一门都拿了第二名,得了三十六分可他也远远不如一个拿了八个第一,得了四十分的人。
  一般来说,如果一个君子道在无遮大会率先拿到了七个第一,那么比赛就可以当场截止了。除非有人就是不乐意,非得要比到底,但是这情况从未出现过,因为相对于认赌服输来说,君子道众人更看不起输不起的人。
  知道了无遮大会随时会来挑战以后,瑶天境在白云天代巨子的领导下,迅速做出了反应,尽管很突兀,却也不是没有先例的,突然决定全境开展一次大比武。
  瑶天境的通告说的很明白,这次大比武不分老少不分高低,十八门功课的冠军有能者居之,并且前五名都有大奖伺候!
  随着通告迅速下发到每一个人,在瑶天境的活风之谷琅琊仙台,分别设立了十八个大比武地点。每个大比武赛场分别有五至十人负责,但是让白方舟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是,虽然这些人都是各科的高手,却没有一个人是来自厚德楼的。
  瑶天境的活风之谷,地形非常奇特,它从外面跟上面看,都是一条很普通甚至很不起眼的小山沟,并且还怪石嶙峋山岩参差,草木繁茂崎岖难行的。但是从这“小山沟”的一侧进去,却是别有洞天另一番景象。
  隐藏在小山沟里面的活风之谷,一草一木一根草屑没有,就连岩石都是一条一条的,非常规整的流线型花纹,尽显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奇妙境界!白露放眼望去,所有的条形岩石全都以一个弧线形向上延伸,乍一看就跟动物身上的毛发一样柔顺平整!
  活风之谷的这种地形地貌,全赖强劲的风力削切磨合,这里的风连石头都能雕刻,就跟别说人身处其中了。但是活风之谷名字中的这个“活”字,却完美诠释了只要掌握了大自然的规律,人就能略微的逆天而行一下的道理。
  除了从春回大地雷惊百虫的时节开始,活风之谷会有三个月时间生人勿进之外,其他时间这里的风力有无大小,完全由琅琊仙台最顶端的一块石头说了算。想要这里没有风,就完全堵上那块石头,想要小风就放开一丝缝隙,想大就开的大一点,直到完全搬开。
  也就是说这活风之谷,芒种之后的风,竟然全部都是由那块石头那里,从外面倒灌进来的。而从惊蛰到芒种这三个月里面,它的削石之风是从何而来,人们就无从得知了。
  瑶天境众人发现这里以后,就吧这里当成了大家秘密聚会的地点,而风口处的那些大小平台,就成了众人口中的琅琊仙台。
  白方舟正随着人流,四下张望的欣赏这里的美景,就听到旁边有人说道:“侧法如飞鸟翻然而下,勒法如勒奔马之缰。”他赶紧低头看去,却是已经挤到一个琅琊仙台的旁边,靠到一个回答问题的考生屁股后面了。
  “轻如行云流水之变动,重如高山坠石之势••••••画到生时是熟时!”瑶天境藏龙卧虎,这人竟然把大写意的技法意境,说的跟唱的似的。
  但是那考官对此无动于衷,只是在他说唱完了以后,轻描淡写的说道:“好啊,那你给我画一个看看。”也是,作为十二门中的画,不画一画怎么知道好坏呢?说着好听做着难看的人,比比皆是啊。
  白方舟这里还没见这人开始画呢,就听远处突然暴起一阵叫好声,很多人立刻循声而去,他也就脚不点地的,随着潮流涌向了那边。还没停止前进呢,本来就知道一家人为什么朝这边拥挤了,原来这边比的竟然是七彩中的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