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壬辰倭乱(文禄の役)
作者:燧发枪      更新:2022-01-28 16:52      字数:1283
  一、日军猪突猛进
  ◇登陆
  在戦前工作准备就绪后,丰臣秀吉于公元1592年3月下达入侵朝鲜的军令。日军前锋各部自名护屋出发,先抵对马岛集结。4月12日,小西行长第一番队一萬八千七百人分乘四百艘船只从对马岛出发,进击釜山,“壬辰戦争”爆发了。
  釜山镇佥使(从三品)郑拨与随从正在绝影岛射猎,遥见日本军船敝海而来,慌忙奔回釜山城内组织防御。
  史载:“時僉使鄭撥,出獵于絶影島,初謂朝貢之倭,不以爲虞,俄見舳艫無數,急還入城。趣城外居民軍人等,無遺入城。使人往見留館倭,只有四人,卽令捉囚,又令戦船防牌船中船並三隻,皆鑿穴沈水”。(趙慶南《亂中雜錄》)
  率第一番队进抵釜山的小西行长派人向郑拨下达令其投降的最后通牒,但并未收到回复。小西行长见最后的外交努力遭到拒绝,随即下令:“全军于船上休整,凌晨登陆作战”。
  在小西行长逼近釜山之际,日本淡路水军将领藤堂高虎,肋板安治,加藤嘉明;阿波水军统领森村春(蜂须贺家政家臣)各领所部战船对朝鲜庆尚道水军驻地左水营发动了突袭。
  毫无防范的朝鲜水军顿时大乱,朝鲜水军大将-庆尚左道水军节度使(正三品)朴泓下令烧毁战船,沉砲械于海中,弃军而逃。
  庆尚右道水军节度使元均在遭受突袭之下,慌忙组织防御,但日军有组织的猛攻之下作战失利,只得带领剩余的四艘板屋船与十二艘哨探船退往闲山岛暂避。日军在开战之初就摧毁了朝鲜水军一半的作战力量。一些朝鲜和国内的资料记载,元均在开战之初亦沉毁战船火炮临阵脱逃,是有失偏颇的。而日方戦史却适当还原了当时日军诸将与元均所部鏖兵的戦况。
  史记:“釜山、唐島(巨濟島)の海,鮮軍以哨舩百餘爲前列,隔數里戦艦浮海無數。藤堂佐渡守,肋板中務少輔,加藤左馬介、森志摩守诸將以寡兵急進,奪敵舩數十隻。慶尚左水使樸泓驚愕而走,鮮軍百餘隻戦艦火砲皆自沉于海。水軍將右水使元均督大艦于閑山島前洋禦我軍,鮮人素練水軍,善操舟,且善射,森村春被傷,兩軍勝敗相伴。我軍掩海繼進,元均不能敵退去“。(日《藤堂家の黨書》、《高麗船戦记》)
  1592年4月13日凌晨,小西行长指挥第一番队各部于釜山牛嚴洞滩头开始登陆,待全军登陆集结完毕后。日军展开军事行动。
  小西行长兵分二路,一路以宗义智、松浦镇信统军八千进攻釜山城。另外一路的萬余兵马由小西行长亲自指挥,在有马晴信、大村喜前、五岛纯玄等将领的率领下,攻打位于釜山西南面的要隘多大浦镇。
  对于攻取这两座城池,日军可谓是志在必得。其实早在1587年,丰臣秀吉统一日本之际就曾派兵攻陷朝鲜竹岛,斩杀鹿岛萬户李大元,对朝军戦力可谓了如指掌。(“萬历丁亥岁,倭入寇湖南,鹿岛萬户李大元战损于竹岛败死”。)
  对于即将爆发的攻城戦,日军的准备也较为充分,据太丸伸章所著《战略战术兵器事典-日本城郭编》记载,十六世纪日本军队在攻城戦中已使用井楼、枝付竹束、大竹束、大楯、连楯,以及撞城车、投石机等攻城器具;并在必要时使用坑道掘进之法破城。而鉄炮与大筒(轻型火炮)等火器更令日军攻击力倍增。
  承平二百多年的朝鲜军队将面临全所未有的挑战,继而在接下来的“壬辰戦争”中,朝鲜军民将蒙受惨痛的戦争教训。